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澤一愣,趕緊的躬身行禮起來,他刻意的一點小心思,竟然被王爺看出來了!
“地澤知錯,還請王爺恕罪。”
“好了,地澤,本王想出去走走,等會兒諸將迴來後,你暫且安置吧!”
趙鈺說完,緩緩站起身子,朝著帳外走去,左豐和地澤自然跟在他的後麵。
無名小山,趙鈺盤腿坐在山頂,兩眼無神,就那麽看著前方的戰場。
如今,戰鬥早已經結束,大趙的將士們,正在打掃戰場,清理戰局,雖然勞累,但其實心情還算是不錯,畢竟,戰爭他們贏了啊!
趙鈺的反常,左豐自然看在眼裏,作為跟隨王爺最久的人,他其實是最了解晉王趙鈺的。
晉王趙鈺,看似驕奢跋扈,隨心所欲,可他心中,一直都有屬於自己的準則。
這些年,他殺過文人,殺過武將,滅過世家,屠過宗門,算起來,因他而死的人,足足有幾十萬之多。
可這些人,都是他晉王趙鈺的敵人,他們的生死,趙鈺絲毫都不在乎。
這一次的戰事,跟隨他晉王而來的十萬虎威軍,以及晉王府的兄弟,一個接著一個的慘死,這對於一輩子順風順水的王爺來說,多麽的難以承受。
“王爺,兄弟們不會怪您的,此戰,我們不是贏了嗎?”
終於,左豐忍不住的開口了,他不想趙鈺再繼續沉浸在自責當中,這場圍殺之戰,盡管從一開始都是針對他晉王趙鈺的。
但趙鈺做錯什麽了?
他不該這麽厲害,不該讓大趙越發強盛?不該以自己所學所知,惠及大趙百姓?
不該被人忌憚?不該被世人所知?不該為了大哥,而拚盡一切?
屁話,這算是什麽道理,他生而知之,用所學惠所國,何錯之有?
趙鈺歎了一口氣,他知道此刻的狀態是不對的,但他就是很難控製住自己,盡管心中不止一次的告訴自己,為國而戰,將士們無怨無悔。
可歸根到底,這些戰死在這裏的大趙勇士,可都是因他而死的。
又是長久的沉默,氣氛再一次安靜了起來。
良久,宗盛硬著頭皮,緩步走來,“王爺,諸位將軍們迴來了,還有,地澤先生已經將戰報整理完畢,您要不要看?”
“宗盛!你幹什麽?”
聽到宗盛的話,左豐立馬就怒了,你丫的小子想挨打是吧,不知道王爺現在是什麽情況嗎?這會兒還刺激王爺,真是欠收拾了吧!
宗盛覺得自己很無辜,他明明是按照地澤先生的安排說的啊,這下好了,左豐大哥,明擺著要揍他啊!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趙鈺竟然抬頭了。
“將戰報念給本王吧,有些事情,本王終究是要麵對的。”
左豐一愣,他張了張嘴,但最後還是歎了一口氣,什麽都沒有說了,自己護持多年的晉王殿下,終歸是要獨自承擔很多東西的。
這一點,他左豐幫不了王爺,甚至地澤,五羊先生他們,也都幫不了王爺。
宗盛看了一眼左豐,又看了一眼趙鈺,攤開手中的戰報,開口稟報了起來。
“虎威軍十萬將士出京,鎮北關外一戰,戰死八千九百六十人,北原初戰,戰沒兩萬三千人,對局之戰,虎威軍戰死一萬九千人。。。。。。”
“戰至此刻,虎威軍尚有將士一萬八百人!”
“晉陽鐵騎七千出戰,如今剩下了三千零八人,死士營三千,戰沒兩千一百三十人,青衫客戰沒二十八人。。。。。。”
“副將蘇權戰死,裨將魏哲戰死,裨將唐曉兵戰死。。。。。。”
。。。。。。
整整一刻鍾,宗盛手中的戰報,才逐漸的念完,而趙鈺此刻,眼睛已經通紅了起來。
他從京都帶出的十一萬將士,如今,卻連兩萬人都沒有,足足九萬多的大趙勇士,永遠的倒在了這次的戰事中!
這樣的傷亡,這樣的代價,對他大趙來說,真的是值得的嗎?
良久,趙鈺接過宗盛手中的戰報,將其揣在了懷裏,有些事情,他要做,也必須去做。
“宗盛,通知諸將,帳內議事,另外,給本王傳信老二,讓他滾來見本王,否則,就別怪本王收拾他!”
趙鈺冷冷的說著,戰局打成這樣,總有人要承擔些什麽的。
按照之前的計劃,大表哥的天啟軍,本就不在救援當中,他之所以傳信給兩位舅舅,更多的是讓楚係,守好邊防,避免東齊搞事的。
至於西境的蘭彪兒,就更不可能了,他本就是趙鈺派去幫助宸王,抵禦西楚的,又如何會將其作為救兵?
真正作為救兵存在的,乃是南境的八萬大軍,從他趙鈺進入北境開始,對這八萬南軍的調令,就已經發出了。
可是,他都征戰了兩月之久,這支大軍,卻還沒有趕到,若不是楚家和五王叔的幫襯,他此戰,真的有可能全軍覆沒的。
大帳之內,趙鈺坐在主位上,下方各自坐著領軍的將領,如今戰局已定,北魏大軍,連同他們的主帥,主將,盡皆戰死。
中山國的這並郡之地,徹底的迴到了趙國治下。
“大表哥,本王代我諸軍將士,謝過大表哥千裏馳援!”
趙鈺起身,對著楚玄躬身一禮,在場的諸將,也紛紛站起,對著楚玄躬身行禮起來。
“吾等謝楚將軍千裏來援!”
楚玄趕緊的上前,將趙鈺扶了起來,誠然,他乃是楚家之人,更是趙鈺的大表哥,但君臣就是君臣,他可不敢承受趙鈺的禮!
“王爺快快起身,末將救援來遲,王爺不怪罪吾等,就已經感恩戴德 ,如何我楚玄如何承受得起?”
“若是王爺有意,等朝堂問責之時,還請為我楚家說一句話,畢竟,私自調遣天啟軍,乃是大罪,恐怕京都諸公,不會放過此事!”
是的,天啟軍的調動,是必須要京都首肯的,再或者有皇帝的聖旨,可在這一次,天啟軍的調動,什麽都沒有。
他楚家就是為了護著晉王趙鈺,將五萬天啟大軍,從東境調到了東北之境,還參與這等大戰!
誠然,皇帝陛下自然不會計較此事,畢竟,這一次的調動,乃是他的大舅哥在救他的嫡親兒子,但朝堂諸公可不會這樣想!
國法和人情,他們更在乎的就是國法!
至於救援晉王殿下,那是你皇家的事情,可和國家朝堂,沒有什麽關係。
“地澤知錯,還請王爺恕罪。”
“好了,地澤,本王想出去走走,等會兒諸將迴來後,你暫且安置吧!”
趙鈺說完,緩緩站起身子,朝著帳外走去,左豐和地澤自然跟在他的後麵。
無名小山,趙鈺盤腿坐在山頂,兩眼無神,就那麽看著前方的戰場。
如今,戰鬥早已經結束,大趙的將士們,正在打掃戰場,清理戰局,雖然勞累,但其實心情還算是不錯,畢竟,戰爭他們贏了啊!
趙鈺的反常,左豐自然看在眼裏,作為跟隨王爺最久的人,他其實是最了解晉王趙鈺的。
晉王趙鈺,看似驕奢跋扈,隨心所欲,可他心中,一直都有屬於自己的準則。
這些年,他殺過文人,殺過武將,滅過世家,屠過宗門,算起來,因他而死的人,足足有幾十萬之多。
可這些人,都是他晉王趙鈺的敵人,他們的生死,趙鈺絲毫都不在乎。
這一次的戰事,跟隨他晉王而來的十萬虎威軍,以及晉王府的兄弟,一個接著一個的慘死,這對於一輩子順風順水的王爺來說,多麽的難以承受。
“王爺,兄弟們不會怪您的,此戰,我們不是贏了嗎?”
終於,左豐忍不住的開口了,他不想趙鈺再繼續沉浸在自責當中,這場圍殺之戰,盡管從一開始都是針對他晉王趙鈺的。
但趙鈺做錯什麽了?
他不該這麽厲害,不該讓大趙越發強盛?不該以自己所學所知,惠及大趙百姓?
不該被人忌憚?不該被世人所知?不該為了大哥,而拚盡一切?
屁話,這算是什麽道理,他生而知之,用所學惠所國,何錯之有?
趙鈺歎了一口氣,他知道此刻的狀態是不對的,但他就是很難控製住自己,盡管心中不止一次的告訴自己,為國而戰,將士們無怨無悔。
可歸根到底,這些戰死在這裏的大趙勇士,可都是因他而死的。
又是長久的沉默,氣氛再一次安靜了起來。
良久,宗盛硬著頭皮,緩步走來,“王爺,諸位將軍們迴來了,還有,地澤先生已經將戰報整理完畢,您要不要看?”
“宗盛!你幹什麽?”
聽到宗盛的話,左豐立馬就怒了,你丫的小子想挨打是吧,不知道王爺現在是什麽情況嗎?這會兒還刺激王爺,真是欠收拾了吧!
宗盛覺得自己很無辜,他明明是按照地澤先生的安排說的啊,這下好了,左豐大哥,明擺著要揍他啊!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趙鈺竟然抬頭了。
“將戰報念給本王吧,有些事情,本王終究是要麵對的。”
左豐一愣,他張了張嘴,但最後還是歎了一口氣,什麽都沒有說了,自己護持多年的晉王殿下,終歸是要獨自承擔很多東西的。
這一點,他左豐幫不了王爺,甚至地澤,五羊先生他們,也都幫不了王爺。
宗盛看了一眼左豐,又看了一眼趙鈺,攤開手中的戰報,開口稟報了起來。
“虎威軍十萬將士出京,鎮北關外一戰,戰死八千九百六十人,北原初戰,戰沒兩萬三千人,對局之戰,虎威軍戰死一萬九千人。。。。。。”
“戰至此刻,虎威軍尚有將士一萬八百人!”
“晉陽鐵騎七千出戰,如今剩下了三千零八人,死士營三千,戰沒兩千一百三十人,青衫客戰沒二十八人。。。。。。”
“副將蘇權戰死,裨將魏哲戰死,裨將唐曉兵戰死。。。。。。”
。。。。。。
整整一刻鍾,宗盛手中的戰報,才逐漸的念完,而趙鈺此刻,眼睛已經通紅了起來。
他從京都帶出的十一萬將士,如今,卻連兩萬人都沒有,足足九萬多的大趙勇士,永遠的倒在了這次的戰事中!
這樣的傷亡,這樣的代價,對他大趙來說,真的是值得的嗎?
良久,趙鈺接過宗盛手中的戰報,將其揣在了懷裏,有些事情,他要做,也必須去做。
“宗盛,通知諸將,帳內議事,另外,給本王傳信老二,讓他滾來見本王,否則,就別怪本王收拾他!”
趙鈺冷冷的說著,戰局打成這樣,總有人要承擔些什麽的。
按照之前的計劃,大表哥的天啟軍,本就不在救援當中,他之所以傳信給兩位舅舅,更多的是讓楚係,守好邊防,避免東齊搞事的。
至於西境的蘭彪兒,就更不可能了,他本就是趙鈺派去幫助宸王,抵禦西楚的,又如何會將其作為救兵?
真正作為救兵存在的,乃是南境的八萬大軍,從他趙鈺進入北境開始,對這八萬南軍的調令,就已經發出了。
可是,他都征戰了兩月之久,這支大軍,卻還沒有趕到,若不是楚家和五王叔的幫襯,他此戰,真的有可能全軍覆沒的。
大帳之內,趙鈺坐在主位上,下方各自坐著領軍的將領,如今戰局已定,北魏大軍,連同他們的主帥,主將,盡皆戰死。
中山國的這並郡之地,徹底的迴到了趙國治下。
“大表哥,本王代我諸軍將士,謝過大表哥千裏馳援!”
趙鈺起身,對著楚玄躬身一禮,在場的諸將,也紛紛站起,對著楚玄躬身行禮起來。
“吾等謝楚將軍千裏來援!”
楚玄趕緊的上前,將趙鈺扶了起來,誠然,他乃是楚家之人,更是趙鈺的大表哥,但君臣就是君臣,他可不敢承受趙鈺的禮!
“王爺快快起身,末將救援來遲,王爺不怪罪吾等,就已經感恩戴德 ,如何我楚玄如何承受得起?”
“若是王爺有意,等朝堂問責之時,還請為我楚家說一句話,畢竟,私自調遣天啟軍,乃是大罪,恐怕京都諸公,不會放過此事!”
是的,天啟軍的調動,是必須要京都首肯的,再或者有皇帝的聖旨,可在這一次,天啟軍的調動,什麽都沒有。
他楚家就是為了護著晉王趙鈺,將五萬天啟大軍,從東境調到了東北之境,還參與這等大戰!
誠然,皇帝陛下自然不會計較此事,畢竟,這一次的調動,乃是他的大舅哥在救他的嫡親兒子,但朝堂諸公可不會這樣想!
國法和人情,他們更在乎的就是國法!
至於救援晉王殿下,那是你皇家的事情,可和國家朝堂,沒有什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