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雖是一桌子的美食,但林盡染還未緩過來,依舊感覺莫名的惡心,沒有怎麽動筷子。
“染之,是飯菜不合胃口嗎?”李時安關切的問道。
“不,不是。飯菜很好,隻是今日之遭遇,著實讓染之看著珍饈美味,也有些吃不下。”林盡染倒也沒有藏著掖著,將明園中的所見所聞便說了出來,但未提湖中撈上來的屍體是何情況,聰慧如李氏父女,便已猜想到,這死者生前怕也是受了不少的折磨。
李代遠放下手中的筷子,分析道,“依染之所言,這明園中的女屍一來尚未能確認身份,便是那狀告之人的女兒,二來也無旁物佐證這些女子就是林明德和韋晟所害,三便是人證,明園上任主人王翮還尚未找到。而這些所有的串聯到一塊兒,也僅能證明,王翮可能是知道殺害這些女子的元兇,亦或是他就是兇手,而明園與梅園間的暗道並不能說明什麽。”
李代遠的話直切此案的要害,正因如此,林盡染與京都府尹還未采取任何的行動,也不知明園還有無其他未曾注意到的細節。眼下隻能先將明園把守住,不讓其因各種意外而毀。
“李叔,此時染之應當如何?”林盡染現下已是毫無頭緒可言。
李代遠淡然一笑,徐徐引導,“此案最關鍵的還是在於這個人證王翮。這王翮隻是商人,可他能在京城能置辦下這般產業,染之覺得他若是沒有手段與人脈,能辦下來嗎?”
林盡染未曾多想便脫口而出,“自然是極為困難的。長安城雖有如此多的坊市,但據染之了解,長安城中一直有著西富東貴,北實南虛之說。李叔是因為赫赫戰功,府邸才得以落在崇仁坊。宣平坊僅與東市之間不過隔了一個安邑坊,地段已是極為優越。按製,王翮這等商人是萬萬置辦不下這份產業的。”
“故而陛下對染之很是優待,這當中不僅僅是因為老夫和時安的原因,也是陛下對你擒獲突厥王子的獎賞。”李代遠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又繼續笑著問道,“而那王翮既無戰功,也無官職,染之且想想,這明園是否有些貓膩在裏頭。”
林盡染似乎有些眉目,緊鎖眉頭,陷入沉思。
李代遠見狀索性便將話挑明,“既然陛下能派孫蓮英將明園一夜之間從王翮手中買走,那便說明陛下應對王翮已掌握一些線索。至於王翮一夜之間便失了蹤,那此事···”談到此處便止住了。
“多謝李叔的提點。”林盡染拱手一謝。
“染之,象棋你還未做完吧?你若得空了便將象棋做好,教教父親和時安怎麽下象棋罷?”李時安實在是受不了這倆人,一到府裏便是有說不完的公事,父親說是不理朝政,但自打染之來了之後,可也並未少提這些。
林盡染訕訕一笑,“時安提醒的對,我倒是真把這迴事忘了。我這便去將象棋做好。”
說罷便起身離開。
“染之!染之!你還未用晚膳呢!”
此時,林靖澄才將將從城外歸來,但卻未迴了林府,而是直接進了皇宮。
“宣,尚書令林靖澄入殿覲見。”
林靖澄一臉正色地踏進文英殿,俯身叩首,恭聲道,“臣林靖澄,恭請陛下聖安。”
“是林卿來啦。”楚帝聞言至此住筆,合上奏本,淡淡一笑。
“起來迴話吧。不知林卿有何要事?”
“臣有罪!”
楚帝有些狐疑道,“林卿此話從何說起?”
林靖澄直起上半身,拱手拜道,“臣教子無方,致使犬子闖下大禍!臣以無顏再總攬六部,請陛下罷黜臣尚書令之職,另選賢能。”
“朕倒是被你弄的糊塗了,這教子無方,闖下大禍又是怎麽迴事?”
“昨日京都府衙接到狀子,狀告臣的次子林明德,與韋儼韋大人獨子韋晟,強搶民女,草菅人命。臣得知此事,悲痛萬分。請陛下治罪!”
“是此事啊~”楚帝佯裝是恍然大悟的模樣,又問向一旁的孫蓮英,“此事可有定論?杜子騰今日可有呈上奏報?”
“迴稟陛下,老奴並未接到。此案昨日才剛剛上報,不過今日林公子已和京都府尹進了明園搜查,許是還未有結果,且得等上幾日才有眉目呢。”
楚帝聞言,輕聲笑道,“林卿,此事都未曾有定論,此時說這個恐為時尚早。許是那些刁民受了誰的挑唆,來誣告林卿的愛子呢。眼下也已快到年關了,林卿還是多與愛子團聚團聚,盡享天倫,莫要多心。”
此言落在林靖澄的耳朵裏可有些不同。多與愛子團聚,盡享天倫,莫要多心,這莫不是暗示法辦林明德也不過是遲早的事?
林靖澄咬了咬牙,心道,為了林氏滿門,即使是犧牲掉次子也在所不惜,如今便隻能釜底抽薪了。
“臣昨日已審次子明德。據他交代,那明園上任主人王翮在明園與梅園之間挖有暗道,常邀臣那逆子與韋晟去明園偷偷玩樂。臣猜測王翮想通過討好這倆孩子,來與臣和禦史大人搭上關係,以達不可告人之目的。臣在此以林氏滿門清譽及林氏兩百族人的性命起誓,斷然不知此子竟闖下如此大禍。”
說罷,林靖澄已是痛苦流涕,滿臉悔恨模樣。
楚帝此時笑容中已有些不屑,沉吟道,“林卿言重了!事關汝南林氏百年清譽,朕自是相信林卿方才所言斷然無假。但畢竟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若是由你一句疏於管教,教子無方,不知情便搪塞過去,你讓朕如何向那十餘戶的百姓交代,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臣自知犬子罪無可恕,臣也從未想包庇於他。陛下也知,韋大人是臣的內兄,臣自與韋家成了親家以來,時時感念嶽丈對臣的知遇之恩,教誨之恩。韋晟是個好孩子,臣亦是看著此子長大的,然嶽丈與內兄苦命,僅有韋晟一支獨苗。”
林靖澄稍頓了頓,有些哽咽地繼續說道,“故而,臣請陛下賜明德死罪,一應罪責皆由臣那逆子承擔,以平天下悠悠眾口,但也望陛下放過韋晟這孩子,不致讓嶽丈和內兄無後。”
林靖澄的嶽丈亦是楚帝的老師,林靖澄都時時感念嶽丈的教誨之恩,知遇之恩,楚帝能不感念嗎?楚帝是要給那十餘戶百姓一個交代,給天下人一個交代,那便賜死林靖澄的這個兒子。可又說太師,命苦,這一脈隻有韋晟一根獨苗。但是真要說起來,林明德也算是太師的後代,楚帝又真能下得去手殺了嗎?
這一招釜底抽薪,讓楚帝也不禁多加思忖,是否要真決心把臉皮撕破。林盡染與杜子騰在明園必定搜不出更有力的證據,關鍵人物和證物都已在了楚帝手中。原本隻做些手腳,借林盡染的手,用明園一案打壓一下林、韋二府。但如今卻誤打誤撞的得了這賬簿,倘若此刻真撕破了臉皮,那便是要將整個朝堂掀翻,饒是楚帝,也無法在當下承擔這無可計量的後果。
眼下林靖澄與楚帝心中皆有各自的盤算,可見楚帝未曾再開口,此時林靖澄也不好繼續追問,便從懷中掏出一份書信,恭敬的呈上,“靜心庵的故人拖臣轉交給陛下一封書信,請陛下一閱。”
“靜心庵的故人?”
楚帝身子微微一顫,連帶著聲音都有些顫抖,急忙催道,“孫蓮英,快去拿來給朕看看!”
封緘還是好的,林靖澄應當沒有偷偷打開看過。楚帝顫顫巍巍的展開書信,但見信中寫道:
“見字如晤,展信舒顏。暌違日久,未悉近況,拳念殊殷。世間萬般事,不遂吾意者諸多。幸得上蒼垂簾,蒲柳得髦士青眼。餘甚愧,遁入空門十餘載,紅塵雜念,翻騰無休。匆此草就,不成文進,原宥是幸。”
楚帝放下書信後,稍稍收斂心神,沉思良久,緩緩說道:“此事到此為止!林卿、韋卿管教不嚴,罰奉三年。按法度,賠償狀告的百姓以及坍塌中遭難死傷的百姓,修繕坍陷街道。林明德與韋晟,靜思己過,若有再犯,絕不輕饒。朕便不下詔旨了,太師既是林卿的嶽丈,此事便由你去知會他罷。若無其他事,你便退下罷。”
楚帝這不下詔旨,那便是要將此事就此掩過,由林府和韋府兩家找狀告的百姓私下和解,賠償了事。終究不能將事情鬧得太大,就權當是給了太師一個麵子。林靖澄的確也準備的充分,還搬出靜心庵那十餘年都未曾與楚帝說過一句話的故人,竟在當下寫了書信求情。如此陣仗,楚帝也不得不就此罷手。
“臣叩謝陛下隆恩。臣告退!”說罷。林靖澄便要退出文英殿。
楚帝終究是沒忍住,突然叫住了林靖澄,顫聲道,“她···她過的怎麽樣,還好嗎?”
林靖澄神情有些黯然,輕聲低語,“清瘦了些,但笑容多了些。”
楚帝似是陷入了迴憶之中,愣了半晌才說道,“如此就好。她若願意見朕了,朕隨時都可以去尋她。”
“臣,遵旨!”
楚帝手中捏著書信,思緒萬千,孫蓮英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半晌後,楚帝終是沉聲道,“蓮英,明日早朝後,你將林盡染和杜子騰喚來文英殿。”
翌日,已是巳初,早朝方結束。
孫蓮英便將杜子騰與林盡染領進文英殿。
“蓮英,屏退左右,殿中留你一人伺候即可。”
“奴才遵旨!”
至此,文英殿中當下便隻剩這四人。
“杜卿,染之,聽聞昨日你二人已入明園調查,可有結果?”
杜子騰呈上奏本,緩緩說道,“陛下,昨日臣與染之進明園後,找到一處由酒窖拓建的暗室,暗室中···”
杜子騰便將酒窖中暗室的情況,以及明園後院湖中打撈上來的七具屍體一事和盤托出。
“這些便是從暗室中帶出的證物。”
此時楚帝才發現杜子騰身邊放有一漆盤,上麵蓋著一塊布,看不見裏麵裝著何物。
楚帝蹙著眉,有些不悅,質問道,“是何物,還需遮掩?”
“臣不敢欺瞞陛下,臣不敢說,望陛下恕罪。”
楚帝雖不悅,倒卻更有了興致,吩咐道,“蓮英,打開看看!”
孫蓮英走下去,便掀開了蓋布,這漆盤中裝的正是在暗室中發現的金酒壺,玉酒杯,帶毛的羊皮,皮鞭,草繩等物。
李蓮英可不敢將這些汙糟物呈到陛下麵前,隻在殿下將物品一一拿起展示。
金酒壺、玉酒杯倒也罷了,說不準哪家大臣或者富貴人家都在用,但這帶血的羊皮、草繩和皮鞭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孫蓮英算是跟著楚帝最久的老人,對往事也頗為了解,二十多年前,這幾樣可是高門顯貴人家裏最是盛傳的物件兒。
孫蓮英、杜子騰與林盡染見楚帝臉色大變,紛紛跪下。
此時安靜的大殿中,就聽到“滋滋滋”的聲音,楚帝的手似是要將龍案都要捏碎。
楚帝倏然展顏一笑,疑惑道,“這是什麽?”
可這時候誰又真的敢把話給接下來。
“怎麽了,啞巴了?朕問你們,這些是什麽東西!”片刻後,文英殿內傳來一聲怒吼。
呈上這些東西時,杜子騰就已做好龍顏大怒,甚至可能要處死自己的準備。二十多年前的事,即便是杜子騰當時年歲不大,倒也聽長輩們偶爾提起過,深知這是楚帝的逆鱗。
“周武王伐紂,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軍門,肉袒麵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釋微子,複其位如故。”林盡染記得《通史》中有這麽一段描述,便直接念了出來。(實際這段是出自《史記·宋微子世家》,本書中的《通史》可以理解為《史記》)
杜子騰和孫蓮英兩人聞言便是楞住了,想來應也是心中暗想:不是,哥們兒,你真敢說啊?也是,你還年輕,二十多年前發生了什麽你可能不知道,但是站在你麵前的可是大楚的皇帝,你真不怕他把你嫩死嗎?
“哦?看起來一言未發的染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啊!”
楚帝緩緩的走下殿,一臉笑意,但是誰都知道,此時的楚帝應已在暴怒的邊緣,“你且說來聽聽。”
林盡染直起身,但未敢將眼睛直視楚帝,拱手說道,“杜大人已將明園中所發現的物品、屍首等情況皆稟告陛下,因缺少人證及更直接的物證,故草民並不能妄加推斷。但兇手效仿‘牽羊禮’,以人作畜,在暗室中用如此特殊且癲狂的方式折磨女子。此人若不是極度痛恨天下女子,那便是他對某個女子極度痛恨,幻想以這種方式羞辱折磨。”
“依染之之見,這兇手可就是林明德和韋晟?”
“無憑無據,況且人證王翮至今也未尋到,不敢下此定論。陛下曾賞賜草民明園,孫公公代辦的此事,故而今日草民也要問問孫公公可知王翮的下落。”
林盡染這膽子也著實大了些,竟然當著皇帝的麵直接問近身太監孫蓮英。
畢竟從時間上來講,孫公公確實在見完王翮的當晚,王翮便消失在長安城中,舉家搬遷尚能找尋到一些蹤跡。若是直接在長安城中直接銷聲匿跡,除了楚帝以外,林盡染著實想不到第二個人。
楚帝聞言,厲聲道,“此案到此為止,你們也莫要追查了。”
聽聞要終結此案,杜子騰趕忙直起身,正色道,“陛下,臣有話要說!此案雖涉及朝中兩位重臣之子,但此命案中受害者頗多。今日仵作驗屍後,許是還能從中找到一些線索。臣與林公子隻接手此案一日,便要終結此案,於情於理於法皆不能給城中百姓一個交代。”
才不過一日,楚帝便要求中斷此案的追查,杜子騰心中暗自認為是迫於韋、林二府的關係,楚帝不得不做出讓步。但是經過昨日搜查過程中,看到那些死狀慘烈的女子,還有那曾發生在暗室中的難以想象的羞辱,杜子騰想為她們討迴公道的倔勁便上來了。
“交代?朕自會給個交代!杜卿今日也累了,退下吧!”
“可是···”
楚帝怒喝道,“朕讓你退下!”
林盡染在一旁拉了拉杜子騰的袖子,使了個眼色。
“臣,遵旨!”杜子騰心領神會,並未多追問,便躬身一拜,有些落寞的退出了文英殿。
“你們先起來吧!”
楚帝甩了甩袖子,便坐上了龍椅,直言道,“朕今日便與你說句實話。昨夜你若是在林卿前尋了朕,呈上這些證物,任憑林卿如何求情,又是靠誰的顏麵,朕都不會應允放過他們二人。但朕既是答應了,便不能反悔,這你可明白?”
林盡染微微頷首,應承道,“這是自然。君子一言,尚重於九鼎,何況是陛下。”
此時,楚帝的臉色才稍稍緩和些,“至於王翮,確實在朕的手上,可朕卻不能交給你。不過林明德說的有一句話朕倒是覺得有些意思。”
“敢問陛下,是哪句話?”
楚帝神秘一笑,淡然說道,“這長安城的林子確實多的很,也大得很。”
林染之聞言甚是驚詫,暗暗揣測楚帝的心思,莫不是暗含讓自己扳倒那林府之意?
“草民愚鈍。”
楚帝莫名的一笑,也未多言,另尋他話,“明園聽杜卿這般說來,倒是有些晦氣。不過好在此事應當沒有泄露出去,明園既是賜給你了,那往後要重新翻建或是發賣了換些銀錢,都任你處置。但也不好讓你日後成親了都還住在大將軍府裏,孫蓮英此事辦的不好,便讓他將功補過,再給你尋一處宅子罷,過幾日便將一應契書都送去。”
“謝陛下,奴才定當盡心竭力,絕不會再出意外。”孫蓮英趕忙跪拜謝恩。
林盡染心中暗道,三人明明皆知明園是何情況,可還是要心照不宣的認為這是意外。
“草民謝陛下隆恩!”
楚帝倏然又提起了那突厥王子,“突厥使團應得要出了正月才能到長安,染之可要與突厥王子多交流交流,帶他好好逛逛長安城。”
“染之記下了。不過染之可沒有銀錢。”林盡染有些訕訕道,總不能向李代遠父女拿錢吧,這也太難為情了,何況這還算是公事。
楚帝被此言逗的忍俊不禁,便吩咐孫蓮英,“給染之支些銀錢。既是奉朕的旨意陪突厥王子,也不好讓他找嶽丈要錢。”
“謝陛下!”
“至於杜卿,你應該知道怎麽跟他說。”
“染之明白。”
楚帝擺了擺手,示意林盡染可以退下了。
“蓮英,李卿的這個女婿,你覺得如何?”楚帝見林盡染已走遠,便有意無意地問起孫蓮英。
“奴才覺得,得陛下覺得好才有用。”
“你啊!就會和稀泥。”楚帝指了指孫蓮英,笑罵道,“林盡染出身低微,上柱國既敢將幺女托付給他,必是有些本事。明園這案子,短短一日,他便能瞧出些端倪已是不易。那就再看看罷。”
楚帝對林盡染是抱有一些期待的,越是沒有世家大族作為靠山的人,才會越容易掌握在手中,而林盡染終究不過是個女婿。
“染之,是飯菜不合胃口嗎?”李時安關切的問道。
“不,不是。飯菜很好,隻是今日之遭遇,著實讓染之看著珍饈美味,也有些吃不下。”林盡染倒也沒有藏著掖著,將明園中的所見所聞便說了出來,但未提湖中撈上來的屍體是何情況,聰慧如李氏父女,便已猜想到,這死者生前怕也是受了不少的折磨。
李代遠放下手中的筷子,分析道,“依染之所言,這明園中的女屍一來尚未能確認身份,便是那狀告之人的女兒,二來也無旁物佐證這些女子就是林明德和韋晟所害,三便是人證,明園上任主人王翮還尚未找到。而這些所有的串聯到一塊兒,也僅能證明,王翮可能是知道殺害這些女子的元兇,亦或是他就是兇手,而明園與梅園間的暗道並不能說明什麽。”
李代遠的話直切此案的要害,正因如此,林盡染與京都府尹還未采取任何的行動,也不知明園還有無其他未曾注意到的細節。眼下隻能先將明園把守住,不讓其因各種意外而毀。
“李叔,此時染之應當如何?”林盡染現下已是毫無頭緒可言。
李代遠淡然一笑,徐徐引導,“此案最關鍵的還是在於這個人證王翮。這王翮隻是商人,可他能在京城能置辦下這般產業,染之覺得他若是沒有手段與人脈,能辦下來嗎?”
林盡染未曾多想便脫口而出,“自然是極為困難的。長安城雖有如此多的坊市,但據染之了解,長安城中一直有著西富東貴,北實南虛之說。李叔是因為赫赫戰功,府邸才得以落在崇仁坊。宣平坊僅與東市之間不過隔了一個安邑坊,地段已是極為優越。按製,王翮這等商人是萬萬置辦不下這份產業的。”
“故而陛下對染之很是優待,這當中不僅僅是因為老夫和時安的原因,也是陛下對你擒獲突厥王子的獎賞。”李代遠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又繼續笑著問道,“而那王翮既無戰功,也無官職,染之且想想,這明園是否有些貓膩在裏頭。”
林盡染似乎有些眉目,緊鎖眉頭,陷入沉思。
李代遠見狀索性便將話挑明,“既然陛下能派孫蓮英將明園一夜之間從王翮手中買走,那便說明陛下應對王翮已掌握一些線索。至於王翮一夜之間便失了蹤,那此事···”談到此處便止住了。
“多謝李叔的提點。”林盡染拱手一謝。
“染之,象棋你還未做完吧?你若得空了便將象棋做好,教教父親和時安怎麽下象棋罷?”李時安實在是受不了這倆人,一到府裏便是有說不完的公事,父親說是不理朝政,但自打染之來了之後,可也並未少提這些。
林盡染訕訕一笑,“時安提醒的對,我倒是真把這迴事忘了。我這便去將象棋做好。”
說罷便起身離開。
“染之!染之!你還未用晚膳呢!”
此時,林靖澄才將將從城外歸來,但卻未迴了林府,而是直接進了皇宮。
“宣,尚書令林靖澄入殿覲見。”
林靖澄一臉正色地踏進文英殿,俯身叩首,恭聲道,“臣林靖澄,恭請陛下聖安。”
“是林卿來啦。”楚帝聞言至此住筆,合上奏本,淡淡一笑。
“起來迴話吧。不知林卿有何要事?”
“臣有罪!”
楚帝有些狐疑道,“林卿此話從何說起?”
林靖澄直起上半身,拱手拜道,“臣教子無方,致使犬子闖下大禍!臣以無顏再總攬六部,請陛下罷黜臣尚書令之職,另選賢能。”
“朕倒是被你弄的糊塗了,這教子無方,闖下大禍又是怎麽迴事?”
“昨日京都府衙接到狀子,狀告臣的次子林明德,與韋儼韋大人獨子韋晟,強搶民女,草菅人命。臣得知此事,悲痛萬分。請陛下治罪!”
“是此事啊~”楚帝佯裝是恍然大悟的模樣,又問向一旁的孫蓮英,“此事可有定論?杜子騰今日可有呈上奏報?”
“迴稟陛下,老奴並未接到。此案昨日才剛剛上報,不過今日林公子已和京都府尹進了明園搜查,許是還未有結果,且得等上幾日才有眉目呢。”
楚帝聞言,輕聲笑道,“林卿,此事都未曾有定論,此時說這個恐為時尚早。許是那些刁民受了誰的挑唆,來誣告林卿的愛子呢。眼下也已快到年關了,林卿還是多與愛子團聚團聚,盡享天倫,莫要多心。”
此言落在林靖澄的耳朵裏可有些不同。多與愛子團聚,盡享天倫,莫要多心,這莫不是暗示法辦林明德也不過是遲早的事?
林靖澄咬了咬牙,心道,為了林氏滿門,即使是犧牲掉次子也在所不惜,如今便隻能釜底抽薪了。
“臣昨日已審次子明德。據他交代,那明園上任主人王翮在明園與梅園之間挖有暗道,常邀臣那逆子與韋晟去明園偷偷玩樂。臣猜測王翮想通過討好這倆孩子,來與臣和禦史大人搭上關係,以達不可告人之目的。臣在此以林氏滿門清譽及林氏兩百族人的性命起誓,斷然不知此子竟闖下如此大禍。”
說罷,林靖澄已是痛苦流涕,滿臉悔恨模樣。
楚帝此時笑容中已有些不屑,沉吟道,“林卿言重了!事關汝南林氏百年清譽,朕自是相信林卿方才所言斷然無假。但畢竟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若是由你一句疏於管教,教子無方,不知情便搪塞過去,你讓朕如何向那十餘戶的百姓交代,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臣自知犬子罪無可恕,臣也從未想包庇於他。陛下也知,韋大人是臣的內兄,臣自與韋家成了親家以來,時時感念嶽丈對臣的知遇之恩,教誨之恩。韋晟是個好孩子,臣亦是看著此子長大的,然嶽丈與內兄苦命,僅有韋晟一支獨苗。”
林靖澄稍頓了頓,有些哽咽地繼續說道,“故而,臣請陛下賜明德死罪,一應罪責皆由臣那逆子承擔,以平天下悠悠眾口,但也望陛下放過韋晟這孩子,不致讓嶽丈和內兄無後。”
林靖澄的嶽丈亦是楚帝的老師,林靖澄都時時感念嶽丈的教誨之恩,知遇之恩,楚帝能不感念嗎?楚帝是要給那十餘戶百姓一個交代,給天下人一個交代,那便賜死林靖澄的這個兒子。可又說太師,命苦,這一脈隻有韋晟一根獨苗。但是真要說起來,林明德也算是太師的後代,楚帝又真能下得去手殺了嗎?
這一招釜底抽薪,讓楚帝也不禁多加思忖,是否要真決心把臉皮撕破。林盡染與杜子騰在明園必定搜不出更有力的證據,關鍵人物和證物都已在了楚帝手中。原本隻做些手腳,借林盡染的手,用明園一案打壓一下林、韋二府。但如今卻誤打誤撞的得了這賬簿,倘若此刻真撕破了臉皮,那便是要將整個朝堂掀翻,饒是楚帝,也無法在當下承擔這無可計量的後果。
眼下林靖澄與楚帝心中皆有各自的盤算,可見楚帝未曾再開口,此時林靖澄也不好繼續追問,便從懷中掏出一份書信,恭敬的呈上,“靜心庵的故人拖臣轉交給陛下一封書信,請陛下一閱。”
“靜心庵的故人?”
楚帝身子微微一顫,連帶著聲音都有些顫抖,急忙催道,“孫蓮英,快去拿來給朕看看!”
封緘還是好的,林靖澄應當沒有偷偷打開看過。楚帝顫顫巍巍的展開書信,但見信中寫道:
“見字如晤,展信舒顏。暌違日久,未悉近況,拳念殊殷。世間萬般事,不遂吾意者諸多。幸得上蒼垂簾,蒲柳得髦士青眼。餘甚愧,遁入空門十餘載,紅塵雜念,翻騰無休。匆此草就,不成文進,原宥是幸。”
楚帝放下書信後,稍稍收斂心神,沉思良久,緩緩說道:“此事到此為止!林卿、韋卿管教不嚴,罰奉三年。按法度,賠償狀告的百姓以及坍塌中遭難死傷的百姓,修繕坍陷街道。林明德與韋晟,靜思己過,若有再犯,絕不輕饒。朕便不下詔旨了,太師既是林卿的嶽丈,此事便由你去知會他罷。若無其他事,你便退下罷。”
楚帝這不下詔旨,那便是要將此事就此掩過,由林府和韋府兩家找狀告的百姓私下和解,賠償了事。終究不能將事情鬧得太大,就權當是給了太師一個麵子。林靖澄的確也準備的充分,還搬出靜心庵那十餘年都未曾與楚帝說過一句話的故人,竟在當下寫了書信求情。如此陣仗,楚帝也不得不就此罷手。
“臣叩謝陛下隆恩。臣告退!”說罷。林靖澄便要退出文英殿。
楚帝終究是沒忍住,突然叫住了林靖澄,顫聲道,“她···她過的怎麽樣,還好嗎?”
林靖澄神情有些黯然,輕聲低語,“清瘦了些,但笑容多了些。”
楚帝似是陷入了迴憶之中,愣了半晌才說道,“如此就好。她若願意見朕了,朕隨時都可以去尋她。”
“臣,遵旨!”
楚帝手中捏著書信,思緒萬千,孫蓮英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半晌後,楚帝終是沉聲道,“蓮英,明日早朝後,你將林盡染和杜子騰喚來文英殿。”
翌日,已是巳初,早朝方結束。
孫蓮英便將杜子騰與林盡染領進文英殿。
“蓮英,屏退左右,殿中留你一人伺候即可。”
“奴才遵旨!”
至此,文英殿中當下便隻剩這四人。
“杜卿,染之,聽聞昨日你二人已入明園調查,可有結果?”
杜子騰呈上奏本,緩緩說道,“陛下,昨日臣與染之進明園後,找到一處由酒窖拓建的暗室,暗室中···”
杜子騰便將酒窖中暗室的情況,以及明園後院湖中打撈上來的七具屍體一事和盤托出。
“這些便是從暗室中帶出的證物。”
此時楚帝才發現杜子騰身邊放有一漆盤,上麵蓋著一塊布,看不見裏麵裝著何物。
楚帝蹙著眉,有些不悅,質問道,“是何物,還需遮掩?”
“臣不敢欺瞞陛下,臣不敢說,望陛下恕罪。”
楚帝雖不悅,倒卻更有了興致,吩咐道,“蓮英,打開看看!”
孫蓮英走下去,便掀開了蓋布,這漆盤中裝的正是在暗室中發現的金酒壺,玉酒杯,帶毛的羊皮,皮鞭,草繩等物。
李蓮英可不敢將這些汙糟物呈到陛下麵前,隻在殿下將物品一一拿起展示。
金酒壺、玉酒杯倒也罷了,說不準哪家大臣或者富貴人家都在用,但這帶血的羊皮、草繩和皮鞭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孫蓮英算是跟著楚帝最久的老人,對往事也頗為了解,二十多年前,這幾樣可是高門顯貴人家裏最是盛傳的物件兒。
孫蓮英、杜子騰與林盡染見楚帝臉色大變,紛紛跪下。
此時安靜的大殿中,就聽到“滋滋滋”的聲音,楚帝的手似是要將龍案都要捏碎。
楚帝倏然展顏一笑,疑惑道,“這是什麽?”
可這時候誰又真的敢把話給接下來。
“怎麽了,啞巴了?朕問你們,這些是什麽東西!”片刻後,文英殿內傳來一聲怒吼。
呈上這些東西時,杜子騰就已做好龍顏大怒,甚至可能要處死自己的準備。二十多年前的事,即便是杜子騰當時年歲不大,倒也聽長輩們偶爾提起過,深知這是楚帝的逆鱗。
“周武王伐紂,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軍門,肉袒麵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釋微子,複其位如故。”林盡染記得《通史》中有這麽一段描述,便直接念了出來。(實際這段是出自《史記·宋微子世家》,本書中的《通史》可以理解為《史記》)
杜子騰和孫蓮英兩人聞言便是楞住了,想來應也是心中暗想:不是,哥們兒,你真敢說啊?也是,你還年輕,二十多年前發生了什麽你可能不知道,但是站在你麵前的可是大楚的皇帝,你真不怕他把你嫩死嗎?
“哦?看起來一言未發的染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啊!”
楚帝緩緩的走下殿,一臉笑意,但是誰都知道,此時的楚帝應已在暴怒的邊緣,“你且說來聽聽。”
林盡染直起身,但未敢將眼睛直視楚帝,拱手說道,“杜大人已將明園中所發現的物品、屍首等情況皆稟告陛下,因缺少人證及更直接的物證,故草民並不能妄加推斷。但兇手效仿‘牽羊禮’,以人作畜,在暗室中用如此特殊且癲狂的方式折磨女子。此人若不是極度痛恨天下女子,那便是他對某個女子極度痛恨,幻想以這種方式羞辱折磨。”
“依染之之見,這兇手可就是林明德和韋晟?”
“無憑無據,況且人證王翮至今也未尋到,不敢下此定論。陛下曾賞賜草民明園,孫公公代辦的此事,故而今日草民也要問問孫公公可知王翮的下落。”
林盡染這膽子也著實大了些,竟然當著皇帝的麵直接問近身太監孫蓮英。
畢竟從時間上來講,孫公公確實在見完王翮的當晚,王翮便消失在長安城中,舉家搬遷尚能找尋到一些蹤跡。若是直接在長安城中直接銷聲匿跡,除了楚帝以外,林盡染著實想不到第二個人。
楚帝聞言,厲聲道,“此案到此為止,你們也莫要追查了。”
聽聞要終結此案,杜子騰趕忙直起身,正色道,“陛下,臣有話要說!此案雖涉及朝中兩位重臣之子,但此命案中受害者頗多。今日仵作驗屍後,許是還能從中找到一些線索。臣與林公子隻接手此案一日,便要終結此案,於情於理於法皆不能給城中百姓一個交代。”
才不過一日,楚帝便要求中斷此案的追查,杜子騰心中暗自認為是迫於韋、林二府的關係,楚帝不得不做出讓步。但是經過昨日搜查過程中,看到那些死狀慘烈的女子,還有那曾發生在暗室中的難以想象的羞辱,杜子騰想為她們討迴公道的倔勁便上來了。
“交代?朕自會給個交代!杜卿今日也累了,退下吧!”
“可是···”
楚帝怒喝道,“朕讓你退下!”
林盡染在一旁拉了拉杜子騰的袖子,使了個眼色。
“臣,遵旨!”杜子騰心領神會,並未多追問,便躬身一拜,有些落寞的退出了文英殿。
“你們先起來吧!”
楚帝甩了甩袖子,便坐上了龍椅,直言道,“朕今日便與你說句實話。昨夜你若是在林卿前尋了朕,呈上這些證物,任憑林卿如何求情,又是靠誰的顏麵,朕都不會應允放過他們二人。但朕既是答應了,便不能反悔,這你可明白?”
林盡染微微頷首,應承道,“這是自然。君子一言,尚重於九鼎,何況是陛下。”
此時,楚帝的臉色才稍稍緩和些,“至於王翮,確實在朕的手上,可朕卻不能交給你。不過林明德說的有一句話朕倒是覺得有些意思。”
“敢問陛下,是哪句話?”
楚帝神秘一笑,淡然說道,“這長安城的林子確實多的很,也大得很。”
林染之聞言甚是驚詫,暗暗揣測楚帝的心思,莫不是暗含讓自己扳倒那林府之意?
“草民愚鈍。”
楚帝莫名的一笑,也未多言,另尋他話,“明園聽杜卿這般說來,倒是有些晦氣。不過好在此事應當沒有泄露出去,明園既是賜給你了,那往後要重新翻建或是發賣了換些銀錢,都任你處置。但也不好讓你日後成親了都還住在大將軍府裏,孫蓮英此事辦的不好,便讓他將功補過,再給你尋一處宅子罷,過幾日便將一應契書都送去。”
“謝陛下,奴才定當盡心竭力,絕不會再出意外。”孫蓮英趕忙跪拜謝恩。
林盡染心中暗道,三人明明皆知明園是何情況,可還是要心照不宣的認為這是意外。
“草民謝陛下隆恩!”
楚帝倏然又提起了那突厥王子,“突厥使團應得要出了正月才能到長安,染之可要與突厥王子多交流交流,帶他好好逛逛長安城。”
“染之記下了。不過染之可沒有銀錢。”林盡染有些訕訕道,總不能向李代遠父女拿錢吧,這也太難為情了,何況這還算是公事。
楚帝被此言逗的忍俊不禁,便吩咐孫蓮英,“給染之支些銀錢。既是奉朕的旨意陪突厥王子,也不好讓他找嶽丈要錢。”
“謝陛下!”
“至於杜卿,你應該知道怎麽跟他說。”
“染之明白。”
楚帝擺了擺手,示意林盡染可以退下了。
“蓮英,李卿的這個女婿,你覺得如何?”楚帝見林盡染已走遠,便有意無意地問起孫蓮英。
“奴才覺得,得陛下覺得好才有用。”
“你啊!就會和稀泥。”楚帝指了指孫蓮英,笑罵道,“林盡染出身低微,上柱國既敢將幺女托付給他,必是有些本事。明園這案子,短短一日,他便能瞧出些端倪已是不易。那就再看看罷。”
楚帝對林盡染是抱有一些期待的,越是沒有世家大族作為靠山的人,才會越容易掌握在手中,而林盡染終究不過是個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