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主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燈聯,元宵張燈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不僅有大量膾炙人口的元宵詠燈詩,而且也留下了無數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燈聯。
元初\\南宋末,南宋有個叫賈似道的人鎮守淮陰時,有一年上元燈節張燈,門客中有人摘唐詩詩句作門燈聯“天下三分明月夜,揚州十裏小紅樓。”據說,此聯為中國最早的燈聯。此後曆代都有人爭相效仿,在大門或顯眼的柱子鑲掛壁燈聯、門燈聯,不僅為元宵佳節增添了節日情趣,也為賞燈的人們增加了欣賞的內容。
被稱為“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ah桐城人張英、張廷玉,皆能詩善對。有一年元宵佳節,張府照例張燈掛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聯試子“高燒紅燭映長天,亮,光鋪滿地。”小廷玉思索時聽到門外一聲花炮響,頓時領悟,對曰“低點花炮震大地,響,氣吐衝天。”對仗工整,天衣無縫,堪稱妙對。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聯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歲時赴京趕考,元宵節路過某地,邊走邊賞燈,見一大戶人家高懸走馬燈,燈下懸一上聯,征對招親。聯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見了,一時對答不出,便默記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隨風飄動的飛虎旗出對“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親聯應對出,被取為進士。歸鄉路過那戶人家,聞知指親聯仍無人對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聯迴對,被招為快婿。一副巧合對聯,竟成就了王安石兩大喜事。
傳說明成祖朱棣於某年元宵節微服出遊,遇一秀才,談得頗投機。朱棣出上聯試他才情,聯雲:“燈明月明,燈月長明,大明一統。”那秀才立即對出下聯“君樂民樂,君民同樂,永樂萬年。”“永樂”是明成祖年號,朱棣大喜,遂賜他為狀元。
元宵燈謎,燈謎在春秋時代就有,那時叫“隱語”,到漢魏時才開始稱為“謎”,南宋時有人將謎語寫在燈上,在上元節讓人猜燈謎。南宋後,賞花燈、猜燈謎讓元宵節的氣氛熱鬧而溫馨。由於燈謎都難以猜中,如同老虎難以被射中一樣,所以也稱為“燈虎”。傳統燈謎的製作講求一定的格式,需運用巧思才可以製出十分高妙的燈謎,是中國獨創的文學藝術。
有一年元宵節,乾隆皇帝帶著一群文武大臣,興致勃勃前去觀看燈會。左看各種燈籠五顏六色,美不勝收;右瞧各種燈籠別致風趣,耐人尋味。看到高興時,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們也出謎聯,讓大家猜一猜。大學士紀曉嵐稍思片刻,就揮筆在宮燈上寫了一副對聯: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詩不是,詞不是,《論語》也不是。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個個抓耳撓腮,怎麽也猜不出來,最後還是紀曉嵐自己揭了謎底:猜謎。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觀燈,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隻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曆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台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遊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在台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裏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歐陽修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辛棄疾寫道:眾裏尋它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走百病,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正月十五元宵節還有一些鮮為人知已經失傳的民間活動,這裏列舉二三。
祭門、祭戶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很簡單,把楊樹支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裏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逐鼠,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裏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麵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裏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象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和漢族一樣,部分少數民族兄弟也過元宵節,它們分別是滿族、朝鮮族、赫哲族、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白族、錫伯族、藏族、納西族、瑤族、佘族、布依族、壯族、黎族和仡佬族等。
元宵燈聯,元宵張燈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不僅有大量膾炙人口的元宵詠燈詩,而且也留下了無數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燈聯。
元初\\南宋末,南宋有個叫賈似道的人鎮守淮陰時,有一年上元燈節張燈,門客中有人摘唐詩詩句作門燈聯“天下三分明月夜,揚州十裏小紅樓。”據說,此聯為中國最早的燈聯。此後曆代都有人爭相效仿,在大門或顯眼的柱子鑲掛壁燈聯、門燈聯,不僅為元宵佳節增添了節日情趣,也為賞燈的人們增加了欣賞的內容。
被稱為“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ah桐城人張英、張廷玉,皆能詩善對。有一年元宵佳節,張府照例張燈掛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聯試子“高燒紅燭映長天,亮,光鋪滿地。”小廷玉思索時聽到門外一聲花炮響,頓時領悟,對曰“低點花炮震大地,響,氣吐衝天。”對仗工整,天衣無縫,堪稱妙對。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聯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歲時赴京趕考,元宵節路過某地,邊走邊賞燈,見一大戶人家高懸走馬燈,燈下懸一上聯,征對招親。聯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見了,一時對答不出,便默記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隨風飄動的飛虎旗出對“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親聯應對出,被取為進士。歸鄉路過那戶人家,聞知指親聯仍無人對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聯迴對,被招為快婿。一副巧合對聯,竟成就了王安石兩大喜事。
傳說明成祖朱棣於某年元宵節微服出遊,遇一秀才,談得頗投機。朱棣出上聯試他才情,聯雲:“燈明月明,燈月長明,大明一統。”那秀才立即對出下聯“君樂民樂,君民同樂,永樂萬年。”“永樂”是明成祖年號,朱棣大喜,遂賜他為狀元。
元宵燈謎,燈謎在春秋時代就有,那時叫“隱語”,到漢魏時才開始稱為“謎”,南宋時有人將謎語寫在燈上,在上元節讓人猜燈謎。南宋後,賞花燈、猜燈謎讓元宵節的氣氛熱鬧而溫馨。由於燈謎都難以猜中,如同老虎難以被射中一樣,所以也稱為“燈虎”。傳統燈謎的製作講求一定的格式,需運用巧思才可以製出十分高妙的燈謎,是中國獨創的文學藝術。
有一年元宵節,乾隆皇帝帶著一群文武大臣,興致勃勃前去觀看燈會。左看各種燈籠五顏六色,美不勝收;右瞧各種燈籠別致風趣,耐人尋味。看到高興時,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們也出謎聯,讓大家猜一猜。大學士紀曉嵐稍思片刻,就揮筆在宮燈上寫了一副對聯: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詩不是,詞不是,《論語》也不是。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個個抓耳撓腮,怎麽也猜不出來,最後還是紀曉嵐自己揭了謎底:猜謎。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觀燈,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隻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曆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台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遊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在台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裏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歐陽修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辛棄疾寫道:眾裏尋它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走百病,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正月十五元宵節還有一些鮮為人知已經失傳的民間活動,這裏列舉二三。
祭門、祭戶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很簡單,把楊樹支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裏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逐鼠,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裏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麵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裏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象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和漢族一樣,部分少數民族兄弟也過元宵節,它們分別是滿族、朝鮮族、赫哲族、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白族、錫伯族、藏族、納西族、瑤族、佘族、布依族、壯族、黎族和仡佬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