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堂堂的皇家學院,硬生生的被滲透成了世家豪門麾下的馬仔,更有甚者,以進入大家族為最終目的,以當世家豪門的狗為榮!


    也就是說,文院的嚐試,徹底的失敗了,在為世家豪門增添力量的同時,也加大催生了儒家的勢力,如今的文院,多少是有些尾大不掉的樣子了。


    這個局麵,皇家自然心知肚明,可直到紙張和印刷術出來之前,皇家沒有任何的辦法。


    後麵,晉王趙鈺橫空出世,以造紙術和印刷術為刃,硬生生的將世家文宗們,對大趙之人的文道封鎖,給撕開了一個大口子。


    也正是因為兩者存在的威脅,皇家才有了和世家豪門正麵抗衡的機會,也正是因為這兩樣東西的存在,皇家和世家豪門之間,才有了平等對峙的本錢。


    後麵,太子趙乾和晉王趙鈺合力,在南境,東境之地,暗地裏培養文道之人,數年積澱,其後,晉王趙鈺更是以五羊先生為主,各方大儒為輔,投入天大人力物力,在京都之外,成立了如今盛名浩蕩的天下學院。


    而也就是因為這些前期的鋪墊,才有了當年和世家翻臉之時,八百文士入京都的盛況。


    盡管這些年,當年的那些文士,以及天下學院的學子們,已經開始陸續進入朝堂,可終究是因為太年輕了,除了一些最頂尖的人物,絕大多數都還在底層掙紮不休呢!


    為何皇家父子三人的謀劃當中,是讓晉王趙鈺出京巡查四境之地呢?


    按照當時的情況,無非是想著讓晉王趙鈺離開京都一段時間而已,趙皇有無數種安排,就比如返迴封地,當他的逍遙王爺,就比如讓其坐鎮北境,震懾北魏!


    可是,都沒有,三人一開始的決定,就是讓他晉王趙鈺,以巡 查使的身份,巡查大趙四境之地,難道父子三人的謀劃,會這麽的簡單嗎?


    不,絕對不是。


    以晉王趙鈺的身份,作為四境巡察使,多少是有些屈才了,可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以煌煌大勢,掃清四境之內的一切陰翳。


    先不說別的,一個便宜行事,外加晉王令,天子劍,三品之下的官員,若是真的有罪,他晉王趙鈺就能直接將人給斬了。


    大趙的中下層官員,根深蒂固,關係網複雜交錯,不是誰都有那個實力,能夠將其撕開的。


    趙皇不行,他乃大趙的主人,一旦對中下層官員動手,極其容易引起天大的動蕩,畢竟,皇帝一言一行,金口玉言,都為大趙律法般的存在,試問之,若是大趙四境之地中低層官員,盡皆掛印而去,整個大趙會變成什麽樣子?


    太子和其他皇子呢?也不行,是,作為皇子,他們身份足夠,但他們背後站著的人,太多了,多方牽扯之下,他們收到的阻力,除了各方之外,最大的阻力,說白了,是來自自己的內部的。


    而晉王趙鈺不一樣,他沒有爭奪帝位之心,不需要依靠什麽人的支持,也不需要顧忌什麽人的態度,做事可以全憑借自己的本心。


    當然,之所以晉王趙鈺最合適,乃是他晉王的勢力,可都是晉王趙鈺自身的實力,尤其是北征之戰之後,晉王趙鈺的威望名聲,實力都得到了空前的加強。


    如今的晉王趙鈺,是有和任何勢力掀桌子的能力的。


    大趙的中低層官員,是人數眾多,他們之間的牽扯,也是紛亂嘈雜,可在麵對晉王趙鈺的時候,多少還是有些無力的。


    畢竟,官場上你再厲害,你勢力再龐大,可在麵對暴力機構,大軍將士的時候,又有什麽作用呢?


    難不成,當晉王趙鈺祭起屠刀的時候,他們憑借這些關係網,就能保命嗎?


    他們有這個麵子嗎?再或者說,整個大趙,除了太子和皇帝陛下,又有誰有資格讓他晉王趙鈺,給這個麵子呢?


    徐州之事,對於趙鈺來說,是一個教訓,畢竟,他剛來徐州,徐州郡守便發現了他,這是不對的。


    要知道,他在進入南境的時候,雖然人數有些多,但那也是經過星辰閣的掩護的。


    可縱然是如此,他們的行蹤,還是被發現了,僅僅兩日時間罷了,要知道,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畢竟,封鎖消息的可是星辰閣啊,在戰場上,麵對諸國精銳,他們都能夠掩藏消息,難不成一個個小小的徐州,就這麽拉垮了嗎?


    不,不是星辰閣不行,而是他們這一行人不行。


    跟隨他而來的這些人當中,有給官員們通風報信的人,是,他相信自己晉王府的這些人,是絕對不會做這等事情的,可其他的人呢?


    盡管他是將禦史魏軒大人,郎中彭飛大人打暈帶過來的,可和他們一起跟著而來的,可還有刑部和禦史的人呢?


    這些人的忠誠,誰又能保證呢?


    其實,自從在徐州之地,他們的行蹤暴露之後,晉王趙鈺和兩位大人就已經明白了什麽,而這,也才是晉王趙鈺決定帶著高手,甩開兩位大人最重要的原因。


    甚至,為了將某些事情,盡可能的斬斷,他們隱藏行跡之後,並沒有在徐州停留,而是來到了隔壁州府,梁州之地。


    作為南境的河穀之地,梁州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富裕的,至少來說,糧食吃食是完全足夠的。


    成縣,依靠著大河關河,外加淤積平原,地勢平緩,水道眾多,乃是正兒八經的魚米之鄉。


    也正是因為此間的經濟不錯,百姓們也算是安居樂業,誠然,說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多少是有些誇張的,可絕大多數的百姓,臉上還是很祥和的。


    當然,這樣的場景,也不過是成縣的東部罷了。


    至於成縣的西部是怎麽樣的,恐怕隻有真正的去過了,才會真正的了解,這個世間之人的悲歡離合,其實是真的不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哥,臣弟助你上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正竹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正竹輕並收藏大哥,臣弟助你上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