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孫子才不想呢
正德,胡鬧出了大帝之姿 作者:半老夫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厚燳讓劉瑾安排人在京城各家商鋪征調了一批賬房,這些賬房按照朱厚燳要求的方法,進行審核軍器局的賬目。
久遠的賬目的朱厚燳放棄了審查,隻查最近五年內的賬目,審查出的結果依然是觸目驚心。
每年戶部撥下來的銀子,經過層層扒皮,到了軍器局的時候,已經不足七成。
就算是這七成的銀子,也有很多雙眼睛在盯著這筆銀子,無論是工部的直管主事,還是負責接收裝備的兵部官員,都要在這筆銀子上分一杯羹。
整個利益鏈上牽扯了至少幾十名官員,真正用到製作裝備與給工匠發餉的銀子,連四成都不到。
這麽多的銀子就這樣進了碩鼠的口袋,這樣的軍器局能製作出好的裝備就見了鬼了。
當然軍器局也不傻,每年都會製作出一批精良的裝備,放在庫房裏,用於應付上峰前來的審查,以及對兵部交接時的驗貨。
表麵上的過程還是要走的,總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還將粗製濫造的東西拿出來。
上一次朱厚燳帶走的那一批軍帳、被服,本就是用來充門麵的裝備,沒想到碰到了朱厚燳這個他惹不起的人。
朱厚燳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直接闖進了倉庫,把軍器局的門麵給連鍋端了,沒了這些門麵,就隻能再向上峰要錢。
要錢就得有理由,太子殿下拿走那點兒裝備,根本就不夠說事的,想要說事那就隻能把數量擴大的十倍以上。
包括劉大使在內的所有官吏心裏,都認為太子不可能來軍器局查驗,即使是別人知道了太子拿了這麽多的裝備,還能捅到皇帝那裏不成。
偏偏還就捅到了皇帝那裏,因為上層的老爺們發現太子並不是一個能夠聽他們話的儲君,必須要給太子一些顏色看看。
軍器局這點兒貪腐的案子並不複雜,大明的官員在貪腐這個問題上也不屑於複雜,上下之間早已形成了一條灰色的鏈條。
官員士紳、讀書人出門在外,無論是到了哪個地方,找到地方官,地方官都要獻上程儀,這筆錢誰出,官員肯定不會掏自己的腰包。
隻能是在收稅的時候動腦筋,多盤剝出來的賦稅,除了各級官員、胥吏分肥,剩下的就成了官衙的小金庫。
那麽不出門的京官,比如說那些禦史言官,官職低微,俸祿也不高,又不掌握行政實權,他們同樣有辦法撈錢。
兩京十三省,十三道監察禦史,負責監察各個地方的官員,隻要敢不給我拿好處,那對不住了,在年底考評上直接給你評價個下等,那你別想升遷。
因此地方官員進京都要給屬於自己布政使司的監察禦史送上冰敬、炭敬,至於更高級的官員有更多撈錢的門道。
軍器局上下的口供以及清查軍器局賬目的匯總被朱厚燳送進宮中,如何處置那是皇帝老爹的事,朱厚燳管不著,也管不了。
對於朱厚燳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重組軍器局,讓軍器局短時間內實現盈利。
想要讓軍器局實現盈利,那就至少要有一兩種能夠快速掙錢的生意。等到有了盈利,再利用盈利開發新的武器裝備,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第一步做什麽,朱厚燳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項目,隻等著將工匠們培訓好,就能開始開工建造。
整個軍器局共有五百多名正式在編的工匠,分成了五個百戶,由各個百戶帶領。
實際上每個工匠身後都是一戶人家,這些工匠背後的家人也要依靠軍器局活著,因此在軍器局裏幹活的人將近千人。
原本的軍器局五個百戶,都是有什麽活就幹什麽活,幹的十分繁雜,卻沒有任何的效率。
經過朱厚燳重新編組之後,分成了不同分工的五個百戶,其中裁縫組大多數都是婦女,這些婦女多是匠人的家屬。
其餘四個百戶,分別為鐵匠百戶、木匠百戶、弓弩百戶、盔甲百戶。
鐵匠百戶,專門負責打造腰刀、箭矢、槍頭等關於鐵製裝備的製造,未來冷兵器慢慢淘汰的時候,也要轉入火銃、火炮的製造當中。
木匠百戶,專門負責給鐵匠百戶打造的器械配上木柄,槍杆、箭杆,以及其他的木製工具的製造。
弓弩百戶,專門負責製造各種弓弩,尤其是加強對弩的製造,弩的用途在一定的環境內要比火銃更有優勢,因此弓箭可以不進行繼續研究,弩卻必須繼續研究。
盔甲百戶製造各種盔甲,在大明這個冷兵器占主導地位的時代,盔甲還是非常的重要,尤其是應對草原蠻子的騎射攻擊,盔甲能夠擋住大多數的拋射攻擊。
幾個百戶內部又進行了精細化分工,朱厚燳再次將在兵仗局用過的那套獎懲製度拿了出來。
來自幾百年後的獎懲製度對上大明這種恐嚇式管理,那就是降維打擊。
尤其將分工合作的理念引進到軍器局裏,工匠們的積極性一下子就提高了不少。
不過也有一些工匠心存疑慮,認為太子是在畫大餅,在沒見到實在的利益,他們對於貴人的話都是一個字都不信。
這些可憐人已經被貴人坑怕了,朱厚燳為了重新點燃他們對生活的鬥誌,讓劉瑾買了十石米,兩頭豬,以及大量的蘿卜白菜。
就在軍器局的院子裏,現場請工匠們吃了一頓糙米飯加豬肉燉蘿卜白菜。
油汪汪的豬肉燉蘿卜白菜,加上管飽的糙米飯讓工匠們久違地感受到了活著的美好。
原本對太子殿下完全不信任的工匠這個時候也產生了動搖,也許太子殿下是真的想要幫助他們。
吃過飯後,朱厚燳就站在大太陽底下,拒絕了要給他打傘的內侍,對著工匠們高聲問道:“各位!都吃飽了嗎?”
工匠們七嘴八舌地高聲說道:“迴殿下!吃飽了!”
“以後想不想天天都能吃飽?”
“想!”
“孫子才不想呢!”在眾多的正常的聲音當中,一個突兀的聲音傳了出來。
工匠們的目光齊刷刷地看向了說話的聲音,朱厚燳也注意到了說話的人。
那工匠也覺得自己闖了禍,哪能當著太子殿下的麵說出汙言穢語,這位雖然有些害怕,但是卻並未表現出唯唯諾諾的樣子。
久遠的賬目的朱厚燳放棄了審查,隻查最近五年內的賬目,審查出的結果依然是觸目驚心。
每年戶部撥下來的銀子,經過層層扒皮,到了軍器局的時候,已經不足七成。
就算是這七成的銀子,也有很多雙眼睛在盯著這筆銀子,無論是工部的直管主事,還是負責接收裝備的兵部官員,都要在這筆銀子上分一杯羹。
整個利益鏈上牽扯了至少幾十名官員,真正用到製作裝備與給工匠發餉的銀子,連四成都不到。
這麽多的銀子就這樣進了碩鼠的口袋,這樣的軍器局能製作出好的裝備就見了鬼了。
當然軍器局也不傻,每年都會製作出一批精良的裝備,放在庫房裏,用於應付上峰前來的審查,以及對兵部交接時的驗貨。
表麵上的過程還是要走的,總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還將粗製濫造的東西拿出來。
上一次朱厚燳帶走的那一批軍帳、被服,本就是用來充門麵的裝備,沒想到碰到了朱厚燳這個他惹不起的人。
朱厚燳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直接闖進了倉庫,把軍器局的門麵給連鍋端了,沒了這些門麵,就隻能再向上峰要錢。
要錢就得有理由,太子殿下拿走那點兒裝備,根本就不夠說事的,想要說事那就隻能把數量擴大的十倍以上。
包括劉大使在內的所有官吏心裏,都認為太子不可能來軍器局查驗,即使是別人知道了太子拿了這麽多的裝備,還能捅到皇帝那裏不成。
偏偏還就捅到了皇帝那裏,因為上層的老爺們發現太子並不是一個能夠聽他們話的儲君,必須要給太子一些顏色看看。
軍器局這點兒貪腐的案子並不複雜,大明的官員在貪腐這個問題上也不屑於複雜,上下之間早已形成了一條灰色的鏈條。
官員士紳、讀書人出門在外,無論是到了哪個地方,找到地方官,地方官都要獻上程儀,這筆錢誰出,官員肯定不會掏自己的腰包。
隻能是在收稅的時候動腦筋,多盤剝出來的賦稅,除了各級官員、胥吏分肥,剩下的就成了官衙的小金庫。
那麽不出門的京官,比如說那些禦史言官,官職低微,俸祿也不高,又不掌握行政實權,他們同樣有辦法撈錢。
兩京十三省,十三道監察禦史,負責監察各個地方的官員,隻要敢不給我拿好處,那對不住了,在年底考評上直接給你評價個下等,那你別想升遷。
因此地方官員進京都要給屬於自己布政使司的監察禦史送上冰敬、炭敬,至於更高級的官員有更多撈錢的門道。
軍器局上下的口供以及清查軍器局賬目的匯總被朱厚燳送進宮中,如何處置那是皇帝老爹的事,朱厚燳管不著,也管不了。
對於朱厚燳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重組軍器局,讓軍器局短時間內實現盈利。
想要讓軍器局實現盈利,那就至少要有一兩種能夠快速掙錢的生意。等到有了盈利,再利用盈利開發新的武器裝備,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第一步做什麽,朱厚燳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項目,隻等著將工匠們培訓好,就能開始開工建造。
整個軍器局共有五百多名正式在編的工匠,分成了五個百戶,由各個百戶帶領。
實際上每個工匠身後都是一戶人家,這些工匠背後的家人也要依靠軍器局活著,因此在軍器局裏幹活的人將近千人。
原本的軍器局五個百戶,都是有什麽活就幹什麽活,幹的十分繁雜,卻沒有任何的效率。
經過朱厚燳重新編組之後,分成了不同分工的五個百戶,其中裁縫組大多數都是婦女,這些婦女多是匠人的家屬。
其餘四個百戶,分別為鐵匠百戶、木匠百戶、弓弩百戶、盔甲百戶。
鐵匠百戶,專門負責打造腰刀、箭矢、槍頭等關於鐵製裝備的製造,未來冷兵器慢慢淘汰的時候,也要轉入火銃、火炮的製造當中。
木匠百戶,專門負責給鐵匠百戶打造的器械配上木柄,槍杆、箭杆,以及其他的木製工具的製造。
弓弩百戶,專門負責製造各種弓弩,尤其是加強對弩的製造,弩的用途在一定的環境內要比火銃更有優勢,因此弓箭可以不進行繼續研究,弩卻必須繼續研究。
盔甲百戶製造各種盔甲,在大明這個冷兵器占主導地位的時代,盔甲還是非常的重要,尤其是應對草原蠻子的騎射攻擊,盔甲能夠擋住大多數的拋射攻擊。
幾個百戶內部又進行了精細化分工,朱厚燳再次將在兵仗局用過的那套獎懲製度拿了出來。
來自幾百年後的獎懲製度對上大明這種恐嚇式管理,那就是降維打擊。
尤其將分工合作的理念引進到軍器局裏,工匠們的積極性一下子就提高了不少。
不過也有一些工匠心存疑慮,認為太子是在畫大餅,在沒見到實在的利益,他們對於貴人的話都是一個字都不信。
這些可憐人已經被貴人坑怕了,朱厚燳為了重新點燃他們對生活的鬥誌,讓劉瑾買了十石米,兩頭豬,以及大量的蘿卜白菜。
就在軍器局的院子裏,現場請工匠們吃了一頓糙米飯加豬肉燉蘿卜白菜。
油汪汪的豬肉燉蘿卜白菜,加上管飽的糙米飯讓工匠們久違地感受到了活著的美好。
原本對太子殿下完全不信任的工匠這個時候也產生了動搖,也許太子殿下是真的想要幫助他們。
吃過飯後,朱厚燳就站在大太陽底下,拒絕了要給他打傘的內侍,對著工匠們高聲問道:“各位!都吃飽了嗎?”
工匠們七嘴八舌地高聲說道:“迴殿下!吃飽了!”
“以後想不想天天都能吃飽?”
“想!”
“孫子才不想呢!”在眾多的正常的聲音當中,一個突兀的聲音傳了出來。
工匠們的目光齊刷刷地看向了說話的聲音,朱厚燳也注意到了說話的人。
那工匠也覺得自己闖了禍,哪能當著太子殿下的麵說出汙言穢語,這位雖然有些害怕,但是卻並未表現出唯唯諾諾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