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陳進爵的轉變太後覺得有些奇怪,但細細一想又找不出什麽毛病,畢竟陳進爵近日除了將自己鎖在府內並無其他異常,也沒有可疑的人出入陳府,這點高壯以及安插在陳府的下人都能保證,而他一家老小也都被控製著,他哪來的底氣和膽子敢有半點反抗?
就在太後以審視的角度打量著陳進爵時,陳進爵忽然像是在表態般地說道:“太後,那事兒奴才想通了。”
太後眉毛微微一挑,似笑非笑地問道:“哦?想通了?”
“是、是、是!奴才想通了。”陳進爵忙不迭地迎合道。
“你想通什麽了?要知道,那事兒哀家可沒逼你,一切都是你自願的。”
陳進爵在心中暗暗詛咒了幾句,但臉上依然沒有半點違逆之色,道:“對對對!您老人家說得對,都是奴才自願的,奴才能有今日殊榮,皆是太後您給的,莫說要聖…就算您是要奴才的腦袋,奴才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太後輕笑一聲,心道這奴才還有些自知之明,總算認清了自己的處境。
見太後沒有再說什麽,陳進爵賊眉鼠眼地左右看了一下,而後彎著腰走到太後身後,腦袋稍稍貼近她的耳朵,並抬手擋住自己的嘴,小小聲聲地說道:“聽聖上身邊的奴才說,聖上他最近…有些反常!”
太後猛地轉過腦袋,她眼中射出道道寒光,冷冷地問道:“此話當真?”
陳進爵被太後的反應下了一跳,太後向來沉穩雍容,何時見過她這般模樣?
“太後,您就是給奴才熊心豹子膽奴才也不敢騙您啊!況且那可是聖上,有哪個不開眼敢隨便編造聖上的謠言。”
看著陳進爵如履薄冰的模樣,太後緩緩將身子轉迴,她估算了一下時間,似乎時候也確實該到了,難道那‘噬魂香’真的起效了?太後心中竟生出一絲絲興奮與緊張,但很快她便調整好心態,語氣依然平靜地問道:“你說說,聖上他如何反常?”
“聽說聖上如今得了一種怪病,不但手腳越來越不聽使喚,連腦子都…都有些稀裏糊塗,現在他連柳貴妃娘娘那兒都不去了,一天到晚都躺在床上,連用膳、出恭都讓人在床上伺候,不但如此他還總是胡言亂語,身邊的奴才們都說…都說…”
“說吧,恕你無罪。”
“都說啊,如今這聖上像是個傻子、廢物一樣,隻怕再這麽下去……”
陳進爵沒有繼續說下去,隻是撇著嘴搖了搖頭。
太後將信將疑地點了點頭,陳進爵所說的她自然不可能完全相信,但按照進獻‘噬魂香’的那位西域術士的描述,其症狀倒也符合,況且英平已有些時日沒來給自己請安了,這放在往常是絕不可能的,但她行事向來小心謹慎,尤其是這種‘大事’——既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
百聞不如一見看,來還是得親眼瞧瞧才能最終確認啊——
太後拿定主意便不再深究,眼下當務之急便是傳兄長入宮,共同商議商議此事。想到這裏,太後說道:“行了,你退下吧,聖上那兒有什麽動靜你注意著些。”
“奴才謹遵太後懿旨!”陳進爵畢恭畢敬地說道,而後就在他準備轉身的那一刻,他眼珠一轉,再次開口道:“太後,奴才尚有一事…”
“還有何事?”太後微微皺眉,此時她急著想與兄長碰麵,自然不願意浪費功夫。
陳進爵頭一次沒有顧及太後的神色,跪在地上說道:“啟奏太後,近日群臣之中有一道關於王相的唿聲…奴才思來想去,覺著這唿聲剛好可為太後所用,故而……”
“說的什麽?”太後語氣聽不出是喜是怒,但事關兄長,她的確不敢輕視。
“近日群臣之中多有唿聲,希望聖上能冊封宰相大人為王……”
“什麽?”
聽陳進爵如此一說太後倒有些意外,冊封兄長為王?這可不是小事,中原諸國的異姓王屈指可數,倘若此時要立兄長為王,那必然在大唐乃至整個中原驚起數層波浪,加上他兄妹二人近日要做的那件‘大事’,定然會惹來閑言閑語,不行…此時此刻是萬萬不行的……不過,現在不行卻不代表將來不行!這一步一旦邁出去了,那日後的一些事情就變得順理成章,一些他兄妹二人想卻不敢做的事情,王家的後人則會因此擁有機會!如此想來,這倒也不失為一件妙事……
“哼,兄長何德何能,敢受此天恩?”太後心中雖默默接收此事,但口頭卻仍表示質疑。
見太後沒有嗬斥自己,陳進爵便知這‘希望的種子’已經埋下,此時他要做的隻是不斷‘澆灌’罷了。陳進爵將額頭緊貼著地麵,道——
“群臣皆言‘王相盛德巍巍、功震天下,伊、周不能及也。如今天子懦弱昏庸,沉溺酒色不理朝政,若非王相全力操持恐我大唐早已破敗凋零…’”
“哦?他們真這麽說的?”
“千真萬確!奴才肚子裏又沒墨水,這些話不過是奴才轉述而來的,那些大臣還說…還說什麽‘自古有道伐無道,無德讓有德,王相功高蓋世、澤批宇宙,就算是行‘舜之受堯,禹之繼舜’之事,也不過是合天心人意——”
“大膽!”
太後目若寒霜,厲聲嗬斥住滔滔不絕的陳進爵。陳進爵原本正說得興起,太後的嗬斥將他嚇了一大跳,他連忙不停地磕頭企圖平息太後的‘震怒’。
“奴才該死!奴才嘴賤!奴才該死!奴才嘴賤……”
說著,陳進爵索性跪在地下左右開弓,狠狠地扇起耳光。
‘啪——’
‘啪——’
‘啪——’
陳進爵下手之重好像扇的不是自己的雙臉,不過十幾下,他兩側臉頰便變得紅腫,隻怕再扇幾下,就真的要變成‘胖子’了。
太後也不過是想表表態、嚇唬嚇唬陳進爵——理雖然是這麽個理兒,但現在卻萬萬不能公然提及,否則這股風刮起來指不定會把自己吹折了。
“行了。”太後冷冷地說道。
見太後發話,陳進爵終於將雙手放下,此時他的雙頰早已熱辣無比,甚至有些發麻。
“這些話以後莫要再讓哀家聽到,否則,不管是誰說的,哀家都會割了他的舌頭!”
“是…是…奴才遵命!奴才遵命!”陳進爵哪敢有什麽違抗,連忙磕頭領旨。
“退下吧——”
陳進爵不敢多說半句廢話,爬在地上倒退著離開大殿,在退出殿門好幾丈距離後,陳進爵才戰戰兢兢地爬起身子。起身後,他用手輕輕摸了摸腫脹的臉頰,就在指尖觸碰到臉頰的那一刹那,一股疼痛隨之而來。
“嘶——疼死了——”
陳進爵疼得眼淚都快流出,但他尚處在太後的地盤,就算臉皮被硬生生地扯下他也不敢有半點怨言。沒辦法,隻能將這一切全部咽下肚子去。
這頓耳光就算白挨了麽?
陳進爵起初覺得有些不劃算,但轉念一想,方才至始至終太後都沒有對這事兒明確地提出反對,那便證明這事兒太後默認了,這一頓耳光反倒是證明了自己的‘忠心’與‘臣服’,如此一想……好像倒也不虧?
想到這裏,陳進爵竟不自覺地笑了起來,看得身旁的小太監一陣詫異,他們心想大總管不會是把自己打傻了吧?被扇成這樣了還笑?
可陳進爵此刻心情尚佳,哪裏理會得了旁人的心情,要不是尚在立政殿,隻怕他都會哼著小曲兒大搖大擺地離開。
……
……
王延慶快步地向著英平的寢宮走去,腳下的青磚像是滾燙的岩漿一般,他的步子要多快有多快,若是被他人看見還以為王大人這是趕著去禦書房商議要事呢。
其實王延慶自己已經很久沒有走這麽快了,早在兩年前,英平便賜他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劍履上殿,別的大臣上朝要擺出急急忙忙的姿態以示尊敬與重視,而他卻可慢慢悠悠、不急不慢地走,是以今日之事是真的讓他十分重視——甚至為此他沒有選擇往日走過無數次的大路,而是選擇了一條鮮有人經過的路線。
原來,就在昨日陳進爵離開後不久太後便命人將兄長請入宮中,碰麵後太後將‘封王’一事告知了王延慶,縱使王延慶城府極深、就算王延慶久經風浪,當太後將‘封王’二字說出口時,王延慶還是感到一陣激動——
這事他又怎會沒想過?
但一來之前父親尚在人世,自己若提出定然會遭到父親的激烈反對,二來是如今大唐上下大權並非他一人獨享,妹妹的意思她也要參考參考,三來便是時機尚未成熟,英平雖說已成傀儡,但其終究是與唐帝、先生、尹敬廷、文君臣等人有著莫大的淵源,若是現在行此事定然會遭到許許多多的阻力,是以這件事一直被他暗暗地埋藏在心中。可昨日妹妹主動向他提起之後,這事就不一樣了!首先父親已駕鶴西去,自己不用再擔憂這事會激怒父親,其次是妹妹若是也不反對,那朝中就不可能再有阻力,如此一來,那自己所需要等的就是英平!
聖上當真已經神誌不清了?即便這一切都是之前算計好的,但真的走到這一步時,王延慶依然覺得這一切不太真實。聖上是誰?就算這些年他展現出來的是一個昏君、庸主的形象,但他的內心絕對不是一個甘於平庸、墮落的人,就憑這一點,王延慶就永遠不敢輕視他,要知道,英平可不僅僅是傀儡皇帝那麽簡單,他是唐帝、先生選擇的大唐繼承人,也是文君臣的首席大弟子、寒門第三代首徒,亦是恩相尹敬廷不惜賭上晚節也要力挺的新主,這些傑出的人的共同選擇難道會有錯?隻要英平還在那張龍椅上坐著,王延慶就不敢有絲毫放鬆!他送走了先生、等到了唐帝的離去、策劃了文君臣的死,同時還將恩相請離朝堂,如今的他距離成功隻差最後一步!
終於,王延慶停下了腳步,站在殿門之外的他沒有急著去窺探裏麵的情況,而是抖了抖袖袍、整了整衣領。真相如何馬上就要揭曉,又何必急於一時?‘越是急就越容易出錯’這句話是他用來教育小輩的,如今他同樣用這句話告誡自己,畢竟擺在他麵前的是一條通往美好無限世界的獨木橋。
epzww3366xs80wxxsxs</p>
yjxs3jwx8pzwxiaohongshu</p>
kanshubahmxswtbiquhe</p>
就在太後以審視的角度打量著陳進爵時,陳進爵忽然像是在表態般地說道:“太後,那事兒奴才想通了。”
太後眉毛微微一挑,似笑非笑地問道:“哦?想通了?”
“是、是、是!奴才想通了。”陳進爵忙不迭地迎合道。
“你想通什麽了?要知道,那事兒哀家可沒逼你,一切都是你自願的。”
陳進爵在心中暗暗詛咒了幾句,但臉上依然沒有半點違逆之色,道:“對對對!您老人家說得對,都是奴才自願的,奴才能有今日殊榮,皆是太後您給的,莫說要聖…就算您是要奴才的腦袋,奴才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太後輕笑一聲,心道這奴才還有些自知之明,總算認清了自己的處境。
見太後沒有再說什麽,陳進爵賊眉鼠眼地左右看了一下,而後彎著腰走到太後身後,腦袋稍稍貼近她的耳朵,並抬手擋住自己的嘴,小小聲聲地說道:“聽聖上身邊的奴才說,聖上他最近…有些反常!”
太後猛地轉過腦袋,她眼中射出道道寒光,冷冷地問道:“此話當真?”
陳進爵被太後的反應下了一跳,太後向來沉穩雍容,何時見過她這般模樣?
“太後,您就是給奴才熊心豹子膽奴才也不敢騙您啊!況且那可是聖上,有哪個不開眼敢隨便編造聖上的謠言。”
看著陳進爵如履薄冰的模樣,太後緩緩將身子轉迴,她估算了一下時間,似乎時候也確實該到了,難道那‘噬魂香’真的起效了?太後心中竟生出一絲絲興奮與緊張,但很快她便調整好心態,語氣依然平靜地問道:“你說說,聖上他如何反常?”
“聽說聖上如今得了一種怪病,不但手腳越來越不聽使喚,連腦子都…都有些稀裏糊塗,現在他連柳貴妃娘娘那兒都不去了,一天到晚都躺在床上,連用膳、出恭都讓人在床上伺候,不但如此他還總是胡言亂語,身邊的奴才們都說…都說…”
“說吧,恕你無罪。”
“都說啊,如今這聖上像是個傻子、廢物一樣,隻怕再這麽下去……”
陳進爵沒有繼續說下去,隻是撇著嘴搖了搖頭。
太後將信將疑地點了點頭,陳進爵所說的她自然不可能完全相信,但按照進獻‘噬魂香’的那位西域術士的描述,其症狀倒也符合,況且英平已有些時日沒來給自己請安了,這放在往常是絕不可能的,但她行事向來小心謹慎,尤其是這種‘大事’——既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
百聞不如一見看,來還是得親眼瞧瞧才能最終確認啊——
太後拿定主意便不再深究,眼下當務之急便是傳兄長入宮,共同商議商議此事。想到這裏,太後說道:“行了,你退下吧,聖上那兒有什麽動靜你注意著些。”
“奴才謹遵太後懿旨!”陳進爵畢恭畢敬地說道,而後就在他準備轉身的那一刻,他眼珠一轉,再次開口道:“太後,奴才尚有一事…”
“還有何事?”太後微微皺眉,此時她急著想與兄長碰麵,自然不願意浪費功夫。
陳進爵頭一次沒有顧及太後的神色,跪在地上說道:“啟奏太後,近日群臣之中有一道關於王相的唿聲…奴才思來想去,覺著這唿聲剛好可為太後所用,故而……”
“說的什麽?”太後語氣聽不出是喜是怒,但事關兄長,她的確不敢輕視。
“近日群臣之中多有唿聲,希望聖上能冊封宰相大人為王……”
“什麽?”
聽陳進爵如此一說太後倒有些意外,冊封兄長為王?這可不是小事,中原諸國的異姓王屈指可數,倘若此時要立兄長為王,那必然在大唐乃至整個中原驚起數層波浪,加上他兄妹二人近日要做的那件‘大事’,定然會惹來閑言閑語,不行…此時此刻是萬萬不行的……不過,現在不行卻不代表將來不行!這一步一旦邁出去了,那日後的一些事情就變得順理成章,一些他兄妹二人想卻不敢做的事情,王家的後人則會因此擁有機會!如此想來,這倒也不失為一件妙事……
“哼,兄長何德何能,敢受此天恩?”太後心中雖默默接收此事,但口頭卻仍表示質疑。
見太後沒有嗬斥自己,陳進爵便知這‘希望的種子’已經埋下,此時他要做的隻是不斷‘澆灌’罷了。陳進爵將額頭緊貼著地麵,道——
“群臣皆言‘王相盛德巍巍、功震天下,伊、周不能及也。如今天子懦弱昏庸,沉溺酒色不理朝政,若非王相全力操持恐我大唐早已破敗凋零…’”
“哦?他們真這麽說的?”
“千真萬確!奴才肚子裏又沒墨水,這些話不過是奴才轉述而來的,那些大臣還說…還說什麽‘自古有道伐無道,無德讓有德,王相功高蓋世、澤批宇宙,就算是行‘舜之受堯,禹之繼舜’之事,也不過是合天心人意——”
“大膽!”
太後目若寒霜,厲聲嗬斥住滔滔不絕的陳進爵。陳進爵原本正說得興起,太後的嗬斥將他嚇了一大跳,他連忙不停地磕頭企圖平息太後的‘震怒’。
“奴才該死!奴才嘴賤!奴才該死!奴才嘴賤……”
說著,陳進爵索性跪在地下左右開弓,狠狠地扇起耳光。
‘啪——’
‘啪——’
‘啪——’
陳進爵下手之重好像扇的不是自己的雙臉,不過十幾下,他兩側臉頰便變得紅腫,隻怕再扇幾下,就真的要變成‘胖子’了。
太後也不過是想表表態、嚇唬嚇唬陳進爵——理雖然是這麽個理兒,但現在卻萬萬不能公然提及,否則這股風刮起來指不定會把自己吹折了。
“行了。”太後冷冷地說道。
見太後發話,陳進爵終於將雙手放下,此時他的雙頰早已熱辣無比,甚至有些發麻。
“這些話以後莫要再讓哀家聽到,否則,不管是誰說的,哀家都會割了他的舌頭!”
“是…是…奴才遵命!奴才遵命!”陳進爵哪敢有什麽違抗,連忙磕頭領旨。
“退下吧——”
陳進爵不敢多說半句廢話,爬在地上倒退著離開大殿,在退出殿門好幾丈距離後,陳進爵才戰戰兢兢地爬起身子。起身後,他用手輕輕摸了摸腫脹的臉頰,就在指尖觸碰到臉頰的那一刹那,一股疼痛隨之而來。
“嘶——疼死了——”
陳進爵疼得眼淚都快流出,但他尚處在太後的地盤,就算臉皮被硬生生地扯下他也不敢有半點怨言。沒辦法,隻能將這一切全部咽下肚子去。
這頓耳光就算白挨了麽?
陳進爵起初覺得有些不劃算,但轉念一想,方才至始至終太後都沒有對這事兒明確地提出反對,那便證明這事兒太後默認了,這一頓耳光反倒是證明了自己的‘忠心’與‘臣服’,如此一想……好像倒也不虧?
想到這裏,陳進爵竟不自覺地笑了起來,看得身旁的小太監一陣詫異,他們心想大總管不會是把自己打傻了吧?被扇成這樣了還笑?
可陳進爵此刻心情尚佳,哪裏理會得了旁人的心情,要不是尚在立政殿,隻怕他都會哼著小曲兒大搖大擺地離開。
……
……
王延慶快步地向著英平的寢宮走去,腳下的青磚像是滾燙的岩漿一般,他的步子要多快有多快,若是被他人看見還以為王大人這是趕著去禦書房商議要事呢。
其實王延慶自己已經很久沒有走這麽快了,早在兩年前,英平便賜他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劍履上殿,別的大臣上朝要擺出急急忙忙的姿態以示尊敬與重視,而他卻可慢慢悠悠、不急不慢地走,是以今日之事是真的讓他十分重視——甚至為此他沒有選擇往日走過無數次的大路,而是選擇了一條鮮有人經過的路線。
原來,就在昨日陳進爵離開後不久太後便命人將兄長請入宮中,碰麵後太後將‘封王’一事告知了王延慶,縱使王延慶城府極深、就算王延慶久經風浪,當太後將‘封王’二字說出口時,王延慶還是感到一陣激動——
這事他又怎會沒想過?
但一來之前父親尚在人世,自己若提出定然會遭到父親的激烈反對,二來是如今大唐上下大權並非他一人獨享,妹妹的意思她也要參考參考,三來便是時機尚未成熟,英平雖說已成傀儡,但其終究是與唐帝、先生、尹敬廷、文君臣等人有著莫大的淵源,若是現在行此事定然會遭到許許多多的阻力,是以這件事一直被他暗暗地埋藏在心中。可昨日妹妹主動向他提起之後,這事就不一樣了!首先父親已駕鶴西去,自己不用再擔憂這事會激怒父親,其次是妹妹若是也不反對,那朝中就不可能再有阻力,如此一來,那自己所需要等的就是英平!
聖上當真已經神誌不清了?即便這一切都是之前算計好的,但真的走到這一步時,王延慶依然覺得這一切不太真實。聖上是誰?就算這些年他展現出來的是一個昏君、庸主的形象,但他的內心絕對不是一個甘於平庸、墮落的人,就憑這一點,王延慶就永遠不敢輕視他,要知道,英平可不僅僅是傀儡皇帝那麽簡單,他是唐帝、先生選擇的大唐繼承人,也是文君臣的首席大弟子、寒門第三代首徒,亦是恩相尹敬廷不惜賭上晚節也要力挺的新主,這些傑出的人的共同選擇難道會有錯?隻要英平還在那張龍椅上坐著,王延慶就不敢有絲毫放鬆!他送走了先生、等到了唐帝的離去、策劃了文君臣的死,同時還將恩相請離朝堂,如今的他距離成功隻差最後一步!
終於,王延慶停下了腳步,站在殿門之外的他沒有急著去窺探裏麵的情況,而是抖了抖袖袍、整了整衣領。真相如何馬上就要揭曉,又何必急於一時?‘越是急就越容易出錯’這句話是他用來教育小輩的,如今他同樣用這句話告誡自己,畢竟擺在他麵前的是一條通往美好無限世界的獨木橋。
epzww3366xs80wxxsxs</p>
yjxs3jwx8pzwxiaohongshu</p>
kanshubahmxswtbiquh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