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成憑什麽這麽說,就是憑著比身邊這些人多了將近兩千年的見識。


    的確,論聰明才智,不要說老狐狸賈詡和老師士孫端,就連跟在他身邊的那些師兄們,甚至還在學習階段的法正、孟達都比他高出一大截。


    再往下麵排,或許三國遊戲中智力值不到五十的劉璋都比他可能還要高一些。


    但是他就能靠著遠超世人的見識,另辟蹊徑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就如同眼前翻山取水的問題,隻要找到水源,他就有好幾種辦法把水弄出來。


    當然,不是說法正他們不聰明,僅僅隻是因為他們平常所學的知識麵過於狹隘,沒有經曆過後世海量信息的衝擊。


    所以很多時候往往隻能想出前人總結出的解決辦法,而不能因地製宜,找到最佳方法。


    畢竟法正也好,他的那些師兄也罷,甚至世代居住在山邊的胡平,都沒遇到過這種旱情。當然除了挖井,除了從河流引水,乃至人力從溪流挑水,再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就算明知道山那邊有水,也隻能幹看著,歎息山道崎嶇,無法取水灌溉。


    賈成不急著把解決辦法說出來,他先是讓胡平帶著他們進山,翻過嶺去看看水源地點。


    果然,經過差不多兩個時辰的艱難跋涉,翻過這座目測海拔上千米的山嶺,展現在眼前的就是一片方圓三裏的山頂小湖泊。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賈成讚歎不已,這片湖泊鑲嵌在兩山之間,四周覆蓋著茂密的叢林,宛如寶玉般散發出隱隱碧光。


    幾條溪流從高山深處蜿蜒而下,將清澈的溪水注入湖中,蕩起陣陣漣漪。


    蕭然不等吩咐,便砍來一根長長的竹竿,噗通一聲跳進湖裏,遊到中間,將竹竿直直探了下去。


    良久,他驚喜的說道:“主公,這中間很深,兩丈長的竹竿都沒探到湖底。”


    賈成哈哈大笑:“天不絕我!有了這一湖之水,足可養活我盩厔八萬百姓。胡平,本官說話算數,當與你記一大功,待我迴城重重有賞!”


    胡平雖然不知道郡君怎麽把水引出來,但是聽到賈成說要給他重賞,也不管地上碎石雜草,趴在地上重重磕頭謝恩:“小人謝過郡君厚賞!小人謝過郡君厚賞!”


    “免禮!免禮!”賈成笑容滿麵拉起胡平,等蕭然上岸,便興衝衝下山迴城。


    迴到城中,他取出一塊帛布,將取水方法連寫帶畫弄了出來。


    他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仿照後世南方山村,用山裏一根根粗大的毛竹中間打通,沿著山道淩空建起一條簡易溝渠。


    他讓人在小湖邊用山石建一個小蓄水池,一邊連通竹製溝渠,利用高度差異,讓水沿著溝渠流出山。


    另一邊找幾根打通竹節的竹管伸進湖裏,利用虹吸原理將水引到高處的蓄水池中,形成源源不斷的水流。


    這種竹製溝渠做工簡單,最大限度減少水流浪費,隻要增減引水竹管,就能控製水量。


    同樣的原理,山裏的水出了山,賈成仍然以竹為溝渠,不通過地麵河道,將水引到屯田中間。這樣每家每戶就能在很短的距離內汲水澆地,最大限度利用水資源。


    這種簡易高效的自來水係統,方法簡單明了,隻需要數百人十餘日時間就可建成。賈成隻是簡單的作了幾句說明,就讓郡府工匠們恍然大悟,隨即用熱烈的眼光看著賈成,仿佛賈成就是他們心目中的神隻。


    並且根據賈成的圖紙,他們打開了思路,很快就延伸出不少更加有效的改進方法。


    賈成把圖紙交出去之後就不管了。他想的很清楚,勞心者治人,前世他當小老板的時候就很好的踐行這條道理,從幾十個人的小公司開始,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組織架構明明白白,讓他省了不少力。


    現在他手下有幾萬人,更加不需要親自動手了。再說,他一手殘黨,出來燒一手好菜,論動手能力,隨便拎出來一個工匠都能把他甩出幾條街去。


    扯遠了......


    其實他還有很多事要做,最主要就是重新按照自己的想法設立一個高效率運轉的郡府組織機構。


    數千年來,直到太祖建立新國家,中國曆代朝廷一直奉行著兩套管理體製。


    皇權不下鄉,其實就是漢朝開始施行的。縣以下的廣大農村,往往就是依靠強大的宗族勢力維持安定平穩的統治。


    不是說這套體製不好,種花家是個農業體係的國家,需要把農民牢牢摁在土地上才能保證國家財政收入。


    國家稅賦就是依據這個原則製定的,人口一旦流動頻繁,首先戶籍製度就會出現漏洞,口賦收不上來。隨之而來就是土地頻繁流轉,官府不知道找誰征收土地稅,稅源就不能穩定,朝廷財政當然得不到保證。


    畢竟國家那麽大,又沒有計算機管理係統,信息收集非常困難。而且絕大多數人不識字,離開戶籍地就很難被找到,官府不能有效管理,就會造成社會動蕩。


    所以說不是朝廷不作為,把大部分權力下放給地方宗族。而是官府沒有辦法,隻能用把人固定在土地上這樣的笨辦法實現其穩定國家的目的。


    後世種花家為何能解決人口與土地的矛盾,把一個龐大的農業國家改造成強大的工業國家,甚至一躍成為世界強國。絕對是因為一代又一代高瞻遠矚的領導層充分研究透了各種因素,硬生生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有關。


    不得不說,種花家真的很牛逼。


    隻要想通了這一點,賈成所謂的郡府組織機構建設就簡單多了,結合實際,一步步照搬不就行了。


    首先,因為盩厔開墾出來的土地還屬於郡府,所以他分配給屯田各鄉裏的農戶隻有耕種權,沒有所有權。


    各鄉裏分配好區域,從郡府領用農具物資,明確收獲後與郡府分配比例就行。


    其實屯民對這一套很熟悉,在長平館就是這樣做的。


    其次,賈成開始設立二十等功爵製。不錯,他是參考了秦國商鞅設立的耕戰軍功製,經過適當修改,公布的新製度。


    商鞅是幾乎廢除國家所有行業,隻保存耕種和征戰兩個獲取爵位的途徑。一個普通百姓,若要出人頭地,隻有種地收成比別人多,或者當兵作戰取得軍功才能獲取爵位,成為人上人。


    而賈成的製度靈活多了,出來耕戰,還有百工、商貿出色的,都能獲得功勞,取得爵位。


    這就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需要有眾多具有識字能力的人作統計和指導。


    恰恰這一點,賈成做到了。他在長平館就開始有意識的推廣教育,讓所有郡府官吏隻要有時間,就到各鄉裏村社教那些屯民子弟識字。


    一年多來,上千幼童識字過百,學會簡單計算方法,成為了他眾多堅定的底層官吏的後備人員。


    這可不是吹的,天地君親師,老師不僅是傳道解惑,還是學生們父親一樣的存在。你接受了某位老師的教導,那你必須像父親一樣對老師盡孝。


    否則的話,你在這個社會中根本生存不了,以孝治天下可不是嘴巴說說的。


    而賈成作為一郡之長,率先並且持之以恆親自教授百姓子女讀書識字,怎麽不受百姓愛戴,將之作為君父一樣的存在。


    這一千多識字幼童,才是賈成最重要的財富,並且成為他日後征戰天下的基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益州崛起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欲歸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欲歸去並收藏漢末之益州崛起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