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從北吹向南。一縷飛雪從客棧屋頂落下。
眼前的短暫迷茫正如季通的思緒。他不停地思考如何進一步行動。
他想過與那守衛的兵卒製造事端,鬧得沸沸揚揚。
他想過奪長戟衝勁衛所,大殺四方。
他想過與那徐匯開誠布公,阻止襲殺。
那一縷飛雪消散,落在地上找不見。正如季通的胡思亂想。
少爺說了,若能報官,那便報官。若能找出主使者,那便記下那人樣貌。
報官去……
集市裏是有報館。報館不但提供最新消息,也有傳遞信件的功用。此時季通依舊在偽裝,他還是那副憨厚老實,不曾見過世麵的模樣。
這店鋪裏傳信分書信與音信。書信便是那店家寫好,以玉鑒影印發與對方。音信是及時音信,用得是那收聲顯影的青銅鑒,收費自然貴些。畢竟年年需要道院的學士上門祭金整新,花銷不菲。
進了店鋪寒暄幾句,言說自己會用,便上了二樓的單間。
單間隔音很好,牆壁是軟的。店家也不會無聊偷聽來傳信之人,因為不論是玉鑒還是青桐鑒都是要在官家留底的。
季通坐下,桌上有筆架,桌前放著一塊玉板。拿起筆寫下“周上國崖山港城刑部衙門”,然後將玉板放於青桐鑒的玉製函匣內。玉匣有小型化的監察玉鑒,獲悉地址後會自動駁接相連炁脈。
寶鑒起初還映著季通的麵容,然後淡淡發光,顯著“已聯結”三個字。
“港城衙門刑部律司,何事通告?”鏡麵上顯示著與那渾厚男聲同步的文字。
“港城以北徐家莊集市上有人要襲擊過客。”
“通告人,籍貫,姓名,現居地址……”
季通看著寶鑒上言簡意賅的字,撓了撓頭。
“西岐國漁陽郡城人,季通,現隨東家前往周上國都城,我獨自一人在港城北徐家莊集市。”
“西岐國人?”
那邊二話不說斷了通信。
季通咚地一聲砸了桌麵一下。裝了一晌午的孫子,唯獨被這句話戳進了肉裏。顫抖著手取出玉板寫了第二遍,憋著一口氣等著那頭聯結。久久無人響應。
索性又寫了一次,這次改了地址。寫“周上國崖山港城知州宅”。
青桐鑒剛顯示已聯結。
季通憋著怒音說,“讓姓劉的過來……”
“敢問何事尋劉知州?”
“您告訴他大可道長的親隨有要事相告,晚了他官爵不保。”
“大人稍候……”
那劉知州剛吃過午飯,正泡茶消食。聽了下人的話匆匆趕了過來。
“我是劉知州,你有何事相告?”
“徐家莊集市有人要襲殺何玉常。”
“你如何得知?”
“襲殺的人是防妖衛所的兵卒。”
“徐家莊已經過了我港城轄區,我如何管得?”
“何玉常是從港城出來的,他要死了的話你自己掂量……”
說完季通先關了那函匣上的符篆開關。
劉知州在東花廳的書房裏來迴踱步,他看了看青桐鑒的玉匣,覺得音信相傳不妥。坐在木椅上從書桌的抽屜裏取出一張紙鳶信紙。
邊思邊寫,寫完後裝進紙鳶信封,兩手一拋。紙鳶撲騰騰地飛向炁脈。
與此同時那周上國都城裏刑部衙門也發現了季通的音信。
國家機械轉動之下,效率遠高於郡城府衙。刑部衙門調取隴陰郡郡城大陣玉鑒影石的存檔。數十捕快從兩日前開始看,不出一刻時間找出了何人出城調兵,這些兵卒又是何時出城換崗。
紙鳶撲騰騰地飛出了刑部衙門。
隴陰郡郡守收到了劉知州寄來的紙鳶,打開信放在桌麵上。
他自是看不見書房內鬼氣森森。盧金山的書記遊神就站在郡守的椅背後麵,看著那桌上的信紙。城隍大人也站在桌子外麵,歪著頭看著那倒過來的字。
遊神問那城隍,“你說這郡守會派人收拾爛攤子嗎?”
城隍搖了搖頭,“老夫不知。這人又非我隴陰郡人,他巴不得我隴陰郡的勳貴全都因此事牽連進去。”
遊神狐疑地看了看,“你這般殷勤,是不是你家後人也在那堆人裏?”
城隍瞪了他一眼,“那你又在此擔心什麽?”
遊神從那椅背後頭走出來,對城隍作揖,“小神說錯話了。神官多擔待。還不是那上清門的小道士,出手不知輕重。怕擾了此方人道。”
聽完這話那城隍更是心焦,他已知曉那小道士是個心狠手辣的。但凡路遇不平,鏟了不說,還用雷法劈個幹淨。
那遊神湊過去,“若不然城隍使個耳邊風,迷了這郡守的心?”
老城隍再瞪他一眼,“就算你這遊神放我一迴,老夫有多少陰德容他們這麽敗下去?”
盧金山欲往周上國修建道場,準備了好幾百年。但天道宗一直以海陸易物之路搪塞。這地兒天道宗雖不設道場,但那些道場卻都聽天道宗的。這老城隍是開國的功臣,被供奉成了神官。如今周上國國運興隆,人道愈發昌盛。盧金山頗有些迫不及待了。這上清門的小道士正是來得好不如來得巧。一塊敲門磚已經蓄勢待發。若是那天道宗不想碰得頭破血流,便要讓出一分人道香火。
畢竟數千年之前此處神道不興,宗門遊神肆意走動,拿來做易物之路便於管理。如今人道興盛之象已現,天道宗值守以借口搪塞海主,目的就是此處地盤海中龍種不得分潤。
那海主要得是什麽公平?不跟你以物易物就是不公平?海主犯得著因此小事兒而得罪仙界巨擘?又何以倒向正法教?原因就是這周上國國壽悠遠綿長。海主本以為一百多年前的國戰這周上國要開始邁入頹勢,誰又能料想四代國主皆是興邦之才。雄國治下,根骨周正者層出不窮。非獨有人,亦有妖。
綿綿的海岸線,都歸了人道來管,那妖便要退。退至深海。
莫說錆海,這是周上國的海疆,就連她翅撩海都要船來船往。人道未興之時,陸上的妖為了躲避人道,本來會遷於外海,她海主是得權得勢。若那些妖都被宗門收了去,海裏的妖精掀了船,吃了人。找誰?找得就是她翅撩海海主!今日一厘,明日一尺,天道宗會逼得她退無可退。直到所謂的海主成了那人道陪襯,一如城隍之流。她是龍王之後,她流的是燭龍的血。屈於人下?她不允!
所以此時天道宗治下宗門的遊神炁脈裏看著,而盧金山的遊神入場。而這兩宗的修士都在等,在周上國的都城裏頭等。等著那撞破局勢的來。
周上國的大局不能亂,城隍哪怕知道自己家裏的後人貪財。他們要以換血之法開了那何家府庫。既能逼得王上退步,又能擴私兵再奪軍功。但他不得不派手下的嘍囉去通知楊暮客。死一個總要好過死絕。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和妖的爭端也因於此。倘若人道共和,人可生財,鳥有野食。那便是好光景。
但這周上國已然顯露獠牙,顯刀兵之象。王上居高台,俯瞰眾生。他皆不以為意。正如此時周王王城內閱各地布政使監察奏章。和熙郡大雪瑞豐年。黎長郡冰封渡河,需五日挖鑿才可開通。內保郡密林大火,遷三縣民眾避災。等等……
刑部與監察司共送曲栗腐敗案後續奏章,他隻是隨手一放,看都未看。
他關心的是這國中捉妖進度,大好的冬天,那些餓著肚子的妖精會想盡辦法食人。但農閑的人也要奮起反抗。以鄉村為基底的巡查隊,以各地衛所兵卒臨時組建狩妖軍。整個周上國的土地要清掃一遍。周王需要確定明年,不論是農事生產還是工事生產都處於穩定之中。
邊上白白胖胖的老太監再次提醒周王,那急奏需趕快批複。
周王看看他笑了,“你又伸手了?”
太監低頭小聲迴他,“奴婢怎敢呢。”
周王歪著頭繼續看他,“那你急個什麽?”
太監瑟瑟發抖。
周王歎了口氣,“又是哪一家托話兒了?”
太監喘了口氣,“奴婢隻是心係那曲栗的間諜案和貪腐案。國內蛀蟲不除,又如何對外用兵呢。”
周王哈哈大笑,“本王以除妖練兵,皆是氣血充盈,肝膽相照的勇士。那國內蛀蟲如何擋得了本王用兵之計?”
太監諂媚地迴王上,“王上智慧無雙,自是刀兵所指皆無敵。”
王上搖了搖頭,“都說閹人誤國,你這老東西隨口跑風。我周上國又才興旺多久?我若是信了你,打完此戰,再對周邊藩屬國用兵。吞下數不盡的疆土。稱帝與那冀朝平起平坐何如?”
老太監咯咯一笑,“若是王上有此雄心,徐徐圖之有何不可。”
周王隨手把那折子甩到老太監臉上,老太監接下用雙手捧著哆哆嗦嗦。
周王冷眼看他,“你自己去辦,應了別人什麽就給人家什麽。但本王給你立個規矩,那就是不能出亂子。一點兒亂子都不行!”
“奴婢聽旨。”
王上看著那老奴婢慢慢悠悠的背影,寒聲道,“記著我周上國的王法……”
老太監趕緊迴身作揖,“奴婢記著。”
禦書房安靜下來,周王挑了挑燈芯。劈劈啪啪屋裏亮了幾分。
雲鼎觀的王靈官穿牆顯影,說了隴陰郡的城隍欲與那外來貴邦的修士接觸之事。
周王捏了捏眉心,本來這些事他無需知曉,更毋需去管。那一頭兒的事情本與世俗政權無關。若要是想以世俗權力掌控非凡之力,西岐國的下場就是例子。但雲鼎觀的俗道給他講明了他們作為修士與龍種貿易之路的重要性,也講明了如今修行界的大勢之爭。作為俗人領袖,他亦要在這其中抉擇。
得罪了海主,海疆不寧。
若把盧金山拒之門外,恐日後妖邪治理被延宕。
扶禮觀就在周上國的蒼茫山林之中。這些修士於此經營數千年,莫說神官多被其冊封。就說那扶禮觀若是扶持他國,這樣的損失周王也擔待不起。
王靈官走後周王癱坐在椅子裏,他心力交瘁。不知父王當年是否如此之難……
……
兩架馬車一前一後在冬日雪景中悠然趕路。
西邊那一抹紅暈染雪地以金粉。路旁的樹好似一朵花。
楊暮客坐在前車,代替了季通趕車。他是不會趕車的,隻會捅捅馬屁股。廚青也不會,畢竟進道門之前他是坐車的,進道門之後他是騎鳥的。
反正隻有大路一條,走不偏,速度慢些也沒人在意。
隴陰郡出動了數百名捕快乘坐浮舟抵達徐家莊集市時,那些衛所的兵卒已經披甲執戈。雙方若要刀兵相見自然是血流成河。好在來的人不止有捕快,還有勳貴。
常家老太爺今年七十有三,就那麽一步步顫顫巍巍地走到衛所門口。
“常飛,你出來……”
那院裏沒個聲響。
老太爺啪地一聲把拐棍兒丟了,往地上一跪嚎著,“常飛,爺爺我求你了。你給我出來……”
那院裏還是沒個聲響。
不多會兒那衛所小樓的門開了。兩個兵卒抬著一具屍首走了出來。
誰都沒料到常飛就這麽死了。隴陰郡的小侯爺就躺在那雪地裏。徐家商號的大掌櫃就是這常飛的舅舅,他緊忙從那群捕快的隊伍後麵衝出來,一把架起老爺子。
三十幾個兵卒走出小樓,將長戟丟在校場。站成一排等著那些捕快捉拿。
季通在集市裏也被逮走了。他雖是報信的。一個西岐國人跑到周上國的地盤上,抖摟出隴陰郡常勝侯家的機密。還裝成了港城來的勳貴之後,這是想做什麽?
季通起初還掙紮幾下,那捕頭一個大耳刮子給他扇老實了。好漢不吃眼前虧。季通知道自己掙紮下去也討不到好。少爺不會不管不顧,那廚青也得幫忙撈他出來。
所以馬車剛到集市,隴陰郡刑部司長和誠五縣的縣令就來接人。接他們去臨時公堂受審。
進了公堂司長主審,縣令副審。老太爺旁聽,徐家商號的大掌櫃一旁候著。
眼前的短暫迷茫正如季通的思緒。他不停地思考如何進一步行動。
他想過與那守衛的兵卒製造事端,鬧得沸沸揚揚。
他想過奪長戟衝勁衛所,大殺四方。
他想過與那徐匯開誠布公,阻止襲殺。
那一縷飛雪消散,落在地上找不見。正如季通的胡思亂想。
少爺說了,若能報官,那便報官。若能找出主使者,那便記下那人樣貌。
報官去……
集市裏是有報館。報館不但提供最新消息,也有傳遞信件的功用。此時季通依舊在偽裝,他還是那副憨厚老實,不曾見過世麵的模樣。
這店鋪裏傳信分書信與音信。書信便是那店家寫好,以玉鑒影印發與對方。音信是及時音信,用得是那收聲顯影的青銅鑒,收費自然貴些。畢竟年年需要道院的學士上門祭金整新,花銷不菲。
進了店鋪寒暄幾句,言說自己會用,便上了二樓的單間。
單間隔音很好,牆壁是軟的。店家也不會無聊偷聽來傳信之人,因為不論是玉鑒還是青桐鑒都是要在官家留底的。
季通坐下,桌上有筆架,桌前放著一塊玉板。拿起筆寫下“周上國崖山港城刑部衙門”,然後將玉板放於青桐鑒的玉製函匣內。玉匣有小型化的監察玉鑒,獲悉地址後會自動駁接相連炁脈。
寶鑒起初還映著季通的麵容,然後淡淡發光,顯著“已聯結”三個字。
“港城衙門刑部律司,何事通告?”鏡麵上顯示著與那渾厚男聲同步的文字。
“港城以北徐家莊集市上有人要襲擊過客。”
“通告人,籍貫,姓名,現居地址……”
季通看著寶鑒上言簡意賅的字,撓了撓頭。
“西岐國漁陽郡城人,季通,現隨東家前往周上國都城,我獨自一人在港城北徐家莊集市。”
“西岐國人?”
那邊二話不說斷了通信。
季通咚地一聲砸了桌麵一下。裝了一晌午的孫子,唯獨被這句話戳進了肉裏。顫抖著手取出玉板寫了第二遍,憋著一口氣等著那頭聯結。久久無人響應。
索性又寫了一次,這次改了地址。寫“周上國崖山港城知州宅”。
青桐鑒剛顯示已聯結。
季通憋著怒音說,“讓姓劉的過來……”
“敢問何事尋劉知州?”
“您告訴他大可道長的親隨有要事相告,晚了他官爵不保。”
“大人稍候……”
那劉知州剛吃過午飯,正泡茶消食。聽了下人的話匆匆趕了過來。
“我是劉知州,你有何事相告?”
“徐家莊集市有人要襲殺何玉常。”
“你如何得知?”
“襲殺的人是防妖衛所的兵卒。”
“徐家莊已經過了我港城轄區,我如何管得?”
“何玉常是從港城出來的,他要死了的話你自己掂量……”
說完季通先關了那函匣上的符篆開關。
劉知州在東花廳的書房裏來迴踱步,他看了看青桐鑒的玉匣,覺得音信相傳不妥。坐在木椅上從書桌的抽屜裏取出一張紙鳶信紙。
邊思邊寫,寫完後裝進紙鳶信封,兩手一拋。紙鳶撲騰騰地飛向炁脈。
與此同時那周上國都城裏刑部衙門也發現了季通的音信。
國家機械轉動之下,效率遠高於郡城府衙。刑部衙門調取隴陰郡郡城大陣玉鑒影石的存檔。數十捕快從兩日前開始看,不出一刻時間找出了何人出城調兵,這些兵卒又是何時出城換崗。
紙鳶撲騰騰地飛出了刑部衙門。
隴陰郡郡守收到了劉知州寄來的紙鳶,打開信放在桌麵上。
他自是看不見書房內鬼氣森森。盧金山的書記遊神就站在郡守的椅背後麵,看著那桌上的信紙。城隍大人也站在桌子外麵,歪著頭看著那倒過來的字。
遊神問那城隍,“你說這郡守會派人收拾爛攤子嗎?”
城隍搖了搖頭,“老夫不知。這人又非我隴陰郡人,他巴不得我隴陰郡的勳貴全都因此事牽連進去。”
遊神狐疑地看了看,“你這般殷勤,是不是你家後人也在那堆人裏?”
城隍瞪了他一眼,“那你又在此擔心什麽?”
遊神從那椅背後頭走出來,對城隍作揖,“小神說錯話了。神官多擔待。還不是那上清門的小道士,出手不知輕重。怕擾了此方人道。”
聽完這話那城隍更是心焦,他已知曉那小道士是個心狠手辣的。但凡路遇不平,鏟了不說,還用雷法劈個幹淨。
那遊神湊過去,“若不然城隍使個耳邊風,迷了這郡守的心?”
老城隍再瞪他一眼,“就算你這遊神放我一迴,老夫有多少陰德容他們這麽敗下去?”
盧金山欲往周上國修建道場,準備了好幾百年。但天道宗一直以海陸易物之路搪塞。這地兒天道宗雖不設道場,但那些道場卻都聽天道宗的。這老城隍是開國的功臣,被供奉成了神官。如今周上國國運興隆,人道愈發昌盛。盧金山頗有些迫不及待了。這上清門的小道士正是來得好不如來得巧。一塊敲門磚已經蓄勢待發。若是那天道宗不想碰得頭破血流,便要讓出一分人道香火。
畢竟數千年之前此處神道不興,宗門遊神肆意走動,拿來做易物之路便於管理。如今人道興盛之象已現,天道宗值守以借口搪塞海主,目的就是此處地盤海中龍種不得分潤。
那海主要得是什麽公平?不跟你以物易物就是不公平?海主犯得著因此小事兒而得罪仙界巨擘?又何以倒向正法教?原因就是這周上國國壽悠遠綿長。海主本以為一百多年前的國戰這周上國要開始邁入頹勢,誰又能料想四代國主皆是興邦之才。雄國治下,根骨周正者層出不窮。非獨有人,亦有妖。
綿綿的海岸線,都歸了人道來管,那妖便要退。退至深海。
莫說錆海,這是周上國的海疆,就連她翅撩海都要船來船往。人道未興之時,陸上的妖為了躲避人道,本來會遷於外海,她海主是得權得勢。若那些妖都被宗門收了去,海裏的妖精掀了船,吃了人。找誰?找得就是她翅撩海海主!今日一厘,明日一尺,天道宗會逼得她退無可退。直到所謂的海主成了那人道陪襯,一如城隍之流。她是龍王之後,她流的是燭龍的血。屈於人下?她不允!
所以此時天道宗治下宗門的遊神炁脈裏看著,而盧金山的遊神入場。而這兩宗的修士都在等,在周上國的都城裏頭等。等著那撞破局勢的來。
周上國的大局不能亂,城隍哪怕知道自己家裏的後人貪財。他們要以換血之法開了那何家府庫。既能逼得王上退步,又能擴私兵再奪軍功。但他不得不派手下的嘍囉去通知楊暮客。死一個總要好過死絕。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和妖的爭端也因於此。倘若人道共和,人可生財,鳥有野食。那便是好光景。
但這周上國已然顯露獠牙,顯刀兵之象。王上居高台,俯瞰眾生。他皆不以為意。正如此時周王王城內閱各地布政使監察奏章。和熙郡大雪瑞豐年。黎長郡冰封渡河,需五日挖鑿才可開通。內保郡密林大火,遷三縣民眾避災。等等……
刑部與監察司共送曲栗腐敗案後續奏章,他隻是隨手一放,看都未看。
他關心的是這國中捉妖進度,大好的冬天,那些餓著肚子的妖精會想盡辦法食人。但農閑的人也要奮起反抗。以鄉村為基底的巡查隊,以各地衛所兵卒臨時組建狩妖軍。整個周上國的土地要清掃一遍。周王需要確定明年,不論是農事生產還是工事生產都處於穩定之中。
邊上白白胖胖的老太監再次提醒周王,那急奏需趕快批複。
周王看看他笑了,“你又伸手了?”
太監低頭小聲迴他,“奴婢怎敢呢。”
周王歪著頭繼續看他,“那你急個什麽?”
太監瑟瑟發抖。
周王歎了口氣,“又是哪一家托話兒了?”
太監喘了口氣,“奴婢隻是心係那曲栗的間諜案和貪腐案。國內蛀蟲不除,又如何對外用兵呢。”
周王哈哈大笑,“本王以除妖練兵,皆是氣血充盈,肝膽相照的勇士。那國內蛀蟲如何擋得了本王用兵之計?”
太監諂媚地迴王上,“王上智慧無雙,自是刀兵所指皆無敵。”
王上搖了搖頭,“都說閹人誤國,你這老東西隨口跑風。我周上國又才興旺多久?我若是信了你,打完此戰,再對周邊藩屬國用兵。吞下數不盡的疆土。稱帝與那冀朝平起平坐何如?”
老太監咯咯一笑,“若是王上有此雄心,徐徐圖之有何不可。”
周王隨手把那折子甩到老太監臉上,老太監接下用雙手捧著哆哆嗦嗦。
周王冷眼看他,“你自己去辦,應了別人什麽就給人家什麽。但本王給你立個規矩,那就是不能出亂子。一點兒亂子都不行!”
“奴婢聽旨。”
王上看著那老奴婢慢慢悠悠的背影,寒聲道,“記著我周上國的王法……”
老太監趕緊迴身作揖,“奴婢記著。”
禦書房安靜下來,周王挑了挑燈芯。劈劈啪啪屋裏亮了幾分。
雲鼎觀的王靈官穿牆顯影,說了隴陰郡的城隍欲與那外來貴邦的修士接觸之事。
周王捏了捏眉心,本來這些事他無需知曉,更毋需去管。那一頭兒的事情本與世俗政權無關。若要是想以世俗權力掌控非凡之力,西岐國的下場就是例子。但雲鼎觀的俗道給他講明了他們作為修士與龍種貿易之路的重要性,也講明了如今修行界的大勢之爭。作為俗人領袖,他亦要在這其中抉擇。
得罪了海主,海疆不寧。
若把盧金山拒之門外,恐日後妖邪治理被延宕。
扶禮觀就在周上國的蒼茫山林之中。這些修士於此經營數千年,莫說神官多被其冊封。就說那扶禮觀若是扶持他國,這樣的損失周王也擔待不起。
王靈官走後周王癱坐在椅子裏,他心力交瘁。不知父王當年是否如此之難……
……
兩架馬車一前一後在冬日雪景中悠然趕路。
西邊那一抹紅暈染雪地以金粉。路旁的樹好似一朵花。
楊暮客坐在前車,代替了季通趕車。他是不會趕車的,隻會捅捅馬屁股。廚青也不會,畢竟進道門之前他是坐車的,進道門之後他是騎鳥的。
反正隻有大路一條,走不偏,速度慢些也沒人在意。
隴陰郡出動了數百名捕快乘坐浮舟抵達徐家莊集市時,那些衛所的兵卒已經披甲執戈。雙方若要刀兵相見自然是血流成河。好在來的人不止有捕快,還有勳貴。
常家老太爺今年七十有三,就那麽一步步顫顫巍巍地走到衛所門口。
“常飛,你出來……”
那院裏沒個聲響。
老太爺啪地一聲把拐棍兒丟了,往地上一跪嚎著,“常飛,爺爺我求你了。你給我出來……”
那院裏還是沒個聲響。
不多會兒那衛所小樓的門開了。兩個兵卒抬著一具屍首走了出來。
誰都沒料到常飛就這麽死了。隴陰郡的小侯爺就躺在那雪地裏。徐家商號的大掌櫃就是這常飛的舅舅,他緊忙從那群捕快的隊伍後麵衝出來,一把架起老爺子。
三十幾個兵卒走出小樓,將長戟丟在校場。站成一排等著那些捕快捉拿。
季通在集市裏也被逮走了。他雖是報信的。一個西岐國人跑到周上國的地盤上,抖摟出隴陰郡常勝侯家的機密。還裝成了港城來的勳貴之後,這是想做什麽?
季通起初還掙紮幾下,那捕頭一個大耳刮子給他扇老實了。好漢不吃眼前虧。季通知道自己掙紮下去也討不到好。少爺不會不管不顧,那廚青也得幫忙撈他出來。
所以馬車剛到集市,隴陰郡刑部司長和誠五縣的縣令就來接人。接他們去臨時公堂受審。
進了公堂司長主審,縣令副審。老太爺旁聽,徐家商號的大掌櫃一旁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