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趙,東境,武城
看著城外已然緩緩撤軍的東齊大軍,東境副帥楚珪眉頭緊皺,說實話,這突然的變故,他確實有些無法理解。
要知道,這武城的攻守戰,可已經進行了好幾日了,雙方死傷的將士,都不是一個小數目,可眼下呢?
那司馬奢竟然毫無來由的撤軍了?
那他這些時日,拚命攻城,甚至連自己都持刀衝殺的瘋狂,又是為了何故呢?
“楚玄,今日之局,你可看出了什麽?或者說,今日東齊撤軍,背後可是發生了什麽事情嗎?”
片刻之後,還是想不通的楚珪,轉身看向了一邊的楚玄,忍不住開口詢問了起來。
作為他楚家三代中的老大,若是沒有楚鋒後來居上,楚玄確實可以說是楚家後輩中最為優秀的了。
以而立之年,便可統領名震天下的天啟軍,東征西戰 ,戰功赫赫。
可以說,在他的統領下,天啟軍是穩穩占據大趙巔峰的軍隊,然而,當年齊趙一戰,天啟軍在楚家兩兄弟的騷操作下,引起明澤不滿。
繼而一場算計之下,處於巔峰,無比強大的天啟軍,近乎於被徹底打殘,除了他楚玄之外,五萬天啟軍,也就剩下了不到萬人罷了。
其後,楚家被接連清算,楚勳調離,楚雲奪職,而他楚玄呢?
雖然他依舊還是天啟軍主將,但也就隻是一個名頭罷了,無論是朝堂,還是秦帥那邊,都對天啟軍進行了諸多限製。
以至於曾經威名赫赫,震懾各國的天啟強軍,哪怕是恢複了數年之久,也才不過剛滿三萬之數。
就這,將士們的素質,裝備的配置,軍陣,武備,後勤,等等各方麵,和之前皆不可同日而語。
這種落差,對於楚玄來說,可謂是極大的打擊,奈何,他又有什麽話可說呢?
這一切,不都是他楚家自己作的嗎?
作為武將,打仗,守好疆域就夠了,非要參與到政治之中 ,那麽,被反噬了,也是他們必須承擔的代價。
當然了,這是大勢方麵的,對於楚玄自己來說,他錯了嗎?
他身為將領 ,領命行事,天啟軍也是奉行軍令,楚家的算計和謀劃,也和他沒有多大的關係,說起來,楚玄今日的際遇,對他本人來說,是有些不公平的。
尤其是他多次親率天啟軍,奔襲千裏,馳援晉王趙鈺,更是有數次,拯救陷入了危局的晉王。
這等大功,卻被擱置在此,算起來,晉王趙鈺也確實有些對不起這個大表哥的。
當然了,這隻是一方麵的原因,更大的原因,還是他楚家自己人身上。
晉王趙鈺當年便說過了,楚家隻允許有三人掌軍,一開始的配置,便是楚玄,楚雲,楚鋒三兄弟的名額。
不過是楚雲太廢,能力不足,才被從名額中被剔除了出去,那名額,也就變成了楚鋒,楚玄,楚珪身上了。
如今,楚鋒統領晉陽鐵騎,位階雖然不高,但地位卻極高,是妥妥的軍方高層,而楚珪呢?
東境副帥,掌控武城十萬大軍,以及三萬天啟軍精銳,那麽,唯獨剩下的一個名額,便是楚玄了。
楚玄想要上位 ,唯一的辦法,便是讓楚珪讓步,否則,以如今大趙各方的軍事布局,楚玄根本就沒有其他的任職可能。
這話晉王趙鈺早就說清楚了,但奈何楚家的兩個老家夥們,不願意放棄手中的軍權,裝作聽不懂罷了。
楚玄略微的沉思了片刻,開口說道:“副帥,決戰要開始了,東齊此舉,應該是在聚攏大軍,想要以全力,擊敗我大趙邊軍,若是末將沒有料錯的話,王爺應該是到東境了!”
“大哥,你是說王爺來了,可是,他為何不前來我武城呢?”
站在楚玄身邊的楚祈,當即開口詢問了起來,那言語間竟然還帶著些許的責問之意。
“是啊,大哥,吾等在這武城,死戰多日,連父帥都受了傷,若是王爺到了,他馳援我武城的話,那司馬奢又如何能夠算計到父帥呢?”
隨著楚祈開口,楚銑也忍不住開口了。
看著兩個堂弟的樣子,楚玄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此時此刻,他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好家夥,你們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
責問晉王殿下?
那可是大趙的太尉,軍神,丞相,二皇帝啊,你如何做,是你們可以質問的嗎?
你們還真的把自己當成人物了啊?
如今的戰局,他武城雖然也算是軍情緊急,但作為武將,難道不明白,邊城那邊,才是真正的絕命危機嗎?
人家晉王殿下是王爺,是如今的大趙軍方第一人,他親自出動,那是從整個大趙的戰局來看的,試想一下 ,晉王殿下該是有多昏庸,多傻缺,才會馳援武城吧!
罷了,惹不起,難道還躲不起嗎?
大不了,此後也像是楚鋒堂弟那般,脫離朝堂,直接效命於晉王殿下吧!
看著這兩個堂弟,又想到父親和二叔的行徑,楚玄是真的心累,權力的力量,還真的是足夠可怕啊!
“副帥,既然東齊大軍撤退,武城之危已解,末將請命,率領麾下天啟軍,出城而去,前往和殿下匯合。”
突然的請命,讓楚珪有些皺眉,要知道,如今的天啟軍,雖然比不上當年,但有當年的老卒在,外加這些年楚玄的訓練,實力還是很強大的。
讓他們離開,對於武城的防禦,確實不是一個好事。
就在他還準備找理由推脫的時候,武城之外,一騎飛速的朝著這邊而來,來人並沒有入城,僅是在城下束馬而立。
“奉晉王殿下令,調集楚玄及其麾下天啟軍,趕赴月牙穀地,參與和東齊國戰,此令抵達之日,一日內抵達,任何人不得阻攔,否則,以叛國論處!”
下一刻,軍令便被他射上了城頭,城下的騎士傳令之後,沒有絲毫的猶豫,調轉馬頭,轉身就離開了。
看著手中的軍令,楚珪本還想說些什麽,但麵對晉王軍令,他縱然是晉王的二舅,卻又能如何呢?
“副帥,還請開城,放末將和麾下將士離開。”
看著城外已然緩緩撤軍的東齊大軍,東境副帥楚珪眉頭緊皺,說實話,這突然的變故,他確實有些無法理解。
要知道,這武城的攻守戰,可已經進行了好幾日了,雙方死傷的將士,都不是一個小數目,可眼下呢?
那司馬奢竟然毫無來由的撤軍了?
那他這些時日,拚命攻城,甚至連自己都持刀衝殺的瘋狂,又是為了何故呢?
“楚玄,今日之局,你可看出了什麽?或者說,今日東齊撤軍,背後可是發生了什麽事情嗎?”
片刻之後,還是想不通的楚珪,轉身看向了一邊的楚玄,忍不住開口詢問了起來。
作為他楚家三代中的老大,若是沒有楚鋒後來居上,楚玄確實可以說是楚家後輩中最為優秀的了。
以而立之年,便可統領名震天下的天啟軍,東征西戰 ,戰功赫赫。
可以說,在他的統領下,天啟軍是穩穩占據大趙巔峰的軍隊,然而,當年齊趙一戰,天啟軍在楚家兩兄弟的騷操作下,引起明澤不滿。
繼而一場算計之下,處於巔峰,無比強大的天啟軍,近乎於被徹底打殘,除了他楚玄之外,五萬天啟軍,也就剩下了不到萬人罷了。
其後,楚家被接連清算,楚勳調離,楚雲奪職,而他楚玄呢?
雖然他依舊還是天啟軍主將,但也就隻是一個名頭罷了,無論是朝堂,還是秦帥那邊,都對天啟軍進行了諸多限製。
以至於曾經威名赫赫,震懾各國的天啟強軍,哪怕是恢複了數年之久,也才不過剛滿三萬之數。
就這,將士們的素質,裝備的配置,軍陣,武備,後勤,等等各方麵,和之前皆不可同日而語。
這種落差,對於楚玄來說,可謂是極大的打擊,奈何,他又有什麽話可說呢?
這一切,不都是他楚家自己作的嗎?
作為武將,打仗,守好疆域就夠了,非要參與到政治之中 ,那麽,被反噬了,也是他們必須承擔的代價。
當然了,這是大勢方麵的,對於楚玄自己來說,他錯了嗎?
他身為將領 ,領命行事,天啟軍也是奉行軍令,楚家的算計和謀劃,也和他沒有多大的關係,說起來,楚玄今日的際遇,對他本人來說,是有些不公平的。
尤其是他多次親率天啟軍,奔襲千裏,馳援晉王趙鈺,更是有數次,拯救陷入了危局的晉王。
這等大功,卻被擱置在此,算起來,晉王趙鈺也確實有些對不起這個大表哥的。
當然了,這隻是一方麵的原因,更大的原因,還是他楚家自己人身上。
晉王趙鈺當年便說過了,楚家隻允許有三人掌軍,一開始的配置,便是楚玄,楚雲,楚鋒三兄弟的名額。
不過是楚雲太廢,能力不足,才被從名額中被剔除了出去,那名額,也就變成了楚鋒,楚玄,楚珪身上了。
如今,楚鋒統領晉陽鐵騎,位階雖然不高,但地位卻極高,是妥妥的軍方高層,而楚珪呢?
東境副帥,掌控武城十萬大軍,以及三萬天啟軍精銳,那麽,唯獨剩下的一個名額,便是楚玄了。
楚玄想要上位 ,唯一的辦法,便是讓楚珪讓步,否則,以如今大趙各方的軍事布局,楚玄根本就沒有其他的任職可能。
這話晉王趙鈺早就說清楚了,但奈何楚家的兩個老家夥們,不願意放棄手中的軍權,裝作聽不懂罷了。
楚玄略微的沉思了片刻,開口說道:“副帥,決戰要開始了,東齊此舉,應該是在聚攏大軍,想要以全力,擊敗我大趙邊軍,若是末將沒有料錯的話,王爺應該是到東境了!”
“大哥,你是說王爺來了,可是,他為何不前來我武城呢?”
站在楚玄身邊的楚祈,當即開口詢問了起來,那言語間竟然還帶著些許的責問之意。
“是啊,大哥,吾等在這武城,死戰多日,連父帥都受了傷,若是王爺到了,他馳援我武城的話,那司馬奢又如何能夠算計到父帥呢?”
隨著楚祈開口,楚銑也忍不住開口了。
看著兩個堂弟的樣子,楚玄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此時此刻,他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好家夥,你們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
責問晉王殿下?
那可是大趙的太尉,軍神,丞相,二皇帝啊,你如何做,是你們可以質問的嗎?
你們還真的把自己當成人物了啊?
如今的戰局,他武城雖然也算是軍情緊急,但作為武將,難道不明白,邊城那邊,才是真正的絕命危機嗎?
人家晉王殿下是王爺,是如今的大趙軍方第一人,他親自出動,那是從整個大趙的戰局來看的,試想一下 ,晉王殿下該是有多昏庸,多傻缺,才會馳援武城吧!
罷了,惹不起,難道還躲不起嗎?
大不了,此後也像是楚鋒堂弟那般,脫離朝堂,直接效命於晉王殿下吧!
看著這兩個堂弟,又想到父親和二叔的行徑,楚玄是真的心累,權力的力量,還真的是足夠可怕啊!
“副帥,既然東齊大軍撤退,武城之危已解,末將請命,率領麾下天啟軍,出城而去,前往和殿下匯合。”
突然的請命,讓楚珪有些皺眉,要知道,如今的天啟軍,雖然比不上當年,但有當年的老卒在,外加這些年楚玄的訓練,實力還是很強大的。
讓他們離開,對於武城的防禦,確實不是一個好事。
就在他還準備找理由推脫的時候,武城之外,一騎飛速的朝著這邊而來,來人並沒有入城,僅是在城下束馬而立。
“奉晉王殿下令,調集楚玄及其麾下天啟軍,趕赴月牙穀地,參與和東齊國戰,此令抵達之日,一日內抵達,任何人不得阻攔,否則,以叛國論處!”
下一刻,軍令便被他射上了城頭,城下的騎士傳令之後,沒有絲毫的猶豫,調轉馬頭,轉身就離開了。
看著手中的軍令,楚珪本還想說些什麽,但麵對晉王軍令,他縱然是晉王的二舅,卻又能如何呢?
“副帥,還請開城,放末將和麾下將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