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昕儀覺得阮昕優的這個設想很好。但是,每個小世界的時間和空間的維度跟地球都是不一樣的。
這就導致很多東西是不能一味的從那裏搬到這裏,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
這一點她清楚,阮昕優自己也清楚,當然大黎的這位已經仙去的開國皇帝也清楚。
凡事隻能因地製宜、因時製宜、因勢製宜。
一味照搬照抄可能會因為水土不服而把一件事情搞的半道夭折。
她們這邊說著話呢,那邊的阮明威就已經領著兩個妹妹來到了這個房間裏。
她們的身後還跟著一群管事和幾個掌櫃的,以及一直跟著他們一行人的關太夫人。
阮昕儀把手上的紙張和一些建設性的意見都先收了起來,就聽見幾個管事和掌櫃的上前一步,一個一個的開始做自我介紹。
阮昕儀和阮昕優也順道把這些新麵孔都認了一遍。
接著,就是幾個掌櫃的開始介紹他們具體分管的鋪麵和經營情況,以及一些問題的處理方法和後續補救措施。
還有那些各個莊子和田產上的管事匯報一下近期周邊鄰裏的動向和田產、佃租的具體事宜,以及屋舍的修葺和維護方麵的事情。
阮昕儀和阮昕優把這些老頭子說的話都聽了個差不多以後,倆人就開始根據他們說的來估算他們剛剛匯報出來的具體數額,看看他們有沒有瞞報、謊報、不報等行為。
還有,從小事情看看這幾人的品行,從而看看他們是否對主家忠誠?是否手裏不幹不淨?是否有幹過什麽欺壓佃農的事情發生?是否有欺男霸女的惡劣行為存在……
別人看人是觀其言看其行。阮昕儀和阮昕優隻要看看這幾人周身的氣息,他們到底是一個什麽樣兒的人就基本在她們倆的心中有數了。
就像現在,阮昕儀和阮昕優聽他們匯報工作,隻是為了看看他們在言語上老實不老實而已,並不能說明她們倆沒有從這些人裏發現他們自身存在著的問題。
待聽的差不多了以後,阮昕儀就把這幾家的管事和掌櫃的住所都記錄了下來,打算找個時間去這幾家會會他們。
然後,接下來他們詳細談論的事情阮昕儀和阮昕優就沒有再參與了,她給關太夫人使了個眼色,三個魂魄旁若無人的去了書房會客的桌案旁。
一人端著一杯茶,細細的品味著,關太夫人也說了一些今天她跟著阮明威一行人一起出去以後遇到的事情。
待她們把自己知道的消息都揉和的差不多了以後,阮昕儀繼續把家裏的這些人都交到了關太夫人的手裏,自己帶著阮昕優往城內看著不太一般的幾個地方尋去。
倆人高高的飄在半空中看著街道上的人來人往,各種鋪麵前麵都有一兩個夥計站在門口笑容可掬的招攬著生意。
隻有一些高檔的首飾鋪麵、秦樓楚館和做白事生意的鋪麵門口空空蕩蕩的,幾乎算的上門可羅雀了。
阮昕儀這次出來的目標並不是這些地方,而是一些看起來很氣派,裏麵卻靜悄悄的感覺有些讓人看不透的幾個高門大院。
阮昕儀和阮昕優倆人在空中飄飄蕩蕩了好一會兒以後,在好幾處符合條件的院落裏麵選擇了一個大白天看起來都有些陰冷的宅院,直接在那家的屋頂上停了下來。
倆人在屋頂上環視著這家人的住所。這個院落看起來像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住的地方。
但是,宅院裏麵的主人和下人的動靜卻少的可憐,就連正常的人氣兒都感覺不太多。
偌大的宅子就像一個鬼宅一樣,空空蕩蕩、淒淒涼涼的。
“姐,我們要在這裏查什麽嗎?這裏看起來好像有些跟尋常人家很不一樣的感覺。”
阮昕優看著這個空的可以跑馬的宅院,有些疑惑地問。
“沒事,就是例行出來溜達溜達,看看這個縣城裏有沒有什麽好玩的地方。”
阮昕儀漫不經心的迴答著,眼神卻已經往這個三進院子的幾個枯井那裏瞄去。
有些摸不清楚狀況的阮昕優隨著阮昕儀的動作在這個宅院裏掃了又掃,也沒有發現這裏有什麽需要她們倆一起出麵的地方。
而感覺這個宅院很不同的阮昕儀已經在一座不大不小的假山連著水榭的地方,發現了一個看起來有些快要漏水的石門。
阮昕優更加困惑了。明明姐姐剛剛的眼神是在那幾個枯井上的,怎麽突然就飄到了這個像迷你水簾洞一樣的水榭裏來了呢?
她懷著濃濃的好奇心跟著姐姐飄進了這個石門裏,就看到了一個小型的假山水榭坐落在這個被挖空了的地底下。
她們倆在裏麵居高臨下的看著這個幾乎是被一比一複刻出來的小型院落,姐妹倆的心裏同一時間產生了一種怪異的感覺。
好好的誰會在自己的宅院裏搞這種多餘的東西呢?
就算是現代學建築的高材生做的模型也不會搞成這種樣子。
模型之所以被稱為模型是有一定的觀賞性和紀念性的,有些還會被用作模板來做成一個實體。
而如今她們倆眼前的這個,能有什麽用處呢?
姐妹倆麵麵相覷的看著這個占據了大半個池塘的‘模型’,倆人都開始認真的打量起了這裏的一草一木和一花一景。
在這裏翻來覆去看的差不多的時候,她們倆心中的困惑還是沒有一絲一毫被解開的跡象。
沒辦法,倆人又在水榭裏麵穿梭了好一陣子,還是一無所獲後,她們終於從石門裏穿了出來。
倆人又開始飄在空中細細的端詳起了這個地方。
按理來說這裏隻是一個宅院裏麵嵌套了一個‘模型’而已,但是她們倆總是感覺哪裏不對勁兒。
兩人在這個院子裏的每個房間和每個犄角旮旯都查了一遍也沒弄明白這裏究竟是什麽情況。
最終,兩人決定先去其他的宅院裏看看,迴頭再來研究這裏。
兩人轉身飄向空中的時候,水榭中的一尾錦鯉突然在水麵上躍起,從一片蓮葉的這一邊跳到了另一邊。
這就導致很多東西是不能一味的從那裏搬到這裏,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
這一點她清楚,阮昕優自己也清楚,當然大黎的這位已經仙去的開國皇帝也清楚。
凡事隻能因地製宜、因時製宜、因勢製宜。
一味照搬照抄可能會因為水土不服而把一件事情搞的半道夭折。
她們這邊說著話呢,那邊的阮明威就已經領著兩個妹妹來到了這個房間裏。
她們的身後還跟著一群管事和幾個掌櫃的,以及一直跟著他們一行人的關太夫人。
阮昕儀把手上的紙張和一些建設性的意見都先收了起來,就聽見幾個管事和掌櫃的上前一步,一個一個的開始做自我介紹。
阮昕儀和阮昕優也順道把這些新麵孔都認了一遍。
接著,就是幾個掌櫃的開始介紹他們具體分管的鋪麵和經營情況,以及一些問題的處理方法和後續補救措施。
還有那些各個莊子和田產上的管事匯報一下近期周邊鄰裏的動向和田產、佃租的具體事宜,以及屋舍的修葺和維護方麵的事情。
阮昕儀和阮昕優把這些老頭子說的話都聽了個差不多以後,倆人就開始根據他們說的來估算他們剛剛匯報出來的具體數額,看看他們有沒有瞞報、謊報、不報等行為。
還有,從小事情看看這幾人的品行,從而看看他們是否對主家忠誠?是否手裏不幹不淨?是否有幹過什麽欺壓佃農的事情發生?是否有欺男霸女的惡劣行為存在……
別人看人是觀其言看其行。阮昕儀和阮昕優隻要看看這幾人周身的氣息,他們到底是一個什麽樣兒的人就基本在她們倆的心中有數了。
就像現在,阮昕儀和阮昕優聽他們匯報工作,隻是為了看看他們在言語上老實不老實而已,並不能說明她們倆沒有從這些人裏發現他們自身存在著的問題。
待聽的差不多了以後,阮昕儀就把這幾家的管事和掌櫃的住所都記錄了下來,打算找個時間去這幾家會會他們。
然後,接下來他們詳細談論的事情阮昕儀和阮昕優就沒有再參與了,她給關太夫人使了個眼色,三個魂魄旁若無人的去了書房會客的桌案旁。
一人端著一杯茶,細細的品味著,關太夫人也說了一些今天她跟著阮明威一行人一起出去以後遇到的事情。
待她們把自己知道的消息都揉和的差不多了以後,阮昕儀繼續把家裏的這些人都交到了關太夫人的手裏,自己帶著阮昕優往城內看著不太一般的幾個地方尋去。
倆人高高的飄在半空中看著街道上的人來人往,各種鋪麵前麵都有一兩個夥計站在門口笑容可掬的招攬著生意。
隻有一些高檔的首飾鋪麵、秦樓楚館和做白事生意的鋪麵門口空空蕩蕩的,幾乎算的上門可羅雀了。
阮昕儀這次出來的目標並不是這些地方,而是一些看起來很氣派,裏麵卻靜悄悄的感覺有些讓人看不透的幾個高門大院。
阮昕儀和阮昕優倆人在空中飄飄蕩蕩了好一會兒以後,在好幾處符合條件的院落裏麵選擇了一個大白天看起來都有些陰冷的宅院,直接在那家的屋頂上停了下來。
倆人在屋頂上環視著這家人的住所。這個院落看起來像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住的地方。
但是,宅院裏麵的主人和下人的動靜卻少的可憐,就連正常的人氣兒都感覺不太多。
偌大的宅子就像一個鬼宅一樣,空空蕩蕩、淒淒涼涼的。
“姐,我們要在這裏查什麽嗎?這裏看起來好像有些跟尋常人家很不一樣的感覺。”
阮昕優看著這個空的可以跑馬的宅院,有些疑惑地問。
“沒事,就是例行出來溜達溜達,看看這個縣城裏有沒有什麽好玩的地方。”
阮昕儀漫不經心的迴答著,眼神卻已經往這個三進院子的幾個枯井那裏瞄去。
有些摸不清楚狀況的阮昕優隨著阮昕儀的動作在這個宅院裏掃了又掃,也沒有發現這裏有什麽需要她們倆一起出麵的地方。
而感覺這個宅院很不同的阮昕儀已經在一座不大不小的假山連著水榭的地方,發現了一個看起來有些快要漏水的石門。
阮昕優更加困惑了。明明姐姐剛剛的眼神是在那幾個枯井上的,怎麽突然就飄到了這個像迷你水簾洞一樣的水榭裏來了呢?
她懷著濃濃的好奇心跟著姐姐飄進了這個石門裏,就看到了一個小型的假山水榭坐落在這個被挖空了的地底下。
她們倆在裏麵居高臨下的看著這個幾乎是被一比一複刻出來的小型院落,姐妹倆的心裏同一時間產生了一種怪異的感覺。
好好的誰會在自己的宅院裏搞這種多餘的東西呢?
就算是現代學建築的高材生做的模型也不會搞成這種樣子。
模型之所以被稱為模型是有一定的觀賞性和紀念性的,有些還會被用作模板來做成一個實體。
而如今她們倆眼前的這個,能有什麽用處呢?
姐妹倆麵麵相覷的看著這個占據了大半個池塘的‘模型’,倆人都開始認真的打量起了這裏的一草一木和一花一景。
在這裏翻來覆去看的差不多的時候,她們倆心中的困惑還是沒有一絲一毫被解開的跡象。
沒辦法,倆人又在水榭裏麵穿梭了好一陣子,還是一無所獲後,她們終於從石門裏穿了出來。
倆人又開始飄在空中細細的端詳起了這個地方。
按理來說這裏隻是一個宅院裏麵嵌套了一個‘模型’而已,但是她們倆總是感覺哪裏不對勁兒。
兩人在這個院子裏的每個房間和每個犄角旮旯都查了一遍也沒弄明白這裏究竟是什麽情況。
最終,兩人決定先去其他的宅院裏看看,迴頭再來研究這裏。
兩人轉身飄向空中的時候,水榭中的一尾錦鯉突然在水麵上躍起,從一片蓮葉的這一邊跳到了另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