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驛館外,黃之屹喊住了正要先行離去的鄭金昭,“鄭縣令這般著急,可是府衙中有什麽要緊的公務要處理?”
但見鄭縣令聞言不禁打了個顫,換上一副諂媚笑意,轉過身來,可卻心虛地結巴道,“黃郡守說的哪裏話,眼···眼下,任將軍還在縣衙裏,下官著急迴去探望,探望。”
黃之屹臉上笑意正濃,反問道,“既任將軍已無大礙,鄭縣令這般著急迴去作甚?”
“可···可···”鄭金昭聞言卻也說不出個辯解的詞,可現下,說出口的話便是如潑出去的水,又如何能狡辯,隻怪今日口快,盡是在林禦史麵前先說了這‘賊子’性命無虞。
“既如此,本郡守還有要事與鄭縣令商議,便一同先去了郡守府再說罷。”
黃之屹說罷便先上了馬車,但這鄭縣令卻遲遲未來,便掀起簾子,見他怔在原地,橫了一眼,遂沉聲問道,“怎的,還要本郡守親自接你上來不成?”
鄭金昭此時冷汗直流,竟是浸得內衫都濕透了,卻已聽聞黃之屹又發了一聲冷哼,這才堪堪反應過來,連連迴道,“下官這就來,這就來。”可這語氣中滿是懼意。
方至郡守府
黃之屹本是一臉嚴肅的進了府,見正堂中趙佑承起身行了一禮,又竭力的擠出一絲笑容,可轉過身來對著鄭金昭之時又換上一臉憤懣之態。
“鄭縣令,倒不知你與林禦史私交甚好,竟是如此仗義執言,公正無私,要將這些個行刺賊子都殺個幹淨。怎的,上次漏了個曹意清,今日便是要還上一個任將軍嗎?”
黃之屹說著便拿起桌案上的玉韘,緩緩戴進大拇指上,有些玩味的看著鄭金昭。
鄭縣令聞言身子一軟,癱倒在地,可心中原是暗想,曹家一案不知這林禦史到底知曉哪些細節,可當任將軍被抬進縣衙時,隻當是個習過武的蟊賊。雖說是林禦史身邊的申護衛親自押過來,也隻揣測這林禦史要嚴懲此等惡徒,故而早早地去打探口風,這亦是有些討好的意思,看究竟是要此惡徒死還是要他活。
猛然迴過神來,鄭金昭跪直了身子,不停拜道,“郡守大人明鑒,下官並不知這賊···任將軍的身份。隻道是跟曹意清一般的賊子,故而想去問問林禦史該如何處置。”
“鄭縣令!”一旁的趙佑承此刻開了口,緩緩走到鄭金昭麵前,蹲下身子,用手中折扇製止了鄭金昭要繼續拜下去的意思。
又接著笑說道,“江寧畢竟隻是丹陽郡的治所,平日裏鄭縣令的文書,趙某見著可皆是送到郡守府,而非是江寧驛館罷。”
趙佑承說罷,便用眼神直直地鎖住了鄭金昭,片刻後方才緩緩起身。
這番話自然是提醒鄭金昭得厘清身份,眼下他可是江寧的縣令,怎可繞過了黃郡守,私自去尋林禦史,即使這行刺的惡徒是個無關緊要之人。
可即便是同樣一句話,落在黃之屹耳中便不止有這層意思。
“鄭縣令可還是在憂心曹意清一事?”
原鄭金昭與黃之屹還若有所思,可聽聞趙佑承又補了一句,便是真的將鄭縣令又驚出了一身冷汗。
曹意清已是去了長安,可眼下林禦史並未有其他動作,鄭金昭現下也隻是抱著僥幸心態。
可再三提起曹意清的名字,便是不斷的讓黃之屹迴憶起之前鄭縣令所為,他可是捐出了半數家底換得丹陽郡尉的一次出手,取了曹父性命之人···
結合眼下鄭縣令所為,莫非是不信自己先前所言?畢竟是鄭縣令可是為了保全性命都敢私自接觸郡尉之人,難保不會為了討好這林禦史有異心。便是想到此處,黃之屹的臉色愈發的陰沉,一方郡守與坐在皇城裏的帝王有何異?這臥榻之側自然也不容他人酣睡。
鄭縣令眼見著這黃郡守緩步走到眼前,身子卻是僵直住了不能動彈半分,嘴唇囁嚅著,此刻卻也是半個字都吐不出來。
“鄭縣令,隨本郡守去偏廳。”
黃之屹腳下動作未停,撂下這句話便往外走去。
可這腳步聲雖是漸漸遠去,可在鄭金昭的耳朵裏卻是黑白無常的索命聲越近。
可當下鄭縣令隻能顫著聲音應了一聲是,便踉踉蹌蹌地跟了上去。
未等片刻,便聽到“咚!咚!咚!”連番的打牆聲,還有鄭縣令的哭嚎聲及哀求聲。
已是入了夜
有一隊車馬趁著朦朧夜色行至了江寧城外的莊子。
“二爺!”莊子外的護衛見來人趕忙屈身行禮。
“大哥在裏頭罷?”
“在。可···”
護衛欲言又止,但也未等護衛多言,這被叫二爺的便領著人進了莊子。
“諸位可否在外稍等片刻,趙某先與鄭縣令說上幾句話。”
“趙公子請。”
原是趙佑承與鄭金奎帶著人來了城外的莊子去尋鄭縣令,午時鄭金昭從郡守府出來後,未迴縣衙,也並未迴到自己府中,而是徑直來了此處。
趙佑承並未敲房門,便直接進了屋。
“趙公子也是來看鄭某笑話的?”
鄭縣令在屋子裏自然也是聽到了外頭的動靜,隻是眼下神情恍惚,衣容更是淩亂不堪,坐靠在桌案邊,自嘲一番罷又是拿起酒壺倒了一臉酒。
看來,今日鄭金昭受的打擊可不小。
旁人或許不知,黃之屹的下屬可清楚的很,此人有一喜好,但與其說是喜好也不如說是怪好更來得恰當。
這偏廳的房門並不常開,且偏廳中有一麵牆,是放了整塊厚厚的木板,而這鄭縣令日間便是做了這人肉靶子,這便是為何日間會有咚咚咚的打牆聲。
鄭金昭從偏廳中走出來時雖說未曾傷到分毫,但身上卻是有一股子異味兒,細細瞧來,這袖子、衣衫、甚至是襠部都有破洞。命是保住了,可這心理得遭重擊。可莫要忘了,鄭金昭是坐著黃之屹的馬車來到郡守府的,午時還是趙佑承命人去送送鄭縣令,這才未讓他出了更大的醜態。
“鄭縣令勿怪,趙某自然是上門賠罪的。”說罷趙佑承便是屈身行了長揖。
鄭金昭冷笑一聲,又是灑了一些酒,這禮如何受不得?此刻便是有其他罪名栽到身上亦是無所畏懼。
趙佑承見狀卻不惱,尋了座位便淡然道,“早前趙某與鄭縣令商議之事,現下考慮的如何了?”
“何事?去殺了林禦史?曹意清都已被護送去了長安,眼下即便是殺或不殺又有何不同?”
鄭金昭搖了搖手中的酒壺,竟是沒了酒,扶著凳子緩緩起身,許是坐的久了,又或是喝的迷醉,踩著官服險些摔了去,索性便將身上的衣服脫下,隨意扔到一旁,又去尋酒喝。
“莫非趙某便隻說了這個?”說罷趙佑承輕聲一笑,拿著扇柄輕輕敲打著桌案。
“還能有什麽。不···”鄭金昭晃著身子,不屑地說道,卻又似是迴憶起那日所說的話,神誌稍稍清醒些,剛拿起的酒壺便從手中滑落,摔碎在地。
外頭的鄭金奎聽到屋內的動靜,險些要衝了進去,便被一旁的薛坤給拽住了,安撫道,“二爺莫急,趙公子對鄭縣令不敢不敬,且寬心。”
但見鄭縣令聞言不禁打了個顫,換上一副諂媚笑意,轉過身來,可卻心虛地結巴道,“黃郡守說的哪裏話,眼···眼下,任將軍還在縣衙裏,下官著急迴去探望,探望。”
黃之屹臉上笑意正濃,反問道,“既任將軍已無大礙,鄭縣令這般著急迴去作甚?”
“可···可···”鄭金昭聞言卻也說不出個辯解的詞,可現下,說出口的話便是如潑出去的水,又如何能狡辯,隻怪今日口快,盡是在林禦史麵前先說了這‘賊子’性命無虞。
“既如此,本郡守還有要事與鄭縣令商議,便一同先去了郡守府再說罷。”
黃之屹說罷便先上了馬車,但這鄭縣令卻遲遲未來,便掀起簾子,見他怔在原地,橫了一眼,遂沉聲問道,“怎的,還要本郡守親自接你上來不成?”
鄭金昭此時冷汗直流,竟是浸得內衫都濕透了,卻已聽聞黃之屹又發了一聲冷哼,這才堪堪反應過來,連連迴道,“下官這就來,這就來。”可這語氣中滿是懼意。
方至郡守府
黃之屹本是一臉嚴肅的進了府,見正堂中趙佑承起身行了一禮,又竭力的擠出一絲笑容,可轉過身來對著鄭金昭之時又換上一臉憤懣之態。
“鄭縣令,倒不知你與林禦史私交甚好,竟是如此仗義執言,公正無私,要將這些個行刺賊子都殺個幹淨。怎的,上次漏了個曹意清,今日便是要還上一個任將軍嗎?”
黃之屹說著便拿起桌案上的玉韘,緩緩戴進大拇指上,有些玩味的看著鄭金昭。
鄭縣令聞言身子一軟,癱倒在地,可心中原是暗想,曹家一案不知這林禦史到底知曉哪些細節,可當任將軍被抬進縣衙時,隻當是個習過武的蟊賊。雖說是林禦史身邊的申護衛親自押過來,也隻揣測這林禦史要嚴懲此等惡徒,故而早早地去打探口風,這亦是有些討好的意思,看究竟是要此惡徒死還是要他活。
猛然迴過神來,鄭金昭跪直了身子,不停拜道,“郡守大人明鑒,下官並不知這賊···任將軍的身份。隻道是跟曹意清一般的賊子,故而想去問問林禦史該如何處置。”
“鄭縣令!”一旁的趙佑承此刻開了口,緩緩走到鄭金昭麵前,蹲下身子,用手中折扇製止了鄭金昭要繼續拜下去的意思。
又接著笑說道,“江寧畢竟隻是丹陽郡的治所,平日裏鄭縣令的文書,趙某見著可皆是送到郡守府,而非是江寧驛館罷。”
趙佑承說罷,便用眼神直直地鎖住了鄭金昭,片刻後方才緩緩起身。
這番話自然是提醒鄭金昭得厘清身份,眼下他可是江寧的縣令,怎可繞過了黃郡守,私自去尋林禦史,即使這行刺的惡徒是個無關緊要之人。
可即便是同樣一句話,落在黃之屹耳中便不止有這層意思。
“鄭縣令可還是在憂心曹意清一事?”
原鄭金昭與黃之屹還若有所思,可聽聞趙佑承又補了一句,便是真的將鄭縣令又驚出了一身冷汗。
曹意清已是去了長安,可眼下林禦史並未有其他動作,鄭金昭現下也隻是抱著僥幸心態。
可再三提起曹意清的名字,便是不斷的讓黃之屹迴憶起之前鄭縣令所為,他可是捐出了半數家底換得丹陽郡尉的一次出手,取了曹父性命之人···
結合眼下鄭縣令所為,莫非是不信自己先前所言?畢竟是鄭縣令可是為了保全性命都敢私自接觸郡尉之人,難保不會為了討好這林禦史有異心。便是想到此處,黃之屹的臉色愈發的陰沉,一方郡守與坐在皇城裏的帝王有何異?這臥榻之側自然也不容他人酣睡。
鄭縣令眼見著這黃郡守緩步走到眼前,身子卻是僵直住了不能動彈半分,嘴唇囁嚅著,此刻卻也是半個字都吐不出來。
“鄭縣令,隨本郡守去偏廳。”
黃之屹腳下動作未停,撂下這句話便往外走去。
可這腳步聲雖是漸漸遠去,可在鄭金昭的耳朵裏卻是黑白無常的索命聲越近。
可當下鄭縣令隻能顫著聲音應了一聲是,便踉踉蹌蹌地跟了上去。
未等片刻,便聽到“咚!咚!咚!”連番的打牆聲,還有鄭縣令的哭嚎聲及哀求聲。
已是入了夜
有一隊車馬趁著朦朧夜色行至了江寧城外的莊子。
“二爺!”莊子外的護衛見來人趕忙屈身行禮。
“大哥在裏頭罷?”
“在。可···”
護衛欲言又止,但也未等護衛多言,這被叫二爺的便領著人進了莊子。
“諸位可否在外稍等片刻,趙某先與鄭縣令說上幾句話。”
“趙公子請。”
原是趙佑承與鄭金奎帶著人來了城外的莊子去尋鄭縣令,午時鄭金昭從郡守府出來後,未迴縣衙,也並未迴到自己府中,而是徑直來了此處。
趙佑承並未敲房門,便直接進了屋。
“趙公子也是來看鄭某笑話的?”
鄭縣令在屋子裏自然也是聽到了外頭的動靜,隻是眼下神情恍惚,衣容更是淩亂不堪,坐靠在桌案邊,自嘲一番罷又是拿起酒壺倒了一臉酒。
看來,今日鄭金昭受的打擊可不小。
旁人或許不知,黃之屹的下屬可清楚的很,此人有一喜好,但與其說是喜好也不如說是怪好更來得恰當。
這偏廳的房門並不常開,且偏廳中有一麵牆,是放了整塊厚厚的木板,而這鄭縣令日間便是做了這人肉靶子,這便是為何日間會有咚咚咚的打牆聲。
鄭金昭從偏廳中走出來時雖說未曾傷到分毫,但身上卻是有一股子異味兒,細細瞧來,這袖子、衣衫、甚至是襠部都有破洞。命是保住了,可這心理得遭重擊。可莫要忘了,鄭金昭是坐著黃之屹的馬車來到郡守府的,午時還是趙佑承命人去送送鄭縣令,這才未讓他出了更大的醜態。
“鄭縣令勿怪,趙某自然是上門賠罪的。”說罷趙佑承便是屈身行了長揖。
鄭金昭冷笑一聲,又是灑了一些酒,這禮如何受不得?此刻便是有其他罪名栽到身上亦是無所畏懼。
趙佑承見狀卻不惱,尋了座位便淡然道,“早前趙某與鄭縣令商議之事,現下考慮的如何了?”
“何事?去殺了林禦史?曹意清都已被護送去了長安,眼下即便是殺或不殺又有何不同?”
鄭金昭搖了搖手中的酒壺,竟是沒了酒,扶著凳子緩緩起身,許是坐的久了,又或是喝的迷醉,踩著官服險些摔了去,索性便將身上的衣服脫下,隨意扔到一旁,又去尋酒喝。
“莫非趙某便隻說了這個?”說罷趙佑承輕聲一笑,拿著扇柄輕輕敲打著桌案。
“還能有什麽。不···”鄭金昭晃著身子,不屑地說道,卻又似是迴憶起那日所說的話,神誌稍稍清醒些,剛拿起的酒壺便從手中滑落,摔碎在地。
外頭的鄭金奎聽到屋內的動靜,險些要衝了進去,便被一旁的薛坤給拽住了,安撫道,“二爺莫急,趙公子對鄭縣令不敢不敬,且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