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平安如今是雜役的身份,原則上已經不再是大理寺的編製,不能私自討論並涉及案件。


    但他此時不請自來,揚言“狼心狗肺”,卻像是對此案有所了解。


    元博揮了揮手,示意守在問詢室門口的吏員放華平安入內。


    此人本為左少卿,雖已淪為雜役,但背景和人脈還在,右丞之人倒也不敢對他多加使喚。


    他能了解到此案的案情,或許是動用到了太學院或者是其他人的關係。


    這點並不難理解。


    而華平安此時突然出現,有出言提示的意思,其目的不外乎是為了張餘。


    他已經知道元博將張餘殺人案和三師暴斃案,並案處理。


    出手幫助元博,不過是為了私心,先博取元博的信任,而後伺機介入案件,設法救助張餘。


    華平安與張餘有婚約,元博雖還不知情,但也看得出來兩人關係匪淺。


    故此,華平安的“到訪”,元博並沒有多少意外可言,也已猜到了他的真實目的。


    “你好像有話要說?”元博直麵華平安,淺笑淡然道。


    華平安冷哼一聲,一貫自負的姿態,即便是已經身為雜役,依舊“目中無人”的樣子,道:“華某可助你破案,但破案之後,你要將張餘交予我手。”


    元博笑了笑:“此事未嚐不可,但要看你有多大的本事。說說看。”


    華平安緩緩道:“兇手殺人,擺弄屍體,並非為了什麽殺人儀式。而是要隱喻死者的罪責和德行,取走死者心肺,換上狼心狗肺,主要是說明死者為人不義。擺弄其屍體,提頭奉上,便是兇手對死者的懲罰和折辱。”


    元博深思道:“說下去!”


    “兇手與死者非但認識,而且應該還有很深的恩怨。太傅遇險時,本有機會唿救,但並未做出反應,便說明了這一點。他似乎也覺得有愧於兇手,所以放棄唿救。”


    “那挖出死者的雙眼,便是要說死者...有眼無珠?”


    “你還不笨!”


    聽此,元博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如果華平安所言屬實,兇手是為了恩怨仇殺而來。


    那麽慕容秋山的身上,必然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隱秘。


    挖出這段隱秘背後的關聯人物,就可鎖定兇手的最終身份。


    而太師和太保之死,如果也是同一個兇手所為,事情便就簡單了很多。


    不過,要想挖出這段隱秘的細節,並沒有那麽容易。


    太師和太保都死於各自府中的祠堂,一個頭顱被扔到豬圈,一個被棄之狗盆。


    循著華平安的思路,也就是說,兇手在隱喻這兩人無顏麵對列祖列宗,豬狗不如。


    死法大同小異,顯示出三條命案的關聯性。


    換言之,“三師”可能同時涉及了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且有一個共同的仇敵。


    想到這裏,元博卻也沒有打算直接下定論。


    本著事情未見始末,都不可輕易排除任何可能性的原則,此案仍是疑雲遍布。


    單說一點,慕容秋山死前給兇手寫下了什麽?


    兇手若單純為了仇殺而來,直接殺人即可,為何還要逼迫慕容秋山寫什麽文書?


    除非,兇手的目標不隻是“三師”。


    慕容秋山死前寫下的文書,到底是什麽?


    聯想到這點,元博麵色凝重道:“華平安,你既然有此思路,那麽肯定已經想到三師背後有隱秘。你可否查出一二?”


    華平安淺笑道:“自古位列三師的人物,豈是泛泛之輩?其背後的隱秘萬難挖出。但若連華某都查不到,那你更加不行。”


    元博聞言,並未否認華平安這個說辭。


    三師德高望重,素來低調,即便身有隱晦,也必然會藏得很嚴。


    但三師的人選,一向出自太學院。


    若有隱晦,太學院的人可能會知道些許。


    而華平安本就是太學院正的高徒,由他去追查“三師”的隱秘,最適合不過。


    頓了頓,元博便道:“那好!此事就由你去辦,兩日內務必查出三師背後與何人結怨。辦好此事,本官讓你重迴大理寺,並專職主理張餘殺人案。不然,你就繼續做你的雜役。而且,本官還會追究你的僭越之罪。”


    雜役不屬編製,華平安動用關係知曉了三師案的內情,已屬僭越。


    說完,元博便分別對薛芸姝和一側的崔三使了使眼神,離開了問詢室。


    華平安臉色一變,道:“兩日?元博,你當華某是神嗎?三師背後必定千絲萬縷,兩日如何能查清?”


    元博聽此,卻一笑置之,不再理會華平安。


    走迴左丞的路上。


    薛芸姝有些不悅道:“你這人還真是有些冷血,華平安有意相助與你,雖不隱私心,卻也無可厚非。你非但不感謝他,還想治他僭越?”


    元博笑道:“此人心性頗高,不甘人下。若不加以限製,恐不為我左丞所用。他為了私心而來,便要拿出真本事。說隻給他兩日時間,不過一種善意的壓力而已。”


    薛芸姝眉目一蹙,卻是冷哼一聲。


    元博轉而道:“此案錯綜複雜,可能會演變成連環殺人案,必須盡快找出兇手。但三位死者之間是否存在聯係,猶未可知。薛大人,可否再麻煩你一下,去驗驗太師和太保的屍體?若三名死者都是死於一人之手,其殺人手法必有跡可循。”


    薛芸姝卻道:“太師與太保之死,由大理寺右丞辦理,何需本官插手?”


    元博深沉道:“想要快速抓到兇手,單從三師的背景上找突破口,太過單一。我們要有兩手準備,先斷定三師之死是否存在聯係,再確認兇器及其出處,也可尋到兇手的蛛絲馬跡。至於右丞,薛大人不必理會。寺卿給我太常令,便相當於給我此案的全權主理之權。崔三,你帶薛大人前去。”


    說著,便自主加快了腳步。


    薛芸姝麵色閃爍,頗有微辭,卻也無可奈何。


    迴到寺丞室的時候。


    上官玉清仍在埋頭執筆勾勒,一絲不苟的模樣。


    書案上,已經被她還原出一大堆紙張,目測有十幾張之多。


    如大小姐所說,僅靠紙張上的筆墨,能夠還原出的字體太多,充斥著太多可能性。


    所以,大小姐“複製”出的樣品很多。


    元博並未打擾他,輕手輕腳地將還原後的紙張逐個釘到牆上,以便一目了然。


    大小姐還原出來的筆畫並不完整,看起來雜亂無章,有些字僅有部首,有些甚至隻有一勾一畫,幾乎看不到一個完整的詞語。


    元博目光鎖定在紙張上,遠勝於常人的洞察力開始發揮作用,在腦中不斷分析著這些看似無用的筆畫,能組成何種詞語。


    片刻後,已經小有收獲。


    元博了然於胸,卻沒有絲毫驚喜的表現。


    取來紙筆,寫下了五個人名後,元博臉色大變。


    這五個人名,對他來說都是陌生的,但也有一絲“熟悉”。


    準確來說,他曾見過其中一個人名,在那卷從柳無情手上搶到的名冊殘卷中...


    孫常在!


    此前元博在得到名冊殘卷時,便在上麵見到過這個名字。


    根據張餘當時所說,此人位高權重,官居左司郎中,手握大權。


    卻為何出現在慕容秋山筆下?


    若這個名字,當真是慕容秋山死前所寫,交給兇手的。


    那麽,是否說明下一個死的,會是這個左司郎中?


    兇手先拿到慕容秋山的文書,而後殺人。


    若文書是涉及人名,那麽這些人很可能便會是兇手的下一個目標。


    兇手仍會繼續殺人!


    而,在上官錦的名冊中和慕容秋山的筆下都出現了“孫常在”的名諱,這代表了什麽?


    難道說...慕容秋山也知道上官錦的名冊中有什麽人?


    三師之所以被殺,是因為與上官錦的名冊有聯係?


    在得到殘卷之時,元博便有所猜測。


    這份殘卷上的名單,要麽是策劃謀逆的同夥,要麽就是知曉何人正在策劃謀逆。


    上官錦因名冊被構陷,不惜以死護住名冊,說明他與名冊上之人是“同黨”,不願他們暴露。


    那麽,三師是否真的在名單上?


    孫常在的出現,就好比一道橋梁,架設在三師暴斃案與上官錦的名冊之間。


    如果三師真的與名冊有關,且因名冊而亡,那麽殺死三師的兇手便不難猜到。


    因為就目前而言,隻有“正月”出麵爭奪上官錦的名冊。


    也就是說,三師案可能是“正月”所為。


    正月的殺手神出鬼沒,武藝奇高,即便是柳無情也無法殺得了正月初二。


    在京城,或許也就隻有他們能在慕容覃東的眼皮底下,殺死死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理寺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梧桐春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梧桐春天並收藏大理寺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