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良的身形猛然一頓,作為大趙這一代數一數二的年輕人,他豈能聽不懂南星的意思,可事到如今,他儒家的這個結果,不都是自己作的嗎?


    “左使大人,孔良領命,必不會讓王爺失望的。”


    聽到孔良的保證,南星滿意的點了點頭,儒家之事,還是儒家之人解決的好。


    “表哥,稍後還請您一起和孔良師兄進去,畢竟,您文武雙全,總能夠幫一幫孔良師兄的!”


    對於南星的交代,謝無憂沒有猶豫,畢竟,他此次奉聖命而來,本就是來保護儒家新任文首的。


    等到謝無憂和孔良走進夫子草堂,南星也就帶著眾人離開了,如今的京都,事務繁忙,他可沒有時間,在這裏耽擱。


    兩個時辰之後,一個個大儒,在夫子孔顏的帶領下,緩步走了出來,不過,此刻他們的臉色,可謂是精彩到了極點。


    而在他們的身後,孔良手持夫子手劄,連同謝無憂一起,跟隨了出來,不過,和謝無憂不同,孔良此刻的右手,不自覺的擦拭了起來。


    而在眾多學子的最前方,大太監李豐手持聖旨,神情陌然的站在那裏。


    “敕令,陛下體諒夫子年事已高,加封文顯公,負責大趙史書修繕之職,冊封孔良為儒家新任文首,授予光祿大夫之位,參與朝堂政事。”


    。。。。。。


    文院的紛爭,儒家的變動,以一種極其誇張的速度,迅速的朝著全國擴散,被皇帝冊封,手持夫子手劄的聖人嫡係子嗣孔良,成為了孔家最為正統的新任文首。


    至於此前一直壓製孔顏夫子的孔家三爺,誰也不知道如何處置的,唯一可知的,便是他手中的聖人手劄,成為了孔良繼任的一大底蘊。


    孔良繼任儒家文首之後,整個文院學子,化整為零,以謀士,幕僚,參軍,師爺等身份,參與到了這場整個大趙合力的貢獻當中。


    至於此前退縮遲疑,唱衰大趙的那些個大儒,也盡數被儒家驅逐出京,更是有數位,直接被孔良夫子以聖人手劄為見證,開革儒家,永不接納。


    至此,被世家豪門,各方大儒控製的儒家,徹底的迴到了孔家和朝堂的手中。


    西境,西楚鎮國公景天已經和宸王之間,交戰十多迴合了,不過,雙方的交戰,都異常的克製,接連大半個月的戰鬥,人員損失也才萬餘罷了。


    城牆之上,宸王趙宇政和副帥古定軍並肩而立,平淡的看著下方的西楚敵軍。


    “王爺,那西楚景天到底想幹什麽?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就這樣僵持著,難道他就不怕我西軍大舉殺出,將他所謂的十萬大軍,誅殺殆盡嗎?”


    多日交戰,都是淺嚐輒止,對於古定軍這樣的悍將來說,和折磨沒有多大區別。


    宸王看著城下的西楚大軍,眼神之間充滿了不屑之感,“就是一個想躲避猜忌的老東西罷了,他之所以如此,無非是想著擁兵自重罷了。”


    “楚國三姓,熊姓,景姓,項姓,組成了西楚的上層,如今,國君熊氏新君上位,威望不足,難以服眾,若是此刻,他景天能夠放棄權利,投靠楚皇。”


    “他西楚不說成為當世強國,也絕對不會萎靡到這個地步,他景天強勢了一輩子,難道他就真的不知道,此時此刻,他應該幹什麽嗎?”


    “可是王爺,話雖如此,但如今,我大趙四方邊境盡皆開戰,局勢危急,我西境又為何要配合他景天呢?”


    “城下不就十萬大軍嗎?我西境大軍,傾巢而出,無論如何,也能將其誅殺殆盡吧!”


    副帥古定軍皺眉開口問道,說實話,這些時日以來,他對此都有疑慮的,也就是如今的西境主帥乃是宸王,否則,他早就開口質問了。


    “配合?將軍說笑了,他西楚景天何德何能,能夠讓本王配合?”


    “此前交鋒,無非是本王在等一個機會,等一個徹底送葬景天的機會罷了。”


    “陛下和小六的心太大了,縱然是我們這一輩人,想都沒有想過,可是,我趙家後輩的野望,本王身為長輩,豈能將所有責任,盡皆壓在他們身上?”


    “西楚不是最先跳脫的嗎?景天他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嗎?”


    “本王給他這個機會,就是不知道,他若是知道,這一次出征,便是他的身死之期,不知道這位西楚的三朝元老,會不會後悔呢?”


    “快了,就快了,景天,你的敵人,從來都不是我大趙,自詡聰明,到最後隻會害了你自己。”


    宸王幽幽的說著,雖然依舊沒有給古定軍 解釋原因,但從他的話語之中,還是能夠聽出來,這位大趙的宸王殿下,這一次,是衝著景天的命去的。


    城牆之下,西楚大軍


    鎮國公景天看著城牆上的趙宇政,皺眉了起來,說實話,對於此刻宸王的舉動,他是真的有些不安的。


    本來,以他所謀劃的那樣,他對趙國宣戰,兵壓趙國西境之地,宸王趙宇政作為西境主帥,再怎麽,也該和他正麵一戰。


    哪怕是他刻意的收縮兵力,每次攻城都是收力的,趙國軍隊也該反攻一波之類的吧。


    畢竟,隻要他麾下大軍,損失慘重,他便可以以兵力不足的名義,抽調國內精銳,並且,戰損乃是趙軍搏命死戰,非他自身原因。


    那樣一來,就算是皇宮的那位,縱然不滿,也沒有理由說什麽。


    可現在呢?


    人家幹脆的不搭理他,從開戰到現在,人家就守著城池,攻與不攻,打與不打,完全看他景天的決定。


    這樣一來,他就喪失了充盈實力的機會,畢竟,以皇宮那位對他的忌憚,他若是揮軍死戰,到時候真要損兵折將,那位絕對會趁虛而入,直接搞死他的。


    皇帝想殺他的感覺,從鎮國宗師死在趙國之後,他便真真切切的感到了。


    是,作為臣子,他本該效力於皇帝才是,然而,作為如今西楚真正意義上的軍神,三朝元老,又怎麽可能放得下此前擁有的一切呢?


    真以為他以鎮國宗師之死為名,征戰趙國,真就是為國為民嗎?


    不,作為軍神,他深切的明白,對於他來說,戰爭才是他保留權利的最大保障。


    “來人,派出一萬將士,發兵攻城,另外,以本公名義,傳信國都,以邊境之危,調動天熊軍前來支援。”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哥,臣弟助你上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正竹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正竹輕並收藏大哥,臣弟助你上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