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兩支這個時代無可置疑的強軍在各自主帥的指揮之下,都開始了觀察對方的陣型和部署,企圖找出哪怕一點破綻和漏洞出來。


    明清兩軍幾乎同步完成了大軍的部署,朱慈烺和多鐸一樣,都正站在軍中工匠打造出來的指揮台之上,眺望著對麵大軍的大陣。


    明軍的軍陣長達數裏,層次分明,一個個長矛方陣線列整齊,旌旗飛舞,士兵肅然挺立,宛如木偶,隻聽號令,方陣移動的時候也井然有序,絲毫不見一點混亂,看起來氣勢如虹。


    各方陣前方擺放著上百門大小型火炮,這種火炮其實早已經在湖廣和南直隸戰場上出現過,也引起了清軍高層的重視,但是滿清目前還根本沒有能力彷造。


    多鐸遠遠看去,位於軍陣中央的朱慈烺新軍讓他不由得有些後背發涼,這樣的軍隊,他從未見過,所有人就像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一樣。


    他手中的五六萬八旗兵,除去首次參加戰鬥的新丁和年邁的老兵,還有近四萬五千多精銳,再加上兩三萬的綠營兵精銳,數千藩兵,可謂是整個大清國的最強軍團了。


    但就是這樣的強軍,和對麵的精銳比起來,還是感覺少了氣勢,這讓多鐸十分不解——明軍究竟是如何訓練出那種氣勢的,為什麽以前沒有?


    但作為一個優秀的軍事統帥,多鐸很快就將這些想法壓製了下來,他扭頭看向尼堪和屯齊,以及孔有德,沉誌祥,還有耿仲明的兒子耿繼茂等將領。


    “諸位都看到了,朱慈烺擺出了如此嚴密的陣型。”多鐸頓了頓,又道:“你們都說說,咱們該如何破?”


    諸將聞言都沉默了下去,片刻之後,尼堪最先站了出來,拱手道:


    “王爺,依我看,那朱慈烺擺出的這個陣型,雖說基本上擋住了正麵,兩翼也有騎兵壓陣,看起來十分妥當。


    但如此一來,他們的縱深不足,隻要我們迷惑之,使其軍陣後方的部隊偏向另外一側,再利用騎兵的速度優勢猛鑿而去,必能一舉擊潰之。”


    “王爺,尼堪貝勒說得沒錯。”屯齊也插嘴進來:


    “明軍騎兵不足,所以攻擊能力並不強,如今其前陣都是戰兵,槍炮,長槍,刀盾層層疊疊,最後還有騎兵壓陣,無非就是想要增強防禦力,消耗我大軍騎兵。但如此一來,其也就隻能被動防禦,處處挨打了。”


    “細說!”多鐸滿意地點了點頭道。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我大清騎兵來去如風,在戰場之上向來所向披靡,朱慈烺所部之陣又是長陣,左右難以相顧,隻要一處破,便處處破,絕難久戰,而往來突襲正是我騎兵之利。


    如此一來,隻要大戰開始,朱慈烺為了維持戰線穩定,就得不斷投入預備兵馬,直到無兵可用,陣型大亂。”屯齊侃侃而談道。


    多鐸聽罷,不由得眉頭緊皺,他並不覺得朱慈烺會如此愚蠢,事情也不會那麽簡單,對方這樣布置,背地裏應當是有什麽製勝的方略的。


    但是,如今尼堪和屯齊兩人都沒說到點子上,而且太過輕敵了,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朱慈烺所部的騎兵隻有少數部署在陣前,其餘的都在後方壓陣,若此龐大的一支機動力量,是絕對不能小覷的,一旦己方的陣線出了什麽岔子,極有可能會受到對方的致命一擊。


    “王爺,兩位貝勒,末將倒是覺得,朱慈烺所部之陣另有妙處。”孔有德忽然出列,拱手抱拳道:


    “明軍軍陣戰線雖長,但每一個小陣之間的距離隻有二三十步,大陣之間也不過四五十步,都在火槍的射擊範圍之內,其後方還有騎兵壓陣,戰兵,槍炮兵,騎兵,相互之間可以隨時支援,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覷。


    而且,明軍陣前的那些火炮殺傷力極強,射速又十分快,我大軍若是硬衝,恐怕很難取得突破,末將覺得這是朱慈烺決勝的關鍵。”


    孔有德在徐城外和明軍交手了數次,又有去年淮河一戰的慘痛經曆,對朱慈烺麾下大軍的武器裝備,戰鬥力,戰術,乃至是兵種之間的配合熟練度都十分了解。


    多鐸聽罷,隨即點頭同意道:“嗯,你說得沒錯,不止是明軍的戰兵,槍炮兵,其後匯聚的上萬騎兵同樣是一個巨大隱患,隨時可能成為大戰勝負的決定因素。”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清軍昨日剛剛奪下的兩個荒村今日就因為明軍主力抵達而失去了,多鐸好不容易通過戰略進攻取得一點戰場優勢也隨之失去。


    這些都使得他已經開始懷疑自己出兵攻占荒村堡壘的所謂進攻,都是朱慈烺設下的圈套。所以,現在麵對朱慈烺有些令人迷惑的部署之時,多鐸的提防之心不是一般的強。


    而另一邊,朱慈烺和張煌言,徐誌彪,任宣,常青山,黃得功,劉澤清等手下大將也站在望台之上,觀察著清軍的動向。


    李邦華從武昌派來地八百裏加急信使今天早上突然傳來緊急軍情,說是荊州方向的清軍存在異動,似乎要強行渡河。這讓朱慈烺心中不由得擔心起來,他必須速戰速決,在阿濟格東進之前,擊敗多鐸。


    眼前的滿清大軍黑壓壓一片,各旗兵馬旗幟,衣甲都十分鮮明,其後還有上萬精挑細選出來的綠營兵,他們明顯因為久經戰陣,成為了多鐸的預備役。至於其餘的綠營兵兵,似乎都被當成了輔兵來使用。


    這個時候,就不是兵馬越多越好了,那些戰鬥力和裝備兵甲都不能滿足戰場需求的綠營兵,自然不能安排上陣。除非到時候需要用他們來斷後。


    這種強軍之間的大戰,是容不得有任何閃失的!


    朱慈烺和手下諸將一番觀察之後,很快就對多鐸的戰略意圖有了猜測,特別是其集中大量騎兵在西麵一側的部署。


    不過,多鐸此舉具體是為了什麽,諸將都還沒有個定論,疑兵之計,聲東擊西,亦或者說重兵突破?無論是哪一個都有可能,而且戰略意圖其實都類似,隻是進攻的方向不一樣。


    而這就是問題的關鍵的。朱慈烺並沒有那麽多兵馬,可以隨意加強軍陣任何部位的防禦,所以隻能依靠戰場上的指揮藝術,來擊退敵人。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不過,除此之外,多鐸的部署倒也沒有什麽異常的地方。


    這兩支軍隊其實在底子上是一樣的,本質上都是明朝廷北方邊軍的底子。隻是根據各自的需求,進行了不少的改革罷了。


    當然,因為這些革新,兩支軍隊之間的差距,也由此產生了,戰爭的勝負,自然也會受其影響。


    隨著兩軍陣前,騎兵的鼓號聲響起,朱慈烺和多鐸各自派出的數千騎兵先鋒最終還是爆發了大戰。


    明軍兩個千總部,一千五百餘騎兵成三列陣型,以兼顧騎兵軍陣的寬度和縱深,長槍,鈀,腰刀依次成行,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馬上的騎兵都是統一的鎖子甲加棉甲,三層防護。


    滿清騎兵在數量上占據優勢,作戰經驗也更加豐富,但明軍騎兵都經過了嚴苛的訓練,陣法遠比清軍要強得多。


    雙方都是軍中精銳,戰馬也十分優良,裝備更是大同小異,能否贏得勝利,就要看士兵最終爆發出來的戰鬥力了。


    很快,隨著旗手將旗幟斜向前方,軍號聲陡然響起,兩軍騎兵都同時開始策動馬匹前衝。


    此時,兩支騎兵大軍的距離尚遠,也都沒有真正用力,隻是緩慢前行。


    這個時候,什麽時間,什麽距離衝鋒,就得靠領兵將領的能力和經驗了,一個準確的判斷可以使得己方大軍獲得先發優勢,這至關重要。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明軍騎兵經過一年多的訓練,全都熟練掌握了加速中保持陣型不亂的本事,這是騎陣充分獲勝,發揮戰鬥力的關鍵。


    騎兵通過觀察各自旗隊長的位置,控製著自己的馬速,整個過程如同行雲流水,沒有出現任何差錯,整個騎兵軍陣也保持著密集的陣型持續推進。


    清軍的騎兵也已經陣列迎來,同樣氣勢如虹而來,他們並不把這些明軍騎兵看在眼裏。仗著兵力優勢,還派出了遊騎騷擾殿前軍的軍陣。


    他們分成小隊,散往明軍騎兵軍陣的兩翼,用騎弓射出輕箭攻擊,但明軍可是三層盔甲,這樣的攻擊幾乎沒有任何效果。


    騎兵軍陣中的少數幾個騎兵被射殺之後,後麵的騎兵又立即補上了,這點損失對整個騎陣而已毫無影響。


    很快,雙方騎兵就接近到五百步,兩軍軍陣中都開始響起加速的號角。陣前不時有輕箭飛來,前排士兵眼中都是跳動的馬頭,各級軍官都在努力地控製著隊伍,維持著陣線的平直。


    接下是四百米,三百米,馬蹄聲越來越大,越來越急,密密麻麻,很快就匯成了隆隆的悶雷聲。明軍騎兵平直嚴整的陣線就如同一道移動的銅牆鐵壁,銳不可當。


    相比之下,清軍的騎兵陣線在加速奔跑的情況下,就開始出現鬆動了,騎兵間隔也開始變寬。


    這就是訓練與不訓練的差別了。


    在相互對衝的情況下,兩支騎兵的距離轉眼隻剩下不到百步,在如此疾速衝刺之下,不過是眨眼間就會廝殺在一起。


    扣扣五六三七四三陸七伍


    “殺!殺!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拯救大明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為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為家並收藏拯救大明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