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玄天擦了擦嘴臉溢出的鮮血,笑道:“老大,何必呢?


    朕自認為,不比他李星雲差,自古以來,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言。


    何況,朕雖非嫡係,卻也是大唐正朔,太宗子孫。”


    “哈哈哈……,你終於承認自己的野心了?


    莫非你以為,你如今能夠匹敵本帥了不成?”袁天罡殺意更濃了。


    武玄天依舊麵色微笑:“不,我不是大帥之對手。


    如今的我不過初入小混元,加上神魂強大,能擁有中混元巔峰的實力。


    可大帥或許早就大混元巔峰,甚至可能,已經踏出了混元位。


    老大,隻要你真心實意輔佐朕,朕可向你承諾,有生之年,將複太宗盛世,甚至遠超太宗時期,也未必不可能。”


    “哈哈,你很有自信?”


    “朕為皇帝,亦為人皇至尊,老天第一,老子第二!


    老大你奉行霸道,而朕,霸道、天道、皇道皆行之!


    隻要老大你不阻止,最多兩年光陰,朕將能徹底收服太宗時期的大唐疆域。


    朕還年輕,未來的歲月,將會率領大唐鐵騎,以大唐疆域為中心,向著四麵八方擴張。


    四海八荒,將唯朕獨尊,大唐獨尊!


    那個時候,朕將不止是天可汗,也是人皇至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人族之所至,朕為至尊!”


    武玄天之野心,在場眾人都震驚了。


    甚至袁天罡,也有了那麽一絲動搖。


    “嗬嗬,這是你的自信?還是你的盲目?


    要本帥俯首,可以,先擊敗本帥!”


    “嗬嗬,也好,借助老大之壓力,或許朕將在體魄上,臻至小混元!


    老大,小心了!”


    說著,武玄天雙手一握,發出當的一聲,龍象般若功第十二層,也是半步先天的巔峰,此時他欲借助袁天罡的壓力,破入第十三層。


    “翁……”


    武玄天周身金光閃閃,以龍象之力,發出一陽指。


    “本帥倒是好奇,你這是什麽神功秘籍!”


    “當!”


    一陽指指勁向著袁天罡而去,袁天罡大意之下,直接被一指擊飛。


    “砰!”


    “好,好神力!”


    袁天罡動真格了,速度不可思議,武玄天隻能被動防禦,以靜製動,龍象之力,被武玄天破了一次又一次,武玄天傷痕累累,可麵色越打越興奮,距離十三層越來越近了。


    五百招……八百招……一千招……五千招後,武玄天氣勢大增,突破了,龍象般若功破入了第十三層,體魄臻至先天。


    雖是初入,但實力再次翻倍,第一擊,就將袁天罡擊飛。


    可這王八蛋,戰力仿佛無窮無盡,,大天位他們打得有來有迴,大天位之上也是如此,如今的混元位也是如此。


    你戰力增加,他的戰力就增加,好像個無底洞。


    擊飛過後,袁天罡上前,又壓著武玄天打。


    整個藏兵穀,建築摧毀,山林因兩人戰鬥,摧毀一片又一片。


    遠處觀戰的眾人,無不駭然,武玄天那一身華貴的衣服,此時已經巾巾吊吊,袁天罡麵具破碎,一身黑衣也破破爛爛,和乞丐差不多。


    “咳咳……噗……”


    戰場一方,武玄天口吐鮮血,神色萎靡。


    “咳咳,老大,你不愧是活了三百年的老怪物。”


    “咳……”袁天罡也咳血了。


    “你也不差,僅僅十幾歲,成就驚世駭俗,震古爍今!


    本帥不得不承認,本帥錯看了你,雖不想承認,但比之李星雲,你的確優秀了太多太多。”袁天罡毫不吝嗇誇獎道。


    “朕是異數,幾百年了,除非異數,否則當世無人能與你爭鋒。


    朕等著你臣服那一天,介時你我君臣,共同打造一個亙古未有之龐大帝國。


    龍泉劍,既然李星雲無意,那朕就替他保存了。


    朕亦會封他為大唐逍遙王,世襲罔替。”


    “咻……”


    一道黑衣身影出現,一身實力已是大天位巔峰,正是天一,天罡三十六中實力第一的存在,手中捧著的正是龍泉。


    “微臣天一,參見陛下,參見皇後,此乃微臣於三聖庵李星雲手中取來的龍泉劍。”


    武玄天揮手,龍泉劍落入手中。


    “天一,辛苦了!”


    “為陛下效死!”


    “嗯,以後不可直唿李星雲之名,雖不成器,但終究是我弟弟,朕剛封其為逍遙王,世襲罔替。


    姬如雪為逍遙王妃,一品誥命夫人。”


    “是,陛下!”


    武玄天看著手中之劍,遞給了女帝,笑道:“雲姬,這劍品質還是不錯的,以後就是你的佩劍了。”


    “多謝陛下!”


    ……


    迴到洛陽皇宮後,武玄天開始尋找龍泉寶藏。


    有著劇情記憶,又有著大唐血脈,還有龍泉劍在身。


    實在是他太需要錢財了,身為皇帝,方方麵麵都需要錢財。


    訓練軍隊,發展民生,都離不開龐大的金錢。


    龍懸天邊,忠目可辨,古渡東南岸,若稼若圃園。


    在三晉大地,雲長故裏。


    為了龍泉寶藏,武玄天不惜發動戰爭,三萬武者大軍,一百零八天罡地煞、幻音坊齊出,武玄天更是親自動手,將李嗣源擊殺,耗時一年光陰,終於收複三晉之地。


    隨後取出了龍泉,運迴洛陽皇宮,開始致力於發展國力。


    吳蜀等諸侯國見到唐軍勢不可擋,強如晉國也被滅後,紛紛歸降。


    至此,晚唐時期的疆域版圖,再次歸一。


    武玄天正式登基,國號大唐,年號文武。


    袁天罡無奈,最終隻能重歸大唐,繼續擔任不良帥,監察天下文武百官。


    至於李星雲,封了個逍遙王後,在王府中逍遙自在,朝堂上能見到他,都是怪事。


    悠悠歲月,二十年光陰轉瞬即逝,大唐蒸蒸日上,國力昌盛。


    皇子公主,武玄天一視同仁,十二三歲後直接將他們丟到江湖中,軍隊中曆練。


    曆練歸來後,太子雖未繼任皇帝,卻行皇帝之權,治理天下,武玄天偶爾插手一二。


    二十年來,大唐版圖不僅恢複盛唐時期的版圖,甚至翻了好幾倍。


    向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擴張,那些功臣,直接被他封王,扔到邊界之地坐鎮去了。


    皇宮深處,一盤棋擺著,棋局兩旁,正是武玄天與袁天罡。


    棋盤上兩人殺得慘烈,可惜誰也贏不了。


    “陛下弈棋之道,微臣自愧不如!”


    “大帥過獎了,大帥覺得如今大唐之版圖,還有必要擴張嗎。”


    袁天罡聞言,沉默片刻,曾經的帝王是嫌棄版圖太小,以開疆拓土為榮。


    可眼前這位帝王,卻是嫌版圖太大,鞭長莫及,不便治理。


    “陛下有何良策?”


    武玄天笑道:“朕打算將子嗣,以及有功之臣,封到邊境去。


    邊境之地,作為他們的封地,而他們分屬大唐。


    朕不怕他們做大,反而怕他們做不大。


    會派軍隊族他們繼續擴張,同時鼓勵生育,數十年後,普天之下,大唐子民將綿延億萬疆域。


    當然,為了盡可能避免戰事發生,得有質子留在皇城。


    有的地方,也可設置都護府,節度使等。


    這種機構,官員有朝廷委任,每隔五年,輪換一個地方任職。


    當然,這些措施,都是為了以後,至於最近百多年嘛,朕在世一日,他們飛不起來。


    而且,朕就不信他們每一代都隻能有一個子嗣。


    封地可以有,但是下一代中,必須每個子嗣都平分封地。


    除非有傑出者,為朝廷做出大貢獻者,朝廷會為他們另尋封地。


    這是漢朝的推恩令,在如今的大唐,比較適合。


    否則,躺在功勞薄上,不事生產,幾十年後,大唐不過是養了一群蛀蟲。


    對了,聽說最近有的地方世家很不老實啊,暗中對當地學院使絆子?”


    說到這裏,武玄天眼中殺意一閃。


    “是有一些,不過被不良人查明後,下獄了。”


    “好,這種事,絕不姑息。


    大唐,是大唐子民的大唐,不是這些世家的大唐。


    世家門閥,壟斷知識階層,這不是斷我大唐之根基嘛?


    別說他們,就是朕的子孫後代,做出這種事,同樣一個字——殺!


    切記,無論文武,一年一考,各地學子升入皇家學院後,如果能從皇家學院順利畢業,成績優異,安排進入各地任職。


    文人從政,武者從軍!


    同樣,朝中大臣,無論軍人,還是從政者,女性五十五歲必須退休,男性六十周歲退休。


    退役之後,俸祿不變,一直供養他們直至去世。


    給老人安享晚年的機會,也要給年輕人騰出施展的空間嘛。


    皇帝也是如此,不得超過六十歲,年齡大了,容易昏聵。”


    “陛下聖明,這些決策,進行中或有一定阻力,但在堂皇大勢中,都被摧枯拉朽。”


    沒有聽袁天罡的奉承,沉默許久後,武玄天繼續開口道:“明日朝政,文武百官齊聚,朕要與他們商討一下另一個機構的建立!”


    袁天罡好奇:“陛下,不知是何機構?”


    “內閣!


    所謂內閣,就是朝中高官,組成的一個小團體。


    他們的責任,負責批閱奏章,批閱好之後,呈遞給皇帝,皇帝審閱。


    覺得可行,會蓋上玉璽,加以施行。


    不行的話,打迴內閣,重新批閱或者君臣同議。


    如此雖會減輕皇帝的權勢,但也避免了皇帝昏聵,做出於國於民不利的批閱。”


    “是,陛下聖明!”


    ……


    第二天朝政,開始內閣之議,耗時整整半個月,舉手表決後,終究還是通過了。


    內閣設六位大臣,同時還設立了軍機處,負責全國軍人的落實與對外戰爭。


    軍機處與內閣直接對皇帝負責,兩者之間互不幹擾。


    如遇戰爭,內閣商議,負責後方糧草的供應。


    兩大機構的成立,武玄天更輕鬆了,除了查一下大臣們批閱的奏章,整日往水雲姬那裏跑,差點樂不思蜀。


    群臣雖不敢言,但沒少吐槽他開始昏庸。


    甚至還有大臣死諫,武玄天直接無視,我行我素。


    ……


    隨著時間的過去,隨著大唐的發展,國力飆升,大唐子民空前發展,從戰亂時代的人口三千多萬,如今飆升至十萬萬。


    每隔一段時間,武玄天就要搞幺蛾子了,設立一些機構。


    這不最近裁軍了,用他的話說,貴精而不貴多。


    從戰亂時代大軍三百萬,裁至一百五十萬。


    陸軍八十萬,海軍七十萬,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這是正規軍,除了正規軍,各地衙役也裁了一些,但僅僅是一些。


    五年後,他直接宣布傳位太子李興業,不幹了。


    這突如其來的決定,令得群臣差點沒緩過氣來。


    而此時,他的諸多子嗣,除了太子,以及女兒們,幾乎都被封得遠遠的,隻有質子處於皇城中。


    他們逍遙,自己也樂得省心,免得一天為了這些家事心煩意亂。


    ……


    傳下皇位之後,武玄天就帶著妻子走了,來到姑蘇城外,將燕子塢據為己有,買了下來,在此隱居,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


    隻有袁天罡知道他的隱居地,對於其他人而言,他消失了,消失在世人眼中,消失在權勢中心,消失在權勢之巔。


    他是曠世明君,李興業也不差,終究是受他教導,還處理朝政處理了十來年,才正式繼承皇位。


    悠悠歲月,八十年光陰過去,李興業退位了,他的兒子繼位,他的兒子也退位了,孫子繼位,孫子退位,重孫繼位。


    甚至重孫都繼位了十幾年,兒子孫子雖沒有開拓之資,卻有守成之資,可重孫就差多了。


    說是明君,算不上,說是昏君,又不是那種太過昏庸的。


    畢竟有上一任退位的皇帝時刻耳提麵命。


    但可想而知,隻要李興業的兒子駕崩了,那這小子鐵定一昏君。


    尤其是天下野心勃勃之輩實在層出不窮。


    水雲姬,姬如雪等都死了十幾年了,如今的江湖,老一輩除了袁天罡,就是李星雲與武玄天還活著。


    李星雲在江湖中,自號逍遙子,踏入了先天之境,逍遙於江湖,成立逍遙派。


    武玄天則隱居在燕子塢,偶爾在江湖中走動。


    八十年光陰,武玄天的修為早就更進一步,在先天真元中更加凝煉了,神魂修為也在增長,但沒有確切的功法,他也不知達到什麽層次。


    開封,大唐早就遷都至此,皇宮之中,袁天罡一臉失望走出宮門。


    “四百多年了,或許本帥早就應該向那兩個家夥一樣卸掉一切,逍遙自在去。


    天下分分合合,大唐再立,不過百年光陰,難道……


    如今諸王做大,已然尾大甩不掉了。


    不過,隻要他出手,大唐國祚不成問題。


    說來,本帥也差不多幾十年沒去拜見文武大帝了。”


    ……


    燕子塢,袁天罡剛踏入島上,悠然的琴聲,令得他恍惚。


    這位文武大帝的琴藝,越發高深莫測了。


    這位即使在袁天罡看來,也不像是人,而是似神似仙。


    在位期間成立的各種機構,政策,可為綿延至今。


    尤其是科研部,商部,教育部……


    “陛下之琴藝,似神似仙了。”


    袁天罡的聲音傳來,身影已至武玄天身前。


    此島上諸多侍女,無一人發現。


    “大帥這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


    袁天罡聞言,一臉苦笑,看著眼前這個明明一百三十歲歲的人了,可看著僅僅四五十歲模樣的家夥,不得不佩服這位真是功參造化。


    至於武力值,六十年前,他就不是眼前這位皇帝陛下的對手了。


    隨即將當今大唐的局勢講述,希望武玄天出山,撥亂反正。


    武玄天聞言,道:“大帥,四百多年了,你這對大唐如此執念,真的值得嗎?


    為何不放下一切,逍遙江湖?”


    袁天罡苦笑道:“無論是太宗陛下,還是陛下您,對微臣都恩深似海。


    而且,微臣真的放得下嗎,微臣不知道。


    即使放下了,微臣又能做什麽?


    有時候臣想,活得太久了,久到微臣自己都想尋死。


    隻有為自己找點事做,微臣才能覺得自己是個人,而不是一個靠著長生藥苟活至今的怪物。”


    “可世事變遷,更新換代,即使我出山,如今的朝臣,也不一定會給我這個麵子了。”


    “陛下威及今日,隻要陛下出山,定可威震四方,穩定當前朝局。”


    “十年可見春去秋來,百年可證生老病死,千年可歎王朝興衰,萬年可知鬥轉星移。


    世上沒有長盛不衰的王朝,能為百姓謀福者,王朝自可昌盛。


    不能為百姓謀福,導致天下民不聊生,自然各地揭竿而起。


    你執掌不良人多年,可知李氏諸王中,有哪些人可擔大任?”


    袁天罡聞言,沉默片刻後道:“陛下,這需要微臣去探尋一番。”


    武玄天點頭:“去吧,要我出山不可能了,看看李氏諸王,他們的後裔,或者當今皇帝之子,兄弟等,是否有可擔大任者。


    得到名單後,我會暗中走一趟,親自考察一番,最後扶持此人入開封。”


    “是!”


    ……


    僅僅半個月時間,一份名單出現在武玄天手中。


    有與當今皇帝同輩的,也有他們的後輩。


    武玄天開始忙了,耗時五年,終於擇優出一人。


    曾經他的孩子,楚王的嫡係子孫李振。


    被他帶到了燕子塢悉心教導帝王之道五年,此人年及三十。


    隨後帶著此人踏入皇宮大內,果真荒唐,當今皇帝發明那些慘無人道的刑法,就是武玄天也為之膽寒。


    “放肆,你是誰?”


    金鑾殿,皇帝正在皇位上與一個侍女白日宣淫。


    隨著皇帝的喝聲,頓時近百侍衛將武玄天兩人包圍。


    “混賬,朕打下這大好江山,就是讓你如此霍霍的?


    你爹呢,死了嗎?叫他滾過來!”


    “你……你……不……不可能,怎麽可能?”


    武玄天眉頭一皺,揮手將百人擊飛而不傷。


    伸手一吸,黃袍中年人被他吸到手中。


    “哼!”


    “祖……祖爺爺?”沒一會兒,一個六十多歲的男子出現,他小時候見過武玄天,頓時被嚇得跪地不起。


    “這……就是你選定的皇位繼承人?


    老子辛辛苦苦,打下大好江山,傳承至今不過區區百年,難道就要亡國了?”


    “祖爺爺贖罪,都怪重孫兒,當初知人知麵不知心,可他繼位後,權勢交接,最後展露真實麵目時,孫兒已經無力迴天了。”


    武玄天氣極反笑:“嗬嗬,國之大事,豈容兒戲?


    你一句知人知麵不知心,倒是將自己推得幹幹淨淨。


    既然你們這一脈,不能為天下謀福,那就將皇位交出來。


    這些年,朕遊曆天下,楚王嫡係子孫,倒是有一人不錯。


    這混賬為禍天下多年,百死不為過,留著也是浪費。”


    說著,直接一巴掌將昏君拍死。


    “振兒,明日你舉行登基大殿,朕會坐鎮皇宮兩年,為你穩定局勢,助你穩定皇位。


    不過事先說明,李興業這一脈,既然不能為天下謀福,皇位落到你這一脈。


    以後隻要朕不死,你這一脈後人要是昏庸無能,朕依舊會從李氏子孫中擇優繼承皇位。”


    李振感激涕零,他做夢也沒想到會有如此好事落在自己身上。


    “是,多謝老祖!”


    “嗯,昏君雖無能,但他的孩子無過,安置好吧。”


    ……


    李振繼位,的確盡顯明君之能,僅僅十年,頹廢的大唐局勢,再次好轉。


    天下諸多野心之輩,隻能隱藏自己的野心。


    而武玄天離開了,卻不是迴燕子塢,而是另尋一地隱居。


    此地既已暴露,要是再不走,以後定然各種瑣事不斷。


    而武玄天之存在,也被皇宮之內皇室之人世代相傳。


    傳言皇室老祖並未死亡,而是隱居在天下間,待昏君出現,亂世初顯時,其會現世撥亂反正,扶持明君。


    又是百年後,武玄天的先天真元凝視了,壽元大增。


    容貌雖然如同七八十歲老頭,但還活著,而大唐再次迎來了百年安穩,七代明君。


    兩百年國力持續上升,大唐的國力已然陷入了桎梏。


    人口百萬萬,文人無數,強者如雲,堅船利炮向著海中探索,帶迴來大批金銀珠寶,殖民無數疆域。


    皇權早已成為象征,皇帝成為象征,真正治理國家的權勢,落入了內閣手中。


    內閣成員,也從全國選擇,每一任五年換屆,五年期滿,還能競選進入內閣,那就連任,口碑不好,那就隻能說遺憾,能人誌士多的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鬥破諸天:吾乃蕭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鴻蒙求道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鴻蒙求道者並收藏鬥破諸天:吾乃蕭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