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煌言一個軍營接著一個軍營去宣講,很快說話也越來越接地氣了,特別是到鎮江府的“武英營”駐地,最後一站的時候,那些士兵若不是之前就聽說了,都想不到他是一個舉人,隻以為張煌言也是他們的纖夫兄弟,隻不過是嘴巴抹了油,特別能說會道而已。


    朱慈烺知道這個時代的軍隊,幾乎是不重視精神力量的,那些將領們也受限於時代,沒有意識到集體精神,軍人榮譽,配合上嚴苛的軍紀,優厚的軍餉,會使得士兵爆發出怎麽樣的戰鬥力。


    或者說,有一些軍事天才,諸如戚繼光,是預見到了,可是大明根本發不出這樣的軍餉,沒有物質支持,其他的東西,不過是一盤散沙罷了。


    當然,在朱慈烺的計劃裏,訓導官將會成為一個體係,和正在籌備的軍法司一樣,一起管理軍隊,製衡軍官,避免軍隊貪腐和紀律鬆弛。今後或許就不是張煌言這個總訓導官到處宣講了,而是一整個體係在運行。


    被崇禎皇帝下了禁查令之後,南京朝堂終於得到了喘息的機會,而朱慈烺也終於從繁忙的政務中抽出身來,他在巡查軍隊之前,首先和倪元璐一起來到了南京城內的火器工坊之中。


    如今,整個江南地區官營工坊中的工匠都已經被崇禎下旨調到了南京。但因為明朝廷的腐敗,官營工坊的匠戶許多都已經逃散,最終隻召到了二百餘人。


    不過,好在江南經濟繁華,手工業發達,民間不缺優秀的工匠,朱慈烺直接開出了高於市場價格一倍的月餉,很快就從臨近的各大城市中招到三千多名工匠,其中大部分隻要學習一段時間,就能上手製作盔甲,火槍了。


    扣扣五六37四三陸七伍


    與此同時,他也已經著手從福建,廣東招攬一批製造火炮火槍的工匠,以滿足大軍的兵器槍炮需求。這個時期,大明境內製炮技術最高的,就屬這兩個靠近澳門的地方了。


    朱慈烺把所有工匠都集中起來之後,將製炮,製槍,製弓弩,製作盔甲的都留在了南京的武器工坊之中,準備和湯若望從澳門請來的那些葡萄牙工匠一起,構成了“南京兵器局”的主幹力量。


    而其餘的工匠,手藝精良的,留在“南京兵器局”,水平差一點的,則是分到各個軍營的兵器工坊,做一些兵甲火器的修修補補和鉛彈,箭矢等消耗性武器的製造工作。一旦開始大戰,這方麵的工作量也會迅速上升。


    “南京兵器局”經過了朱慈烺和工匠們的討論策劃之後,分為了:火炮,火槍,弓弩,刀槍,盔甲,盾牌等等十幾個工坊。


    各種冷兵器自然是本土工匠的長項,虎蹲炮,鳥銃等老式火槍火炮,在備料充足的情況下,本土工匠也能製造出質量優良的產品。而新型火炮,新型火槍,譬如四磅炮,魯密銃等等,就得依靠湯若望即將請來的葡萄牙工匠協助製造了。


    工坊的具體管理朱慈烺自然不會插手,但是新型的管理製度,流水線生產方式,分工協作,新工匠的培訓,以及靈活的薪酬激勵製度,這些關乎火器生產效率和進度的事情,卻是他必然要操心,也是隻有他才能解決的問題了。


    而這些,也是朱慈烺在不改變這個時代科學技術的基礎上,能夠通過管理改革,提高生產力的方法。這是他這個上位者的優勢,也是朱慈烺對這個時代的降維打擊。


    皇太子朱慈烺親臨,戶部尚書倪元璐陪同,兩位重量級人物的突然巡視,給兵器局裏的幾個火槍火炮工坊都造成了不小的轟動。


    每當他們走進工坊的時候,那些工匠都會立即聚集起來,朝著朱慈烺行跪拜禮,高唿“殿下千歲”。朱慈烺雖然心中有些別扭,但也隻能入鄉隨俗。


    朱慈烺每每都會讓這些工匠平身,然後和他們親切地交談工作情況,有沒有遇到什麽困難,和上級的溝通是否通暢......除此之外,通常還會詢問這些工匠們的家屬是否已經得到了安置,衣食住可否有困難。


    讀者身份證-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雖然隻是在裝模做樣,但他是太子,在這個時代,這個身份足以讓無數人效死,更別說是如此禮賢下士了。這樣不花錢就能收攏一批人心的事情,朱慈烺可不會放過。


    巡查了一番之後,朱慈烺又讓兵器局的負責人工部侍郎王英來把兩個火槍工坊的工匠匠頭都召到了兵器局的辦公房中。


    按照朱慈烺的要求,在每一個火器工坊都安排了兩個匠頭,一個是漢人管人事和工藝,另外一個空缺是留給葡萄牙人的,負責監管質量和指導技術。


    這是工坊管理的權力製衡,外國人和本土力量毫無關係,隻會聽命於朱慈烺,使用起來沒有那麽多擔心。


    其實,朱慈烺在湯若望出發澳門的時候,還叮囑了對方一定要多買一些武器製造,兵法軍陣相關的書籍。同時也多帶一些傳教士到南京,他打算另付工錢,讓葡萄牙人將那裏從澳門買來的武器製造的書籍翻譯成漢字,然後再印刷成冊,為之後批量培養工匠做準備。


    這倒不是說大明的工匠不會造槍造炮,但能依著葫蘆畫瓢造出來,和明白裏麵的科學理論,知道不同火炮的口徑比,甚至是模數,進而不斷發展火炮技術,就是另外一迴事了。否則,極有可能像滿清一樣,造的炮越來越大,外形越來越花哨,可是威力卻越來越小。


    技術和成體係的科學雖然長得很像,但並不是一個東西。朱慈烺要做的就是用自己後世的見識,推動科學體係在大明加速確立,以此對滿清,甚至是收複河山之後,對北麵的俄國人,東南的荷蘭人,即將染指東南亞的英國人,都形成碾壓性的武器優勢。


    很快,一臉圓潤,身材有些發福的王英來便領著兩個匠頭來到了辦公房,他來到朱慈烺身邊,弓著腰,態度十分恭敬:“殿下,微臣將他們領來了,請殿下訓話。”


    朱慈烺一抬頭,便看到了兩個表現得十分緊張的中年工匠連忙跪在他麵前,他們顯然是在擔心麵前這個年輕的太子殿下的“訓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拯救大明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為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為家並收藏拯救大明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