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鬧了妖邪,這是一國大事。
議政殿裏兩日齊天,眾多大臣不知尊誰為主。
一條沒牙的老狼展示著他的餘威。
聖人環視四周,“朕的寢宮裏有鬼怪作祟,何等奇恥大辱!爾等身為朝中大臣……日日都說世道清明,無妖邪敢於京中作祟。這是打朕的臉麽?這是打爾等的臉!國中瘟疫傳播,北境妖國來犯。爾等日日都言說天下大治,誆騙本君,粉飾太平。這樣的世道能好麽?這下好了,終於鬧到朕的眼巴前了。爾等可還有什麽交代啊?”
太子瞥了一眼聖人。是他把尹威的腦袋送去後宮當人皮燈籠。這事兒問責下來,定然先要給他安一個不孝的罪名。但是他在乎麽?相當在乎。這名聲就是他身上的皮,若剝去這層皮,他怕是就要得位不正了。做能做得,但不可說得。
太子上前一步,“尹威邪魂能飄搖到京都,定然是有內應。若無人掛記,無人供奉香火。尹威之魂又怎會頭七日前來至京中。”
戶部尚書和兵部尚書頭皮一緊大感不妙,對視一眼。
戶部尚書先一步啟奏,“陛下。國神觀與尋妖司連夜抓捕,與宗廟護法神兩相配合。已肅清宮中邪祟。城隍入京都縣太守之夢,匯報了來犯邪祟的出處。這些邪祟都是戰場亡魂,死於妖口未被吞噬之輩。他們雖怨錯了人,卻也在提醒我等,這是抵禦妖邪未盡其功。才致使這些忠臣良將心生怨念。”
聖人默默地聽。
兵部尚書亦上前一步,“微臣統領全局,坐鎮指揮部,每每發號施令,總有掣肘。這些兒郎死得冤枉,怨恨這朝局混亂,如此才闖了宮中。他們也並未傷害陛下,這也隻是提醒陛下。朝中不寧啊。”
太子抿嘴一笑,這兩個蠢貨。以直臣麵貌言說當下局勢,豈不知這才犯了台上那條老狼的忌諱。跟著尹威這些年狐假虎威,他們怕是忘了這條老狼才是那麽最好麵子。
聖人感慨一聲,“兩位愛卿的意思是他們怨朕,怨恨朕識人不明,怨恨朕號令不清。他們怨恨朕沒能統領好這個朝局,怨恨朕貪圖享樂。可是朕放權給尹相,尹威的魂魄為何要來尋朕問仇呢?尹相重用了你們二位尚書,你們為何會讓這些忠臣良將陷於危難呢?就連迴鄉沐休的尹相都死於妖口。”
戶部尚書腦門冒出冷汗。尹相是死於妖口麽?聖人怎麽睜著眼睛說瞎話?
太子此時冒出來言道,“兒臣以為,尹威邪魂闖入京都,定然是有大恨未消。矛頭直指皇宮,這是對我羅氏不滿。兒臣以為該查。查尹相為何生此大恨。”
聖人哼道,“沁兒去查。”
“兒臣領旨。”
兵部尚書咬牙啟奏,“微臣以為,當下朝中事務繁多,不該自亂陣腳。”
聖人好奇地問,“沁兒重用高氏,如今領兵北上肅清妖軍,大勢明朗。我等還有為什麽危難不成?”
兵部尚書趕忙匯報,“那順國妖軍領袖白啟君坐鎮北疆之外,羅真大將被困於乙堡。我等雖可北上除妖,卻不曾一日安全。若乙堡被破,這天下勢若累卵,危也。此情此景之下,更是要同心協力,共克難關。高氏領兵北上之際,要集合朝中所有力量,打通補給線路,讓乙堡不在孤懸在外,內外相通,天下大勢……”兵部尚書剛想說,順也,卻也覺著順這個字是妖國國號,吭哧一下,補上,“複如初也。”
太子一旁感慨,你們這些個貪官汙吏,怕是隻念著那“複如初也”吧。
太子當下請罪道,“兒臣把親舅頭顱做成燈籠,有違禮法。此為兒臣不孝之罪。但兒臣認為,尹相當權之時,竊我羅氏公器之權,出於泄憤,忘乎所以,牽累雙親。忠孝不可兩全。兒臣之怒,因忠失孝。兒臣認罪。兒臣懇請父皇下令清查六部,莫讓我羅朝再生癡恨權利的冤魂!”
聖人終於笑了聲,“太子言說忠孝兩難全。的確啊。念你忠,朕就不罰你失禮。可是尹相真的如沁兒說得那般不堪麽?朕許多年來錯信了人麽?朕以為該查一查。看看尹威是否借著與朕是親家關係胡作非為。查一查這尹氏許多年來都做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情,才催生如此多的冤魂。不過兵部尚書說得也有理,我羅朝不該自亂陣腳。那就隻查尹氏!沁兒,明白了麽?”
“兒臣領旨!”
待一眾大臣都走後,聖人留下了太子。
聖人說,“太子那句‘竊取公器’用得好啊。”
“兒臣直抒胸臆罷了。”
“朕這條沒牙的老狼給你上一課吧。這戶部和兵部。動不得。”
“兒臣不明父王所指。”
“你我二人,如何號令羅朝天下?如你所言,你與我,都是公器化身。這權利莫要貪戀半分,想辦法分出去才是對的。尊其有序,方能求穩。亂局之下,你拔出了兩根楔子,用誰去填,你想好了麽?若填不上怎麽辦?”
“這……”羅沁一時半會兒答不上,因為他當真沒去想過用誰去頂替戶部尚書和兵部尚書。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這道理最簡單,卻也最難。你自以為立於不敗之地,卻不知腳下是一灘沙土。你一生求穩麽?為何此時這般急切?殺了這二人,絕了那豪門對你有何好處?”
太子眯著眼,“這二人乃是朝中蛀蟲,父皇這些年由著他們,把這朝堂敗壞成什麽樣子?”
聖人拍拍皇位,“沁兒過來。”
“兒臣不敢。”
“你是要承大位者,羅朝疆域之內,就沒有你不敢的。過來!你當是旨意便好!”
“是。”
聖人挪了挪屁股,指著小屋裏的空蕩,點了點每一個位置。
“這些人都是聰明人,都是飽讀史書,心思難猜之輩。你在台下看著朕,朕的表情一絲一毫都瞞不過你。但隻要你一低下頭,朕就不知你想什麽。
你坐在這,想想當你獨自看著那些人,數十個人的心思要你去猜,你能猜得透誰?當一條傷國本的政令從這個房間出去,他們每個人都明白後果。但是每個人都在計較自己的得失。
唯有咱倆坐在這,這是公器。國本是我們的得失,他們的私本也是我們的得失。朕這一輩子,最不願意的就是計較得失。所以朕摟錢修園子。修出後山給朕養老。
你不一樣。你要把正陽法統請迴來,你要把庸合法統治理好。難啊。你這笨的,怎麽就選了最難的一條路。”
太子咬著牙,“都是你們逼的啊。爹逼著,娘逼著。兒臣帶著腳銬一步步往這條路上走,走著走著,就看不見迴頭路了。”
聖人輕笑一聲,“朕逼你了麽?”
太子無言以對。
當太子從議政殿的小間裏出來,看到六部之人都匆匆忙忙,他忽然感覺父皇之言正確至極。這世上並非離了他不可。一架車跑得好好的,是他偏偏要拆了重做。但這車還在跑著,他方才就想卸了兩個輪子。既然這兩個輪子卸不掉,那總要找些能卸掉的零件。
太子已經完全掌控了都察院,去翻尹氏舊賬。太子經過聖人點撥,動手很有分寸。自尹威以下查,隻查尹姓之人。甚至給國相都留了個麵子,由頭是尹相生前治下不嚴。
即便是如此查,南門菜市口都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南門阻塞,南市人就多。
楊暮客和懷王站在高山上,能看見南門的怨氣衝天。人氣和怨氣糾葛在一起,這天寒地凍也有了一絲溫情。
楊暮客指著那個掉腦袋的大臣說,“他的頭不圓潤,所以命不好。這是無妄之災,貧道等會兒要去念經發送一下。”
羅懷詫異地問,“大可這樣的功德也做麽?”
楊暮客嗬嗬一笑,“功德不分大小。”
“定安受教了。”
一絲怨念蔓延出來,這些怨念自然是朝著東宮去。護法神將怨念的去路堵死,怨念又朝著羅懷而來。
楊暮客咯咯一笑,“你被你那坑兒子的父親拖累,這些怨念你要如何處置?”
羅懷掐了一個淨氣訣,“定安已是方外之人,這些怨氣尋不到我。”
楊暮客趕忙攔住他,“喲嗬,這可不行。你若躲了幹淨,怨念就要到了南邊,去尋你那妃子肚裏娃娃去。”
隻見楊暮客掐七十二變踐行功德章,三分變化之厚德載物之變。身上金光一閃,一道無字金符天上垂下。
“謳功頌德,永世其芳。四方護法,皆求其名。煌煌天地,負載其光。”
京都城隍大人從陰間走出來,“本神官領上人法旨,攔截怨念,澄明四方。”
隻見城隍提起墨筆在無字金符上寫下,鎮。
以金壓之,自現光明。
楊暮客指著城隍收攏怨念的行動說,“這便是我上清門的性。澄明寰宇。貧道當下做不到,自是先從澄明四方開始。城隍大人亦懂貧道心意,借金炁西來,以一個鎮字壓住怨念。不疏導,不消滅,留之待日後處置。最為恰當。”
“七十二變用得如道友一般順當,不知要花多少決心去修行。”
楊暮客得意地說,“莫把咱們修士當成了俗道。心界寬些,這世間你比他們看得清楚。便是今日看不清楚,待明日來看。活得夠久,自然明白更多道理。七十二變,小戲法罷了。就算粟嶽親自來施展踐行功德章,他有貧道這樣的功德麽?他有貧道這樣的身份麽?”
羅懷吃驚地說,“道友說話何敢如此驕橫?”
“非是貧道驕橫。而是你們羅朝俗道當真上不得台麵。貧道見過有真意的俗道。以一人之力,攔數萬陰兵與山間。守到了身死道消。那道士不會七十二變,亦或者他會,貧道也不知曉。那人隻是劃下一道大陣,日日打理,五百年大陣餘威猶在。”
“定安聽得心中起敬。”
“少啊。這樣的俗道太少了。定安道友若是修建幽玄門別院,不如先從教導俗道開始。你也可以用俗道的名頭躲了清閑。”
羅懷點頭,“紫明道友果然深知我心。定安正是心有此意。”
城隍行功完畢後來向兩個修士述職。
“迴稟紫明上人,怨念已經盡數鎮壓,以金炁消磨這些惡鬼神魂。待來日罪責償清,送與斬魂台抹殺。”
楊暮客掐子午訣作揖,“有勞城隍大人。”
羅懷一旁看著楊暮客,覺著這人當真是百變多怪。說他驕橫,自恃輩分高絕,把旁人都當成蠢物來看。說他和善,不拘泥於禮節,行事隨心從不拖泥帶水。
送走了城隍,楊暮客掐著迷魂法,領著羅懷走到了南門菜市口。
凡人見不著他倆,那些癡迷的魂也不知這兩個袞服之人為何而來。他們無恨無怨麽?說不清。但恨沒找著人,怨自己命歹。
楊暮客拿出一遝紙,又拿出一個小鑼,用筷子敲了下。他唱起了《十三香》的調子。
“小小的紙兒,它四四方方。”
“草木灰漿造成紙張。”
“若問這紙 它有啥用啊”
“聽我慢慢地來說詳……”
“史官用它錄萬象。”
“文人拿它寫文章……”
“你命終了……我祭奠……拿紙做成寶錢送來生……”
“紙張落到了我的手……張張變成了金玉方……”
“去東方……它亮光芒。”
“送給了陰差莫要藏。”
“來生許是莫須有,今生他遺憾傷心腸。”
“莫要想著家中事兒,兒孫有福自是滿堂昂。”
“趁天亮,你趕緊走。”
“別等了黑天惹禍殃。”
“走得快,兒孫好。”
“走得慢了惹命喪昂。”
羅懷黑著臉給那些鬼魂發紙,等到最後一個鬼領了紙錢走後,他才用拐著彎的調子說,“您奏是,這麽給他們發送?”
楊暮客點頭,“這不挺好麽。你若是以為貧道念什麽往生經。那都是唬人的東西,人都死了,還偏偏要去教些個大道理。教誰呢?他們若有來生記得住麽?就算命好,開了宿慧,就死得這麽個冤枉樣子,你指著他們還能念著前生的好?”
羅懷歎息,抱拳拱拱手,“紫明道友言之有理。”
“發送好了咱們就迴吧。”
迴去的路上羅懷盯著楊暮客看看,“紫明道友等等把那唱詞教我一遍唄。”
“調會了就行,詞兒你自己隨意填。”
“多謝紫明道友。”
議政殿裏兩日齊天,眾多大臣不知尊誰為主。
一條沒牙的老狼展示著他的餘威。
聖人環視四周,“朕的寢宮裏有鬼怪作祟,何等奇恥大辱!爾等身為朝中大臣……日日都說世道清明,無妖邪敢於京中作祟。這是打朕的臉麽?這是打爾等的臉!國中瘟疫傳播,北境妖國來犯。爾等日日都言說天下大治,誆騙本君,粉飾太平。這樣的世道能好麽?這下好了,終於鬧到朕的眼巴前了。爾等可還有什麽交代啊?”
太子瞥了一眼聖人。是他把尹威的腦袋送去後宮當人皮燈籠。這事兒問責下來,定然先要給他安一個不孝的罪名。但是他在乎麽?相當在乎。這名聲就是他身上的皮,若剝去這層皮,他怕是就要得位不正了。做能做得,但不可說得。
太子上前一步,“尹威邪魂能飄搖到京都,定然是有內應。若無人掛記,無人供奉香火。尹威之魂又怎會頭七日前來至京中。”
戶部尚書和兵部尚書頭皮一緊大感不妙,對視一眼。
戶部尚書先一步啟奏,“陛下。國神觀與尋妖司連夜抓捕,與宗廟護法神兩相配合。已肅清宮中邪祟。城隍入京都縣太守之夢,匯報了來犯邪祟的出處。這些邪祟都是戰場亡魂,死於妖口未被吞噬之輩。他們雖怨錯了人,卻也在提醒我等,這是抵禦妖邪未盡其功。才致使這些忠臣良將心生怨念。”
聖人默默地聽。
兵部尚書亦上前一步,“微臣統領全局,坐鎮指揮部,每每發號施令,總有掣肘。這些兒郎死得冤枉,怨恨這朝局混亂,如此才闖了宮中。他們也並未傷害陛下,這也隻是提醒陛下。朝中不寧啊。”
太子抿嘴一笑,這兩個蠢貨。以直臣麵貌言說當下局勢,豈不知這才犯了台上那條老狼的忌諱。跟著尹威這些年狐假虎威,他們怕是忘了這條老狼才是那麽最好麵子。
聖人感慨一聲,“兩位愛卿的意思是他們怨朕,怨恨朕識人不明,怨恨朕號令不清。他們怨恨朕沒能統領好這個朝局,怨恨朕貪圖享樂。可是朕放權給尹相,尹威的魂魄為何要來尋朕問仇呢?尹相重用了你們二位尚書,你們為何會讓這些忠臣良將陷於危難呢?就連迴鄉沐休的尹相都死於妖口。”
戶部尚書腦門冒出冷汗。尹相是死於妖口麽?聖人怎麽睜著眼睛說瞎話?
太子此時冒出來言道,“兒臣以為,尹威邪魂闖入京都,定然是有大恨未消。矛頭直指皇宮,這是對我羅氏不滿。兒臣以為該查。查尹相為何生此大恨。”
聖人哼道,“沁兒去查。”
“兒臣領旨。”
兵部尚書咬牙啟奏,“微臣以為,當下朝中事務繁多,不該自亂陣腳。”
聖人好奇地問,“沁兒重用高氏,如今領兵北上肅清妖軍,大勢明朗。我等還有為什麽危難不成?”
兵部尚書趕忙匯報,“那順國妖軍領袖白啟君坐鎮北疆之外,羅真大將被困於乙堡。我等雖可北上除妖,卻不曾一日安全。若乙堡被破,這天下勢若累卵,危也。此情此景之下,更是要同心協力,共克難關。高氏領兵北上之際,要集合朝中所有力量,打通補給線路,讓乙堡不在孤懸在外,內外相通,天下大勢……”兵部尚書剛想說,順也,卻也覺著順這個字是妖國國號,吭哧一下,補上,“複如初也。”
太子一旁感慨,你們這些個貪官汙吏,怕是隻念著那“複如初也”吧。
太子當下請罪道,“兒臣把親舅頭顱做成燈籠,有違禮法。此為兒臣不孝之罪。但兒臣認為,尹相當權之時,竊我羅氏公器之權,出於泄憤,忘乎所以,牽累雙親。忠孝不可兩全。兒臣之怒,因忠失孝。兒臣認罪。兒臣懇請父皇下令清查六部,莫讓我羅朝再生癡恨權利的冤魂!”
聖人終於笑了聲,“太子言說忠孝兩難全。的確啊。念你忠,朕就不罰你失禮。可是尹相真的如沁兒說得那般不堪麽?朕許多年來錯信了人麽?朕以為該查一查。看看尹威是否借著與朕是親家關係胡作非為。查一查這尹氏許多年來都做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情,才催生如此多的冤魂。不過兵部尚書說得也有理,我羅朝不該自亂陣腳。那就隻查尹氏!沁兒,明白了麽?”
“兒臣領旨!”
待一眾大臣都走後,聖人留下了太子。
聖人說,“太子那句‘竊取公器’用得好啊。”
“兒臣直抒胸臆罷了。”
“朕這條沒牙的老狼給你上一課吧。這戶部和兵部。動不得。”
“兒臣不明父王所指。”
“你我二人,如何號令羅朝天下?如你所言,你與我,都是公器化身。這權利莫要貪戀半分,想辦法分出去才是對的。尊其有序,方能求穩。亂局之下,你拔出了兩根楔子,用誰去填,你想好了麽?若填不上怎麽辦?”
“這……”羅沁一時半會兒答不上,因為他當真沒去想過用誰去頂替戶部尚書和兵部尚書。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這道理最簡單,卻也最難。你自以為立於不敗之地,卻不知腳下是一灘沙土。你一生求穩麽?為何此時這般急切?殺了這二人,絕了那豪門對你有何好處?”
太子眯著眼,“這二人乃是朝中蛀蟲,父皇這些年由著他們,把這朝堂敗壞成什麽樣子?”
聖人拍拍皇位,“沁兒過來。”
“兒臣不敢。”
“你是要承大位者,羅朝疆域之內,就沒有你不敢的。過來!你當是旨意便好!”
“是。”
聖人挪了挪屁股,指著小屋裏的空蕩,點了點每一個位置。
“這些人都是聰明人,都是飽讀史書,心思難猜之輩。你在台下看著朕,朕的表情一絲一毫都瞞不過你。但隻要你一低下頭,朕就不知你想什麽。
你坐在這,想想當你獨自看著那些人,數十個人的心思要你去猜,你能猜得透誰?當一條傷國本的政令從這個房間出去,他們每個人都明白後果。但是每個人都在計較自己的得失。
唯有咱倆坐在這,這是公器。國本是我們的得失,他們的私本也是我們的得失。朕這一輩子,最不願意的就是計較得失。所以朕摟錢修園子。修出後山給朕養老。
你不一樣。你要把正陽法統請迴來,你要把庸合法統治理好。難啊。你這笨的,怎麽就選了最難的一條路。”
太子咬著牙,“都是你們逼的啊。爹逼著,娘逼著。兒臣帶著腳銬一步步往這條路上走,走著走著,就看不見迴頭路了。”
聖人輕笑一聲,“朕逼你了麽?”
太子無言以對。
當太子從議政殿的小間裏出來,看到六部之人都匆匆忙忙,他忽然感覺父皇之言正確至極。這世上並非離了他不可。一架車跑得好好的,是他偏偏要拆了重做。但這車還在跑著,他方才就想卸了兩個輪子。既然這兩個輪子卸不掉,那總要找些能卸掉的零件。
太子已經完全掌控了都察院,去翻尹氏舊賬。太子經過聖人點撥,動手很有分寸。自尹威以下查,隻查尹姓之人。甚至給國相都留了個麵子,由頭是尹相生前治下不嚴。
即便是如此查,南門菜市口都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南門阻塞,南市人就多。
楊暮客和懷王站在高山上,能看見南門的怨氣衝天。人氣和怨氣糾葛在一起,這天寒地凍也有了一絲溫情。
楊暮客指著那個掉腦袋的大臣說,“他的頭不圓潤,所以命不好。這是無妄之災,貧道等會兒要去念經發送一下。”
羅懷詫異地問,“大可這樣的功德也做麽?”
楊暮客嗬嗬一笑,“功德不分大小。”
“定安受教了。”
一絲怨念蔓延出來,這些怨念自然是朝著東宮去。護法神將怨念的去路堵死,怨念又朝著羅懷而來。
楊暮客咯咯一笑,“你被你那坑兒子的父親拖累,這些怨念你要如何處置?”
羅懷掐了一個淨氣訣,“定安已是方外之人,這些怨氣尋不到我。”
楊暮客趕忙攔住他,“喲嗬,這可不行。你若躲了幹淨,怨念就要到了南邊,去尋你那妃子肚裏娃娃去。”
隻見楊暮客掐七十二變踐行功德章,三分變化之厚德載物之變。身上金光一閃,一道無字金符天上垂下。
“謳功頌德,永世其芳。四方護法,皆求其名。煌煌天地,負載其光。”
京都城隍大人從陰間走出來,“本神官領上人法旨,攔截怨念,澄明四方。”
隻見城隍提起墨筆在無字金符上寫下,鎮。
以金壓之,自現光明。
楊暮客指著城隍收攏怨念的行動說,“這便是我上清門的性。澄明寰宇。貧道當下做不到,自是先從澄明四方開始。城隍大人亦懂貧道心意,借金炁西來,以一個鎮字壓住怨念。不疏導,不消滅,留之待日後處置。最為恰當。”
“七十二變用得如道友一般順當,不知要花多少決心去修行。”
楊暮客得意地說,“莫把咱們修士當成了俗道。心界寬些,這世間你比他們看得清楚。便是今日看不清楚,待明日來看。活得夠久,自然明白更多道理。七十二變,小戲法罷了。就算粟嶽親自來施展踐行功德章,他有貧道這樣的功德麽?他有貧道這樣的身份麽?”
羅懷吃驚地說,“道友說話何敢如此驕橫?”
“非是貧道驕橫。而是你們羅朝俗道當真上不得台麵。貧道見過有真意的俗道。以一人之力,攔數萬陰兵與山間。守到了身死道消。那道士不會七十二變,亦或者他會,貧道也不知曉。那人隻是劃下一道大陣,日日打理,五百年大陣餘威猶在。”
“定安聽得心中起敬。”
“少啊。這樣的俗道太少了。定安道友若是修建幽玄門別院,不如先從教導俗道開始。你也可以用俗道的名頭躲了清閑。”
羅懷點頭,“紫明道友果然深知我心。定安正是心有此意。”
城隍行功完畢後來向兩個修士述職。
“迴稟紫明上人,怨念已經盡數鎮壓,以金炁消磨這些惡鬼神魂。待來日罪責償清,送與斬魂台抹殺。”
楊暮客掐子午訣作揖,“有勞城隍大人。”
羅懷一旁看著楊暮客,覺著這人當真是百變多怪。說他驕橫,自恃輩分高絕,把旁人都當成蠢物來看。說他和善,不拘泥於禮節,行事隨心從不拖泥帶水。
送走了城隍,楊暮客掐著迷魂法,領著羅懷走到了南門菜市口。
凡人見不著他倆,那些癡迷的魂也不知這兩個袞服之人為何而來。他們無恨無怨麽?說不清。但恨沒找著人,怨自己命歹。
楊暮客拿出一遝紙,又拿出一個小鑼,用筷子敲了下。他唱起了《十三香》的調子。
“小小的紙兒,它四四方方。”
“草木灰漿造成紙張。”
“若問這紙 它有啥用啊”
“聽我慢慢地來說詳……”
“史官用它錄萬象。”
“文人拿它寫文章……”
“你命終了……我祭奠……拿紙做成寶錢送來生……”
“紙張落到了我的手……張張變成了金玉方……”
“去東方……它亮光芒。”
“送給了陰差莫要藏。”
“來生許是莫須有,今生他遺憾傷心腸。”
“莫要想著家中事兒,兒孫有福自是滿堂昂。”
“趁天亮,你趕緊走。”
“別等了黑天惹禍殃。”
“走得快,兒孫好。”
“走得慢了惹命喪昂。”
羅懷黑著臉給那些鬼魂發紙,等到最後一個鬼領了紙錢走後,他才用拐著彎的調子說,“您奏是,這麽給他們發送?”
楊暮客點頭,“這不挺好麽。你若是以為貧道念什麽往生經。那都是唬人的東西,人都死了,還偏偏要去教些個大道理。教誰呢?他們若有來生記得住麽?就算命好,開了宿慧,就死得這麽個冤枉樣子,你指著他們還能念著前生的好?”
羅懷歎息,抱拳拱拱手,“紫明道友言之有理。”
“發送好了咱們就迴吧。”
迴去的路上羅懷盯著楊暮客看看,“紫明道友等等把那唱詞教我一遍唄。”
“調會了就行,詞兒你自己隨意填。”
“多謝紫明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