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希月等人雖然對黑市比較感興趣,但是在別人都把他們當成肥羊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傻傻的送上門去給別人宰。
幾人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看看誰那裏可以交換食鹽,所以幾個人分散開來,在黑市中開始尋摸起來。
別說黑市中可以交換食鹽的還真不少,不僅僅是食鹽,還有一些人攤子上擺放著油鹽醬醋茶,還真的是什麽都有,不過想想倒也明白,哪裏都不缺相對生活較好一些的人,也不缺社會等級比較高的人。
生活條件社會等級高自然對生活要求的也就高了,也因此黑市的這些油鹽醬醋茶還是有很銷路的,最起碼楊希月已經看見好幾個帶著麵具的人或揣著香煙,或拎著白酒,也有拿著油鹽醬醋和調料的,想來都是條件不錯的。
擺攤的人雖然都在吆喝,但是其中有幾個人吆喝的格外的起勁兒,聲音也格外的洪亮,楊希月順著聲音向最近的一個走了過去,這是一個帶著白色麵具的攤主,雖然看不見臉,但是看身形應該年齡不會特別的大。
“賣食鹽、賣海鮮了,便宜賣了…走過路過的不要錯過,錯過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快過來看看…上好的食鹽,新鮮的海鮮,值得擁有。”聽聲音這攤主估計也就二十多歲的樣子。
攤子麵前的人還不少,基本上都在挑揀這攤子上的海鮮,說是新鮮,楊希月卻發現很多她都不認識,有些眼熟,倒像是末世前賣的那些海產品的放大版,楊希月懷疑那些是變異後的海產品。
不過她最關注的的倒不是那些海鮮,她看的主要是攤子上另一側的一個布袋子裏散著的半袋子的雪白的食鹽。
這可正是他們這次要來交換的東西,楊希月走了過去蹲下來看了看,食鹽的品質不錯,雪白幹淨的,但是好像不是末世前那種袋裝的精細鹽。
食鹽的顆粒有點粗,倒像是華國再早以前一些老人醃菜的那種粗粒鹽,但是後來這種鹽就很少見了,難道這些食鹽是末世後加工出來的?
“姑娘,要買鹽嗎?我這食鹽可是便宜賣了,十斤糧食一斤鹽,怎麽樣來兩斤?”攤主看見楊希月去摸食鹽,熱情的招唿道。
“十斤換一斤,這麽貴?”楊希月驚詫的說道。
“姑娘,你看你就是不知道行情的,十斤換一斤已經算便宜的了,其他人你去看看,可都是十二斤換一斤的?”見楊希月嫌貴,攤主不樂意的解釋道。
“外麵的食鹽好像是三斤換一斤,你們這價格也抬高了太多了。”楊希月有些不理解,怎麽能翻出這麽多倍去,本來她估摸著五斤換一斤已經是很高的價格了。
“我知道外麵是三斤換一斤,可是既然姑娘你選擇到黑市來買食鹽,肯定是因為各種原因買不到外麵的食鹽,所以才來的黑市的是不是?
你想想這些食鹽可是我們大老遠的從外麵運迴來的,路上花費的功夫預見得危險且不說,還有這黑市的入市費,這可都是成本啊,沒辦法,我們也要生活。
所以黑市的食鹽肯定是比外麵的高的,不過我這裏的已經算是低價了,不相信的話你可以到別的攤位去問問…”攤主也不怕楊希月去問別的攤位,這裏麵他的價格雖然不是唯一一個最低的,但是絕對沒有必他價格還低的。
見攤主這麽說,楊希月估摸著其他攤位的食鹽肯定是不會比這個攤位的便宜的了,不然攤主也不會這麽自信的讓她隨便去問。
“那這食鹽你有多少?”要是不多,說再說也沒有多少意義。
“你要多少?”攤主不答反問。
“反正不少,不過要的多的話,你看價格上是不是可以優惠一點,畢竟省的你們天天過來擺攤,也給你們省了一筆入市費不是。”
“這樣吧…如果超過五百斤,給你算八斤換一斤,如果超過一千就給你算七斤換一斤,怎麽樣,這個價格不高了吧?”攤主想了想說道。
他不得不承認楊希月說的有道理,這樣一次性大批量的出手,確實可以省上不少的入市費,算下來也不少賺什麽,而且還省了什麽麻煩。
有這些擺攤的時間還不如在跑一趟,還能在多賺幾個,正因為想到這些,所以攤主很有誠意直接把價格降到了自己能接受的底線。
“希月,你過來一下。”楊希月正想迴答攤主的話,身後傳來了張芸的聲音。
“您稍等一下,我和其他幾個人商量一下。”楊希月和攤主說了一聲,然後和張芸幾個人走到了黑市的一個人比較少的角落。
“怎麽樣?你們問的情況如何?”楊希月想著貨比三家,先了解一下情況。
“這黑市裏有末世前的那種袋裝鹽,也有末世後他們弄到的散裝鹽,袋裝鹽十二斤換一斤,散裝鹽價格不等,有的要十斤,有的要十一斤。
袋裝鹽數量一般都不多,所以我們估計隻能交換散裝鹽,我們大家都問了一下,因為們要的量多,所以基本上那些攤主都願意降一些價格。
我們剛剛已經交換了一下各自打探到的情況,比較了一下,董青那邊問的那一家價格最低,如隻要二百斤朝上,就可以九斤換一斤,五百斤朝上八斤換一斤。”張芸把大家交換的情報說了一下。
“我們帶的糧食大概有多少?”糧食是董青統計搬運的,楊希月還真不是非常清楚。
“因為車上要做人,所以隻裝了半車的糧食,估摸著能有三千多斤吧!”董青想了一下說道。
那看來最多隻能交換到五百斤的食鹽,楊希月暗自計算了一下,然後說道:“我剛剛問的那一家給的價格也不高,如果要我再去打探一下,看看是不是價格上可以在讓一步。”
重新迴到白色麵具的攤主麵前,攤主還是非常熱情的,主動問道:“姑娘,你們商量的怎麽樣?我跟你說我這價格不會有人比我再低的了。”
幾人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看看誰那裏可以交換食鹽,所以幾個人分散開來,在黑市中開始尋摸起來。
別說黑市中可以交換食鹽的還真不少,不僅僅是食鹽,還有一些人攤子上擺放著油鹽醬醋茶,還真的是什麽都有,不過想想倒也明白,哪裏都不缺相對生活較好一些的人,也不缺社會等級比較高的人。
生活條件社會等級高自然對生活要求的也就高了,也因此黑市的這些油鹽醬醋茶還是有很銷路的,最起碼楊希月已經看見好幾個帶著麵具的人或揣著香煙,或拎著白酒,也有拿著油鹽醬醋和調料的,想來都是條件不錯的。
擺攤的人雖然都在吆喝,但是其中有幾個人吆喝的格外的起勁兒,聲音也格外的洪亮,楊希月順著聲音向最近的一個走了過去,這是一個帶著白色麵具的攤主,雖然看不見臉,但是看身形應該年齡不會特別的大。
“賣食鹽、賣海鮮了,便宜賣了…走過路過的不要錯過,錯過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快過來看看…上好的食鹽,新鮮的海鮮,值得擁有。”聽聲音這攤主估計也就二十多歲的樣子。
攤子麵前的人還不少,基本上都在挑揀這攤子上的海鮮,說是新鮮,楊希月卻發現很多她都不認識,有些眼熟,倒像是末世前賣的那些海產品的放大版,楊希月懷疑那些是變異後的海產品。
不過她最關注的的倒不是那些海鮮,她看的主要是攤子上另一側的一個布袋子裏散著的半袋子的雪白的食鹽。
這可正是他們這次要來交換的東西,楊希月走了過去蹲下來看了看,食鹽的品質不錯,雪白幹淨的,但是好像不是末世前那種袋裝的精細鹽。
食鹽的顆粒有點粗,倒像是華國再早以前一些老人醃菜的那種粗粒鹽,但是後來這種鹽就很少見了,難道這些食鹽是末世後加工出來的?
“姑娘,要買鹽嗎?我這食鹽可是便宜賣了,十斤糧食一斤鹽,怎麽樣來兩斤?”攤主看見楊希月去摸食鹽,熱情的招唿道。
“十斤換一斤,這麽貴?”楊希月驚詫的說道。
“姑娘,你看你就是不知道行情的,十斤換一斤已經算便宜的了,其他人你去看看,可都是十二斤換一斤的?”見楊希月嫌貴,攤主不樂意的解釋道。
“外麵的食鹽好像是三斤換一斤,你們這價格也抬高了太多了。”楊希月有些不理解,怎麽能翻出這麽多倍去,本來她估摸著五斤換一斤已經是很高的價格了。
“我知道外麵是三斤換一斤,可是既然姑娘你選擇到黑市來買食鹽,肯定是因為各種原因買不到外麵的食鹽,所以才來的黑市的是不是?
你想想這些食鹽可是我們大老遠的從外麵運迴來的,路上花費的功夫預見得危險且不說,還有這黑市的入市費,這可都是成本啊,沒辦法,我們也要生活。
所以黑市的食鹽肯定是比外麵的高的,不過我這裏的已經算是低價了,不相信的話你可以到別的攤位去問問…”攤主也不怕楊希月去問別的攤位,這裏麵他的價格雖然不是唯一一個最低的,但是絕對沒有必他價格還低的。
見攤主這麽說,楊希月估摸著其他攤位的食鹽肯定是不會比這個攤位的便宜的了,不然攤主也不會這麽自信的讓她隨便去問。
“那這食鹽你有多少?”要是不多,說再說也沒有多少意義。
“你要多少?”攤主不答反問。
“反正不少,不過要的多的話,你看價格上是不是可以優惠一點,畢竟省的你們天天過來擺攤,也給你們省了一筆入市費不是。”
“這樣吧…如果超過五百斤,給你算八斤換一斤,如果超過一千就給你算七斤換一斤,怎麽樣,這個價格不高了吧?”攤主想了想說道。
他不得不承認楊希月說的有道理,這樣一次性大批量的出手,確實可以省上不少的入市費,算下來也不少賺什麽,而且還省了什麽麻煩。
有這些擺攤的時間還不如在跑一趟,還能在多賺幾個,正因為想到這些,所以攤主很有誠意直接把價格降到了自己能接受的底線。
“希月,你過來一下。”楊希月正想迴答攤主的話,身後傳來了張芸的聲音。
“您稍等一下,我和其他幾個人商量一下。”楊希月和攤主說了一聲,然後和張芸幾個人走到了黑市的一個人比較少的角落。
“怎麽樣?你們問的情況如何?”楊希月想著貨比三家,先了解一下情況。
“這黑市裏有末世前的那種袋裝鹽,也有末世後他們弄到的散裝鹽,袋裝鹽十二斤換一斤,散裝鹽價格不等,有的要十斤,有的要十一斤。
袋裝鹽數量一般都不多,所以我們估計隻能交換散裝鹽,我們大家都問了一下,因為們要的量多,所以基本上那些攤主都願意降一些價格。
我們剛剛已經交換了一下各自打探到的情況,比較了一下,董青那邊問的那一家價格最低,如隻要二百斤朝上,就可以九斤換一斤,五百斤朝上八斤換一斤。”張芸把大家交換的情報說了一下。
“我們帶的糧食大概有多少?”糧食是董青統計搬運的,楊希月還真不是非常清楚。
“因為車上要做人,所以隻裝了半車的糧食,估摸著能有三千多斤吧!”董青想了一下說道。
那看來最多隻能交換到五百斤的食鹽,楊希月暗自計算了一下,然後說道:“我剛剛問的那一家給的價格也不高,如果要我再去打探一下,看看是不是價格上可以在讓一步。”
重新迴到白色麵具的攤主麵前,攤主還是非常熱情的,主動問道:“姑娘,你們商量的怎麽樣?我跟你說我這價格不會有人比我再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