髒三迷糊了,這太子殿下是圖什麽,替老百姓保存銀子,還要給老百姓錢,這不是存的越多,就賠的越多嗎?


    不過以他對太子殿下的了解,太子殿下從來不做無把握之事,從殿下在軍器局推出發條風扇,將軍器局盤活。


    到現在軍器局開始大量生產新式火銃和火炮,兵部想要從軍器局拿到武器,也要先把銀子給足,不然軍器局是不會放出一件武器。


    現在的軍器局生產的武器裝備以質量聞名整個大明朝野,就連邊鎮將領都知道了軍器局有好東西。


    邊鎮總兵甚至偷偷托關係暗中到軍器局采買火銃,以裝備自己的家丁部隊。


    對於沒有兵部撥款能否出售武器,軍器局上下沒有底氣,隻好請示朱厚燳。


    朱厚燳給軍器局下令,所有前來采購的邊鎮將領都必須保證所有從軍器局拿走的武器,接受軍器局的監督,就算是有火銃損壞也必須向軍器局報備。


    新式火銃現在對於大明來說那是一種先進的戰略武器,任何的流失都會對大明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對於現在的兵部來說,他們並不願意花高價為軍隊采購價格昂貴的新式火銃。


    他們更願意把錢花在那些槍頭、刀箭之類傳統冷兵器上,這些武器更不容易損壞。


    至於禦敵時的人員損失,那關官老爺屁事,死的又不是他們家的子弟。


    軍器局現在雖然級別沒有提升上去,但是軍器局大使卻敢跟兵部武庫司郎中叫板,不給錢一件武器都甭想從軍器局拿走。


    軍器局現在並不受兵部管轄,人家是太子直屬的部門,除了太子之外,其他人沒有任何的資格幹涉軍器局的經營。


    文官們對於軍器局的現狀恨得牙癢癢,眼看著現在的軍器局這麽大一塊肥肉,他們卻連口湯都喝不上。


    對於軍器局的詆毀一直就沒有斷過,甚至還有言官彈劾軍器局圖謀不軌。


    氣的皇帝大罵,你的意思是說太子要造他爹的反嗎?


    麵對皇帝對太子的偏袒,文官們也沒有什麽好辦法,隻能盡量阻止從軍器局采購武器裝備。


    可是他們自己又沒有地方采購武器,軍隊每年又需要大量的武器裝備。


    因此就算他們不情不願,也不得不在軍器局采購武器裝備。至於兵仗局那是內廷機構,人家麵向的軍隊是禦馬監的滕鑲四衛,並不跟外朝打交道。


    軍器局的改變肉眼可見,以前髒三這樣隻知道鑽研技術的工匠根本就沒有話語權,現在的軍器局誰的技術好誰的話語權就重。


    因此軍器局中很多願意鑽研技術的工匠被朱厚燳集中起來,成立了以髒三為首的研發中心。


    這些工匠每天的工作就是如何改進工業生產,如何將朱厚燳提出的一些設想變成能夠使用的產品。


    這一次來永平建設煤鋼聯合體,朱厚燳特意將髒三和一批對采礦和建造煉鐵爐有經驗的工匠帶到永平府。


    在鐵礦的位置確定之後,招募勞工采礦選礦就成了當務之急。


    采掘出來的礦石需要破碎之後,經過篩選,將不含鐵的碎石剔除,精選過後的鐵礦石將會分別運送到建設好的煉鐵高爐裏進行冶煉。


    鋼鐵產業是人力密集型的重工業產業,需要大量的工人,朱厚燳在整個永平府範圍內大量招工。


    待遇非常的優厚,月薪一貫,每日管三頓飽飯,還會給工人發放統一的服裝。


    這樣的待遇對於在溫飽線上掙紮的永平府百姓來說,吸引力非常的大。


    不過很多百姓在聽到這個招聘的消息心裏是不相信的,哪有這麽好的事,一個月一貫錢還管吃管住。


    這哪是招長工,這不是養大爺嗎?


    可是當有人勇敢邁出第一步後,其他百姓看到進入礦山的百姓竟然真的掙到了錢,甚至還將自家的家人也都接到了礦山。


    百姓們發現太子殿下的說的都是真的,前來應征的失地百姓越來越多,甚至一些有地的百姓也將自家的土地賣了舉家遷到礦山加入到太子的麾下。


    隨著越來越多的百姓加入太子殿下的麾下,讓原本比較平衡的地主與佃戶關係失去了平衡。


    士紳大戶發現自家土地越來越多的被佃戶退租,土地就是一塊死物,沒有人耕種就產生不了任何的收益。


    士紳們開始慌了,沒人給他們種地,一年兩年還能堅持,若是一直沒有佃戶幫他們種地,他們靠什麽過富貴的日子。


    這些士紳開始聯合起來到京城告狀,狀告太子在永平府胡作非為,讓良善百姓沒有了活路。


    正愁沒有攻擊太子的把柄的文官們頓時如同打了雞血一般,仔細了解了永平府大戶所說情況之後。


    一封封奏疏飛入乾清宮,言官們大談農為邦本,太子在永平府大肆挖山開礦,破壞風水。


    導致永平府百姓民不聊生,永平府如今已是怨聲載道,哀鴻遍野。


    對於來勢洶洶的彈劾,皇帝雖然相信這不是實情,但是麵對文官的彈劾,皇帝一如既往地表現出了和稀泥的態度。


    將太子一封聖旨召迴京城,在朝堂上給文官們解釋永平府如今的情況。


    朱厚燳在來永平府之前,就知道自己這麽大量的將原本留在土地上耕種的百姓抽離會得罪士紳大戶。


    因此早就有了應對之策,在來永平府之前,就已經跟京城的糧商簽訂了每年采購一百萬石的契約。


    這些糧食必須在半年之內全部送到遷安,糧商們得到這樣的一筆大訂單,當然是無比興奮,爭先恐後地將糧食運到遷安。


    等到糧商背後的文官們反應過來,命令糧商不再與太子進行交易,希望通過控製糧食的手段,讓朱厚燳沒有足夠的糧食供應。


    沒有糧食就無法養活大量的工人,可惜的是文官們的反應慢了好幾拍,在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朱厚燳已經囤積了足夠上萬工人吃上一年以上的糧食。


    與此同時,朱厚燳發動各家勳貴一起到江南湖廣采購糧食,通過運河源源不斷地送到永平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正德,胡鬧出了大帝之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老夫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老夫子並收藏正德,胡鬧出了大帝之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