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閬中,官府。


    會議結束,眾人散去。


    此時前堂隻有諸葛瞻和陳壽二人。


    諸葛瞻把案幾上的幾個錢拿起來,盯了片刻,走到陳壽身前,道:“等迴到成都,我把這幾個錢拿給陛下看,陛下看後或許就會明白百姓之苦了。我想十年不出兵,是很有希望的。”說後他將這些錢包裹起來放好。


    陳壽拜道:“謝葛侯。”


    諸葛瞻把他扶起,道:“說來也怪了,你這樣優秀的人我之前怎麽沒有留意呢,還是你隱藏太深了?”


    陳壽笑道:“在下不敢,我隻是一個無名小輩,能認識葛侯已是幸運,怎敢隱藏。”


    諸葛瞻也笑了,道:“可別這麽說,就算現在是無名者,但我認為你是良才、大才,總有一天會成為曆史大人物,名氣比我還大呢。你以後長留我身邊,就別走了。”


    陳壽沒有立即答應,而是從袖中拿出一個書信,道:“葛侯看這個。”


    諸葛瞻拿到一看,原來是光祿大夫譙周寫的介紹信,諸葛瞻看後大悅,道:“你呀,我說你隱藏太深你還不承認,這個早該拿出來了,我接受。”


    陳壽道:“陳壽願追隨葛侯。”


    諸葛瞻道:“好好好,這樣就對了,你我也應該離開官府了。”說後諸葛瞻拉著陳壽,一起離開了。


    諸葛瞻在巴西忙碌公務,薑維在成都也沒閑著。


    一天上午,薑維帶著李密、趙廣,視察成都的城防,此時三人站在城牆上。


    走到一處,薑維停下腳步,對趙廣道:“趙將軍,你覺得成都這城牆修得如何?”


    趙廣觀望城牆,迴道:“大將軍,成都城牆長二十裏,高七丈,堅固可靠,堪稱雄壯。就算被十萬大軍圍攻,堅守三年也毫無問題。”


    薑維道:“是嗎?那令伯,你認為呢?”


    李密想了想,道:“大將軍,我認為城牆修得再牢固,也不如人心牢固。若人心散了,這不過就是大一點的棺具罷了。”


    薑維道:“趙將軍聽到了嗎,想要守衛一座城,最重要的是人心,其次才是堅固的城防。”


    趙廣道:“末將明白了。”


    薑維指著遠處,道:“二位看那邊,宮門口的那兩座高大的石犀牛像。”


    李密道:“是啊,確實很高大威武,當時因為修建它,還惹得譙大夫很不高興。”


    趙廣道:“那肯定,若有勞民傷財,影響君德之行為,被譙大夫看到了肯定有意見。而陛下很尊重他,自然是聽得進去。”


    薑維道:“陛下很尊重譙大夫,所以他的職位已經成為光祿大夫了。”


    薑維看著李密,道:“董尚書令最近製定的關於蜀人治蜀的國策,你認為如何?”


    李密道:“大將軍想聽真言嗎?”


    薑維道:“當然,你直說吧。”


    李密道:“韓非子·揚權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蜀地再小是四方,皇宮再偏是中央。尚書令的國策看起來是在重用蜀人,其實屬於偏用、慎用,沒有發揮出真實的作用。這就好比一個人,蜀人隻發揮了指、腳的作用,而宮人才是心、腦。”


    薑維道:“你的意思是讓蜀人做縣令、郡守這些職位有些低了,隻有宰相、三公才是匹配。”


    李密道:“不敢,隻是國策進行蜀人治蜀,若要把更多權力讓給蜀人,那麽權力的核心當在成都、在宮中,而非地方。”


    薑維想了片刻,道:“或許你說得有道理,但就像我這樣的大將軍也沒有辦法,為何?因為曆史決定了他的主次,無法輕易去更改。但我認為無論是四方還是中央,職務小或大,都是在為這個國家做事,做積極的事,就不算是失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曆史使命,也終究會有自己的歸宿。隻要能做到問心不愧,便是對得起自己,便是不辱此生。”


    李密道:“道理是這樣的。”


    趙廣道:“大將軍,有人來了。”


    眾人看著那邊,有人匆匆趕來。


    那人走近,原來是成都令呂辰。


    呂辰,荊州南陽人,呂乂之子(呂乂,字季陽,劉備平定益州後擔任鹽府校尉,諸葛亮北伐時期擔任漢中太守,官至尚書令。呂乂長子呂辰,任成都令。次子呂雅,任謁者。)。


    呂辰道:“大將軍,你怎麽不說一聲自己就上來了。”


    薑維樂道:“我來這裏還需要向人通報一聲嗎?”


    呂辰道:“那倒不是,至少讓我這個成都令有個心理準備吧。”


    薑維道:“你呀,我記得令尊生活儉樸,清明能幹,你繼承了令尊的優點,所以陛下任你為成都令,讓你治理成都。”


    呂辰道:“大將軍過獎了,我的才能遠不及家父,而報效國家是臣子應該做的。”


    薑維看著城外,道:“迴想當年丞相去世之後,很多士卒潛逃,還有一些人冒領這些潛逃士卒留下的軍餉,而各地奸巧之事紛紛出現。你父親花了好幾年時間規範治理,情況總算好轉,其中潛逃後自願出來的人有一萬多人。後來我親自治軍,加強了軍籍人員的管理,國中再沒出現類似的情況了。”


    呂辰道:“大將軍治軍嚴謹,全軍將士甘願與將軍同甘共苦,患難與共。”


    薑維:“我也隻是在做自己的本職。”


    薑維忽而向西望去,見一片白茫,歎道:“今日天氣晴朗,前麵能看到一座大雪山啊!”


    呂辰道:“是啊,它是成都附近的最高峰,名曰西嶺,西嶺高約兩千餘丈,千年積雪如銀,晶瑩連綿可達數百裏。”


    薑維道:“真是矗立天際,雄偉壯觀!”


    於是眾人皆往西而望。


    此時東觀。


    有一人來到這裏,那人叫孟光。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陽人,與後漢太尉孟鬱是同族,於後漢獻帝時期入蜀避難。他知識淵博、精通古史,深入研究三史,即《史記》、《漢書》、《東觀漢記》,精通漢朝過去的典製。他喜歡戰國齊人公羊高的《春秋公羊傳》,指責春秋魯人左丘明的《春秋左氏傳》。劉備平定益州後,為議郎。劉禪繼位後,任符節令,官至大司農。如今,他是一位上了年紀的國家退休養老人員。本來養老應該在家裏,可他聽說他的河南老鄉、好友郤正是東觀的秘書郎,於是他今天來這裏找郤正聊天。


    孟光走進東觀,點名要找郤正。小吏不敢怠慢,便去傳話。


    此時正在忙碌的郤正一聽是孟光來了,趕緊前去迎接。


    見到孟光,郤正道:“孟先生,不知你今日前來,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孟光道:“哪裏哪裏,我知道你郤令先最近很忙,所以就不請自來了。”


    郤正知道孟光喜歡詢問太子的行為,便直接道:“現在太子身邊有蔣顯、李撰、張鬱等人,每天都有學習,很有古之世子的風範。”


    孟光道:“這樣是不夠的,我一直希望他能學習治國之謀略。”


    郤正道:“那是,太子有太多需要學習的地方,而關於治國之謀略這些智慧,隻能隨著時代而學習,無法提前掌握。”


    孟光聽後稍有不滿,道:“我這個人直來直去,沒有什麽好迴避的。所以時常指責利弊,很多人因此責備我,所以我在職大司農時才會被免職。我知道你也不太喜歡我這樣說話,但是我說的話確實是有道理的。你看現在天下未定,就需要有更多的人有治國之謀略。謀略時常是先天不足,但可以通過努力達到。作為儲君,讀書的目的不僅是擴展知識,不能僅像博士那樣探究書之意義而謀求官爵,更應該從學習中掌握權謀之術,這對於儲君來講才是當務之急。”


    郤正點了點頭,道:“我讚同你的說法,但是有些事隻能意會無法傳教。而像君王的仁義道德、英雄謀略,還得靠其天賦。”


    孟光道:“那倒也是,你這個人我還是了解的,你為人謹慎,忠直本分,不會像我這樣提前告老還家的。”他這一說,兩人皆笑了。


    這時走來一人,為王崇。


    王崇道:“我說誰在這裏大聲笑喝,原來是孟老先生。”


    孟光樂道:“你是王幼遠。”


    王崇道:“是的,廣漢王崇,見過大司農。”


    孟光道:“你廣漢王家可謂望族,人才眾多,你有好幾個兄弟吧。”


    王崇道:“我本家有四兄弟。大哥王化,字伯遠,今為閬中令。二哥王振,字仲遠,今為廣都令。三哥王岱,字季遠,今為廣陽令。四兄弟三縣令,就我這個老四最不爭氣,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東觀郎。”


    見他情緒低落,孟光安慰道:“年輕人不要喪失信心,你因為知識淵博才到東觀任職,我認為你一點不比你三位兄長差。”


    王崇道:“孟老先生莫要安慰我,我也不年輕了,今年都四十了。我隻是喜歡古籍,文學創作,所以顯得有些特別。”


    孟光道:“以後有什麽打算嗎?”


    王崇道:“校定文字,修撰國史。”


    孟光道:“祝你成功,年輕人,哈哈!”


    這時又走來一人,道:“這裏怎麽這麽熱鬧,原來是來客人了。”


    郤正趕緊介紹道:“孟先生,這位是尚書左選郎司馬勝之。司馬兄,這是大司農孟先生。”


    兩人禮拜後,司馬勝之道:“早聞前輩大名,聽說當年你與大將軍費禕當庭爭辯,費大將軍爭不過你,內心感到不悅,所以讓你後來一直沒機會升遷。”


    孟光道:“你還知道這些事,都過去十幾年了。我看你年紀不大,那時候應該還在上學吧。”


    司馬勝之道:“是的,這些事都是郤令先告訴我的。”


    孟光看著郤正道:“好你個郤令先,到處拿我開心。”


    郤正笑著解釋道:“我隻是隨便說說,都十幾年過去了,大家都做酒後笑談而已。”


    王崇道:“我聽郤令先說,孟老先生是益州牧劉焉時期入蜀的,那很長壽了!”


    孟光道:“是的,我快九十了。”


    司馬勝之道:“孟先生真是高壽啊!”


    眾人入座。


    孟光道:“令先,我聽說你淡泊名利,醉心於文學,所著文章頗有張衡、蔡邕之風範。今日匯聚於此,不如把你的文章拿出來給各位欣賞。”


    王崇道:“這個主意好,孟先生難得來一次,一定不能有所保留啊。”


    司馬勝之道:“令先,你就拿出來吧,我也好久沒欣賞過你的作品了。”


    見孟光、王崇、司馬勝之這麽說,郤正自然是無法拒絕,道:“那好吧,既然是諸君所想,在下就獻醜了。”郤正走到一處,拿來一卷,道:“這篇曰《釋譏》,請過目。”


    《釋譏》,其辭曰:


    或有譏餘者曰:”...吾子以高朗之才,珪璋之質,兼覽博窺,留心道術,無遠不致,無幽不悉;挺身取命,幹茲奧秘,躊躇紫闥,喉舌是執,九考不移,有入無出,究古今之真偽,計時務之得失。雖時獻一策,偶進一言,釋彼官責,慰此素飱,固未能輸竭忠款,盡瀝胸肝,排方入直,惠彼黎元,俾吾徒草鄙並有聞焉也。盍亦綏衡綏轡,迴軌易塗,輿安駕肆,思馬斯徂,審曆揭以投濟,要夷庚之赫憮,播秋蘭以芳世,副吾徒之彼圖,不亦盛與!”


    通俗意思:“有人指責我,他說:‘...你以高明的才幹,美玉一樣的品行,再加上廣見博聞,潛心專研道術,無遠而不達,沒有哪種久遠史實你不熟悉;挺身舍命,掌管機密,自由出入宮廷,掌重臣之責,朝中為官曆經九考而職位不移,有進無退,能探求古今事情的真偽,能考察時事政務的得失。雖說有時能獻上一計策,偶爾進諫一句良言,不過是以此應付職位的職責,以此欣慰自己無愧國家俸祿,然而這樣的行為並不能竭盡忠心,披肝瀝膽,力排眾議,敢於直言,惠顧百姓,使我這種粗野鄙陋的人也有出頭之日。你應該停下馬車放鬆繩索,掉頭轉軌,車駕輕鬆自如而任意而行,縱馬向前,清楚河之深淺再渡,要走寬廣平坦的路才能順利前行,播下秋蘭才能芳香人間,輔助我來擴展宏圖,這樣難道不是一種高尚嗎?’”


    餘聞而歎曰:“嗚唿,有若雲乎邪!夫人心不同,實若其麵,子雖光麗,既美且豔,管窺筐舉,守厥所見,未可以言八紘之形埒,信萬事之精練也。”


    通俗意思:“我郤正聽他這麽指責我,迴答道:‘唉,怎麽能這麽說呢,人心不同,就像麵貌不同一樣,你雖然容顏漂亮且豔麗,但你的見識就像竹管窺天和竹筐裝泥,保守成見,我無法與你討論天下大事,不能與你研究萬事深義。’”


    或人率爾,仰而揚衡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


    通俗意思:“有人很直率,仰麵舒展眉目對我道:‘這是什麽話?這是什麽話?’”


    餘應之曰:“虞帝以麵從為戒,孔聖以悅己為尤。若子之言,良我所思,將為吾子論而釋之。昔在鴻荒,朦昧肇初,三皇應籙,五帝承符,爰暨夏、商,前典攸書。姬衰道缺,霸者冀扶,嬴氏慘虐,吞嚼八區,於是從橫雲起,狙詐如星,奇衺蠭動,智故萌生;或飾真以仇偽,或挾邪以幹榮,或詭道以要上,或鬻技以自矜;背正崇邪,棄直就佞,忠無定分,義無常經。故鞅法窮而慝作,斯義敗而奸成,呂門大而宗滅,韓辯立而身刑。夫何故哉?利迴其心,寵耀其目,赫赫龍章,鑠鑠車服。偷幸苟得,如反如仄,淫邪荒迷,恣睢自極,和鸞未調而身在轅側,庭寧未踐而櫟折榱覆。天收其精,地縮其澤,人吊其躬,鬼芟其額。初升高岡,終隕幽壑,朝含榮潤,夕為枯魄。是以賢人君子,深圖遠慮,畏彼咎戾,超然高舉,寧曳屬於塗中,穢濁世之休譽。彼豈輕主慢民,而忽於時務哉?蓋《易》著行止之戒,《詩》有靖恭之歎,乃神之聽之而道使之然也。”


    通俗意思:“我迴答他道:‘虞舜麵對稱讚自己的人很警惕,孔子麵對取悅自己的人認為是過失。這二位說的話,就是我心中所想,也將為我來給你的問題作解釋。以前世界混沌時,民智未開而天地初創,三皇順天之籙圖,五帝承天之符命,直到夏、商之際,仍然遵循前人典製。周姬衰亡而道德淪喪,諸侯稱霸之人興起而匡扶它,秦國兇暴,要吞並天下,於是連橫者雲起,詭詐之人如繁星,奸邪之人如群蜂湧動,使得巧弄如雜草萌生;有的人偽裝掩護對敵人的仇恨,以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名利,玩弄陰謀以要挾主上,以賣弄本領來抬高自己;背棄正義而崇尚邪惡,拋棄正直而親近讒佞,不知何為忠誠,也不堅持節義。所以商鞅的法規無用而邪惡乘機,李斯的法治失效而奸詐四起,呂不韋勢力顯赫招至滅族,韓非子建立理論卻自身受刑。這都是什麽緣故呢?是利益使人心動,是榮寵耀花眼目,盛大的龍形圖案,光芒閃爍的車馬服飾。僥幸苟得這些,就高興得輾轉反側,淫邪慌亂,恣意妄為,然而車馬的動鈴未響便身死轅下,庭院未進入梁柱就折斷。上天收取魂魄,大地奪其恩澤,人們哀憫他的身體,鬼神砍掉他的額頭。剛上到高岡,終隕葬深穀,早晨還榮光煥發,傍晚即枯朽落魄。所以賢能的君子,深謀遠慮,畏懼債孽,超脫塵世而隱居安貧,寧可像在泥路上拖著尾巴的動物一樣,也要遠離混亂時世留取好名聲。如此的人難道是輕視君主忽視百姓,而不理會時務嗎?以前《易經》上記載著對人們行為的警誡,《詩經》有對恭謹地奉守職位的讚歎,這都是神的指令,而且也是客觀規律所決定的。’”


    自我大漢,應天順民,政治之隆,皓若陽春,俯憲坤典,仰式乾文。播皇澤以熙世,揚茂化之酢醇,君臣覆度,各守厥真,上垂詢納之弘,下有匡救之責,士無虛華之寵,民有一行之跡,粲乎亹亹,尚此忠益。然而道有隆窳,物有興廢,有聲有寂,有光有翳。朱陽否於素秋,玄陰抑於孟春,羲和逝而望舒係,運氣匿而耀靈陳。衝、質不永,桓、靈墜敗,英雄雲布,豪傑蓋世,家挾殊議,人懷異計。故從橫者欻披其胸。狙詐者暫吐其舌也。


    通俗意思:“自從我大漢,順應民意以來,政治昌隆,就像陽春的光明,俯看地理,仰望天際,傳播漢皇恩澤於世間,推行德治使得民風醇正,君臣都履行製度,百官各守其職,皇帝有認真聽取並采納忠言,臣子有匡正救國的職責,士人沒有虛華不實際的恩寵,民眾都有統一的行為準則,上下都勤勉不倦,忠義備受尊崇。然而社會發展的規律是有興衰的時候,事物有產生有衰亡,有聲音就有寂寞,有光明就有陰暗。夏終入秋,冬去春來,太陽落而月亮升,一個朝代的氣衰後就有另一個朝代的興起。漢衝帝、漢桓帝、漢靈帝時國家衰敗,英雄如雲一樣密布,眾多豪傑覆蓋世間,各家都有不同的主張,人人都各懷野心。所以擅長合縱連橫的人馬上就敞開胸懷。奸詐的人就會談論他們的想法。”


    今天綱已綴,德樹西鄰,丕顯祖之宏規,縻好爵於士人,興五教以訓俗,豐九德濟民,肅明祀以礿祭,幾皇道以輔真。雖跱者未一,偽者未分,聖人垂戒,蓋均無貧;故君臣協美於朝,黎庶欣戴於野,動若重規,靜若疊矩。濟濟偉彥,元凱之倫也,有過必知,顏子之仁也。侃侃庶政,冉、季之治也,鷹揚鷙騰,伊、望之事也;總群俊之上略,含薛氏之三計,敷張、陳之秘策,故力征以勤世,援化英而不遑,豈暇修枯籜於榛穢哉!


    通俗意思:“如今天道綱紀已經廢弛,德政在西土建立,光大祖先宏偉的威儀,賜予官吏爵位,推行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用來移風易俗,修養九德(忠、信、敬、剛、柔、和、固、貞、順)來拯救百姓,有序地祭祀宗廟,盡心輔佐使政治實現王道。雖說割據的天下還沒有統一,虛偽的人還沒能分辨出來,但聖人早有訓誡,隻有平均合理才能使天下人不再貧困;所以在朝廷上君臣之間協調融洽,就會讓黎民百姓歡欣擁戴,動則依據法度,靜則循規蹈矩。美好卓越,這是八元、八凱那樣的人,有過必改,這是顏迴的德仁,政事有條不紊,如冉有、子路那樣治理國家,像雄鷹飛翔一樣,像猛鷙騰飛一樣,就如伊尹、呂尚的故事;總集群賢的智謀,聽取薛公的三計,運用張良、陳平的策略,努力征討而為國事操勞,援引賢能人才都來不及,哪能休假去修整雜亂汙穢的枯竹呢?”


    等等內容。


    眾人觀之歎之,無不稱讚郤正之文。


    薑維視察成都的城防,孟光等人在東觀賞讀郤正的文章,看來武與文,硬朗與華美,兼修在京城。那麽今後又將發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吳宮風雲巴西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存亡之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學者鳳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學者鳳鳥並收藏存亡之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