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一早,徐鳳年約了老黃、徐龍象、徐玄、徐脂虎、徐渭熊、南宮仆射去湖邊垂釣。
蕭玄帶領著南宮仆射向聽潮亭而去。
有他帶路,一路暢通無阻。
曲徑通幽,雕梁畫棟,閣樓萬間,廂房難數,迴廊百轉,有著萬千奇花異草,名貴喬木的王府布局,北涼王府的布局結合了奇門遁甲和堪輿之術,可以說是易守難攻,聚運消煞,外人難以窺見其中全貌。
不過片刻就到了山腰,看著遠處聽潮亭和亭前的一望無際的湖水。
原本清涼山上隻有一個山湖,後來徐驍選擇在此建立王府,特意命令兵卒擴湖為海,所以這亭子和閣樓才被取名為聽潮。
而這湖中更是豢養了萬尾錦鯉,解釋名貴品種,即使是離陽皇宮內都難以媲美。
此時的聽潮亭前,已有人在垂釣,一身白色長袍,身前一張黃花梨的長案,此時不過隨時春季,但是案桌上卻擺放著各種名貴水果,這些可都是在專人在暖棚中精心照顧才結出的果子,一枚果實足夠尋常人家一月用度花銷了,可見王府的富貴。
在此人的身後站著極為年輕俏麗的婢女,正在捏肩捶腿,端茶遞水,真是一處安樂福貴窩,讓人豔羨。
“你小子這紈絝的性格,還真是體現的淋漓盡致啊。
紅薯,青鳥,薑泥,十年不見,你們三個丫頭都這麽大了,女大十八變,一點也沒說錯啊。”
紅薯溫和道:“拜見大公子,大公子過獎了。
十年不見,大公子也越發出塵。”
隻有薑泥,對這當初西楚滅亡有著汗馬功勞的家夥,內心別扭得很,絲毫不給他麵子,蕭玄也沒與一個小丫頭計較。
“世子,世子……世子你在哪兒啊。
世子,哎呀世子,我終於見到你了我的世子啊。
這三年我是日思夜想世子,茶不思飯不想啊。”
噗通一聲跪在徐鳳年麵前,口中說著。
徐鳳年雙手摸著那獻媚的臉,“茶不思,飯不想?”
“嗯!”
“那我怎麽覺得你還胖了?”
褚祿山立刻道:“絕對是瘦了,瘦了整整一圈啊。
世子若是不信,我馬上上稱,重一斤切一斤,重十斤切十斤。”
“要你肉做什麽啊!”
“拿去喂狗也好啊。”
“哎,褚將軍真是好兄弟。”
“世子叫我祿球兒便好!”
蕭玄看著這活寶,雖然有所偽裝,但也真下得去臉。
“哈哈,褚將軍何時與鳳年關係這麽好了?”
褚祿山臉一擺:“什麽人,什麽話,我祿球兒何時與世子關係不好了?
咦?大公子?
大公子說笑,我與大公子關係也很好啊,大公子,聽說你出去遊曆十年,可想死我祿球兒了。
多次差點違背義父指令,親自去鞍前馬後……”
蕭玄嘴角一扯,連忙擺手道:“行行行,我會記住將軍好的。”
沒多久,在這家夥攛掇下,與徐鳳年出去了。
隻留下幾人繼續垂釣,釣得差不多時,徐鳳年迴來了,身邊開帶著一女子。
看得徐渭熊兩姐妹牙癢癢,恨不得狠狠揍這家夥一頓。
“老黃,烤魚可就靠你了啊。”
老黃點頭,“大公子放心,交給老黃好了。”
幾人聊著,老黃去烤魚去了。
一頓烤魚下來,誰都意猶未盡,但也隻能作罷。
蕭玄帶著南宮仆射來到了聽潮閣下,氣象巍峨,南宮仆射抬眼望向閣樓頂端,這座閣樓,攢尖頂,層層飛簷,四望如一。
蕭玄輕笑道:“聽潮閣對外宣稱六樓,其實內裏有九層,但是顧忌京城中有人會吃飽了撐著說些風涼話,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下麵四層外有迴廊,五六層可作了望廳,頂樓沒有擺放任何的書籍和物品,空無一物。
閣內有五人專門負責武學秘籍的擺放,會按照修習難度從下往上依次擺放,他們都是為了閣中的武學秘笈甘願鎮宅守院,也就是江湖中人所說的守閣奴。”
走進大廳,入眼就是一副漢白玉所雕的《敦煌飛仙》浮雕,畫上衣袂飄揚的飛仙與真人等高,連見多識廣的南宮仆射都微微愣神。
“這一樓西廳有入門武學三萬卷,不甚值錢,不過是充充門麵的東西。
二樓是暗層,有著四千卷各家學派的孤本。
三樓有著高深寶典秘笈兩萬卷,四樓不過是一些奇石古玩。
五樓六樓就是江湖豪客所圖的神功秘笈,為此不惜犯險,飛蛾撲火,這些年亂葬崗中埋了不少這種人。
七樓是一些神兵利器,至於再往上就不是尋常人可以看懂的了,三樓之下,南宮少俠可以隨意閱讀,至於再上麵的,需要父王同意,南宮少俠就不必去了。
不過看你是難得的璞玉,給你一點建議。
你其實可以多讀讀這些樓下的入門功夫,雖然大部分都是無用之物,但畢竟是無數人的智慧之果,等到你對這三萬卷入門功夫了如指掌,優劣爛熟於胸之時,想來會有不同的收獲,到那時你就可以到樓上去看那些神功寶典了!”
“還請指點迷津!”
南宮仆射很清楚眼前之人的了不起,也見過他出手,頓時拱手虛心向徐玄請教其中的原委。
“整座聽潮閣中,雖然神功寶典無數,更有著孤本珍本萬卷。
但是在我看來,隻有這些不被武林人看中,裝點門麵,增加一些書香氣的三萬卷入門功法恰恰最有價值。
不是說其他樓內的秘笈沒有價值,而是這一層樓中有著三萬卷書籍,雖然都是入門功法,但你可知這其中蘊含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智慧。
可能功法並不怎麽優秀,但每卷書中都有著開創者和完善者獨一無二的智慧結晶,博采眾長,汲取智慧才是這些書卷最大的價值。
三萬卷書至少凝結了幾十萬人的理解和智慧,這些人可能有些資質愚鈍,有些卻是聰慧之人。
無論是聰慧者還是愚鈍者都有自己的思考和智慧,這是一筆多麽龐大的智慧遺產,其中有些奇思妙想,讓我都受益匪淺。
正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所以啊,不可小看任何一個人的智慧,或許看起來毫不起眼的一個人,可能他對你就會有啟發,能夠讓你獲得自己滿意的收獲。”
“多謝大公子指點。”
次日一早,徐鳳年約了老黃、徐龍象、徐玄、徐脂虎、徐渭熊、南宮仆射去湖邊垂釣。
蕭玄帶領著南宮仆射向聽潮亭而去。
有他帶路,一路暢通無阻。
曲徑通幽,雕梁畫棟,閣樓萬間,廂房難數,迴廊百轉,有著萬千奇花異草,名貴喬木的王府布局,北涼王府的布局結合了奇門遁甲和堪輿之術,可以說是易守難攻,聚運消煞,外人難以窺見其中全貌。
不過片刻就到了山腰,看著遠處聽潮亭和亭前的一望無際的湖水。
原本清涼山上隻有一個山湖,後來徐驍選擇在此建立王府,特意命令兵卒擴湖為海,所以這亭子和閣樓才被取名為聽潮。
而這湖中更是豢養了萬尾錦鯉,解釋名貴品種,即使是離陽皇宮內都難以媲美。
此時的聽潮亭前,已有人在垂釣,一身白色長袍,身前一張黃花梨的長案,此時不過隨時春季,但是案桌上卻擺放著各種名貴水果,這些可都是在專人在暖棚中精心照顧才結出的果子,一枚果實足夠尋常人家一月用度花銷了,可見王府的富貴。
在此人的身後站著極為年輕俏麗的婢女,正在捏肩捶腿,端茶遞水,真是一處安樂福貴窩,讓人豔羨。
“你小子這紈絝的性格,還真是體現的淋漓盡致啊。
紅薯,青鳥,薑泥,十年不見,你們三個丫頭都這麽大了,女大十八變,一點也沒說錯啊。”
紅薯溫和道:“拜見大公子,大公子過獎了。
十年不見,大公子也越發出塵。”
隻有薑泥,對這當初西楚滅亡有著汗馬功勞的家夥,內心別扭得很,絲毫不給他麵子,蕭玄也沒與一個小丫頭計較。
“世子,世子……世子你在哪兒啊。
世子,哎呀世子,我終於見到你了我的世子啊。
這三年我是日思夜想世子,茶不思飯不想啊。”
噗通一聲跪在徐鳳年麵前,口中說著。
徐鳳年雙手摸著那獻媚的臉,“茶不思,飯不想?”
“嗯!”
“那我怎麽覺得你還胖了?”
褚祿山立刻道:“絕對是瘦了,瘦了整整一圈啊。
世子若是不信,我馬上上稱,重一斤切一斤,重十斤切十斤。”
“要你肉做什麽啊!”
“拿去喂狗也好啊。”
“哎,褚將軍真是好兄弟。”
“世子叫我祿球兒便好!”
蕭玄看著這活寶,雖然有所偽裝,但也真下得去臉。
“哈哈,褚將軍何時與鳳年關係這麽好了?”
褚祿山臉一擺:“什麽人,什麽話,我祿球兒何時與世子關係不好了?
咦?大公子?
大公子說笑,我與大公子關係也很好啊,大公子,聽說你出去遊曆十年,可想死我祿球兒了。
多次差點違背義父指令,親自去鞍前馬後……”
蕭玄嘴角一扯,連忙擺手道:“行行行,我會記住將軍好的。”
沒多久,在這家夥攛掇下,與徐鳳年出去了。
隻留下幾人繼續垂釣,釣得差不多時,徐鳳年迴來了,身邊開帶著一女子。
看得徐渭熊兩姐妹牙癢癢,恨不得狠狠揍這家夥一頓。
“老黃,烤魚可就靠你了啊。”
老黃點頭,“大公子放心,交給老黃好了。”
幾人聊著,老黃去烤魚去了。
一頓烤魚下來,誰都意猶未盡,但也隻能作罷。
蕭玄帶著南宮仆射來到了聽潮閣下,氣象巍峨,南宮仆射抬眼望向閣樓頂端,這座閣樓,攢尖頂,層層飛簷,四望如一。
蕭玄輕笑道:“聽潮閣對外宣稱六樓,其實內裏有九層,但是顧忌京城中有人會吃飽了撐著說些風涼話,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下麵四層外有迴廊,五六層可作了望廳,頂樓沒有擺放任何的書籍和物品,空無一物。
閣內有五人專門負責武學秘籍的擺放,會按照修習難度從下往上依次擺放,他們都是為了閣中的武學秘笈甘願鎮宅守院,也就是江湖中人所說的守閣奴。”
走進大廳,入眼就是一副漢白玉所雕的《敦煌飛仙》浮雕,畫上衣袂飄揚的飛仙與真人等高,連見多識廣的南宮仆射都微微愣神。
“這一樓西廳有入門武學三萬卷,不甚值錢,不過是充充門麵的東西。
二樓是暗層,有著四千卷各家學派的孤本。
三樓有著高深寶典秘笈兩萬卷,四樓不過是一些奇石古玩。
五樓六樓就是江湖豪客所圖的神功秘笈,為此不惜犯險,飛蛾撲火,這些年亂葬崗中埋了不少這種人。
七樓是一些神兵利器,至於再往上就不是尋常人可以看懂的了,三樓之下,南宮少俠可以隨意閱讀,至於再上麵的,需要父王同意,南宮少俠就不必去了。
不過看你是難得的璞玉,給你一點建議。
你其實可以多讀讀這些樓下的入門功夫,雖然大部分都是無用之物,但畢竟是無數人的智慧之果,等到你對這三萬卷入門功夫了如指掌,優劣爛熟於胸之時,想來會有不同的收獲,到那時你就可以到樓上去看那些神功寶典了!”
“還請指點迷津!”
南宮仆射很清楚眼前之人的了不起,也見過他出手,頓時拱手虛心向徐玄請教其中的原委。
“整座聽潮閣中,雖然神功寶典無數,更有著孤本珍本萬卷。
但是在我看來,隻有這些不被武林人看中,裝點門麵,增加一些書香氣的三萬卷入門功法恰恰最有價值。
不是說其他樓內的秘笈沒有價值,而是這一層樓中有著三萬卷書籍,雖然都是入門功法,但你可知這其中蘊含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智慧。
可能功法並不怎麽優秀,但每卷書中都有著開創者和完善者獨一無二的智慧結晶,博采眾長,汲取智慧才是這些書卷最大的價值。
三萬卷書至少凝結了幾十萬人的理解和智慧,這些人可能有些資質愚鈍,有些卻是聰慧之人。
無論是聰慧者還是愚鈍者都有自己的思考和智慧,這是一筆多麽龐大的智慧遺產,其中有些奇思妙想,讓我都受益匪淺。
正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所以啊,不可小看任何一個人的智慧,或許看起來毫不起眼的一個人,可能他對你就會有啟發,能夠讓你獲得自己滿意的收獲。”
“多謝大公子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