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們離開之後,本帥會竭盡全力,駐守城池的,想來,以王爺的手段,此刻援軍都已經趕過來了,本帥和將士們,並非沒有一線生機的。”
“可是,若是援軍趕來不及呢?”
“沒有了百姓的顧忌,您便會引東齊大軍入城,以您自己為誘餌,火焚邊城,對嗎?”
對於楚勳的意思,黃旭看懂了,甚至,連他話語間的深意,他也看明白了。
就像是楚帥所言的那樣,邊城乃是東境雄城,絕對不能丟失的,可是,若是事情真的發展到了那一步,他就毀了整個邊城。
一座被火焚過的邊城,試問還有他那般強大的防禦能力嗎?
“大帥,王爺此前就有說過,若是戰事不利,吾等都可退軍再戰的,這邊城,武城,甚至是整個東境,都可以。。。。”
“嘭!”
一個手刀,砍在了黃勳的後腦上,他連話都沒有說完,整個人就倒了下去。
“黃城主,你說的不錯,和東齊一戰,王爺是想以空間換時間,隻要撐到他的支援趕到,縱然是東齊強橫,我大趙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的。”
“可是,作為東境主帥,本帥又豈能看不出來,此舉要付出的代價呢?”
“這個代價,我大趙承擔不起,作為楚家一脈,若是此刻,本帥離開了,又如何對得起如今我楚家的超然呢?”
“皇恩浩蕩之重,楚家縱然是舉族為國而死,本帥也無怨無悔,武城,邊城便是本帥和楚珪的命,城破人死,這是父親的交代,也是我楚家對皇室的承諾!”
楚勳淡然的說著,就好像赴死殉城在他看來,都非常的簡單一樣。
其實,楚勳如此做,是他真的想死嗎?
不,作為楚家如今的家主,大趙名義上的軍方第一人,他又怎麽會輕易放棄自己的性命?
可是,同樣作為楚家家主,軍方第一人,他有其他的選擇嗎?
就像是上一次楚珪近乎於赴死的出戰一樣,難道他不知道等待支援,退守再戰嗎?
不,楚珪知道,可是,他不還是選擇了那十死無生的血戰嗎?
雄城若失去,那他大趙構建多年的邊境防線,就會徹底的崩潰,到了那個時候,東齊大軍必然會全軍壓上,兵臨他整個東境之地。
試問之,這樣的程度,想要重新奪迴,又需要多少兵力,多少人去死呢?
就像是這一次,邊城之外,東齊聚攏了四十五萬大軍,他楚勳若是退了,邊城陷落,這四十五萬大軍,會不會衝入東境,威脅中原?
一旦東齊大軍兵臨東境之地,再想要將他們趕出去,需要多少大軍,才能夠做到呢?
二十萬,三十萬,還是五十萬?
如今,他大趙被七國攻伐,四方邊境本就有些捉襟見肘,他大趙又何來的這麽多大軍呢?
一旦和東齊的戰爭陷入死局,那大趙周邊三境之地,恐怕也會接連崩盤。
真要是到了那個時候,恐怕整個大趙,都會被拖入戰爭的旋渦,並在東境崩盤之後,徹底的淪為各國瓜分的案板魚肉。
因此,不管是為了自身,還是為了大趙,這一戰,他楚勳就絕對不會退,哪怕是他身死邊城,哪怕是他拖著所有將士和邊城共滅,也在所不惜!
“來人,送黃城主迴去,立刻派遣將士,護送城內百姓,遷移東境之地,此乃本帥軍令,任何人,不得違背,否則,軍法從事。”
一時間,在楚勳的軍令下,城牆之上的將士們,紛紛醒了過來,而此前城上的百姓,在聽到軍令之後,紛紛跪了下來哀求起來。
然而,軍令如山,縱然是百姓不願意,可看著這些征戰數日的將士,他們連爭辯都舍不得用力了。
很快的,城內百姓在軍隊的護送下,朝著東境之內而去,這座東境雄城,也在這一刻,開始淪為了一座空城。
城牆之上,主帥楚勳冷冷的看著城外的方向,良久,他才笑著開口自語了起來。
“公子白,你不就是想趁著死之前,為你東齊掃平一切隱患嘛?”
“可是,如今的大趙,早已經不是數十年前的模樣了,陛下之仁德,晉王之霸道,你東齊真的擋得住嗎?”
“等到你死了,且看你東齊,還有何資格,壓製我大趙的雄起呢?”
“衝啊,衝啊,拿下邊城,誅殺楚珪!”
“殺啊,殺啊。。。”
一個個東齊將士,瘋狂嚎叫著,朝著邊城衝了過來,誰也不知道,這是他們第幾次進攻了,反正很多人身邊的人,都換了一茬又一茬,早已經分辨不清楚了。
多日的攻伐,他們近乎於喪失了自己的神誌,如今,留給他們的,便隻有攻城殺敵了。
當然了,攻城的東齊大軍都變成了這樣,那城牆上駐守的趙軍將士,自然就更加的瘋狂了。
雙方的將士,在這一刻,都已然不算是人了,他們就像是機器一樣的,各自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揮刀,殺敵,殺敵,永不停歇的殺敵。。。
邊城之外,東齊大軍當中
副帥匡章看著眼前的戰局,眉頭緊皺,連身體都忍不住僵硬了起來,和趙國大軍對峙多年,趙人的悍勇,他是知道的。
可是,戰鬥都打到了這個份上,他實在是難以理解,城牆上的趙人,究竟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啊!
明明每一次,他東齊大軍,都快要攻下邊城了,卻總是在最後一刻,被突然爆發的趙軍,給死死的壓了迴來。
是,你趙人悍勇,能夠爆發潛力,拚命而戰,確實可以做到這般,然而,這都第幾次了,難不成,你趙人的潛力,是可以無限製的爆發嗎?
“匡章,看來你是攻不下這座城的,怎麽樣,要不讓本將試一試?”
“畢竟我技擊騎士可不是爾等這些廢物可比的?”
就在匡章眉頭不展的時候,站在他身後的一個精甲漢子,嗤笑著開口了,言語之間,對於匡章這個副帥,沒有絲毫的敬意。
“田文,你敢如此和副帥說話?不要以為。。。”
“可是,若是援軍趕來不及呢?”
“沒有了百姓的顧忌,您便會引東齊大軍入城,以您自己為誘餌,火焚邊城,對嗎?”
對於楚勳的意思,黃旭看懂了,甚至,連他話語間的深意,他也看明白了。
就像是楚帥所言的那樣,邊城乃是東境雄城,絕對不能丟失的,可是,若是事情真的發展到了那一步,他就毀了整個邊城。
一座被火焚過的邊城,試問還有他那般強大的防禦能力嗎?
“大帥,王爺此前就有說過,若是戰事不利,吾等都可退軍再戰的,這邊城,武城,甚至是整個東境,都可以。。。。”
“嘭!”
一個手刀,砍在了黃勳的後腦上,他連話都沒有說完,整個人就倒了下去。
“黃城主,你說的不錯,和東齊一戰,王爺是想以空間換時間,隻要撐到他的支援趕到,縱然是東齊強橫,我大趙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的。”
“可是,作為東境主帥,本帥又豈能看不出來,此舉要付出的代價呢?”
“這個代價,我大趙承擔不起,作為楚家一脈,若是此刻,本帥離開了,又如何對得起如今我楚家的超然呢?”
“皇恩浩蕩之重,楚家縱然是舉族為國而死,本帥也無怨無悔,武城,邊城便是本帥和楚珪的命,城破人死,這是父親的交代,也是我楚家對皇室的承諾!”
楚勳淡然的說著,就好像赴死殉城在他看來,都非常的簡單一樣。
其實,楚勳如此做,是他真的想死嗎?
不,作為楚家如今的家主,大趙名義上的軍方第一人,他又怎麽會輕易放棄自己的性命?
可是,同樣作為楚家家主,軍方第一人,他有其他的選擇嗎?
就像是上一次楚珪近乎於赴死的出戰一樣,難道他不知道等待支援,退守再戰嗎?
不,楚珪知道,可是,他不還是選擇了那十死無生的血戰嗎?
雄城若失去,那他大趙構建多年的邊境防線,就會徹底的崩潰,到了那個時候,東齊大軍必然會全軍壓上,兵臨他整個東境之地。
試問之,這樣的程度,想要重新奪迴,又需要多少兵力,多少人去死呢?
就像是這一次,邊城之外,東齊聚攏了四十五萬大軍,他楚勳若是退了,邊城陷落,這四十五萬大軍,會不會衝入東境,威脅中原?
一旦東齊大軍兵臨東境之地,再想要將他們趕出去,需要多少大軍,才能夠做到呢?
二十萬,三十萬,還是五十萬?
如今,他大趙被七國攻伐,四方邊境本就有些捉襟見肘,他大趙又何來的這麽多大軍呢?
一旦和東齊的戰爭陷入死局,那大趙周邊三境之地,恐怕也會接連崩盤。
真要是到了那個時候,恐怕整個大趙,都會被拖入戰爭的旋渦,並在東境崩盤之後,徹底的淪為各國瓜分的案板魚肉。
因此,不管是為了自身,還是為了大趙,這一戰,他楚勳就絕對不會退,哪怕是他身死邊城,哪怕是他拖著所有將士和邊城共滅,也在所不惜!
“來人,送黃城主迴去,立刻派遣將士,護送城內百姓,遷移東境之地,此乃本帥軍令,任何人,不得違背,否則,軍法從事。”
一時間,在楚勳的軍令下,城牆之上的將士們,紛紛醒了過來,而此前城上的百姓,在聽到軍令之後,紛紛跪了下來哀求起來。
然而,軍令如山,縱然是百姓不願意,可看著這些征戰數日的將士,他們連爭辯都舍不得用力了。
很快的,城內百姓在軍隊的護送下,朝著東境之內而去,這座東境雄城,也在這一刻,開始淪為了一座空城。
城牆之上,主帥楚勳冷冷的看著城外的方向,良久,他才笑著開口自語了起來。
“公子白,你不就是想趁著死之前,為你東齊掃平一切隱患嘛?”
“可是,如今的大趙,早已經不是數十年前的模樣了,陛下之仁德,晉王之霸道,你東齊真的擋得住嗎?”
“等到你死了,且看你東齊,還有何資格,壓製我大趙的雄起呢?”
“衝啊,衝啊,拿下邊城,誅殺楚珪!”
“殺啊,殺啊。。。”
一個個東齊將士,瘋狂嚎叫著,朝著邊城衝了過來,誰也不知道,這是他們第幾次進攻了,反正很多人身邊的人,都換了一茬又一茬,早已經分辨不清楚了。
多日的攻伐,他們近乎於喪失了自己的神誌,如今,留給他們的,便隻有攻城殺敵了。
當然了,攻城的東齊大軍都變成了這樣,那城牆上駐守的趙軍將士,自然就更加的瘋狂了。
雙方的將士,在這一刻,都已然不算是人了,他們就像是機器一樣的,各自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揮刀,殺敵,殺敵,永不停歇的殺敵。。。
邊城之外,東齊大軍當中
副帥匡章看著眼前的戰局,眉頭緊皺,連身體都忍不住僵硬了起來,和趙國大軍對峙多年,趙人的悍勇,他是知道的。
可是,戰鬥都打到了這個份上,他實在是難以理解,城牆上的趙人,究竟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啊!
明明每一次,他東齊大軍,都快要攻下邊城了,卻總是在最後一刻,被突然爆發的趙軍,給死死的壓了迴來。
是,你趙人悍勇,能夠爆發潛力,拚命而戰,確實可以做到這般,然而,這都第幾次了,難不成,你趙人的潛力,是可以無限製的爆發嗎?
“匡章,看來你是攻不下這座城的,怎麽樣,要不讓本將試一試?”
“畢竟我技擊騎士可不是爾等這些廢物可比的?”
就在匡章眉頭不展的時候,站在他身後的一個精甲漢子,嗤笑著開口了,言語之間,對於匡章這個副帥,沒有絲毫的敬意。
“田文,你敢如此和副帥說話?不要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