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冬十一月,漢將薑維接到劉禪詔令,於是率軍向北,向魏將鍾會投降。
鍾會接受薑維投降,並將蜀兵安置於涪縣附近的幾座軍營。
入夜,薑維等降將被通知參加鍾會所設之慶功宴。
正是此時,中軍營帳。
鍾會坐於主將位,胡烈、田章、龐會、夏侯鹹、皇甫闓、衛瓘等魏將坐於一側,薑維、張翼、廖化、董厥、李密、蔣顯等降將坐於另一側。鍾會的僚屬杜預、羊琇、鄧殷、向雄站於鍾會身側。
隻見鍾會舉樽,道:“兩國戰事終休,從此合乎大同。請諸位共同舉樽,慶賀大魏盛世。”
於是眾人飲酒。
鍾會道:“這第二樽,請諸位魏將與諸位蜀將對敬,慶賀曆經幾十年漫長等待,終於同朝為臣,請!”
於是眾人再飲。
鍾會道:“這第三樽,我要獨敬蜀軍元帥,薑伯約將軍!”
薑維驚訝,於是舉樽與鍾會對飲。
放下酒樽,鍾會樂道:“薑將軍,如今合為一家,我直唿你伯約,你亦可唿我士季。”
薑維道:“是。”
於是鍾會吩咐眾人隨意用餐。
鍾會看著薑維,道:“伯約,你可知蜀國滅亡之原因?”
薑維思索片刻,道:“原因很多。”
鍾會道:“請相告之。”
薑維看了眼酒樽,道:“從軍事來看,士季在今年春季至關中整軍,我得到消息,上表我主,請派張翼、廖化二位將軍增援陽安關口與陰平橋頭。可惜我主親近小人黃皓,黃皓請巫師作法,巫師告之魏軍不會前來,於是黃皓信以為真,欺騙我主,造成援軍遲遲未至。當士季揮師駱穀,成都才匆忙派兵,故遲也,這是其一。當我得到消息,火速奔赴劍閣,擋住士季大軍時,得知鄧艾將偷渡陰平,於是又上表,請我主派一員將軍增援江由,防範鄧艾。可惜我主派出從未作戰而徒有名望的諸葛思遠,諸葛思遠未按時到達江由,被鄧艾偷渡成功。之後又在綿竹與鄧艾野戰,造成全軍皆沒。鄧艾因此逼近成都,這是其二。老賊譙周,賣主求榮,我主遭遇背叛,心神崩潰,無奈出降,這是其三。”
鍾會道:“軍事三點,固然是速亡之因,可有政治原因?”
薑維道:“從政治來看,我之所以屯田遝中,是因小人黃皓掌控皇宮,諸葛思遠上表彈劾,使我長期不敢歸國。我國本小國,主上老而昏弱,臣子勾心鬥角,怎能同心迎敵。而魏國乃大國,司馬公忠心賢能,文臣武將數以千計,帶甲士卒幾乎百萬。自古以來,便是以大吞小,以強滅弱。此大勢所趨,非人力可逆也。”
鍾會點頭,樂道:“如此看來,無論軍事或政治,蜀國豈能不亡。蜀國之亡,非將軍之過,乃是天意,還望不必內疚。”
薑維勉強道:“謝士季關切。”
兩人又飲後,鍾會道:“伯約,今日與你相見,我十分激動,你可知為何?”
薑維道:“因士季完成大魏滅蜀之心願。”
鍾會笑著揮手道:“伯約此言差矣。”
薑維疑惑道:“請士季明示。”
鍾會看著杜預,道:“我常與杜長史提起你,道以伯約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勝也。”
杜預道:“公休即征東大將軍琅琊諸葛誕,太初即太常沛國夏侯玄。”
薑維驚訝,於是起身,拜謝鍾會,鍾會也起身迴拜,請薑維入座。
薑維坐下,杜預道:“伯約將軍,鍾將軍常言,蜀國將軍皆天下俊才,但沒人能超過伯約將軍。所以鍾將軍這次前來,最大之心願,便是與伯約將軍交友。”
薑維趕緊道:“我年過六旬,但少一死。能在暮年結識士季這位中原名士,乃三生有幸,我非常願意與你交友。”
見況,鍾會開心道:“好哉,快哉,真可謂不打不相識,不打不相交,我願與伯約一道,開創新之盛世,請!”
薑維舉樽道:“請!”
於是二人又飲。
飲酒吃菜,又過一陣。
鍾會微醉,對杜預道:“元凱,我今日太開心,你看這麽多名將從此歸於我帳下。”
杜預又看了眼在座蜀將,對鍾會道:“鍾將軍,你已飲酒不少矣。”
鍾會道:“這才多少,我要與伯約徹夜狂飲,你可別掃興。”鍾會又看著薑維,道:“伯約,請!”
薑維道:“請!”
鍾會放下酒樽,看著杜預,道:“以後伯約與你一樣,都是我的好友與僚屬,你亦要向伯約敬一樽。”
杜預隻好拿起酒樽,向薑維敬酒。
鍾會道:“聽說夏侯霸將軍八旬在成都過世,他有向你提起過我否?”
薑維道:“當然,夏侯仲權親口對我道,魏國的名士裏,隻有士季是真正的人才,後來你東平淮南,西定巴、蜀,皆驗證也。”
鍾會道:“可惜夏侯霸一代名臣,命運不濟。他的女婿羊祜羊叔子為秘書監,博學多才,儀度非凡。羊叔子從弟羊琇羊稚舒,是我帳下參軍。羊參軍,來敬薑將軍一樽。”
於是羊琇走出,與薑維敬酒。
這時有軍士入賬,道:“鍾將軍!”
鍾會見況,放下酒樽,道:“何事?”
軍士道:“鄧將軍派來使者,求見鍾將軍。”
鍾會臉色瞬間直下,道:“鄧將軍,鄧艾?請使者進帳。”
使者向充進來,道:“我是前朝尚書向充,奉鄧將軍之命,前來拜見鍾將軍與上交書信。”
向充於是把書信上交,杜預拿到,轉交鍾會。
鍾會閱後,道:“看來鄧將軍求賢若渴,初到成都即開始招攬俊傑。”鍾會說後,將書信轉交薑維。
向充道:“鄧將軍知道薑將軍歸降於鍾將軍,所以向鍾將軍要薑將軍之下屬李密,鄧將軍將聘李密為自己的主簿。”
鍾會看著薑維,道:“李密是哪位?”
薑維道:“李令伯,還不出列。”
於是李密出列,道:“鍾將軍,在下是薑將軍主簿,犍為人李密,字令伯。”
鍾會看著李密道:“李主簿,鄧將軍想聘你,不知你是否願意?”
李密道:“我為漢臣時,效力於薑將軍麾下。如今漢衰魏興,當應效力於鍾將軍。隻是如今戰事已休,天下安寧,我更想返迴家鄉,奉養九旬祖母,不再過問天下事。今日前來,便是要向鍾將軍請辭,亦謝絕鄧將軍美意。”
鍾會不解,看著薑維道:“可有此事?”
薑維道:“是也,李主簿出生僅六月,父親去世,母親後改嫁,從小由祖母撫養成人。他早想離開軍職,迴鄉奉養老人,多次向我提出,我以國事未寧而鼓勵他,所以未成。如今兩國合為一國,方可了此心願。”
鍾會點頭,道:“也好,既然早有提出,不如從之。元凱,給李主簿安排一筆奉養費。”
杜預道:“諾。”
鍾會道:“李主簿,你可隨時離開涪縣,返迴家鄉。”
李密拜道:“謝鍾將軍成全。”
李密歸位坐下後,向充道:“若是如此,我是否返迴向鄧將軍複命。”
鍾會道:“向使君勿急,我直言,此事令我感到憂慮。”
向充不知如何迴複,鍾會繼續道:“鄧將軍先到成都,應以安定城中百姓為重,為何會先伸手向我要人,我不明白,他這種行為是否有些過分?”
薑維道:“鄧艾搶得滅蜀頭功,又占據成都,所以才會如此無理。”
鍾會憤怒道:“哼!老匹夫,當年不過一放牛兒,僥幸獲得司馬太傅賞識,才有出頭之日。今日偷得頭功,便已如此驕狂,以後還會把我放在眼裏乎!”
見鍾會生氣,薑維內心之中,隱約有些想法,便道:“士季勿憂,既然我已歸於士季麾下,願與士季一道,製衡鄧艾。”
鍾會眼前一亮,道:“好,多謝伯約!”
於是鍾會、薑維與營帳中諸將繼續暢飲,用餐,宴會通宵達旦,暢談天地萬物。
薑維投降鍾會一事,新一日傳到巴西安漢。
此時陳壽正在自家前院,拿起父親留下之軍刀,他打算先練武,之後奔赴戰場。侄兒陳符、陳蒞飛奔迴家,告知國亡軍降一事。陳壽聽之大駭,手中之軍刀,應聲落地。
數日後,南中建寧。
安南將軍霍弋集合當地官吏,迎接成都使者。
使者向眾人傳達皇帝詔令。
霍弋接詔,流淚道:“使君,我在南中苦等音訊,或聞陛下將君臨建寧,已準備迎聖,可未想到,居然會這樣。”
使者道:“霍將軍,諸葛瞻兵敗綿竹,魏軍兵臨成都,陛下無奈,隻能出降,詔令在此,還請霍將軍遵令行事。”
見霍弋難以接受,霍弋部下楊稷道:“將軍,事已至此,隻能降也。”
霍弋部下毛炅道:“將軍,南中諸郡,物資充足,軍隊不下萬人,難道就如此降也?”
看著楊稷、毛炅與使者,霍弋止住眼淚,道:“如今道路隔塞,未詳我主之安危,所以讓我立即放下武器,並非適合。若我主與魏人和睦,魏人能以理待我主,我才能率南中全境降魏。若我主被魏人羞辱而遭遇危難,我將以死對抗,所以如今不再討論何時出降一事。”
使者聽後不太理解,看著楊稷、毛炅二人。
楊稷道:“使君有所不知,霍將軍這麽做,隻是為了報答二主之恩。”
毛炅道:“使君,你如是迴成都複命,我想魏人聽到霍將軍之言,更不敢欺辱我主,等過些時日,再來使者,霍將軍將率全境而降。”
使者歎了口氣,道:“也好,霍將軍主意已定,我不必多言,在下如是匯報便是。”
霍弋看著楊稷、毛炅二人,道:“主上蒙難,臣子有過,今當身穿喪服,率眾痛哭告祭三日。”
楊稷、毛炅道:“遵命!”
於是霍弋率領南中諸將士,皆穿喪服,設置祭台,告祭國家。
成都方麵。
為了更好的治理蜀地,也為達成更高的功績,鄧艾給司馬昭寫信道:兵有先聲而後實者,今因平蜀之勢以乘吳,吳人震恐,席卷之時也。然大舉之後,將士疲勞,不可便用,且徐緩之;留隴右兵二萬人,蜀兵二萬人,煮鹽興冶,為軍農要用,並作舟船,豫順流之事,然後發使告以利害,吳必歸化,可不征而定也。今宜厚劉禪以致孫休,安士民以來遠人,若便送禪於京都,吳以為流徙,則於向化之心不勸。宜權停留,須來年秋冬,比爾吳亦足平。以為可封禪為扶風王,錫其資財,供其左右。郡有董卓塢,為之宮舍。爵其子為公侯,食郡內縣,以顯歸命之寵。開廣陵、城陽以待吳人,則畏威懷德,望風而從矣。
通俗意思為:用兵有時要張揚聲勢後再確定發動進攻,如今趁著平定蜀地的聲勢進攻吳國,吳人必然恐懼,便是我軍橫掃敵境的時機。然而在大舉用兵之後,將士疲勞,不可馬上啟用,應先緩和休整;在蜀地留下隴右兵二萬人,蜀兵二萬人,在這裏煮鹽煉鐵,為軍事和農業準備必需品,同時建造舟船,準備順流而下的戰事,然後派使者前往吳國曉以利害,吳國必定歸順教化,這樣不用征伐就能平定吳國。如今應該善待劉禪來招降孫休,安撫將士民眾以招攬遠方的人,若立即送劉禪到洛陽,吳人以為是流放,那就不利勸道教化。應該暫時將劉禪留在蜀地,等到明年秋冬時,那時吳國也可以完全平定。我認為可以封劉禪為扶風王,賜給他財物,供他身邊人使用。扶風郡內有董卓塢,以此作為他的宮室。封他的兒子為公侯,享受扶風郡的食祿,以此顯現歸順朝廷所獲得的恩寵。開設廣陵、城陽用來等待吳人歸順,使吳人畏懼並感念朝廷恩德,那麽當吳人老遠看到王師舟船時,便會望風而歸順。
寫好書信,鄧艾拿給鄧忠、師纂等人傳閱。
鄧忠道:“父親,朝廷封賞詔書還未下達,此時給相國寫信,討論其治蜀與對吳之策,是否過於著急。”
鄧艾道:“封賞詔書下月就會到達,而治蜀與對吳之事片刻也不可耽擱。若能利用好蜀人及蜀地物資,等時機一到,水陸並進,便可直取吳國。”
師纂道:“鄧將軍,我軍占據成都,手握蜀主,而鍾會、衛瓘、胡烈、薑維則在涪縣,這些人還未得到安頓。”
鄧艾想了想,道:“鍾會、衛瓘、胡烈及降將薑維等應立即北返,不應再留蜀地。”
師纂聽後不知該說什麽,鄧忠道:“相國自會妥善安頓鍾會等人,不如先等朝廷詔書。”
鄧艾堅決道:“我意已決,立即派人將書信送往相國府。”
鄧忠無奈,隻好道:“諾!”
鄧艾道:“另外,由你去督辦鹽井事務。”
鄧忠道:“遵命!”
鄧艾道:“師刺史,由你去鐵坊督辦興冶事務。”
師纂道:“諾!”
鄧艾道:“牽弘、楊欣、王頎三位太守,負責在蜀地務農及建造舟船之事。”
牽弘、楊欣、王頎皆道:“諾!”
會議結束後,眾人都不太理解鄧艾為何如此著急,因為在眾人眼裏,此時應在蜀地安穩休整,若需備戰應等朝廷詔令。但既然鄧艾已交代諸事,眾人也隻能照辦。
稍晚,師纂將鄧艾的主張寫信告之衛瓘,他想了解這位伐蜀監軍對此事的看法。
十二月。
鄧艾平定蜀國,鍾會收降蜀軍的捷報,先後到達洛陽,魏廷大喜。
魏廷討論如何封賞有功之人,包括鄧艾、鍾會及麾下諸將。
當平蜀捷報傳到荊州,鍾會的兄長,後將軍都督荊州軍事鍾毓得知消息,病情並沒好轉,而是惡化。
在病逝之前,他再次囑咐二子鍾峻、鍾辿,做好情況有變的準備。又過了幾日,鍾毓逝世。
吳國得知魏國伐蜀成功,丁奉等將引軍退還。
涪縣。
鍾會與薑維自相識後,二人關係越發良好。出行時,二人乘坐同一馬車。議事時,二人同席而坐,可謂親密尋常,相見恨晚。
此時二人正同席談論,有人進帳,二人一看,是衛瓘。
衛瓘走近,道:“鍾將軍,我有事要稟報。”
鍾會道:“衛監軍,請講。”
衛瓘將師纂寫給他的信拿給鍾會,鍾會一閱,信中是關於鄧艾的治蜀與對吳之策,及希望相國僅在蜀地留下二萬魏兵與二萬蜀兵,其餘人等全部北還等內容。
鍾會閱後,感到憤怒,於是將信交給旁邊薑維,薑維一閱,也覺得此事並不簡單。鍾會又讓胡烈進賬,胡烈看過此信,亦震驚不已。
衛瓘道:“我等滅蜀皆有功勞,如今朝廷詔令還未下達,鄧艾怎能自作主張,還要將我等調離而獨占蜀地。”
胡烈道:“鄧艾占據成都,私囚蜀主,看來是不把我等魏將放於眼裏也。”
薑維道:“賢弟,若師纂之言屬實,鄧艾不僅是看不慣你與諸位將軍,更是違背正道。”
鍾會思索一陣,對衛瓘道:“衛監軍,你立即迴信師纂將軍,讓他密切注意鄧艾,若有異樣,馬上上報。”
衛瓘道:“是,我這就去辦。”衛瓘、胡烈先後走出營帳。
見鍾會怒氣難消,薑維道:“老匹夫,一時猖狂耳。”
鍾會道:“望鄧艾別逼我,若他不仁,休怪我不義也!”
鄧艾在成都,立即開展他的治蜀與對吳之策。薑維與鍾會在涪縣,可謂相見恨晚,漸成密友。那麽同在蜀地的鄧艾、鍾會二人之關係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之後又將發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鄧艾居功言悖逆。
鍾會接受薑維投降,並將蜀兵安置於涪縣附近的幾座軍營。
入夜,薑維等降將被通知參加鍾會所設之慶功宴。
正是此時,中軍營帳。
鍾會坐於主將位,胡烈、田章、龐會、夏侯鹹、皇甫闓、衛瓘等魏將坐於一側,薑維、張翼、廖化、董厥、李密、蔣顯等降將坐於另一側。鍾會的僚屬杜預、羊琇、鄧殷、向雄站於鍾會身側。
隻見鍾會舉樽,道:“兩國戰事終休,從此合乎大同。請諸位共同舉樽,慶賀大魏盛世。”
於是眾人飲酒。
鍾會道:“這第二樽,請諸位魏將與諸位蜀將對敬,慶賀曆經幾十年漫長等待,終於同朝為臣,請!”
於是眾人再飲。
鍾會道:“這第三樽,我要獨敬蜀軍元帥,薑伯約將軍!”
薑維驚訝,於是舉樽與鍾會對飲。
放下酒樽,鍾會樂道:“薑將軍,如今合為一家,我直唿你伯約,你亦可唿我士季。”
薑維道:“是。”
於是鍾會吩咐眾人隨意用餐。
鍾會看著薑維,道:“伯約,你可知蜀國滅亡之原因?”
薑維思索片刻,道:“原因很多。”
鍾會道:“請相告之。”
薑維看了眼酒樽,道:“從軍事來看,士季在今年春季至關中整軍,我得到消息,上表我主,請派張翼、廖化二位將軍增援陽安關口與陰平橋頭。可惜我主親近小人黃皓,黃皓請巫師作法,巫師告之魏軍不會前來,於是黃皓信以為真,欺騙我主,造成援軍遲遲未至。當士季揮師駱穀,成都才匆忙派兵,故遲也,這是其一。當我得到消息,火速奔赴劍閣,擋住士季大軍時,得知鄧艾將偷渡陰平,於是又上表,請我主派一員將軍增援江由,防範鄧艾。可惜我主派出從未作戰而徒有名望的諸葛思遠,諸葛思遠未按時到達江由,被鄧艾偷渡成功。之後又在綿竹與鄧艾野戰,造成全軍皆沒。鄧艾因此逼近成都,這是其二。老賊譙周,賣主求榮,我主遭遇背叛,心神崩潰,無奈出降,這是其三。”
鍾會道:“軍事三點,固然是速亡之因,可有政治原因?”
薑維道:“從政治來看,我之所以屯田遝中,是因小人黃皓掌控皇宮,諸葛思遠上表彈劾,使我長期不敢歸國。我國本小國,主上老而昏弱,臣子勾心鬥角,怎能同心迎敵。而魏國乃大國,司馬公忠心賢能,文臣武將數以千計,帶甲士卒幾乎百萬。自古以來,便是以大吞小,以強滅弱。此大勢所趨,非人力可逆也。”
鍾會點頭,樂道:“如此看來,無論軍事或政治,蜀國豈能不亡。蜀國之亡,非將軍之過,乃是天意,還望不必內疚。”
薑維勉強道:“謝士季關切。”
兩人又飲後,鍾會道:“伯約,今日與你相見,我十分激動,你可知為何?”
薑維道:“因士季完成大魏滅蜀之心願。”
鍾會笑著揮手道:“伯約此言差矣。”
薑維疑惑道:“請士季明示。”
鍾會看著杜預,道:“我常與杜長史提起你,道以伯約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勝也。”
杜預道:“公休即征東大將軍琅琊諸葛誕,太初即太常沛國夏侯玄。”
薑維驚訝,於是起身,拜謝鍾會,鍾會也起身迴拜,請薑維入座。
薑維坐下,杜預道:“伯約將軍,鍾將軍常言,蜀國將軍皆天下俊才,但沒人能超過伯約將軍。所以鍾將軍這次前來,最大之心願,便是與伯約將軍交友。”
薑維趕緊道:“我年過六旬,但少一死。能在暮年結識士季這位中原名士,乃三生有幸,我非常願意與你交友。”
見況,鍾會開心道:“好哉,快哉,真可謂不打不相識,不打不相交,我願與伯約一道,開創新之盛世,請!”
薑維舉樽道:“請!”
於是二人又飲。
飲酒吃菜,又過一陣。
鍾會微醉,對杜預道:“元凱,我今日太開心,你看這麽多名將從此歸於我帳下。”
杜預又看了眼在座蜀將,對鍾會道:“鍾將軍,你已飲酒不少矣。”
鍾會道:“這才多少,我要與伯約徹夜狂飲,你可別掃興。”鍾會又看著薑維,道:“伯約,請!”
薑維道:“請!”
鍾會放下酒樽,看著杜預,道:“以後伯約與你一樣,都是我的好友與僚屬,你亦要向伯約敬一樽。”
杜預隻好拿起酒樽,向薑維敬酒。
鍾會道:“聽說夏侯霸將軍八旬在成都過世,他有向你提起過我否?”
薑維道:“當然,夏侯仲權親口對我道,魏國的名士裏,隻有士季是真正的人才,後來你東平淮南,西定巴、蜀,皆驗證也。”
鍾會道:“可惜夏侯霸一代名臣,命運不濟。他的女婿羊祜羊叔子為秘書監,博學多才,儀度非凡。羊叔子從弟羊琇羊稚舒,是我帳下參軍。羊參軍,來敬薑將軍一樽。”
於是羊琇走出,與薑維敬酒。
這時有軍士入賬,道:“鍾將軍!”
鍾會見況,放下酒樽,道:“何事?”
軍士道:“鄧將軍派來使者,求見鍾將軍。”
鍾會臉色瞬間直下,道:“鄧將軍,鄧艾?請使者進帳。”
使者向充進來,道:“我是前朝尚書向充,奉鄧將軍之命,前來拜見鍾將軍與上交書信。”
向充於是把書信上交,杜預拿到,轉交鍾會。
鍾會閱後,道:“看來鄧將軍求賢若渴,初到成都即開始招攬俊傑。”鍾會說後,將書信轉交薑維。
向充道:“鄧將軍知道薑將軍歸降於鍾將軍,所以向鍾將軍要薑將軍之下屬李密,鄧將軍將聘李密為自己的主簿。”
鍾會看著薑維,道:“李密是哪位?”
薑維道:“李令伯,還不出列。”
於是李密出列,道:“鍾將軍,在下是薑將軍主簿,犍為人李密,字令伯。”
鍾會看著李密道:“李主簿,鄧將軍想聘你,不知你是否願意?”
李密道:“我為漢臣時,效力於薑將軍麾下。如今漢衰魏興,當應效力於鍾將軍。隻是如今戰事已休,天下安寧,我更想返迴家鄉,奉養九旬祖母,不再過問天下事。今日前來,便是要向鍾將軍請辭,亦謝絕鄧將軍美意。”
鍾會不解,看著薑維道:“可有此事?”
薑維道:“是也,李主簿出生僅六月,父親去世,母親後改嫁,從小由祖母撫養成人。他早想離開軍職,迴鄉奉養老人,多次向我提出,我以國事未寧而鼓勵他,所以未成。如今兩國合為一國,方可了此心願。”
鍾會點頭,道:“也好,既然早有提出,不如從之。元凱,給李主簿安排一筆奉養費。”
杜預道:“諾。”
鍾會道:“李主簿,你可隨時離開涪縣,返迴家鄉。”
李密拜道:“謝鍾將軍成全。”
李密歸位坐下後,向充道:“若是如此,我是否返迴向鄧將軍複命。”
鍾會道:“向使君勿急,我直言,此事令我感到憂慮。”
向充不知如何迴複,鍾會繼續道:“鄧將軍先到成都,應以安定城中百姓為重,為何會先伸手向我要人,我不明白,他這種行為是否有些過分?”
薑維道:“鄧艾搶得滅蜀頭功,又占據成都,所以才會如此無理。”
鍾會憤怒道:“哼!老匹夫,當年不過一放牛兒,僥幸獲得司馬太傅賞識,才有出頭之日。今日偷得頭功,便已如此驕狂,以後還會把我放在眼裏乎!”
見鍾會生氣,薑維內心之中,隱約有些想法,便道:“士季勿憂,既然我已歸於士季麾下,願與士季一道,製衡鄧艾。”
鍾會眼前一亮,道:“好,多謝伯約!”
於是鍾會、薑維與營帳中諸將繼續暢飲,用餐,宴會通宵達旦,暢談天地萬物。
薑維投降鍾會一事,新一日傳到巴西安漢。
此時陳壽正在自家前院,拿起父親留下之軍刀,他打算先練武,之後奔赴戰場。侄兒陳符、陳蒞飛奔迴家,告知國亡軍降一事。陳壽聽之大駭,手中之軍刀,應聲落地。
數日後,南中建寧。
安南將軍霍弋集合當地官吏,迎接成都使者。
使者向眾人傳達皇帝詔令。
霍弋接詔,流淚道:“使君,我在南中苦等音訊,或聞陛下將君臨建寧,已準備迎聖,可未想到,居然會這樣。”
使者道:“霍將軍,諸葛瞻兵敗綿竹,魏軍兵臨成都,陛下無奈,隻能出降,詔令在此,還請霍將軍遵令行事。”
見霍弋難以接受,霍弋部下楊稷道:“將軍,事已至此,隻能降也。”
霍弋部下毛炅道:“將軍,南中諸郡,物資充足,軍隊不下萬人,難道就如此降也?”
看著楊稷、毛炅與使者,霍弋止住眼淚,道:“如今道路隔塞,未詳我主之安危,所以讓我立即放下武器,並非適合。若我主與魏人和睦,魏人能以理待我主,我才能率南中全境降魏。若我主被魏人羞辱而遭遇危難,我將以死對抗,所以如今不再討論何時出降一事。”
使者聽後不太理解,看著楊稷、毛炅二人。
楊稷道:“使君有所不知,霍將軍這麽做,隻是為了報答二主之恩。”
毛炅道:“使君,你如是迴成都複命,我想魏人聽到霍將軍之言,更不敢欺辱我主,等過些時日,再來使者,霍將軍將率全境而降。”
使者歎了口氣,道:“也好,霍將軍主意已定,我不必多言,在下如是匯報便是。”
霍弋看著楊稷、毛炅二人,道:“主上蒙難,臣子有過,今當身穿喪服,率眾痛哭告祭三日。”
楊稷、毛炅道:“遵命!”
於是霍弋率領南中諸將士,皆穿喪服,設置祭台,告祭國家。
成都方麵。
為了更好的治理蜀地,也為達成更高的功績,鄧艾給司馬昭寫信道:兵有先聲而後實者,今因平蜀之勢以乘吳,吳人震恐,席卷之時也。然大舉之後,將士疲勞,不可便用,且徐緩之;留隴右兵二萬人,蜀兵二萬人,煮鹽興冶,為軍農要用,並作舟船,豫順流之事,然後發使告以利害,吳必歸化,可不征而定也。今宜厚劉禪以致孫休,安士民以來遠人,若便送禪於京都,吳以為流徙,則於向化之心不勸。宜權停留,須來年秋冬,比爾吳亦足平。以為可封禪為扶風王,錫其資財,供其左右。郡有董卓塢,為之宮舍。爵其子為公侯,食郡內縣,以顯歸命之寵。開廣陵、城陽以待吳人,則畏威懷德,望風而從矣。
通俗意思為:用兵有時要張揚聲勢後再確定發動進攻,如今趁著平定蜀地的聲勢進攻吳國,吳人必然恐懼,便是我軍橫掃敵境的時機。然而在大舉用兵之後,將士疲勞,不可馬上啟用,應先緩和休整;在蜀地留下隴右兵二萬人,蜀兵二萬人,在這裏煮鹽煉鐵,為軍事和農業準備必需品,同時建造舟船,準備順流而下的戰事,然後派使者前往吳國曉以利害,吳國必定歸順教化,這樣不用征伐就能平定吳國。如今應該善待劉禪來招降孫休,安撫將士民眾以招攬遠方的人,若立即送劉禪到洛陽,吳人以為是流放,那就不利勸道教化。應該暫時將劉禪留在蜀地,等到明年秋冬時,那時吳國也可以完全平定。我認為可以封劉禪為扶風王,賜給他財物,供他身邊人使用。扶風郡內有董卓塢,以此作為他的宮室。封他的兒子為公侯,享受扶風郡的食祿,以此顯現歸順朝廷所獲得的恩寵。開設廣陵、城陽用來等待吳人歸順,使吳人畏懼並感念朝廷恩德,那麽當吳人老遠看到王師舟船時,便會望風而歸順。
寫好書信,鄧艾拿給鄧忠、師纂等人傳閱。
鄧忠道:“父親,朝廷封賞詔書還未下達,此時給相國寫信,討論其治蜀與對吳之策,是否過於著急。”
鄧艾道:“封賞詔書下月就會到達,而治蜀與對吳之事片刻也不可耽擱。若能利用好蜀人及蜀地物資,等時機一到,水陸並進,便可直取吳國。”
師纂道:“鄧將軍,我軍占據成都,手握蜀主,而鍾會、衛瓘、胡烈、薑維則在涪縣,這些人還未得到安頓。”
鄧艾想了想,道:“鍾會、衛瓘、胡烈及降將薑維等應立即北返,不應再留蜀地。”
師纂聽後不知該說什麽,鄧忠道:“相國自會妥善安頓鍾會等人,不如先等朝廷詔書。”
鄧艾堅決道:“我意已決,立即派人將書信送往相國府。”
鄧忠無奈,隻好道:“諾!”
鄧艾道:“另外,由你去督辦鹽井事務。”
鄧忠道:“遵命!”
鄧艾道:“師刺史,由你去鐵坊督辦興冶事務。”
師纂道:“諾!”
鄧艾道:“牽弘、楊欣、王頎三位太守,負責在蜀地務農及建造舟船之事。”
牽弘、楊欣、王頎皆道:“諾!”
會議結束後,眾人都不太理解鄧艾為何如此著急,因為在眾人眼裏,此時應在蜀地安穩休整,若需備戰應等朝廷詔令。但既然鄧艾已交代諸事,眾人也隻能照辦。
稍晚,師纂將鄧艾的主張寫信告之衛瓘,他想了解這位伐蜀監軍對此事的看法。
十二月。
鄧艾平定蜀國,鍾會收降蜀軍的捷報,先後到達洛陽,魏廷大喜。
魏廷討論如何封賞有功之人,包括鄧艾、鍾會及麾下諸將。
當平蜀捷報傳到荊州,鍾會的兄長,後將軍都督荊州軍事鍾毓得知消息,病情並沒好轉,而是惡化。
在病逝之前,他再次囑咐二子鍾峻、鍾辿,做好情況有變的準備。又過了幾日,鍾毓逝世。
吳國得知魏國伐蜀成功,丁奉等將引軍退還。
涪縣。
鍾會與薑維自相識後,二人關係越發良好。出行時,二人乘坐同一馬車。議事時,二人同席而坐,可謂親密尋常,相見恨晚。
此時二人正同席談論,有人進帳,二人一看,是衛瓘。
衛瓘走近,道:“鍾將軍,我有事要稟報。”
鍾會道:“衛監軍,請講。”
衛瓘將師纂寫給他的信拿給鍾會,鍾會一閱,信中是關於鄧艾的治蜀與對吳之策,及希望相國僅在蜀地留下二萬魏兵與二萬蜀兵,其餘人等全部北還等內容。
鍾會閱後,感到憤怒,於是將信交給旁邊薑維,薑維一閱,也覺得此事並不簡單。鍾會又讓胡烈進賬,胡烈看過此信,亦震驚不已。
衛瓘道:“我等滅蜀皆有功勞,如今朝廷詔令還未下達,鄧艾怎能自作主張,還要將我等調離而獨占蜀地。”
胡烈道:“鄧艾占據成都,私囚蜀主,看來是不把我等魏將放於眼裏也。”
薑維道:“賢弟,若師纂之言屬實,鄧艾不僅是看不慣你與諸位將軍,更是違背正道。”
鍾會思索一陣,對衛瓘道:“衛監軍,你立即迴信師纂將軍,讓他密切注意鄧艾,若有異樣,馬上上報。”
衛瓘道:“是,我這就去辦。”衛瓘、胡烈先後走出營帳。
見鍾會怒氣難消,薑維道:“老匹夫,一時猖狂耳。”
鍾會道:“望鄧艾別逼我,若他不仁,休怪我不義也!”
鄧艾在成都,立即開展他的治蜀與對吳之策。薑維與鍾會在涪縣,可謂相見恨晚,漸成密友。那麽同在蜀地的鄧艾、鍾會二人之關係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之後又將發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鄧艾居功言悖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