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你竟然要殺老朽?老朽可是大儒,更是你家王妃的長輩,你一個護衛將領,有什麽資格,對老朽動手?”
“老朽要見王爺,要見王妃,此事,他們必須給老朽一個說法!”
“啪!”
一巴掌甩在了安儒的臉上,下一刻,鐵虎一把將安儒提起,嗤笑著開口說道:“安儒,此刻想要見王爺和王妃,未免晚了些吧!”
“本將既然能夠出現在這裏,自然就是代表著王爺之意,您好歹也是大儒,身份尊貴,地位崇高,有些事情做了,總該要認命,不是嗎?”
“不,不,老朽什麽都沒有做,什麽都沒有做,晉王殿下不能這般對我,王妃更不能殺我,絕不能!”
生死之際,這位自視甚高的安家大儒,也變得驚恐不安了起來。
然而,他的驚恐和解釋,在鐵虎這裏,又能有什麽作用嗎?
天禦衛都出手了,就意味著,這個所謂的大儒,今日注定走不出晉王府了!
在鐵虎的右手用力下,安儒拚命的掙紮著,他不想死,他真的不想死啊!
“哢嚓”
脖頸上的骨頭碎裂,安儒的腦袋一歪,整個人無力的倒了下去。
看著眼前老者的屍體,鐵虎不由得輕呸了一下,隨後掏出隨身的戰刀,狠狠的捅進了老者的心髒之中。
天禦衛出手殺的人,是必死的,哪怕是剛才鐵虎已經確定,安儒的脖子斷了,但該補的刀,卻一下都不會少!
臨近傍晚,晉王趙鈺在晉王府中,舉行了規模宏大的宴席,王府三年隱忍,王府眾人自然是受了諸多委屈,今日這一宴,也算是給他們眾人的補償了。
而就在宴席開始的時候,一隊天禦衛急匆匆的出府,沒有絲毫的停留,徑直前往了文院的方向。
午夜,文院,後堂深處
儒首孔良看著眼前的屍體,忍不住歎息了起來,安儒所做之事,他其實是知道的,可是,他卻阻止不了。
相比於此前的父親,他這個後輩,在儒家之中,其實是更為受限的,文院學子什麽的,都好好說,他畢竟是聖人之後,更是手持儒家至寶之人。
儒家之人,對他還是願意信服的,奈何就是這些個大儒們,一個個的高高在上習慣了,大多時候,縱然是他這個文首出麵,人家也都是不怎麽在乎的。
今日之事,便是自視甚高的後果,不是嗎?
“儒家,本是聖人學問,卻又為何會變得這般市儈呢?朝堂上紛爭不斷也就罷了,可是,你們為何又要對晉王殿下出手呢?”
“陛下和王爺的關係,為何你們總是理解不了呢?”
“兩人自小相依,互為依仗,就連天下都可共享,僅是因為滅殺了十萬俘虜的影響,就能夠讓陛下大義滅親?”
“笑話?別說是殺俘了,就算是晉王趙鈺真的屠戮平民,皇帝陛下也至多是收拾王爺一頓,幽禁京都,甚至連其他的重罰,都不一定會有。”
“就陛下那樣的護弟狂魔,你們竟然還敢指望他對親弟弟動手?說句大不敬的話,縱然是大趙亡了,陛下都不會對晉王殿下出手的。”
“哎,為何連我這個後輩都能夠看清楚的事情,你們這些滿腹經綸,遍觀史書的大儒前輩,卻總是深陷其中呢?”
“良兒,這句話錯了,正是因為他們懂得太多了,才永遠都不會相信陛下和王爺之間的感情!”
“以你之見識,縱觀史書,天下,陛下和王爺這般,出身皇室,卻可願意為彼此付出一切的兄弟,真的存在嗎?”
就在孔良歎息不解的時候,在他的身後,一個老者緩緩走了出來,輕輕拍了拍孔良的肩膀,輕聲的開口解釋了起來。
“父親,您怎麽來了,此事竟然還驚動了您嗎?”
看到父親孔顏的出現,孔良匆忙起身,躬身行禮了起來。
“好了,孩子,坐下吧,你我父子,有何許這些所謂的規矩呢?”
“今日,安儒在晉王府邸身死,雖然是他自己找死,但卻也是晉王在向我儒家示威呢?”
“儒家近兩年,確實有些過分了,縱然是陛下和你的刻意縱容,但,凡事都有界限,一旦越過了,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
“就好比如今的儒家,正處於生死界限之間,一旦這根線斷了,我儒家恐怕就要斷了傳承啊!”
“父親,事情何以到了這般嚴重的地步啊?縱然是儒家老輩,做了太多錯事,但學子和儒家無辜啊,陛下師從儒家,又豈會看著我儒家消亡呢?”
“對於父親的話,孔良是真的有些驚恐的,畢竟,他可是儒家這一代的文首,若是儒家在他的手中消亡,他孔良又如何麵對祖宗呢?”
“哎,孩子,倒是父親的不作為,讓你受苦了,然,為父所言,不是虛妄,反而是近些時日,便要發生的了。”
“王爺隱忍三年,三年未曾出王府一步,甚至來說,整個王府之內,除了長史南星,任何人都未曾露麵一次。”
“然而,今日呢?”
“天禦衛親自出動,就連安儒之死,也都是天禦衛副將鐵虎親自動手的,難道到了這個地步,你還覺得,晉王府還會隱忍嗎?”
“轟隆”
父親的話,宛若天雷,在孔良的耳邊炸響,一下子將他給震懾的不輕。
要知道,如今的朝堂,三方勢力,相互爭鬥,紛爭不斷,可是,真要是說起來,這一切,可都是他儒家引起的。
若是此刻,晉王殿下出府,重掌大權,那麽,其對於儒家的清流,近乎於是必然的。
“父親,眼下之局,該如何破局啊?儒家未來,又該何去何從呢?”
孔良是真的急了,事關儒家生死,他作為聖人子嗣,又怎麽會不擔憂呢?
孔顏沉默了,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非他所願,但卻也是因他而起,若非他當年被族叔壓製,世家豪門限製,儒家又何至於成為了今天這個樣子?
“去找你五羊師伯吧,他會給你一個破局之法的,或者說,天下學院那邊,才是我儒家的未來呢?”
“父親,您是說,要我儒家放棄文院嗎?可這文院乃是我儒家數代心血,又豈能。。。”
“夠了,去做事吧,明日一早,將儒家的小輩和先生們,盡數帶到天下學院吧,熊掌和魚,終究是不能兩得的,天下學院也很不錯,不是嗎?”
孔良沒有說話,對於父親的話,他想反駁什麽,但卻無從說起,就像是父親所說的那樣,如今的天下學院,才是大趙最為正統,最為權威的學院了。
也許,儒家加入學院,還真的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呢?
事關未來,這誰又能說的準呢?
“老朽要見王爺,要見王妃,此事,他們必須給老朽一個說法!”
“啪!”
一巴掌甩在了安儒的臉上,下一刻,鐵虎一把將安儒提起,嗤笑著開口說道:“安儒,此刻想要見王爺和王妃,未免晚了些吧!”
“本將既然能夠出現在這裏,自然就是代表著王爺之意,您好歹也是大儒,身份尊貴,地位崇高,有些事情做了,總該要認命,不是嗎?”
“不,不,老朽什麽都沒有做,什麽都沒有做,晉王殿下不能這般對我,王妃更不能殺我,絕不能!”
生死之際,這位自視甚高的安家大儒,也變得驚恐不安了起來。
然而,他的驚恐和解釋,在鐵虎這裏,又能有什麽作用嗎?
天禦衛都出手了,就意味著,這個所謂的大儒,今日注定走不出晉王府了!
在鐵虎的右手用力下,安儒拚命的掙紮著,他不想死,他真的不想死啊!
“哢嚓”
脖頸上的骨頭碎裂,安儒的腦袋一歪,整個人無力的倒了下去。
看著眼前老者的屍體,鐵虎不由得輕呸了一下,隨後掏出隨身的戰刀,狠狠的捅進了老者的心髒之中。
天禦衛出手殺的人,是必死的,哪怕是剛才鐵虎已經確定,安儒的脖子斷了,但該補的刀,卻一下都不會少!
臨近傍晚,晉王趙鈺在晉王府中,舉行了規模宏大的宴席,王府三年隱忍,王府眾人自然是受了諸多委屈,今日這一宴,也算是給他們眾人的補償了。
而就在宴席開始的時候,一隊天禦衛急匆匆的出府,沒有絲毫的停留,徑直前往了文院的方向。
午夜,文院,後堂深處
儒首孔良看著眼前的屍體,忍不住歎息了起來,安儒所做之事,他其實是知道的,可是,他卻阻止不了。
相比於此前的父親,他這個後輩,在儒家之中,其實是更為受限的,文院學子什麽的,都好好說,他畢竟是聖人之後,更是手持儒家至寶之人。
儒家之人,對他還是願意信服的,奈何就是這些個大儒們,一個個的高高在上習慣了,大多時候,縱然是他這個文首出麵,人家也都是不怎麽在乎的。
今日之事,便是自視甚高的後果,不是嗎?
“儒家,本是聖人學問,卻又為何會變得這般市儈呢?朝堂上紛爭不斷也就罷了,可是,你們為何又要對晉王殿下出手呢?”
“陛下和王爺的關係,為何你們總是理解不了呢?”
“兩人自小相依,互為依仗,就連天下都可共享,僅是因為滅殺了十萬俘虜的影響,就能夠讓陛下大義滅親?”
“笑話?別說是殺俘了,就算是晉王趙鈺真的屠戮平民,皇帝陛下也至多是收拾王爺一頓,幽禁京都,甚至連其他的重罰,都不一定會有。”
“就陛下那樣的護弟狂魔,你們竟然還敢指望他對親弟弟動手?說句大不敬的話,縱然是大趙亡了,陛下都不會對晉王殿下出手的。”
“哎,為何連我這個後輩都能夠看清楚的事情,你們這些滿腹經綸,遍觀史書的大儒前輩,卻總是深陷其中呢?”
“良兒,這句話錯了,正是因為他們懂得太多了,才永遠都不會相信陛下和王爺之間的感情!”
“以你之見識,縱觀史書,天下,陛下和王爺這般,出身皇室,卻可願意為彼此付出一切的兄弟,真的存在嗎?”
就在孔良歎息不解的時候,在他的身後,一個老者緩緩走了出來,輕輕拍了拍孔良的肩膀,輕聲的開口解釋了起來。
“父親,您怎麽來了,此事竟然還驚動了您嗎?”
看到父親孔顏的出現,孔良匆忙起身,躬身行禮了起來。
“好了,孩子,坐下吧,你我父子,有何許這些所謂的規矩呢?”
“今日,安儒在晉王府邸身死,雖然是他自己找死,但卻也是晉王在向我儒家示威呢?”
“儒家近兩年,確實有些過分了,縱然是陛下和你的刻意縱容,但,凡事都有界限,一旦越過了,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
“就好比如今的儒家,正處於生死界限之間,一旦這根線斷了,我儒家恐怕就要斷了傳承啊!”
“父親,事情何以到了這般嚴重的地步啊?縱然是儒家老輩,做了太多錯事,但學子和儒家無辜啊,陛下師從儒家,又豈會看著我儒家消亡呢?”
“對於父親的話,孔良是真的有些驚恐的,畢竟,他可是儒家這一代的文首,若是儒家在他的手中消亡,他孔良又如何麵對祖宗呢?”
“哎,孩子,倒是父親的不作為,讓你受苦了,然,為父所言,不是虛妄,反而是近些時日,便要發生的了。”
“王爺隱忍三年,三年未曾出王府一步,甚至來說,整個王府之內,除了長史南星,任何人都未曾露麵一次。”
“然而,今日呢?”
“天禦衛親自出動,就連安儒之死,也都是天禦衛副將鐵虎親自動手的,難道到了這個地步,你還覺得,晉王府還會隱忍嗎?”
“轟隆”
父親的話,宛若天雷,在孔良的耳邊炸響,一下子將他給震懾的不輕。
要知道,如今的朝堂,三方勢力,相互爭鬥,紛爭不斷,可是,真要是說起來,這一切,可都是他儒家引起的。
若是此刻,晉王殿下出府,重掌大權,那麽,其對於儒家的清流,近乎於是必然的。
“父親,眼下之局,該如何破局啊?儒家未來,又該何去何從呢?”
孔良是真的急了,事關儒家生死,他作為聖人子嗣,又怎麽會不擔憂呢?
孔顏沉默了,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非他所願,但卻也是因他而起,若非他當年被族叔壓製,世家豪門限製,儒家又何至於成為了今天這個樣子?
“去找你五羊師伯吧,他會給你一個破局之法的,或者說,天下學院那邊,才是我儒家的未來呢?”
“父親,您是說,要我儒家放棄文院嗎?可這文院乃是我儒家數代心血,又豈能。。。”
“夠了,去做事吧,明日一早,將儒家的小輩和先生們,盡數帶到天下學院吧,熊掌和魚,終究是不能兩得的,天下學院也很不錯,不是嗎?”
孔良沒有說話,對於父親的話,他想反駁什麽,但卻無從說起,就像是父親所說的那樣,如今的天下學院,才是大趙最為正統,最為權威的學院了。
也許,儒家加入學院,還真的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呢?
事關未來,這誰又能說的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