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寧甘興霸?”賈成一陣恍惚,不是,這位未來的江東虎將怎麽會出現在長安?
“你真的是甘寧甘興霸?是不是還有個名號叫做錦帆......賊?”
賈成牢牢盯著麵前這位衣著怪異的大漢,特別仔細的看了一眼甘寧腰間掛著的鈴鐺,不錯,和傳說中形象一致,真人無疑。
甘寧對自己當年的江湖稱號還是有些在意的,聞言動容道:“某年幼無知,在大江之上肆意玩耍,想不到小小匪號竟然傳到郡丞耳中,慚愧慚愧。”
他嘴上說著慚愧,不過微微揚起的嘴角,已經透露出對自己名聲傳到長安的喜悅。
長安誰知道你甘寧這個水上蟊賊,也就是小爺我來自後世,知道你江東猛將甘寧的生平事跡。賈成翻個白眼,心中暗道。
賈成心中暗自高興,這甘寧可不是簡簡單單的疆場戰將。他不僅武藝高強,水戰能力遠超江東其他將領,最關鍵還有遠超常人的戰略眼光。
賈成先前看《三國演義》,以為甘寧之於孫吳,就和馬超、黃忠之於蜀漢,許褚、典韋之於曹魏,僅僅隻是一員武力超群的鬥將。或許還比關羽、張飛、趙雲,甚至曹魏五子良將更低一籌。
可當他看過《三國誌》,才知道甘寧為何要頻繁跳槽,從劉璋手下跳到劉表的荊州,最後投奔到孫權手下。
其實因為他一直懷才不遇啊。
很多喜歡三國的人往往會喜歡關張忠義,喜歡常山趙子龍白馬銀槍,在曹營七十萬大軍裏七進七出全身而退。喜歡馬超為父報仇,使曹操割須斷袍大敗而逃。
還有人喜歡曹魏五子良將,特別是張遼威震逍遙津之戰,打的孫權狼狽逃竄。
可他們幾乎都忽略了三分天下的東吳孫權勢力。
就算對東吳比較關注的人,也隻是喜歡小霸王孫策,或者儒將周瑜,忠厚長者魯肅,當然還有一部分陸遜的粉絲。
他們往往把甘寧和黃蓋、程普、韓當等十二虎臣相提並論。也許還會下意識提一句,甘寧武力江東第一,衝陣是一把好手,其他的也就那樣了。
可是你要是仔細看過《三國誌》,就會發現,當他建安七年(202年)終於擺脫劉表勢力投奔孫權時,就向孫權提出占據荊州,謀取巴蜀,進取天下的建議。
這和魯肅向孫權進獻異曲同工的《榻上策》僅僅相差一年,比諸葛亮隆中對早了六年。
這樣一比較,就知道甘寧戰略眼光多牛逼了吧。
可惜江東政權過於依賴本地宗族勢力,這些宗族勢力保守的很,喜歡關起門來稱王稱霸,對外來者很是排斥。
甘寧是巴郡人,在江東沒有任何關係網,遠遠比不上魯肅在江東宗族勢力中的地位。其本人性格又不夠圓滑,一直被江東君臣排斥在核心勢力之外。
孫權為了平衡臣下勢力,也為了減少麻煩,對甘寧一直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每次作戰,並沒有把他擺在領兵主將的位置上,而僅僅作為衝陣的鬥將使用。
所以直到甘寧傷病去世,他的職位也在江東算不上很高,僅僅隻有西陵太守,折衝將軍之職。所有十二虎臣之中,就他沒有封侯。
就連他死後,其家族也沒有得到善待,長子甘瑰因小過被流放會稽,最後病死在流放之地。好在孫權還念點舊情,多年後讓他次子甘述棄武從文,給了個尚書的官位,算是延續甘氏宗族。
由此可見,甘寧在江東也是明珠暗投,根本沒有施展出他的才能。
這貨我喜歡,一定要留下來。
賈成親自上前,請甘寧相對而坐,令人奉上酪漿小食。這樣待為上賓之禮,讓甘寧心中舒暢。
他當年從橫大江,自稱“錦帆賊”之時就有一個習慣,如果他到某個地方,主人以禮相待,那他便傾心相交,可以為他赴湯蹈火;如果禮節不隆,甘寧便放縱手下搶掠對方資財,甚至攻殺對方官長吏員。
現在的甘寧讀了幾年書,自覺學有所成,自然不會像當年那樣肆意妄為。不過賈成作為三輔郡丞,實際上的一郡之首,一見麵就以平禮相待,顯然對他非常尊重,甘寧自尊心得到極大滿足,不由得綻開笑容。
漢朝人對禮節極為重視,上下尊卑觀念深入人心。再加上北尊南卑,甘寧不過是巴郡地方上的小豪強出身,即便家中豪富,但在士族眼裏社會地位並不高。
而賈成出身雖隻武威士族,但不要忘了他眼下是京畿三輔一郡之首,還有更顯赫的一層身份,他還是儒門大家、尚書仆射士孫端入門弟子,與甘寧這個鄉野寒門子弟不能同日而語。
從甘寧的行事作風中就可知道,此人性格偏激,強烈的自卑感讓他在和人交往中表現出桀驁不馴的一麵。
在心理學上,有這樣性格缺陷的人往往會表現的非常有攻擊性,又往往會因為對方的禮遇而做出性命相報的迴應。
“我觀興霸兄相貌雄偉異於常人,也曾聽聞當年興霸兄縱橫大江,快意恩仇之事,為何竟能潛心讀書,數年間便可處置一郡公文?”
賈成不解的表情,以及提出的問題正好瘙在甘寧癢處,甘寧哈哈大笑道:“弱冠之前,某不喜筆墨案牘,常以郭解、劇孟自居,快意恩仇。幸得同鄉兄長蘇飛蘇伯翔勸導某:天下紛亂,宵小割據,致使天子蒙塵。大丈夫應匡扶社稷,為國戡亂,如何蠅營狗苟,禍亂鄉裏?所以某家便盡散部眾,迴家研習諸子百家,數年來倒也略有所得。”
賈成頷首道:“這蘇伯翔頗有見地,不知此人是否還在巴郡?興霸兄可願為我引見?”
甘寧搖頭:“兄長如今已然入仕於荊州牧劉景升公處,某也好幾年未見他了。”
“可惜,可惜。”賈成伸手請飲,“興霸兄讀書經年,不知可否為我解說天下大勢?”
甘寧神情一振,他自成名以來,不管是當初帶著手下弟兄在大江上往來劫掠,還是讀書之後進入益州牧府為官吏,從沒有人正眼看他,更何況以天下大勢相詢。
想不到在左馮翊郡府,麵前這個年輕的過份的少年郡丞,似乎對他過往異常熟悉。非但沒有表現出對他有一絲輕視的態度,隆重的以禮相待,還鄭重其事向他詢問天下大勢。
這種規格,這種態度,已經遠遠超出對外地使者的態度,更像是在延請、禮聘上賓的待遇。
甘寧立刻察覺到賈成對自己的重視,一種前所未有的熱流湧遍全身,隻是不知想到什麽,抱拳叉手正色問道:“明公自認漢臣耶?西涼軍耶?”
“你真的是甘寧甘興霸?是不是還有個名號叫做錦帆......賊?”
賈成牢牢盯著麵前這位衣著怪異的大漢,特別仔細的看了一眼甘寧腰間掛著的鈴鐺,不錯,和傳說中形象一致,真人無疑。
甘寧對自己當年的江湖稱號還是有些在意的,聞言動容道:“某年幼無知,在大江之上肆意玩耍,想不到小小匪號竟然傳到郡丞耳中,慚愧慚愧。”
他嘴上說著慚愧,不過微微揚起的嘴角,已經透露出對自己名聲傳到長安的喜悅。
長安誰知道你甘寧這個水上蟊賊,也就是小爺我來自後世,知道你江東猛將甘寧的生平事跡。賈成翻個白眼,心中暗道。
賈成心中暗自高興,這甘寧可不是簡簡單單的疆場戰將。他不僅武藝高強,水戰能力遠超江東其他將領,最關鍵還有遠超常人的戰略眼光。
賈成先前看《三國演義》,以為甘寧之於孫吳,就和馬超、黃忠之於蜀漢,許褚、典韋之於曹魏,僅僅隻是一員武力超群的鬥將。或許還比關羽、張飛、趙雲,甚至曹魏五子良將更低一籌。
可當他看過《三國誌》,才知道甘寧為何要頻繁跳槽,從劉璋手下跳到劉表的荊州,最後投奔到孫權手下。
其實因為他一直懷才不遇啊。
很多喜歡三國的人往往會喜歡關張忠義,喜歡常山趙子龍白馬銀槍,在曹營七十萬大軍裏七進七出全身而退。喜歡馬超為父報仇,使曹操割須斷袍大敗而逃。
還有人喜歡曹魏五子良將,特別是張遼威震逍遙津之戰,打的孫權狼狽逃竄。
可他們幾乎都忽略了三分天下的東吳孫權勢力。
就算對東吳比較關注的人,也隻是喜歡小霸王孫策,或者儒將周瑜,忠厚長者魯肅,當然還有一部分陸遜的粉絲。
他們往往把甘寧和黃蓋、程普、韓當等十二虎臣相提並論。也許還會下意識提一句,甘寧武力江東第一,衝陣是一把好手,其他的也就那樣了。
可是你要是仔細看過《三國誌》,就會發現,當他建安七年(202年)終於擺脫劉表勢力投奔孫權時,就向孫權提出占據荊州,謀取巴蜀,進取天下的建議。
這和魯肅向孫權進獻異曲同工的《榻上策》僅僅相差一年,比諸葛亮隆中對早了六年。
這樣一比較,就知道甘寧戰略眼光多牛逼了吧。
可惜江東政權過於依賴本地宗族勢力,這些宗族勢力保守的很,喜歡關起門來稱王稱霸,對外來者很是排斥。
甘寧是巴郡人,在江東沒有任何關係網,遠遠比不上魯肅在江東宗族勢力中的地位。其本人性格又不夠圓滑,一直被江東君臣排斥在核心勢力之外。
孫權為了平衡臣下勢力,也為了減少麻煩,對甘寧一直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每次作戰,並沒有把他擺在領兵主將的位置上,而僅僅作為衝陣的鬥將使用。
所以直到甘寧傷病去世,他的職位也在江東算不上很高,僅僅隻有西陵太守,折衝將軍之職。所有十二虎臣之中,就他沒有封侯。
就連他死後,其家族也沒有得到善待,長子甘瑰因小過被流放會稽,最後病死在流放之地。好在孫權還念點舊情,多年後讓他次子甘述棄武從文,給了個尚書的官位,算是延續甘氏宗族。
由此可見,甘寧在江東也是明珠暗投,根本沒有施展出他的才能。
這貨我喜歡,一定要留下來。
賈成親自上前,請甘寧相對而坐,令人奉上酪漿小食。這樣待為上賓之禮,讓甘寧心中舒暢。
他當年從橫大江,自稱“錦帆賊”之時就有一個習慣,如果他到某個地方,主人以禮相待,那他便傾心相交,可以為他赴湯蹈火;如果禮節不隆,甘寧便放縱手下搶掠對方資財,甚至攻殺對方官長吏員。
現在的甘寧讀了幾年書,自覺學有所成,自然不會像當年那樣肆意妄為。不過賈成作為三輔郡丞,實際上的一郡之首,一見麵就以平禮相待,顯然對他非常尊重,甘寧自尊心得到極大滿足,不由得綻開笑容。
漢朝人對禮節極為重視,上下尊卑觀念深入人心。再加上北尊南卑,甘寧不過是巴郡地方上的小豪強出身,即便家中豪富,但在士族眼裏社會地位並不高。
而賈成出身雖隻武威士族,但不要忘了他眼下是京畿三輔一郡之首,還有更顯赫的一層身份,他還是儒門大家、尚書仆射士孫端入門弟子,與甘寧這個鄉野寒門子弟不能同日而語。
從甘寧的行事作風中就可知道,此人性格偏激,強烈的自卑感讓他在和人交往中表現出桀驁不馴的一麵。
在心理學上,有這樣性格缺陷的人往往會表現的非常有攻擊性,又往往會因為對方的禮遇而做出性命相報的迴應。
“我觀興霸兄相貌雄偉異於常人,也曾聽聞當年興霸兄縱橫大江,快意恩仇之事,為何竟能潛心讀書,數年間便可處置一郡公文?”
賈成不解的表情,以及提出的問題正好瘙在甘寧癢處,甘寧哈哈大笑道:“弱冠之前,某不喜筆墨案牘,常以郭解、劇孟自居,快意恩仇。幸得同鄉兄長蘇飛蘇伯翔勸導某:天下紛亂,宵小割據,致使天子蒙塵。大丈夫應匡扶社稷,為國戡亂,如何蠅營狗苟,禍亂鄉裏?所以某家便盡散部眾,迴家研習諸子百家,數年來倒也略有所得。”
賈成頷首道:“這蘇伯翔頗有見地,不知此人是否還在巴郡?興霸兄可願為我引見?”
甘寧搖頭:“兄長如今已然入仕於荊州牧劉景升公處,某也好幾年未見他了。”
“可惜,可惜。”賈成伸手請飲,“興霸兄讀書經年,不知可否為我解說天下大勢?”
甘寧神情一振,他自成名以來,不管是當初帶著手下弟兄在大江上往來劫掠,還是讀書之後進入益州牧府為官吏,從沒有人正眼看他,更何況以天下大勢相詢。
想不到在左馮翊郡府,麵前這個年輕的過份的少年郡丞,似乎對他過往異常熟悉。非但沒有表現出對他有一絲輕視的態度,隆重的以禮相待,還鄭重其事向他詢問天下大勢。
這種規格,這種態度,已經遠遠超出對外地使者的態度,更像是在延請、禮聘上賓的待遇。
甘寧立刻察覺到賈成對自己的重視,一種前所未有的熱流湧遍全身,隻是不知想到什麽,抱拳叉手正色問道:“明公自認漢臣耶?西涼軍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