草原風雪未停,山河皚皚。凜冽的寒風唿嘯而過,如刀割般吹在臉上,帶著刺骨的寒冷,讓人唿吸之間都能感受到那深入骨髓的涼意。
是日近晚,有斥候飛報傳入軍帳。
“少將軍,有人擅闖石家村。”
“石家村?”李榮基麵色凝重,筆端一滯,“可是外敵?貿易坊自成立以來,突厥人侵犯村莊的情況已是鮮有。”
“不是外敵,是···是···”
如此支支吾吾地模樣令李榮基少了幾分耐心,語音不免嚴厲幾分,“是誰擅闖?”
斥侯終於憋不住一笑,“是林將軍。”
李榮基一時未領會斥候的笑意,狐疑道,“林將軍?哪位林將軍?”
“自然是染之啊,二哥!”
話音剛落,林盡染掀開帳簾,匆匆鑽了進來,帶入一股雪氣,笑著趨前一步,搓搓發熱的手。
李榮基的毛筆重重一拍,倏然站起身來,半是驚詫,半是欣喜,迎麵上前,“原來是你這個林將軍!”
又點了點斥候,“小匹夫,我道是誰擅闖石家村,原是特地與他來誆騙老子。出去出去,自己領上十軍棍。”
“欸~欸!二哥怎一言不合要打人。”林盡染趕忙將他的手壓下來,又遞予那斥候一荷包,“拿去,和兄弟們買些酒肉暖暖身子。”
斥候望了一眼林盡染,又覷了一眼李榮基,支支吾吾地也不知該聽誰的。
李榮基大手一擺,沒好氣道,“隻許一次,拿上趕緊滾。”
斥候滿心歡喜,接過荷包,抱拳道,“謝少將軍,謝林將軍。”
“再命人送些吃食來。”
李榮基邀著林盡染坐下,言笑晏晏,“前些日子,父親接到陛下來信,說是已擢升染之為治書侍禦史,且兼領內閣大學士。怎的近日可是閑下空,你竟親自走一遭北境?”
“吏部銓選大考,可僅是銓試還不足以遴選人才。這不,陛下命我與他演一出戲,考較學子品德,一時沒了去處,索性就往北境來看看嶽丈和二哥。”
李榮基微微點頭,“父親前幾日去了固北鎮,算著日子,這兩日也該迴來了。”
“是因貿易坊吧?”
“北境苦寒,我大楚百姓尚且還能備足過冬的被服、糧食,貿易坊去歲剛剛開放時,突厥子民幾是去哄搶。幸有駐紮的北境軍鎮壓,加之突厥也派人來協助重整秩序。眼下這個時節,父親定是要親自去看上一眼。”
貿易坊頭兩年免不得發生這等情況,一向習慣靠搶掠奪取物資的突厥人,要讓他們安安穩穩地以物易物怕也困難,何況又是嚴冬時令。
林盡染苦澀的搖了搖頭,“此事本該是由我來親自照看,難為嶽丈還替我操心。”
“我本欲代父親前去,奈何他放心不下······”
“是染之來了?”
帳外傳來一聲中氣十足的聲音。
“父親(嶽丈)?”
李榮基和林盡染聽聞聲響,麵麵相覷,俱以為是聽錯。
李代遠掀起帳簾,眉睫上掛著幾絲冰雪,脫下身上的外袍,在二人的注視下,伸手在熊熊燃燒的爐火上烤手取暖。見他二人怔在原地,忍不住笑道,“方才你二人還相談甚歡,怎老夫來此,反倒是閉口不語了?”
李、林二人皆是抱拳一拜。
“將軍(嶽丈)!”
“不必拘束。”李代遠抬手示意二人坐下,笑言道,“前陣子陛下快馬傳訊,老夫算著時日,染之也該到了。”
待李代遠暖了身子,淡然落座後,林、李二人才敢坐下。
“時安每隔上一陣就會予老夫和榮基來信,江南與京城所發生的事,老夫倒也聽得一二。”
李代遠隻淡淡飲下溫酒,眉眼望向林盡染時,幾是洞穿他心。
“嶽丈,染之慚愧。”林盡染自知躲避不過,索性坦然承認。
“元瑤既已從攬月樓贖身,時安也允準她住進林府,老夫無話可說,納她為妾一事,且隨你夫婦二人的心意。”
“嶽丈,染之······”林盡染心生愧疚,欲要在解釋一番,卻被李代遠抬手製止。
“允諾的話,染之還是說予時安聽吧。”李代遠嘴角含笑,似是已猜出他會說些什麽,可語音隻微微一頓,又換上一臉肅容,“隻是老夫得提醒染之,錢塘和江寧一行已然冒險,日後萬不可再輕易下江南,尤其是南海。”
林盡染稍稍蹙眉,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問道,“為何?”
李榮基甚是平靜地說道,“父親的意思是,這是一種平衡。”
林盡染思忖良久,方揖禮一拜,“染之省的。”
“元瑤是任來風的媵妾所出,做你的二夫人也不算辱沒林府的門楣。”
隻是李代遠在說出這句話時,李榮基默默飲下一盞酒。
林盡染看在眼裏,猶疑良久,又問道,“嶽丈,楊湜綰又該如何處置?”
“既全權交由你處置,老夫也就不再過問。”李代遠眸色幽幽,輕輕歎息,“往事已矣,老夫也不會揪住過往不放,何況人死不能複生,縱使將那遺子千刀萬剮又如何。”
帳內恢複一片平寂,隻有爐火烈烈燃燒的劈啪之聲,似是俱已陷入迴憶。
良久,李代遠驀然岔開話題,問道,“陛下倒未曾提起染之來北境的目的,料想不光是為了元瑤和楊湜綰之事吧?”
“隻是心中有諸多不解,唯恐嶽丈能迴答。”
“朝堂之事,老夫從不插手。”
“陛下恩德過甚,染之惶恐。若非嶽丈提攜,實在難以解釋。”
李代遠默然不語,斟酌片刻後,道,“榮基,你且去替染之收拾間營帳。”
李榮基覷覷林盡染的神色,躊躇片刻,遂起身領命退下。
“染之是想問,如今的恩德,可是陛下與老夫做了交易?”
林盡染微不可察的點了點頭,又迎上李代遠的目光,“所謂此消彼長,大將軍府與染之的林府終究是一家。”
“大將軍府是大將軍府,林府是林府,不能混為一談。”
此言倒是令林盡染更覺苦澀,道,“嶽丈,我······”
“且聽老夫把話說完。”李代遠抬手令他止言,又拿起桌案上的酒壺和酒杯,緩緩起身,坐在他旁側,寬聲道,“軍營裏本不該飲酒,老夫破例陪你喝上兩杯,說幾句體己話。”
林盡染忙揖手一禮,“嶽···爹的教誨,染之銘記。”
李代遠本是一怔,默然片刻後,又朗聲長笑,隨即痛飲一杯,“好!你我雖是翁婿,但老夫一直將你當做自己的孩子看待,今夜既有所問,不妨予你提個醒。大將軍府雖說風光無限,可我終究已年邁,榮基若要接下北境軍怕是不易,即便他有李家信物。故而,染之這句此消彼長並不假。”
“爹的意思是,陛下是在等?”林盡染終究是出於忌諱,未能將後半句說出口,若二哥李榮基不能順利接手北境軍,待李代遠百年以後,這大將軍府也不過是名存實亡。
李代遠微微點了一下頭。
“二哥接手北境軍有何阻礙?”
“此事我自有考量,你無須操心。”李代遠眸色有些複雜,沉默片刻後,又是一聲感慨,“近日來信中,陛下提及承下你為林明禮保住姻親的情份,加之你早前布下的退路。縱使日後陛下有意處置,當也需斟酌斟酌。故而陛下有意扶持你,倒也不必多心。”
“說起林明禮,他的生母是誰?”
李代遠麵色一凝,厲聲道,“此事勿要聲張,也莫要再問。孫蓮英已予你透露是皇室之後,已然足矣。”
林盡染訕然一笑,“我不過是好奇。”
隻稍遲片刻,李代遠長歎一聲,“林明禮大婚,記得封一份厚禮。若是在婚禮上遇見奇怪的人,發生奇怪的事,都莫要深查。”
“爹的意思是,林明禮的生母會偷偷前去觀禮?”
“不過是猜測。畢竟二十多年不見,成親這等終生大事,她總該會去。”
“然則還有一事,還請爹不吝賜教。”
李代遠淡然一笑,更飲一杯酒。
“聽申越說起,時安出世後,爹和娘曾去過積善寺還願。然則,我調查積善寺許久,並未查清此處究竟有何端倪。長安城中寺廟眾多,可唯獨積善寺香火最盛,若僅是因淑貴妃,怕是難以解釋,爹可知其中緣由?”
“你與時安至今還未有喜訊?”
林盡染被問的一頭霧水,納悶道,“什麽喜訊?”
“當然是子嗣。你二人已成婚一年多······”
林盡染麵色一紅,心中暗忖,若要放到後代,李時安還算是未成年···
可轉念一想,‘子嗣’?
“爹的意思是,積善寺是求子嗣?”
李代遠的語音戛然而止,敢情是未聽他勸說開枝散葉的話語,倒是將心思都放在這查案上,頓時臉色一黑,“你但凡將心思放在子嗣上,與時安同走一遭積善寺,你想知道的一切,皆會水落石出。”
“爹,迴長安後,我定將子嗣一事放在首位。隻是這積善寺與子嗣有何幹係?”
李代遠聽林盡染說了前半句,臉色才稍稍好轉些,可聽他一門心思還是放在查案上,語音甚為不滿,“若時安已害喜,定然會有別府女眷偷偷告知她前去積善寺,說是求子嗣倒也不盡然。你娘那時身懷六甲,可家中已有二子,故而想求個幺女。聽聞積善寺求子甚為靈驗······”
一番聽下來,不過是去積善寺買些經書、佛珠、佛像帶迴家中,規定什麽時辰抄寫經書,祭拜佛像等等諸多規矩。年歲久遠,有些李代遠也記得不甚清楚。隻道是城中各府官眷也好,還是平民百姓也好,求子得子,求女得女,頗為靈驗。偶有聽聞不靈驗的,但多也是將此事歸咎到自己不虔誠上。
林盡染聽罷不禁暗自苦笑,這哪是神佛顯靈呐,不就是個概率問題嘛。求子嗣一事,畢竟難以啟齒,且按當下,多是求子者眾。若真孕有一女,怕也會將先前去積善寺求子之事按在屋中,憑什麽別人家求子能成,而自己求子不成?是否是哪天的經忘了念,還是說哪天的佛像忘了拜···這等事沒人會將他傳出家門,畢竟是關乎臉麵。
等等···林盡染似乎是抓住一絲靈感···積善寺,攬月樓!攬月樓的姑娘到底是從何而來,眼下還未有定論,莫非是與積善寺有關?或者說,未能求得子嗣的人家,會否將女嬰棄之,而積善寺或是聆音閣將這些女嬰撫養長大,再擢選送進攬月樓?
不對不對,林盡染甩去腦子裏這不合理的想法,女嬰撫養至金釵之年尚且要十餘載,長安城的攬月樓至今也不過三四年,時間怕是對不上,且撫養十餘載何其漫長。
“明日,你迴長安吧。”
林盡染頓時有些錯愕,“爹,這是何故?”
李代遠沒好氣地橫了一眼,“你來北境不就是為了替任來風的女兒討個名分,替楊湜綰求個情?既是得了答案,還留在北境作甚。”
“爹,我不是······”
“罷了罷了,不過是與你玩笑。”李代遠又露出一絲笑意,“長安諸事龐雜,你呆在北境的消息瞞不了太久,陛下既隻是借此考較學子,予你時日特地來此解惑,莫要落人瀆職的話柄。”
林盡染微微挪動身子,向其俯首深拜,“染之深謝爹爹。”
李代遠唇弧微揚,徐徐將他攙起,語重心長道,“都是自家孩子,你祖母、二嫂還有祖應,你夫婦二人也得多多照應。往後時安若是在我這兒道了一聲委屈,你可莫要怪爹不留情麵。”
“是。”
二人推杯換盞,暢聊一番後便要各迴營帳歇息,隻將將掀開帳簾,就見李榮基冒著風雪立在外頭。
“父親,我送染之迴營帳。”
李代遠稍稍頷首,遂先離去。
‘歘,歘,歘’
二人一路無話,隻聽聞幾聲踩進雪裏的響聲。
‘嘭!’
李榮基一拳砸向林盡染麵頰,趁他摔倒之際,又狠狠追身打了上去,口中怒罵道,“那日你是如何答應我的?定不讓時安受委屈,如今聽來都是屁話!”
這般的動靜引來將士圍觀,忙上前勸阻,卻又被他揮起的手肘擋開。
林盡染忙吐了一口血,“別,本就是我的錯,讓二哥痛痛快快的打。”
“你別以為這麽說,老子就不會揍你!”
李榮基聽罷,又是幾拳砸下去,隻是也未有傷他的臉,都是擦著胳膊、肩膀打在雪裏。
隻聽得幾聲粗喘,李榮基緩緩從他的身上爬起來,怒罵道,“看什麽看,都給老子滾!”
周遭的將士見狀,紛紛訕然一笑,四散逃開。
良久,李榮基微微前傾身子,伸出右手,“沒死,就給老子站起來。”
林盡染躺在地上,伸出手,卻又猛地一用力將李榮基拽到雪地。
“方才為何不還手?”
“的確是我食言,二哥打我是應該的。”
李榮基沉默良久,“時安信中予我說了元瑤姑娘的事。可時安畢竟是我唯一的妹妹,老子必須為她出這口氣。”
“我知道。從進營帳時,我就知道你就想動手。”
“若不是父親來的及時,你早沒了半條命。”
“剛剛我敬你是二哥,又心有愧疚,讓著你。當真以為能要我半條命?”
李榮基倏然站起身來,“來來來,老子再跟你練練,看看當了禦史言官後,身手有沒有落下!”
······
是日近晚,有斥候飛報傳入軍帳。
“少將軍,有人擅闖石家村。”
“石家村?”李榮基麵色凝重,筆端一滯,“可是外敵?貿易坊自成立以來,突厥人侵犯村莊的情況已是鮮有。”
“不是外敵,是···是···”
如此支支吾吾地模樣令李榮基少了幾分耐心,語音不免嚴厲幾分,“是誰擅闖?”
斥侯終於憋不住一笑,“是林將軍。”
李榮基一時未領會斥候的笑意,狐疑道,“林將軍?哪位林將軍?”
“自然是染之啊,二哥!”
話音剛落,林盡染掀開帳簾,匆匆鑽了進來,帶入一股雪氣,笑著趨前一步,搓搓發熱的手。
李榮基的毛筆重重一拍,倏然站起身來,半是驚詫,半是欣喜,迎麵上前,“原來是你這個林將軍!”
又點了點斥候,“小匹夫,我道是誰擅闖石家村,原是特地與他來誆騙老子。出去出去,自己領上十軍棍。”
“欸~欸!二哥怎一言不合要打人。”林盡染趕忙將他的手壓下來,又遞予那斥候一荷包,“拿去,和兄弟們買些酒肉暖暖身子。”
斥候望了一眼林盡染,又覷了一眼李榮基,支支吾吾地也不知該聽誰的。
李榮基大手一擺,沒好氣道,“隻許一次,拿上趕緊滾。”
斥候滿心歡喜,接過荷包,抱拳道,“謝少將軍,謝林將軍。”
“再命人送些吃食來。”
李榮基邀著林盡染坐下,言笑晏晏,“前些日子,父親接到陛下來信,說是已擢升染之為治書侍禦史,且兼領內閣大學士。怎的近日可是閑下空,你竟親自走一遭北境?”
“吏部銓選大考,可僅是銓試還不足以遴選人才。這不,陛下命我與他演一出戲,考較學子品德,一時沒了去處,索性就往北境來看看嶽丈和二哥。”
李榮基微微點頭,“父親前幾日去了固北鎮,算著日子,這兩日也該迴來了。”
“是因貿易坊吧?”
“北境苦寒,我大楚百姓尚且還能備足過冬的被服、糧食,貿易坊去歲剛剛開放時,突厥子民幾是去哄搶。幸有駐紮的北境軍鎮壓,加之突厥也派人來協助重整秩序。眼下這個時節,父親定是要親自去看上一眼。”
貿易坊頭兩年免不得發生這等情況,一向習慣靠搶掠奪取物資的突厥人,要讓他們安安穩穩地以物易物怕也困難,何況又是嚴冬時令。
林盡染苦澀的搖了搖頭,“此事本該是由我來親自照看,難為嶽丈還替我操心。”
“我本欲代父親前去,奈何他放心不下······”
“是染之來了?”
帳外傳來一聲中氣十足的聲音。
“父親(嶽丈)?”
李榮基和林盡染聽聞聲響,麵麵相覷,俱以為是聽錯。
李代遠掀起帳簾,眉睫上掛著幾絲冰雪,脫下身上的外袍,在二人的注視下,伸手在熊熊燃燒的爐火上烤手取暖。見他二人怔在原地,忍不住笑道,“方才你二人還相談甚歡,怎老夫來此,反倒是閉口不語了?”
李、林二人皆是抱拳一拜。
“將軍(嶽丈)!”
“不必拘束。”李代遠抬手示意二人坐下,笑言道,“前陣子陛下快馬傳訊,老夫算著時日,染之也該到了。”
待李代遠暖了身子,淡然落座後,林、李二人才敢坐下。
“時安每隔上一陣就會予老夫和榮基來信,江南與京城所發生的事,老夫倒也聽得一二。”
李代遠隻淡淡飲下溫酒,眉眼望向林盡染時,幾是洞穿他心。
“嶽丈,染之慚愧。”林盡染自知躲避不過,索性坦然承認。
“元瑤既已從攬月樓贖身,時安也允準她住進林府,老夫無話可說,納她為妾一事,且隨你夫婦二人的心意。”
“嶽丈,染之······”林盡染心生愧疚,欲要在解釋一番,卻被李代遠抬手製止。
“允諾的話,染之還是說予時安聽吧。”李代遠嘴角含笑,似是已猜出他會說些什麽,可語音隻微微一頓,又換上一臉肅容,“隻是老夫得提醒染之,錢塘和江寧一行已然冒險,日後萬不可再輕易下江南,尤其是南海。”
林盡染稍稍蹙眉,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問道,“為何?”
李榮基甚是平靜地說道,“父親的意思是,這是一種平衡。”
林盡染思忖良久,方揖禮一拜,“染之省的。”
“元瑤是任來風的媵妾所出,做你的二夫人也不算辱沒林府的門楣。”
隻是李代遠在說出這句話時,李榮基默默飲下一盞酒。
林盡染看在眼裏,猶疑良久,又問道,“嶽丈,楊湜綰又該如何處置?”
“既全權交由你處置,老夫也就不再過問。”李代遠眸色幽幽,輕輕歎息,“往事已矣,老夫也不會揪住過往不放,何況人死不能複生,縱使將那遺子千刀萬剮又如何。”
帳內恢複一片平寂,隻有爐火烈烈燃燒的劈啪之聲,似是俱已陷入迴憶。
良久,李代遠驀然岔開話題,問道,“陛下倒未曾提起染之來北境的目的,料想不光是為了元瑤和楊湜綰之事吧?”
“隻是心中有諸多不解,唯恐嶽丈能迴答。”
“朝堂之事,老夫從不插手。”
“陛下恩德過甚,染之惶恐。若非嶽丈提攜,實在難以解釋。”
李代遠默然不語,斟酌片刻後,道,“榮基,你且去替染之收拾間營帳。”
李榮基覷覷林盡染的神色,躊躇片刻,遂起身領命退下。
“染之是想問,如今的恩德,可是陛下與老夫做了交易?”
林盡染微不可察的點了點頭,又迎上李代遠的目光,“所謂此消彼長,大將軍府與染之的林府終究是一家。”
“大將軍府是大將軍府,林府是林府,不能混為一談。”
此言倒是令林盡染更覺苦澀,道,“嶽丈,我······”
“且聽老夫把話說完。”李代遠抬手令他止言,又拿起桌案上的酒壺和酒杯,緩緩起身,坐在他旁側,寬聲道,“軍營裏本不該飲酒,老夫破例陪你喝上兩杯,說幾句體己話。”
林盡染忙揖手一禮,“嶽···爹的教誨,染之銘記。”
李代遠本是一怔,默然片刻後,又朗聲長笑,隨即痛飲一杯,“好!你我雖是翁婿,但老夫一直將你當做自己的孩子看待,今夜既有所問,不妨予你提個醒。大將軍府雖說風光無限,可我終究已年邁,榮基若要接下北境軍怕是不易,即便他有李家信物。故而,染之這句此消彼長並不假。”
“爹的意思是,陛下是在等?”林盡染終究是出於忌諱,未能將後半句說出口,若二哥李榮基不能順利接手北境軍,待李代遠百年以後,這大將軍府也不過是名存實亡。
李代遠微微點了一下頭。
“二哥接手北境軍有何阻礙?”
“此事我自有考量,你無須操心。”李代遠眸色有些複雜,沉默片刻後,又是一聲感慨,“近日來信中,陛下提及承下你為林明禮保住姻親的情份,加之你早前布下的退路。縱使日後陛下有意處置,當也需斟酌斟酌。故而陛下有意扶持你,倒也不必多心。”
“說起林明禮,他的生母是誰?”
李代遠麵色一凝,厲聲道,“此事勿要聲張,也莫要再問。孫蓮英已予你透露是皇室之後,已然足矣。”
林盡染訕然一笑,“我不過是好奇。”
隻稍遲片刻,李代遠長歎一聲,“林明禮大婚,記得封一份厚禮。若是在婚禮上遇見奇怪的人,發生奇怪的事,都莫要深查。”
“爹的意思是,林明禮的生母會偷偷前去觀禮?”
“不過是猜測。畢竟二十多年不見,成親這等終生大事,她總該會去。”
“然則還有一事,還請爹不吝賜教。”
李代遠淡然一笑,更飲一杯酒。
“聽申越說起,時安出世後,爹和娘曾去過積善寺還願。然則,我調查積善寺許久,並未查清此處究竟有何端倪。長安城中寺廟眾多,可唯獨積善寺香火最盛,若僅是因淑貴妃,怕是難以解釋,爹可知其中緣由?”
“你與時安至今還未有喜訊?”
林盡染被問的一頭霧水,納悶道,“什麽喜訊?”
“當然是子嗣。你二人已成婚一年多······”
林盡染麵色一紅,心中暗忖,若要放到後代,李時安還算是未成年···
可轉念一想,‘子嗣’?
“爹的意思是,積善寺是求子嗣?”
李代遠的語音戛然而止,敢情是未聽他勸說開枝散葉的話語,倒是將心思都放在這查案上,頓時臉色一黑,“你但凡將心思放在子嗣上,與時安同走一遭積善寺,你想知道的一切,皆會水落石出。”
“爹,迴長安後,我定將子嗣一事放在首位。隻是這積善寺與子嗣有何幹係?”
李代遠聽林盡染說了前半句,臉色才稍稍好轉些,可聽他一門心思還是放在查案上,語音甚為不滿,“若時安已害喜,定然會有別府女眷偷偷告知她前去積善寺,說是求子嗣倒也不盡然。你娘那時身懷六甲,可家中已有二子,故而想求個幺女。聽聞積善寺求子甚為靈驗······”
一番聽下來,不過是去積善寺買些經書、佛珠、佛像帶迴家中,規定什麽時辰抄寫經書,祭拜佛像等等諸多規矩。年歲久遠,有些李代遠也記得不甚清楚。隻道是城中各府官眷也好,還是平民百姓也好,求子得子,求女得女,頗為靈驗。偶有聽聞不靈驗的,但多也是將此事歸咎到自己不虔誠上。
林盡染聽罷不禁暗自苦笑,這哪是神佛顯靈呐,不就是個概率問題嘛。求子嗣一事,畢竟難以啟齒,且按當下,多是求子者眾。若真孕有一女,怕也會將先前去積善寺求子之事按在屋中,憑什麽別人家求子能成,而自己求子不成?是否是哪天的經忘了念,還是說哪天的佛像忘了拜···這等事沒人會將他傳出家門,畢竟是關乎臉麵。
等等···林盡染似乎是抓住一絲靈感···積善寺,攬月樓!攬月樓的姑娘到底是從何而來,眼下還未有定論,莫非是與積善寺有關?或者說,未能求得子嗣的人家,會否將女嬰棄之,而積善寺或是聆音閣將這些女嬰撫養長大,再擢選送進攬月樓?
不對不對,林盡染甩去腦子裏這不合理的想法,女嬰撫養至金釵之年尚且要十餘載,長安城的攬月樓至今也不過三四年,時間怕是對不上,且撫養十餘載何其漫長。
“明日,你迴長安吧。”
林盡染頓時有些錯愕,“爹,這是何故?”
李代遠沒好氣地橫了一眼,“你來北境不就是為了替任來風的女兒討個名分,替楊湜綰求個情?既是得了答案,還留在北境作甚。”
“爹,我不是······”
“罷了罷了,不過是與你玩笑。”李代遠又露出一絲笑意,“長安諸事龐雜,你呆在北境的消息瞞不了太久,陛下既隻是借此考較學子,予你時日特地來此解惑,莫要落人瀆職的話柄。”
林盡染微微挪動身子,向其俯首深拜,“染之深謝爹爹。”
李代遠唇弧微揚,徐徐將他攙起,語重心長道,“都是自家孩子,你祖母、二嫂還有祖應,你夫婦二人也得多多照應。往後時安若是在我這兒道了一聲委屈,你可莫要怪爹不留情麵。”
“是。”
二人推杯換盞,暢聊一番後便要各迴營帳歇息,隻將將掀開帳簾,就見李榮基冒著風雪立在外頭。
“父親,我送染之迴營帳。”
李代遠稍稍頷首,遂先離去。
‘歘,歘,歘’
二人一路無話,隻聽聞幾聲踩進雪裏的響聲。
‘嘭!’
李榮基一拳砸向林盡染麵頰,趁他摔倒之際,又狠狠追身打了上去,口中怒罵道,“那日你是如何答應我的?定不讓時安受委屈,如今聽來都是屁話!”
這般的動靜引來將士圍觀,忙上前勸阻,卻又被他揮起的手肘擋開。
林盡染忙吐了一口血,“別,本就是我的錯,讓二哥痛痛快快的打。”
“你別以為這麽說,老子就不會揍你!”
李榮基聽罷,又是幾拳砸下去,隻是也未有傷他的臉,都是擦著胳膊、肩膀打在雪裏。
隻聽得幾聲粗喘,李榮基緩緩從他的身上爬起來,怒罵道,“看什麽看,都給老子滾!”
周遭的將士見狀,紛紛訕然一笑,四散逃開。
良久,李榮基微微前傾身子,伸出右手,“沒死,就給老子站起來。”
林盡染躺在地上,伸出手,卻又猛地一用力將李榮基拽到雪地。
“方才為何不還手?”
“的確是我食言,二哥打我是應該的。”
李榮基沉默良久,“時安信中予我說了元瑤姑娘的事。可時安畢竟是我唯一的妹妹,老子必須為她出這口氣。”
“我知道。從進營帳時,我就知道你就想動手。”
“若不是父親來的及時,你早沒了半條命。”
“剛剛我敬你是二哥,又心有愧疚,讓著你。當真以為能要我半條命?”
李榮基倏然站起身來,“來來來,老子再跟你練練,看看當了禦史言官後,身手有沒有落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