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清娘家時就是織布高手,女孩時就在娘的示範下,坐在織機前,架子上一排經線,手拿著梭子丟來穿去,腳也在踩,把緯線織入經線中。
這樣不知疲勞地做,一絲絲的棉線就織成了土布。出嫁後夫耕婦織,更是勤勞。
她的布纖細均勻,看起摸起都舒服。街上有個換布店,夜裏織布,天亮可拿去換錢和換紗,周轉得特別快,所以賺頭也多。
夫死後婆媳倆經營不善,家業垮了。這好,不然要當地主。
合作化後她就無心——也不可能——織布了,織機“束之牆角”。
食堂時被抬去當柴燒,她未阻擋,隻在背後哭了一場。
現獨居的寡婦清一門心思在灶台上。
每天將灶台抹得幹幹淨淨。她吃飯必先擱兩雙碗筷,請灶君和小神子用了,自己才用。
灶君也就是髻,為區別其他髻,叫髻清。
寡婦清雖然清貧,蔬菜新鮮,飲食幹淨,髻清在此出落得苗條水靈。
髻清對寡婦清關照也很周至:灶前的灰,不令藏火;缸裏的米,不令生蟲;醃製的菜,不令酸腐;懸掛的肉,不令鼠咬。
連出行、涼寒都加以護佑。古語“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奧謂家神),甚是有理!
留仙鎮從互助組算起四年內實現“三級跳”,初級合作社升級成高級合作社,現又升級成立人民公社。
初級社既已將土地集中在一起,隻剩點私家柴山要歸公、入社的大牲畜原說“分紅”從未兌現而今也要歸公之類“枝節問題”。
所以高級社並未開什麽群眾動員大會,上級直接下發通知,便由幾個初級社合並而成,分配核算單位由也就幾十百來戶變成了幾百上千戶。
報紙廣播在高調宣傳高級社有便於集中力量辦諸如修水利、改田改土、機耕等大事優點的同時,還低調坦露了它便於推行上級各種政策,其實這才是主其他的都是次。
人民公社便又由若幹高級社直接合並而成。
這時整個時代已跨入沸騰燃燒的歲月,與成立高級社偃旗息鼓隻有幹部預知,群眾昨天還是初級睡一覺起來就高級了不同,成立公社那天開了萬人慶祝大會。
人民公社的先進性和威力由一位著名詩人兼學者和政治家概括為“一大二公,力量無涯”的八字真言,這八字真言乃天天在廣播中灌輸,並在城鄉各種標語牌上展現,與過去農村消息隻在報上登載一下的情況非可同日而語。
大初指規模大,很快便演進為大字領先,一切都大:大戰鋼鐵,大辦公共食堂,大辦托兒所,大辦圖書室,大興水利,大修公路,大割資本主義尾巴等。
公指公有化程度高,簡而言之就是家門口路邊的一棵草、一根柴過去歸屬不明朗,現在屬公社。
實行組織軍事化(公社叫師),行動戰鬥化,生活集體化。
勞動不記工分,吃飯不要錢,“跑步進入共產主義”。
時留仙公社各生產隊興起開辦食堂,上級早放棄土改那種深入訪貧問苦的穩紮穩打方式,而采用布告昭示、大會宣傳、鳴鑼催促的大唿隆方式,稱食堂是農村幸福之源,叫各家趕快將所有糧食、雞、鴨、豬、鐵鍋、柴草等,送去集中,並自毀家裏爐灶。
人們驚惶聚議此事,善慮者說:“這次食堂化,工作隊沒有坐大船來呀!”
戀舊者說:“所以說工作隊坐大船來,就是要好一些!”
善慮者反問:“你說工作隊坐大船來,要好在哪裏?”
“這這,至少不會搞得你個摸門不著、跟鬥撲爬。”
擔驚受怕者說:“是呀是呀,合作社合並公社,工作隊也沒有派大船來!”
智者道:“合並公社,又不關社員的事,工作隊當然不坐大船來!”
頂牛者道:“征購糧賣餘糧,也不關社員的事?就是糧站來的人,調查來調查去,然後派個數字給你。工作隊也沒有坐大船來!”
馬後炮問:“食堂化小事一樁,不派工作隊就擱得平,你們信不信?”
“不信!”頂牛者道,“你憑啥說?”
智者接過問:“這個食堂化,是封土說要辦,還是正府說要辦?”
“笑話了,封土,當然正府!”
“那這十年間,正府說要辦的事情,哪一件沒有辦成?你舉出來!”
舉座無聲,大家都跌進記憶之溪摸索滾爬翻筋鬥嗆水去了。
村裏乃鍋瓢叮哩哐啷,柴草悉悉耍耍,糧食嘩嘩啦啦,豬兒哼哼哈哈,雞鴨撲騰撲騰,農民哼哧哼哧將糧食柴草背著挑著,眼斜嘴歪將豬兒羊兒牽著抱著,向生產隊指定的處所集中。
家裏都空蕩蕩,很快街上也變清靜,隻聽學校裏老師在彈風琴教《愛社歌》:
水養魚唻,那個魚靠水呀,
咱們社員唻,靠的公社生產隊唻唻唻!
它是社員的家,子孫萬代多歡喜!
人人要愛社唻唻唻!人人要愛隊唻唻唻!
大河要是沒有水呀,那個小河幹唻。
集體那個利益呀,最寶貴唻唻唻!
寡婦清如所有長腦瓜的人,暗中留下點糧食,不知藏在哪裏安全。
生產隊長王金山清查路過,見她抱個壇兒在自家屋裏打轉,喝問:“你在做啥?你抱的啥?”
寡婦清未及轉身,壇子就被人衝進奪走了。念她是寡婦,未抓去遊街。
民兵道:“你哭啥?真不識好歹!人家肥豬都交了,你才交點糧食!”
“我還交了兩隻生蛋雞,兩隻鴨子!”
王金山道:“趕快檢查了走!”
民兵聽王金山帶赦免的口氣,在室內轉一圈,沒有明顯挖動痕跡就走了,任她坐在地上哭。
各家灶台非拆不可,寡婦清家的放了一馬。寡婦清還獲準將食堂的東西打迴家吃,因此眾髻逃離時,髻清能留下,為她送了終。
為辦食堂,王金山選了房屋當道又連片的魏婆婆等四戶人家房子,將四家攆去與別家擠著住。
四家一家打通做大廚房,一家打通做儲備間,兩家打通做飯廳。
五個炊事員中,四個是家裏有勢力的,群眾選的隻有玉瑛一個。群眾選她一是她會做菜,二是成份不好自己才不會多吃多拿。
而實際上選她最大的好處大家事先並沒有料到,就是別的炊事員飯勺子會認人,她不會認人,到後來缺糧下鍋,舀清湯寡水的菜稀飯的時候,她一律都是將桶底攪一下之後,從中間舀。
在有兩人掌勺的情況下,沒臉麵的人都往她這邊站。
玉瑛被選作炊事員激動不已,從宣布到散場一直淚眼不晴。
食堂第一頓早餐,計劃做花卷、肉包子和炸油果子,幾樣過去都是做來敬祖宗、敬神的。
炊事員們頭晚就去和麵,探秘的人群隨之而來,被王金山勸離。
廚房燈點亮一會,案板前的歡聲笑語才起,屋頂“卡嚓”一聲如手榴彈爆炸,碎瓦片“嘩嘩”落下,案板粉塵衝天而起,炊事員們抱頭躥出。
房屋後簷緊挨著石崖。幸虧魏婆婆隻搬得起小南瓜大的石頭,若搬更大的石頭,玉瑛等性命堪憂。
壞分子魏婆婆被控製住之後,玉瑛等再進場,屋裏除輕微鍋灶水桶聲,就隻聽得見堰塘的蛙鳴了。
堰塘對麵三三兩兩打燈光牙祭一直舍不得離開的人被王金山擋著不準去現場也就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麽,以至謠言傳了個通宵。
有人說聽見西空山的鬼冬哥(貓頭鷹)在叫,有人說看見一串流星落下來,出事的恐怕不止一個夥食團。
經調查說這些的都是貧雇農,就沒有作為壞分子打擊。
次日天麻麻亮,各處已有敲碗缽聲,敲了一兩個小時。
紅日半竿,人們成群結隊來到食堂,見這邊木桶盛的豆漿、瓦缸熬的稀飯,熱氣四溢。
那邊桌上筲箕堆的油條、油果子、包子、花卷,抓人眼球。
王金山叫聲“開飯嘍”,頃刻間便消耗多半。
有好心公平的說:“慢點,後麵來的人……”
狼吞虎咽的抬起眼睛說:“慢點什麽,你看你看!”
隻見炊事員源源不斷又端出來了。
玉瑛還想做紅苕和豌豆麵的點心,被王金山勸止了,說你做的雖然好吃,今天大家肯定搶包子、油條吃,哪個吃這些粗糧!
下午飯有燒雞、燉肉和上年紀的人平生都未吃過的鹵鵝。接下來天天如此,比許多家庭過年都吃得豐盛。
試想各家散養的家禽家畜現都關在一起,雞飛籬豬拱圈,不趕緊都吃了,還喂它們吃的,誰這麽傻!
玉瑛等並根據宣傳,在食堂外麵設桌擺放洗臉盆、漱口盅、白開水,裏麵設桌擺放醋罐、醬油罐、辣椒罐、鹽罐和蒜水罐,簡稱“三水五味台”。
因玉瑛等的堅持,此“三水五味台”的存在時間倒也不止三日五日。
碗都擱在食堂裏。有部分人自製長筷子,不好別在腰上,所以必須迴家去拿。長筷子是為了避免去夾遠處的菜時站起很累和失態。
長筷子還便於夾油酥花生米和豌胡豆,先用筷尖兒夾住一顆,再從碗底向上一戳,這樣筷子上的花生米就像滑梯上的小朋友一樣累積成串。
很快收集的雞鴨豬便宰殺光,集體的豬場、雞場還在紙上——準確說在報紙上,葷菜漸成點綴。
張滑未雨綢繆,對王金山道:“自己做飯都經常吃菜稀飯呢,現在盡吃幹的!建議早飯稀飯管飽,花卷男的全勞力每人三個,女人和半大娃兒、半勞力每人兩個,無勞力的一個。”
王金山似有允意。隔日問起,王金山解釋道:“不是我們糧吃不完,是報上叫放開肚皮吃,而且還叫加晚餐。可能到處是大豐收嘛!”
張滑質疑他說的“可能大豐收”,王金山便也隻好道:“反正我們這裏地頭沒有豐收,豐收在嘴巴上。”
當此之際,民間的質疑聲是有的,且一直有和永遠都有,而報上從差不多一年之前開始就是清一色的捧場,質疑發表不出來是一迴事,壓根就沒人會寫質疑的稿。
季仙退有殘疾,連半勞力也算不上,但飯量不小,對張滑建議不以為然。
當他正意淫如何整張滑,張滑帽子忽然不翼而飛,被娃兒們嘻笑著傳來傳去,還被夾在胯下。
張滑在追逐中摔倒兩三迴,場上笑聲如滿天空烏鴉喜鵲飛哇哇喳喳,一些人肚皮笑鬆了就又吃一碗。
這是小神子略施的手段,連惡作劇都算不上。食堂化後玉瑛記得天天給小神子位帶點吃的迴來。
張滑經察言觀色將孫尖認定為事件的教唆犯,惱羞成怒一把揪住。
孫尖勞力介於男的全勞力與婦女半勞力之間,按張滑方案,隻能吃兩個半花卷。
張滑從笑得最歡的數人中輕而易舉地就將其揪了出來。
否認無效的孫尖掙紮道:“張滑,你吃包子吃得贏我,我叫娃兒把帽子還你!”
孫尖是有名的“死肚疝”,吃得做不得。
張滑道:“孫尖,我兒跟你比!”
孫尖道:“你兒跟我比可以,隻要肚皮撐得圓!”
周圍婦女笑道:“嘻嘻,夥食團號召放開肚皮吃,你肚皮還沒有撐圓?”
“差點!別個吃三個花卷,我吃了六個,再吃覺得不好意思。”
摘下頭上草帽翻過來,一五一十數,堆了二十個花卷。
張滑兒子吐舌頭道:“算了,爹,我輸了你帽子也得不成了。”
孫尖順勢道:“不比就算了。”
順手拿兩個花卷遞給一邊坐著的娘:“娘,你再吃兩個!你一輩子,連清明節都沒有吃得這麽飽。”
娘九十歲了,孫尖如申請,可以打迴去吃。孫尖知娘喜歡熱鬧,一日兩餐都背娘到食堂來吃。
他娘流著淚邊吃邊說:“我兒,硬是夥食團好哇!”吃得打嗝。
王金山說:“孫婆婆,吃不下就不要吃了。”
孫婆婆說:“王金山,我說夥食團好,你以為我硬是說好哇?”
王金山問:“那你老人家的意思?”
孫尖道:“娘,你嘴拿來吃飯,不要拿來說話!”
“我要做個飽死鬼!”孫婆婆說。
咽完兩個花卷就不停的打嗝,眼珠翻白,挺著脖子喘息。
孫尖慌忙給娘抹胸口,然後抱迴去躺著,上山去挖打食的藥。
迴來娘已經斷了氣。
孝子孫尖在娘墓邊搭棚,要守墓三年,從食堂秤了點糧食去。
他竟然還在那裏開了巴掌大一塊地,點包穀、種蔬菜豇豆,也沒人來管他。
食堂實體隻維持了一年多,加上有名無實的一年存在不到三年。
在食堂有名無實期間人們隻能靠順手牽羊在地邊捋點兒什麽,這發現了要被捆起來,還從捆人的數目看幹部巡邏抓階級鬥爭是否得力。
在這段日子裏守墓的孫尖風光無限,他除了自己有吃之外,還能在這裏周濟二三嗷嗷待哺的女人,像給娘討的媳婦兒。背後議論者除了感慨他的孝心好之外,其他也無話可說。
王金山七八十歲的爹和另外幾個老頭、老太婆顫顫巍巍去看食堂的糧倉,究竟有多少糧食啊?
王金山不好先推別人,先把自家爹推出,王老爹打個躥。
王老爹轉身,氣籲籲地用手指頭戳向兒子的鼻尖:“老子看一眼都不行啊?老子怕吃光了沒得吃的!”
王金山把頭閃開:“多事!沒得吃的有正府管,要你管?”
這樣不知疲勞地做,一絲絲的棉線就織成了土布。出嫁後夫耕婦織,更是勤勞。
她的布纖細均勻,看起摸起都舒服。街上有個換布店,夜裏織布,天亮可拿去換錢和換紗,周轉得特別快,所以賺頭也多。
夫死後婆媳倆經營不善,家業垮了。這好,不然要當地主。
合作化後她就無心——也不可能——織布了,織機“束之牆角”。
食堂時被抬去當柴燒,她未阻擋,隻在背後哭了一場。
現獨居的寡婦清一門心思在灶台上。
每天將灶台抹得幹幹淨淨。她吃飯必先擱兩雙碗筷,請灶君和小神子用了,自己才用。
灶君也就是髻,為區別其他髻,叫髻清。
寡婦清雖然清貧,蔬菜新鮮,飲食幹淨,髻清在此出落得苗條水靈。
髻清對寡婦清關照也很周至:灶前的灰,不令藏火;缸裏的米,不令生蟲;醃製的菜,不令酸腐;懸掛的肉,不令鼠咬。
連出行、涼寒都加以護佑。古語“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奧謂家神),甚是有理!
留仙鎮從互助組算起四年內實現“三級跳”,初級合作社升級成高級合作社,現又升級成立人民公社。
初級社既已將土地集中在一起,隻剩點私家柴山要歸公、入社的大牲畜原說“分紅”從未兌現而今也要歸公之類“枝節問題”。
所以高級社並未開什麽群眾動員大會,上級直接下發通知,便由幾個初級社合並而成,分配核算單位由也就幾十百來戶變成了幾百上千戶。
報紙廣播在高調宣傳高級社有便於集中力量辦諸如修水利、改田改土、機耕等大事優點的同時,還低調坦露了它便於推行上級各種政策,其實這才是主其他的都是次。
人民公社便又由若幹高級社直接合並而成。
這時整個時代已跨入沸騰燃燒的歲月,與成立高級社偃旗息鼓隻有幹部預知,群眾昨天還是初級睡一覺起來就高級了不同,成立公社那天開了萬人慶祝大會。
人民公社的先進性和威力由一位著名詩人兼學者和政治家概括為“一大二公,力量無涯”的八字真言,這八字真言乃天天在廣播中灌輸,並在城鄉各種標語牌上展現,與過去農村消息隻在報上登載一下的情況非可同日而語。
大初指規模大,很快便演進為大字領先,一切都大:大戰鋼鐵,大辦公共食堂,大辦托兒所,大辦圖書室,大興水利,大修公路,大割資本主義尾巴等。
公指公有化程度高,簡而言之就是家門口路邊的一棵草、一根柴過去歸屬不明朗,現在屬公社。
實行組織軍事化(公社叫師),行動戰鬥化,生活集體化。
勞動不記工分,吃飯不要錢,“跑步進入共產主義”。
時留仙公社各生產隊興起開辦食堂,上級早放棄土改那種深入訪貧問苦的穩紮穩打方式,而采用布告昭示、大會宣傳、鳴鑼催促的大唿隆方式,稱食堂是農村幸福之源,叫各家趕快將所有糧食、雞、鴨、豬、鐵鍋、柴草等,送去集中,並自毀家裏爐灶。
人們驚惶聚議此事,善慮者說:“這次食堂化,工作隊沒有坐大船來呀!”
戀舊者說:“所以說工作隊坐大船來,就是要好一些!”
善慮者反問:“你說工作隊坐大船來,要好在哪裏?”
“這這,至少不會搞得你個摸門不著、跟鬥撲爬。”
擔驚受怕者說:“是呀是呀,合作社合並公社,工作隊也沒有派大船來!”
智者道:“合並公社,又不關社員的事,工作隊當然不坐大船來!”
頂牛者道:“征購糧賣餘糧,也不關社員的事?就是糧站來的人,調查來調查去,然後派個數字給你。工作隊也沒有坐大船來!”
馬後炮問:“食堂化小事一樁,不派工作隊就擱得平,你們信不信?”
“不信!”頂牛者道,“你憑啥說?”
智者接過問:“這個食堂化,是封土說要辦,還是正府說要辦?”
“笑話了,封土,當然正府!”
“那這十年間,正府說要辦的事情,哪一件沒有辦成?你舉出來!”
舉座無聲,大家都跌進記憶之溪摸索滾爬翻筋鬥嗆水去了。
村裏乃鍋瓢叮哩哐啷,柴草悉悉耍耍,糧食嘩嘩啦啦,豬兒哼哼哈哈,雞鴨撲騰撲騰,農民哼哧哼哧將糧食柴草背著挑著,眼斜嘴歪將豬兒羊兒牽著抱著,向生產隊指定的處所集中。
家裏都空蕩蕩,很快街上也變清靜,隻聽學校裏老師在彈風琴教《愛社歌》:
水養魚唻,那個魚靠水呀,
咱們社員唻,靠的公社生產隊唻唻唻!
它是社員的家,子孫萬代多歡喜!
人人要愛社唻唻唻!人人要愛隊唻唻唻!
大河要是沒有水呀,那個小河幹唻。
集體那個利益呀,最寶貴唻唻唻!
寡婦清如所有長腦瓜的人,暗中留下點糧食,不知藏在哪裏安全。
生產隊長王金山清查路過,見她抱個壇兒在自家屋裏打轉,喝問:“你在做啥?你抱的啥?”
寡婦清未及轉身,壇子就被人衝進奪走了。念她是寡婦,未抓去遊街。
民兵道:“你哭啥?真不識好歹!人家肥豬都交了,你才交點糧食!”
“我還交了兩隻生蛋雞,兩隻鴨子!”
王金山道:“趕快檢查了走!”
民兵聽王金山帶赦免的口氣,在室內轉一圈,沒有明顯挖動痕跡就走了,任她坐在地上哭。
各家灶台非拆不可,寡婦清家的放了一馬。寡婦清還獲準將食堂的東西打迴家吃,因此眾髻逃離時,髻清能留下,為她送了終。
為辦食堂,王金山選了房屋當道又連片的魏婆婆等四戶人家房子,將四家攆去與別家擠著住。
四家一家打通做大廚房,一家打通做儲備間,兩家打通做飯廳。
五個炊事員中,四個是家裏有勢力的,群眾選的隻有玉瑛一個。群眾選她一是她會做菜,二是成份不好自己才不會多吃多拿。
而實際上選她最大的好處大家事先並沒有料到,就是別的炊事員飯勺子會認人,她不會認人,到後來缺糧下鍋,舀清湯寡水的菜稀飯的時候,她一律都是將桶底攪一下之後,從中間舀。
在有兩人掌勺的情況下,沒臉麵的人都往她這邊站。
玉瑛被選作炊事員激動不已,從宣布到散場一直淚眼不晴。
食堂第一頓早餐,計劃做花卷、肉包子和炸油果子,幾樣過去都是做來敬祖宗、敬神的。
炊事員們頭晚就去和麵,探秘的人群隨之而來,被王金山勸離。
廚房燈點亮一會,案板前的歡聲笑語才起,屋頂“卡嚓”一聲如手榴彈爆炸,碎瓦片“嘩嘩”落下,案板粉塵衝天而起,炊事員們抱頭躥出。
房屋後簷緊挨著石崖。幸虧魏婆婆隻搬得起小南瓜大的石頭,若搬更大的石頭,玉瑛等性命堪憂。
壞分子魏婆婆被控製住之後,玉瑛等再進場,屋裏除輕微鍋灶水桶聲,就隻聽得見堰塘的蛙鳴了。
堰塘對麵三三兩兩打燈光牙祭一直舍不得離開的人被王金山擋著不準去現場也就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麽,以至謠言傳了個通宵。
有人說聽見西空山的鬼冬哥(貓頭鷹)在叫,有人說看見一串流星落下來,出事的恐怕不止一個夥食團。
經調查說這些的都是貧雇農,就沒有作為壞分子打擊。
次日天麻麻亮,各處已有敲碗缽聲,敲了一兩個小時。
紅日半竿,人們成群結隊來到食堂,見這邊木桶盛的豆漿、瓦缸熬的稀飯,熱氣四溢。
那邊桌上筲箕堆的油條、油果子、包子、花卷,抓人眼球。
王金山叫聲“開飯嘍”,頃刻間便消耗多半。
有好心公平的說:“慢點,後麵來的人……”
狼吞虎咽的抬起眼睛說:“慢點什麽,你看你看!”
隻見炊事員源源不斷又端出來了。
玉瑛還想做紅苕和豌豆麵的點心,被王金山勸止了,說你做的雖然好吃,今天大家肯定搶包子、油條吃,哪個吃這些粗糧!
下午飯有燒雞、燉肉和上年紀的人平生都未吃過的鹵鵝。接下來天天如此,比許多家庭過年都吃得豐盛。
試想各家散養的家禽家畜現都關在一起,雞飛籬豬拱圈,不趕緊都吃了,還喂它們吃的,誰這麽傻!
玉瑛等並根據宣傳,在食堂外麵設桌擺放洗臉盆、漱口盅、白開水,裏麵設桌擺放醋罐、醬油罐、辣椒罐、鹽罐和蒜水罐,簡稱“三水五味台”。
因玉瑛等的堅持,此“三水五味台”的存在時間倒也不止三日五日。
碗都擱在食堂裏。有部分人自製長筷子,不好別在腰上,所以必須迴家去拿。長筷子是為了避免去夾遠處的菜時站起很累和失態。
長筷子還便於夾油酥花生米和豌胡豆,先用筷尖兒夾住一顆,再從碗底向上一戳,這樣筷子上的花生米就像滑梯上的小朋友一樣累積成串。
很快收集的雞鴨豬便宰殺光,集體的豬場、雞場還在紙上——準確說在報紙上,葷菜漸成點綴。
張滑未雨綢繆,對王金山道:“自己做飯都經常吃菜稀飯呢,現在盡吃幹的!建議早飯稀飯管飽,花卷男的全勞力每人三個,女人和半大娃兒、半勞力每人兩個,無勞力的一個。”
王金山似有允意。隔日問起,王金山解釋道:“不是我們糧吃不完,是報上叫放開肚皮吃,而且還叫加晚餐。可能到處是大豐收嘛!”
張滑質疑他說的“可能大豐收”,王金山便也隻好道:“反正我們這裏地頭沒有豐收,豐收在嘴巴上。”
當此之際,民間的質疑聲是有的,且一直有和永遠都有,而報上從差不多一年之前開始就是清一色的捧場,質疑發表不出來是一迴事,壓根就沒人會寫質疑的稿。
季仙退有殘疾,連半勞力也算不上,但飯量不小,對張滑建議不以為然。
當他正意淫如何整張滑,張滑帽子忽然不翼而飛,被娃兒們嘻笑著傳來傳去,還被夾在胯下。
張滑在追逐中摔倒兩三迴,場上笑聲如滿天空烏鴉喜鵲飛哇哇喳喳,一些人肚皮笑鬆了就又吃一碗。
這是小神子略施的手段,連惡作劇都算不上。食堂化後玉瑛記得天天給小神子位帶點吃的迴來。
張滑經察言觀色將孫尖認定為事件的教唆犯,惱羞成怒一把揪住。
孫尖勞力介於男的全勞力與婦女半勞力之間,按張滑方案,隻能吃兩個半花卷。
張滑從笑得最歡的數人中輕而易舉地就將其揪了出來。
否認無效的孫尖掙紮道:“張滑,你吃包子吃得贏我,我叫娃兒把帽子還你!”
孫尖是有名的“死肚疝”,吃得做不得。
張滑道:“孫尖,我兒跟你比!”
孫尖道:“你兒跟我比可以,隻要肚皮撐得圓!”
周圍婦女笑道:“嘻嘻,夥食團號召放開肚皮吃,你肚皮還沒有撐圓?”
“差點!別個吃三個花卷,我吃了六個,再吃覺得不好意思。”
摘下頭上草帽翻過來,一五一十數,堆了二十個花卷。
張滑兒子吐舌頭道:“算了,爹,我輸了你帽子也得不成了。”
孫尖順勢道:“不比就算了。”
順手拿兩個花卷遞給一邊坐著的娘:“娘,你再吃兩個!你一輩子,連清明節都沒有吃得這麽飽。”
娘九十歲了,孫尖如申請,可以打迴去吃。孫尖知娘喜歡熱鬧,一日兩餐都背娘到食堂來吃。
他娘流著淚邊吃邊說:“我兒,硬是夥食團好哇!”吃得打嗝。
王金山說:“孫婆婆,吃不下就不要吃了。”
孫婆婆說:“王金山,我說夥食團好,你以為我硬是說好哇?”
王金山問:“那你老人家的意思?”
孫尖道:“娘,你嘴拿來吃飯,不要拿來說話!”
“我要做個飽死鬼!”孫婆婆說。
咽完兩個花卷就不停的打嗝,眼珠翻白,挺著脖子喘息。
孫尖慌忙給娘抹胸口,然後抱迴去躺著,上山去挖打食的藥。
迴來娘已經斷了氣。
孝子孫尖在娘墓邊搭棚,要守墓三年,從食堂秤了點糧食去。
他竟然還在那裏開了巴掌大一塊地,點包穀、種蔬菜豇豆,也沒人來管他。
食堂實體隻維持了一年多,加上有名無實的一年存在不到三年。
在食堂有名無實期間人們隻能靠順手牽羊在地邊捋點兒什麽,這發現了要被捆起來,還從捆人的數目看幹部巡邏抓階級鬥爭是否得力。
在這段日子裏守墓的孫尖風光無限,他除了自己有吃之外,還能在這裏周濟二三嗷嗷待哺的女人,像給娘討的媳婦兒。背後議論者除了感慨他的孝心好之外,其他也無話可說。
王金山七八十歲的爹和另外幾個老頭、老太婆顫顫巍巍去看食堂的糧倉,究竟有多少糧食啊?
王金山不好先推別人,先把自家爹推出,王老爹打個躥。
王老爹轉身,氣籲籲地用手指頭戳向兒子的鼻尖:“老子看一眼都不行啊?老子怕吃光了沒得吃的!”
王金山把頭閃開:“多事!沒得吃的有正府管,要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