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皇本想發怒,但看了趙鈺一眼,終究還是忍住了 ,“趙鈺,你到底想幹什麽,你在京都做了那麽多事情,還讓老大戒嚴京都,就為了來和我老頭子耽擱時間嗎?”
“今日,此地就隻有你我父子兩人,有什麽話,你說出來就是,你老師剛才說的那句話很對,你我終究是父子,是一家人,有什麽事情,是我們不能商議的呢?”
趙鈺猛然抬頭,看著自己的父皇,驀然的開口了。
“父皇,您累嗎?或者說,如今的您,自覺還能跟得上這個諸國紛爭的時代嗎?”
眼看著趙皇又急了,趙鈺再次開口說道:“父皇,作為自詡能夠和太祖媲美的帝皇,您真的覺得,如今的大趙,便足以安枕無憂了嗎?”
“北魏,西楚,東齊,甚至還有那南燕,西蜀等,他們就真的不是我大趙的對手了嗎?”
“別的不說,您覺得,北魏的新皇上位,他就不會覬覦我大趙的領土嗎?”
“明明我大趙危機四伏,可您又在幹什麽呢,權衡?內鬥?”
聽著趙鈺的話,趙皇沉默了,他乃是軍武起家的君主,自然明白,各國對他大趙的覬覦,是從太祖建國就開始的。
這些年,大趙的發展,為何一直都受到了極大的限製,除了大趙內部的紛爭之外,其餘諸國的摻和,也是其中最大的原因。
但他大趙之地,地處中原,曆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被諸國覬覦,這不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嗎?
這和他能不能跟得上諸國紛爭,又有什麽關係?
“趙鈺,你到底想說什麽,諸國紛爭,各國覬覦,這些,我大趙自建國那一刻,便已然眾所周知了,這和朕又有什麽關係?”
“怎麽,難道在你看來,隻要朕退位讓賢,讓你的好大哥登基稱帝,這些隱患,就不會是隱患了嗎?”
“這是什麽道理,你真的以為,朕老了,是你幾句話,就能夠哄騙的嗎?”
趙鈺搖了搖頭,老頭子總是這樣,不可否認的是,曾經的老頭子,確實是大趙的拯救者,他挽狂瀾於既倒,使大趙從國破之際,成為了如今淩駕諸國的大國。
在這方麵,他的功績,無可媲美。
然而,再完美的君主,隨著年齡的增加,都開始變得不思進取了,如今,大趙以軍力,戰勝了諸國,一舉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然而,可不要忘了,這個時候,高高在上的大趙,卻也迎來了足以致命的危機。
盛極必衰的道理,任何人都懂。
但卻不是任何人都能夠感受出來的,就以如今的大趙來說,明麵上,看似大趙發展迅猛,未來甚至都能夠和東齊一爭高下。
然而,如今的大趙,各方勢力攛掇其中,皇族,朝臣,豪門世家,軍方,邊境,百姓,文人,等等,這些人中,可有一方是安穩的呢?
而對外呢?
東齊作為眾所公認的第一大國,可卻正麵迎上了這個以軍力揚名天下的趙國,他們會安心嗎?
北魏被打殘,可新皇上位,豪情壯誌,他會對於北魏曾經的卑微,無動於衷嗎?
西楚,南燕,西蜀,這些國家,和大趙毗鄰,大趙的強大,讓他們心驚膽戰,現在他們之所以不敢動手,無非是在等待著一個機會罷了。
麵對這個局麵,大趙本該繼續發奮圖強,建設軍力,掃清全國隱患,將大趙的優勢,發展到極限。
再誇張點說,統禦國之精銳,聚攏天下財富,氣吞山河,席卷天下,讓大趙的旗幟,飄揚在這世間的每一寸土地上。
讓“大趙”這兩個字,成為這個世間,唯一的國都,也唯獨這樣,他大趙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的長治久安。
可如今的老頭子在幹什麽呢?
他掌控了大趙二十多年,他明明可以在晉王以潑天軍功,大勢而返的那一刻,以太子趙乾為名,晉王趙鈺為刃,徹底堅定大趙皇室的地位。
然而,他卻沒有那麽做,他采取了最保守的策略,以太子為餌,引京都動蕩,聚諸王參與其中。
他就好像是養蠱一般的,開始將大半精力,放在了皇子之間的爭鬥上,甚至是為了些許的公平,他還將晉王趙鈺這個太子趙乾最大的助力,給趕出了京都。
而他自己呢?
隱於身後,將所有的事情,盡皆交給了太子趙乾,讓他獨自麵對,諸多世家和諸王的針對。
他就好像是造物者一樣,看著雙方爭鬥,誰的勢力強大了些,他就打壓一下,誰的勢力弱了,他就扶持一下,而在這場爭鬥中,需要付出的什麽代價,他都不在乎。
畢竟不管雙方如何爭鬥,他趙皇依舊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帝皇,那個淩駕眾生,一言九鼎的皇帝。
皇帝的前後變化,真的很大,但從一定意義上說,趙皇從始至終,都是一樣的。
這樣的差異感,歸根到底,就是趙皇對皇權的留戀罷了。
當然,這樣說有些無情,但事實如此,至少這樣說,也是可以說得通的。
當年,他扶持楚家,親自教授太子,給與太子諸多的權力,太子之賢明,流傳天下,而他趙皇,也成為了太子最大的支持者。
然而,趙皇如此扶持太子和楚家,可是有原因的。
世家勢力越發強大,他作為皇帝,不能直接和世家對戰,畢竟,他若是直接出手,那就是皇家和世家的開戰,這樣的代價,趙皇承擔不起。
但太子和楚家不一樣,作為軍武將門的楚家,賢明傳經天下的太子,縱然是世家在麵對的時候,多少還是有些顧忌的。
而那些時候,很多事情,都是楚家和太子擋在最前麵的。
後麵,晉王趙鈺橫空出世,還處處針對世家豪門,這樣好用的家夥,趙皇真的很喜歡,其後,在晉王趙鈺屠滅鄭家之後,趙皇一度想易儲,將大趙的儲君之位,交給這個能夠為他衝鋒陷陣,直麵世家的晉王殿下。
是,作為皇帝,他確實做到了凡事以國為主,但作為父親,他真的不合格。
“今日,此地就隻有你我父子兩人,有什麽話,你說出來就是,你老師剛才說的那句話很對,你我終究是父子,是一家人,有什麽事情,是我們不能商議的呢?”
趙鈺猛然抬頭,看著自己的父皇,驀然的開口了。
“父皇,您累嗎?或者說,如今的您,自覺還能跟得上這個諸國紛爭的時代嗎?”
眼看著趙皇又急了,趙鈺再次開口說道:“父皇,作為自詡能夠和太祖媲美的帝皇,您真的覺得,如今的大趙,便足以安枕無憂了嗎?”
“北魏,西楚,東齊,甚至還有那南燕,西蜀等,他們就真的不是我大趙的對手了嗎?”
“別的不說,您覺得,北魏的新皇上位,他就不會覬覦我大趙的領土嗎?”
“明明我大趙危機四伏,可您又在幹什麽呢,權衡?內鬥?”
聽著趙鈺的話,趙皇沉默了,他乃是軍武起家的君主,自然明白,各國對他大趙的覬覦,是從太祖建國就開始的。
這些年,大趙的發展,為何一直都受到了極大的限製,除了大趙內部的紛爭之外,其餘諸國的摻和,也是其中最大的原因。
但他大趙之地,地處中原,曆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被諸國覬覦,這不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嗎?
這和他能不能跟得上諸國紛爭,又有什麽關係?
“趙鈺,你到底想說什麽,諸國紛爭,各國覬覦,這些,我大趙自建國那一刻,便已然眾所周知了,這和朕又有什麽關係?”
“怎麽,難道在你看來,隻要朕退位讓賢,讓你的好大哥登基稱帝,這些隱患,就不會是隱患了嗎?”
“這是什麽道理,你真的以為,朕老了,是你幾句話,就能夠哄騙的嗎?”
趙鈺搖了搖頭,老頭子總是這樣,不可否認的是,曾經的老頭子,確實是大趙的拯救者,他挽狂瀾於既倒,使大趙從國破之際,成為了如今淩駕諸國的大國。
在這方麵,他的功績,無可媲美。
然而,再完美的君主,隨著年齡的增加,都開始變得不思進取了,如今,大趙以軍力,戰勝了諸國,一舉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然而,可不要忘了,這個時候,高高在上的大趙,卻也迎來了足以致命的危機。
盛極必衰的道理,任何人都懂。
但卻不是任何人都能夠感受出來的,就以如今的大趙來說,明麵上,看似大趙發展迅猛,未來甚至都能夠和東齊一爭高下。
然而,如今的大趙,各方勢力攛掇其中,皇族,朝臣,豪門世家,軍方,邊境,百姓,文人,等等,這些人中,可有一方是安穩的呢?
而對外呢?
東齊作為眾所公認的第一大國,可卻正麵迎上了這個以軍力揚名天下的趙國,他們會安心嗎?
北魏被打殘,可新皇上位,豪情壯誌,他會對於北魏曾經的卑微,無動於衷嗎?
西楚,南燕,西蜀,這些國家,和大趙毗鄰,大趙的強大,讓他們心驚膽戰,現在他們之所以不敢動手,無非是在等待著一個機會罷了。
麵對這個局麵,大趙本該繼續發奮圖強,建設軍力,掃清全國隱患,將大趙的優勢,發展到極限。
再誇張點說,統禦國之精銳,聚攏天下財富,氣吞山河,席卷天下,讓大趙的旗幟,飄揚在這世間的每一寸土地上。
讓“大趙”這兩個字,成為這個世間,唯一的國都,也唯獨這樣,他大趙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的長治久安。
可如今的老頭子在幹什麽呢?
他掌控了大趙二十多年,他明明可以在晉王以潑天軍功,大勢而返的那一刻,以太子趙乾為名,晉王趙鈺為刃,徹底堅定大趙皇室的地位。
然而,他卻沒有那麽做,他采取了最保守的策略,以太子為餌,引京都動蕩,聚諸王參與其中。
他就好像是養蠱一般的,開始將大半精力,放在了皇子之間的爭鬥上,甚至是為了些許的公平,他還將晉王趙鈺這個太子趙乾最大的助力,給趕出了京都。
而他自己呢?
隱於身後,將所有的事情,盡皆交給了太子趙乾,讓他獨自麵對,諸多世家和諸王的針對。
他就好像是造物者一樣,看著雙方爭鬥,誰的勢力強大了些,他就打壓一下,誰的勢力弱了,他就扶持一下,而在這場爭鬥中,需要付出的什麽代價,他都不在乎。
畢竟不管雙方如何爭鬥,他趙皇依舊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帝皇,那個淩駕眾生,一言九鼎的皇帝。
皇帝的前後變化,真的很大,但從一定意義上說,趙皇從始至終,都是一樣的。
這樣的差異感,歸根到底,就是趙皇對皇權的留戀罷了。
當然,這樣說有些無情,但事實如此,至少這樣說,也是可以說得通的。
當年,他扶持楚家,親自教授太子,給與太子諸多的權力,太子之賢明,流傳天下,而他趙皇,也成為了太子最大的支持者。
然而,趙皇如此扶持太子和楚家,可是有原因的。
世家勢力越發強大,他作為皇帝,不能直接和世家對戰,畢竟,他若是直接出手,那就是皇家和世家的開戰,這樣的代價,趙皇承擔不起。
但太子和楚家不一樣,作為軍武將門的楚家,賢明傳經天下的太子,縱然是世家在麵對的時候,多少還是有些顧忌的。
而那些時候,很多事情,都是楚家和太子擋在最前麵的。
後麵,晉王趙鈺橫空出世,還處處針對世家豪門,這樣好用的家夥,趙皇真的很喜歡,其後,在晉王趙鈺屠滅鄭家之後,趙皇一度想易儲,將大趙的儲君之位,交給這個能夠為他衝鋒陷陣,直麵世家的晉王殿下。
是,作為皇帝,他確實做到了凡事以國為主,但作為父親,他真的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