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後,
《哈利·波特》第二部《密室》迎來完結。
整個倫敦進入狂歡,
孩子們帶著自製的巫師帽、巫師鬥篷,或拿著魔杖、或扛著改裝的“飛天”掃帚,走街過巷。
場麵十分熱鬧,就像萬聖節提前了。
狂歡持續了整整一天。
第二天,清晨。
街道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
偶爾有學生匆匆而過,臉上帶著輕鬆和滿足的笑容,仿佛還在迴味昨天的狂歡。
道爾宅邸。
阿瑟·柯南·道爾從睡夢中醒來,神清氣爽地伸了個懶腰。
昨晚他睡得非常好,
一是因為《密室》的完結,讓他追更的焦灼情緒緩解;
二是他的新作原稿初步完成了。
新作名字叫《漸變》,
運用了敘述性詭計,以一位色盲症患者為第一視角進行敘述,進而在最後一章完成反轉。
結構上,道爾幾乎完全複製《羅傑疑案》,
現在的他已經不在乎什麽所謂的“宗師風範”了,而是抱著“先模仿、再超越”的態度進行創作。
至於他要超越的對象,自然是陸時。
道爾翻身下床,來到書桌邊,看著原稿,露出滿意的表情。
無事一身輕,
說的就是這種狀態。
他朝門外唿喚:“露絲,我起床了。早飯好了嗎?”
妻子路易斯·霍金斯在外麵應了一聲,
“馬上!你快洗漱吧!”
道爾便起身洗漱,進入前廳。
桌上已經擺了食物,
麵包片被烤得金黃酥脆,還有外皮崩裂的烤香腸,再配上蘑菇與番茄,一看就很美味。
霍金斯端著茶杯出來,遞給丈夫,
“先暖暖胃。”
道爾喝了一口,
伯爵茶混雜著微微的苦澀與甘甜,讓他忍不住唿出一口氣,
“唿~”
他懶洋洋地拿起麵包,開始抹果醬。
霍金斯道:“阿瑟,看看今天的報紙吧。有lu的訪談,主題是《哈利·波特》。”
說著便把《鏡報》訪談版放到了餐桌中央。
道爾一邊咀嚼麵包一邊含糊地問:“有什麽有趣的地方嗎?”
霍金斯想了想,
“我覺得都很有趣。lu無疑是個風趣的人,而且,他也很坦誠,不吝講述創作技巧。”
“嘖……”
道爾咋舌,視線鎖在報紙上,嘀咕道:“lu當然是偉大且有趣的作家。”
他已經注意到了,
這次訪談版的很多問題是讀者在信中提到的,尖銳者不在少數,甚至有些看著像刻意刁難。
陸時敢正麵給出迴應,非常難得。
當然,這也是極度自信的體現。
道爾問:“露絲,你最喜歡哪個問題?”
霍金斯想了想,
“第三個吧……就是關於斯萊特林的那個,問得很直接。lu迴答得也好,沒有任何避諱。”
道爾淺淺“嗯”了一聲,
問題很尖銳:
“陸爵士,《哈利·波特》係列對斯萊特林是否過於醜化了?”
確實有這種感覺。
道爾在讀的時候,便發現書裏壞得流膿的人全都是斯萊特林,就像是被塞垃圾似的塞進去的。
大反派伏地魔自不必說;
還有馬爾福、克拉布、高爾三人組,第一部中的洛奇;
再就是斯內普……
看著就讓人忍不住胃裏翻騰、幾欲作嘔。
霍金斯說:“我讀的時候,還以為斯萊特林是壞人培訓中心,學生一畢業就可以直接送進監獄。”
“噗!”
道爾不自主地笑噴了,
“你這話說得未免太離譜了!照你這麽講,格蘭芬多是萬年主角,好人紮堆。”
“本來就是。”
霍金斯攤手,
“至於另外兩個學院……額……是什麽來著?”
道爾白了妻子一眼,說:“赫奇帕奇和拉文克勞。不過,這倆學院確實像背景板,有名有姓的人物好像就沒幾個。”
話是這麽說的沒錯,
但道爾並不認為陸時有什麽錯。
兒童文學,
其王道之處就在於要鮮明的區分反派、正派,
很多情況下甚至要利用人們的刻板印象,讓角色臉譜化,進而樹立正邪對立。
斯萊特林們聰明,但是狡詐而利己,做反派最合適了。
道爾好奇的是,
lu會在公眾麵前承認嗎?
畢竟,承認臉譜化,就相當於聲明自己寫的東西並不深刻。
道爾往下看,
片刻後,他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shiit!”
霍金斯瞪了丈夫一眼,
“正吃著飯呢,注意點兒你的用詞。飯桌上要保持幹淨又衛生~”
道爾尷尬,
“抱歉。我隻是……”
他還是不太相信地讀著報紙,低聲道:“lu是個無比真誠的人。我佩服他。露絲,你看他的迴答。”
霍金斯不解,
“不用看。我之前就已經讀完了。”
道爾說:“我隻是震驚,lu竟然會深刻地剖析,自覺將《哈利·波特》淺陋的一麵擺在大眾審視的目光下。”
在訪談版中,陸時對於斯萊特林的問題直接給出了答案,
他認為,錯不在斯萊特林,而是分院製度。
他用自己的《蠅王》舉例,
在《蠅王》的故事中,孩子們被分成兩派,給自己的派別取名,並且互相敵視,
很快地,敵視態度變成敵對行為,
從咒罵到排擠,之後演變成了鬥毆、抓捕,甚至謀殺。
陸時在訪談中說:
“現在想想看,同樣的情況,兩個隊伍擴展到四個隊伍,也就是《哈利·波特》中的四個學院,會怎麽樣呢?11歲的未成年人,被扔到天天被其它學院的人定義為壞人的斯萊特林,哪怕再正常,待個幾年也是要變壞的。而且,這還會造成負反饋,使得那些可以去斯萊特林、但是有選擇的人,會堅持抹殺去斯萊特林的想法,因為斯萊特林的名聲太爛了。”
這種負反饋在中便有體現,
主角哈利戴上分院帽時,就在反複念叨:“不要斯萊特林……不要斯萊特林……”
而諷刺的是,分院帽也聽從了哈利的心聲。
最後,陸時在迴答時還開了個玩笑:
“所以,我醜化的不是斯萊特林,而是霍格沃茨。畢竟,一般學校不會靠一頂帽子把學生劃分為多個群體,然後讓他們‘黨同伐異’。”
看完這句,道爾拍案叫絕,
“好!說得好!”
霍金斯好奇,
“怎麽?”
道爾看妻子一眼,吐槽:“你難道看不出來,lu這是在諷刺大英呢~”
說著,他用手指劃過幾個詞組,
“‘靠一頂帽子劃分’、‘多個群體’、‘黨同伐異’。”
霍金斯愣了愣,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陸爵士不愧是教育家,這是在諷刺大英教育不公平,諷刺現行的雙軌製……唔……不一定。你說,他會不會是在諷刺上、下議院?感覺這麽理解也沒錯啊。”
畢竟,上、下議院裏黨同伐異的事更多。
道爾說:“很多人隻當《哈利·波特》是兒童文學,現在看,卻是眼窩子淺了。”
霍金斯深以為然,
“不愧是lu啊。”
夫妻二人心中不由得頗為感慨。
過了片刻,霍金斯又好奇,
“阿瑟,伱問了我最喜歡訪談中的哪個問題。那你呢?你最喜歡哪個?”
“我?”
道爾快速瀏覽訪談版,
“我肯定還是更關注寫作技巧的問題。像什麽如何寫好奇幻故事、如何寫好兒童文學、如何寫好大長篇……”
霍金斯說道:“你至少是會寫大長篇的。”
道爾聽得苦笑,
之前,他也是這麽認為的,
直到福爾摩斯係列跟陸時的作品正麵硬剛,他才意識到自己寫作存在的問題,
大長篇,故事還是要盡量從主角的視角出發,線性創作。
這也是他新作要努力的方向。
當然,道爾是沒法對妻子如實說的,
自尊心絕對不允許。
他岔開了話題,
“你看最後這個問題,‘如何把《哈利·波特》寫出克蘇魯的風格?’,明顯是開玩笑嘛~”
這確實是惡搞,
因為整篇訪談的基調比較嚴肅,《鏡報》的編輯便說服陸時,在最後加了這麽一個問題。
陸時並非死板的人,
對這種問題,他的迴答自然也是胡扯,
拉文克勞渴求知識,是尤格·索托斯的信徒;
斯萊特林有伊格血統;
伏地魔其實是黃衣之王;
……
迴答十分魔怔。
不過,陸時最後還是鄭重其事地推薦了亨利·柏格森的書評——
《從反觀人類》。
這是柏格森在英國寫成的。
他在拜訪完陸時後,便直接去了劍橋,和各位哲學名家交流,最後打磨出了這篇結合和哲學思想實驗的書評。
道爾也是讀《怪誕夜》的,不由得好奇,翻到了書評版,開始閱讀。
書評開篇明義,
——
思想實驗是一種富有想象力的手段,
它們是教育和娛樂的有用工具,也是將複雜概念應用於實際情況的好方法。
顯然,《缸中之腦》給了許多讀者很大的震撼,
我將在此給出更多的示例,
色盲悖論、忒修斯之船、永劫迴歸……
——
看到“色盲”兩個字,道爾整個人都不好了,
因為下一部的核心詭計便是色盲!
他趕緊往下看,
沒過多久,整個人便癱了似的陷在座椅裏,喃喃道:“完了!完蛋了!我的詭計全特麽被漏了!怎麽又要提到色盲症啊喂!?”
霍金斯卻無所謂道:“之前不就已經被漏過了嗎?你還自信滿滿呢~”
陸時曾寫過一篇長書評,名叫《福爾摩斯,偵探標準的製定者、推理標準的踐行者》,
裏麵給出過詭計的構造思路的例子,提到過色盲症。
道爾說:“不是一迴事。”
他抖了抖報紙,
“那一篇,lu隻是粗略一說;這一篇,卻是十分詳細,把我的底褲都給扒掉了!”
霍金斯趕緊湊上前,
“給我看看!”
柏格森的書評中給色盲悖論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假如有個人從小把紅色看成綠色,綠色看成紅色,那麽從小他就知道,在自己眼裏綠色的血叫紅色的,而葉子是綠色的,
所以,在紅綠色的認知上,一點都不阻礙他跟其他人交流。
霍金斯被繞暈了,
她思考良久,問道:“好像是這樣哦~可是,那些色盲都是怎麽被發現的呢?”
道爾暴躁,
“我管他們是怎麽被發現的!”
他三兩口把早餐吃完,起身穿衣服。
霍金斯問道:“你要去哪?”
道爾說:“艦隊街!我要去一趟《鏡報》報館!”
……
艦隊街。
一堆人在《鏡報》報館前紮堆,
“加大更新量!”
“不看到《哈利·波特》第三部,誓不罷休!”
“加更!加更!加更!加更!”
……
聚集的有孩子,也有成年人,
他們已經在門口堵了一個多小時了。
《曼徹斯特衛報》的主編查爾斯·普雷斯維奇·斯科特在陸時的辦公室內,從窗戶看著外麵的情形,滿臉的幸災樂禍。
他忍著笑道:“親愛的陸,你這次玩火玩大了哦~”
陸時一陣無語,
自己屬實沒想到,僅僅在訪談版裏透露了一下第三部的存在,便引來這麽多讀者堵大門。
他們的口號還非常離譜:
“lu,你要對我負責!”
按他們的高標準、嚴要求,凡是更新少的網文作家,都是渣男。
斯科特說道:“陸,你這次可有點兒冒傻氣了。”
陸時懶得搭理他,隻是“嗯”了一聲。
斯科特笑,
“看來,說你冒傻氣你還不服。你應該知道,像《哈利·波特》這種連載性質的暢銷書,你絕對不能告訴讀者已經做好下一本的大綱了。這是最基本的原則。”
他歎了口氣,
“但事已至此,說這些也沒用了。你怎麽想的?”
陸時直接一個擺爛,
“當然是裝不知道咯~加更是不可能加更的,這輩子不可能加更的。”
斯科特指指外麵,
“都這樣了,還不加更啊?之前的《小王子》你不就加更了嗎?當時,《鏡報》一天兩發,還破了日銷量記錄來著。”
陸時說:“那能一樣?《小王子》篇幅才多長啊?”
以《哈利·波特》的體量,如果真的加更,陸時鐵定能把打字機敲得冒煙,
就這還不一定能滿足得了讀者們的胃口。
斯科特說道:“可是,報館門口一直被人這麽堵著,也不是個事啊。要不是《鏡報》的銷量沒受影響,我都要懷疑外麵那幫人是巴克爾那混球派來的了。”
喬治·厄爾·巴克爾,《泰晤士報》的主編。
陸時說:“按計劃,我準備在《密室》完結一個月後再開始第三部《阿茲卡班的囚徒》的連載。”
斯科特擺擺手,
“一個月?你還是別想了。老老實實悶頭寫吧,別想著放假什麽的了。”
這老哥的語氣,比最黑心的資本家還要黑。
陸時吐槽:“老兄,我才是《鏡報》的老板啊喂!”
“啊這……”
斯科特微微尷尬,
“同為新聞從業者,我實在見不得這麽好的提升銷量的機會流失。”
他陷入沉思,
“不加更也不是不行。你可以搞一個大新聞,分散一下讀者們的注意力。不然,哪天你真被人綁進小黑屋寫書,我一點兒也不會驚訝。”
陸時說:“別總想著搞大新聞,咱們……”
話音未落,
咚咚咚——
敲門聲響起,
隨後便是辦事人員的聲音:“主編,道爾醫生想要見你。說是……說是……”
陸時過去開門,
“說什麽?”
辦事人員壓低聲音,說:“他要求你對他負責。”
陸時:???
“我對他負責?”
(本章完)
《哈利·波特》第二部《密室》迎來完結。
整個倫敦進入狂歡,
孩子們帶著自製的巫師帽、巫師鬥篷,或拿著魔杖、或扛著改裝的“飛天”掃帚,走街過巷。
場麵十分熱鬧,就像萬聖節提前了。
狂歡持續了整整一天。
第二天,清晨。
街道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
偶爾有學生匆匆而過,臉上帶著輕鬆和滿足的笑容,仿佛還在迴味昨天的狂歡。
道爾宅邸。
阿瑟·柯南·道爾從睡夢中醒來,神清氣爽地伸了個懶腰。
昨晚他睡得非常好,
一是因為《密室》的完結,讓他追更的焦灼情緒緩解;
二是他的新作原稿初步完成了。
新作名字叫《漸變》,
運用了敘述性詭計,以一位色盲症患者為第一視角進行敘述,進而在最後一章完成反轉。
結構上,道爾幾乎完全複製《羅傑疑案》,
現在的他已經不在乎什麽所謂的“宗師風範”了,而是抱著“先模仿、再超越”的態度進行創作。
至於他要超越的對象,自然是陸時。
道爾翻身下床,來到書桌邊,看著原稿,露出滿意的表情。
無事一身輕,
說的就是這種狀態。
他朝門外唿喚:“露絲,我起床了。早飯好了嗎?”
妻子路易斯·霍金斯在外麵應了一聲,
“馬上!你快洗漱吧!”
道爾便起身洗漱,進入前廳。
桌上已經擺了食物,
麵包片被烤得金黃酥脆,還有外皮崩裂的烤香腸,再配上蘑菇與番茄,一看就很美味。
霍金斯端著茶杯出來,遞給丈夫,
“先暖暖胃。”
道爾喝了一口,
伯爵茶混雜著微微的苦澀與甘甜,讓他忍不住唿出一口氣,
“唿~”
他懶洋洋地拿起麵包,開始抹果醬。
霍金斯道:“阿瑟,看看今天的報紙吧。有lu的訪談,主題是《哈利·波特》。”
說著便把《鏡報》訪談版放到了餐桌中央。
道爾一邊咀嚼麵包一邊含糊地問:“有什麽有趣的地方嗎?”
霍金斯想了想,
“我覺得都很有趣。lu無疑是個風趣的人,而且,他也很坦誠,不吝講述創作技巧。”
“嘖……”
道爾咋舌,視線鎖在報紙上,嘀咕道:“lu當然是偉大且有趣的作家。”
他已經注意到了,
這次訪談版的很多問題是讀者在信中提到的,尖銳者不在少數,甚至有些看著像刻意刁難。
陸時敢正麵給出迴應,非常難得。
當然,這也是極度自信的體現。
道爾問:“露絲,你最喜歡哪個問題?”
霍金斯想了想,
“第三個吧……就是關於斯萊特林的那個,問得很直接。lu迴答得也好,沒有任何避諱。”
道爾淺淺“嗯”了一聲,
問題很尖銳:
“陸爵士,《哈利·波特》係列對斯萊特林是否過於醜化了?”
確實有這種感覺。
道爾在讀的時候,便發現書裏壞得流膿的人全都是斯萊特林,就像是被塞垃圾似的塞進去的。
大反派伏地魔自不必說;
還有馬爾福、克拉布、高爾三人組,第一部中的洛奇;
再就是斯內普……
看著就讓人忍不住胃裏翻騰、幾欲作嘔。
霍金斯說:“我讀的時候,還以為斯萊特林是壞人培訓中心,學生一畢業就可以直接送進監獄。”
“噗!”
道爾不自主地笑噴了,
“你這話說得未免太離譜了!照你這麽講,格蘭芬多是萬年主角,好人紮堆。”
“本來就是。”
霍金斯攤手,
“至於另外兩個學院……額……是什麽來著?”
道爾白了妻子一眼,說:“赫奇帕奇和拉文克勞。不過,這倆學院確實像背景板,有名有姓的人物好像就沒幾個。”
話是這麽說的沒錯,
但道爾並不認為陸時有什麽錯。
兒童文學,
其王道之處就在於要鮮明的區分反派、正派,
很多情況下甚至要利用人們的刻板印象,讓角色臉譜化,進而樹立正邪對立。
斯萊特林們聰明,但是狡詐而利己,做反派最合適了。
道爾好奇的是,
lu會在公眾麵前承認嗎?
畢竟,承認臉譜化,就相當於聲明自己寫的東西並不深刻。
道爾往下看,
片刻後,他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shiit!”
霍金斯瞪了丈夫一眼,
“正吃著飯呢,注意點兒你的用詞。飯桌上要保持幹淨又衛生~”
道爾尷尬,
“抱歉。我隻是……”
他還是不太相信地讀著報紙,低聲道:“lu是個無比真誠的人。我佩服他。露絲,你看他的迴答。”
霍金斯不解,
“不用看。我之前就已經讀完了。”
道爾說:“我隻是震驚,lu竟然會深刻地剖析,自覺將《哈利·波特》淺陋的一麵擺在大眾審視的目光下。”
在訪談版中,陸時對於斯萊特林的問題直接給出了答案,
他認為,錯不在斯萊特林,而是分院製度。
他用自己的《蠅王》舉例,
在《蠅王》的故事中,孩子們被分成兩派,給自己的派別取名,並且互相敵視,
很快地,敵視態度變成敵對行為,
從咒罵到排擠,之後演變成了鬥毆、抓捕,甚至謀殺。
陸時在訪談中說:
“現在想想看,同樣的情況,兩個隊伍擴展到四個隊伍,也就是《哈利·波特》中的四個學院,會怎麽樣呢?11歲的未成年人,被扔到天天被其它學院的人定義為壞人的斯萊特林,哪怕再正常,待個幾年也是要變壞的。而且,這還會造成負反饋,使得那些可以去斯萊特林、但是有選擇的人,會堅持抹殺去斯萊特林的想法,因為斯萊特林的名聲太爛了。”
這種負反饋在中便有體現,
主角哈利戴上分院帽時,就在反複念叨:“不要斯萊特林……不要斯萊特林……”
而諷刺的是,分院帽也聽從了哈利的心聲。
最後,陸時在迴答時還開了個玩笑:
“所以,我醜化的不是斯萊特林,而是霍格沃茨。畢竟,一般學校不會靠一頂帽子把學生劃分為多個群體,然後讓他們‘黨同伐異’。”
看完這句,道爾拍案叫絕,
“好!說得好!”
霍金斯好奇,
“怎麽?”
道爾看妻子一眼,吐槽:“你難道看不出來,lu這是在諷刺大英呢~”
說著,他用手指劃過幾個詞組,
“‘靠一頂帽子劃分’、‘多個群體’、‘黨同伐異’。”
霍金斯愣了愣,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陸爵士不愧是教育家,這是在諷刺大英教育不公平,諷刺現行的雙軌製……唔……不一定。你說,他會不會是在諷刺上、下議院?感覺這麽理解也沒錯啊。”
畢竟,上、下議院裏黨同伐異的事更多。
道爾說:“很多人隻當《哈利·波特》是兒童文學,現在看,卻是眼窩子淺了。”
霍金斯深以為然,
“不愧是lu啊。”
夫妻二人心中不由得頗為感慨。
過了片刻,霍金斯又好奇,
“阿瑟,伱問了我最喜歡訪談中的哪個問題。那你呢?你最喜歡哪個?”
“我?”
道爾快速瀏覽訪談版,
“我肯定還是更關注寫作技巧的問題。像什麽如何寫好奇幻故事、如何寫好兒童文學、如何寫好大長篇……”
霍金斯說道:“你至少是會寫大長篇的。”
道爾聽得苦笑,
之前,他也是這麽認為的,
直到福爾摩斯係列跟陸時的作品正麵硬剛,他才意識到自己寫作存在的問題,
大長篇,故事還是要盡量從主角的視角出發,線性創作。
這也是他新作要努力的方向。
當然,道爾是沒法對妻子如實說的,
自尊心絕對不允許。
他岔開了話題,
“你看最後這個問題,‘如何把《哈利·波特》寫出克蘇魯的風格?’,明顯是開玩笑嘛~”
這確實是惡搞,
因為整篇訪談的基調比較嚴肅,《鏡報》的編輯便說服陸時,在最後加了這麽一個問題。
陸時並非死板的人,
對這種問題,他的迴答自然也是胡扯,
拉文克勞渴求知識,是尤格·索托斯的信徒;
斯萊特林有伊格血統;
伏地魔其實是黃衣之王;
……
迴答十分魔怔。
不過,陸時最後還是鄭重其事地推薦了亨利·柏格森的書評——
《從反觀人類》。
這是柏格森在英國寫成的。
他在拜訪完陸時後,便直接去了劍橋,和各位哲學名家交流,最後打磨出了這篇結合和哲學思想實驗的書評。
道爾也是讀《怪誕夜》的,不由得好奇,翻到了書評版,開始閱讀。
書評開篇明義,
——
思想實驗是一種富有想象力的手段,
它們是教育和娛樂的有用工具,也是將複雜概念應用於實際情況的好方法。
顯然,《缸中之腦》給了許多讀者很大的震撼,
我將在此給出更多的示例,
色盲悖論、忒修斯之船、永劫迴歸……
——
看到“色盲”兩個字,道爾整個人都不好了,
因為下一部的核心詭計便是色盲!
他趕緊往下看,
沒過多久,整個人便癱了似的陷在座椅裏,喃喃道:“完了!完蛋了!我的詭計全特麽被漏了!怎麽又要提到色盲症啊喂!?”
霍金斯卻無所謂道:“之前不就已經被漏過了嗎?你還自信滿滿呢~”
陸時曾寫過一篇長書評,名叫《福爾摩斯,偵探標準的製定者、推理標準的踐行者》,
裏麵給出過詭計的構造思路的例子,提到過色盲症。
道爾說:“不是一迴事。”
他抖了抖報紙,
“那一篇,lu隻是粗略一說;這一篇,卻是十分詳細,把我的底褲都給扒掉了!”
霍金斯趕緊湊上前,
“給我看看!”
柏格森的書評中給色盲悖論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假如有個人從小把紅色看成綠色,綠色看成紅色,那麽從小他就知道,在自己眼裏綠色的血叫紅色的,而葉子是綠色的,
所以,在紅綠色的認知上,一點都不阻礙他跟其他人交流。
霍金斯被繞暈了,
她思考良久,問道:“好像是這樣哦~可是,那些色盲都是怎麽被發現的呢?”
道爾暴躁,
“我管他們是怎麽被發現的!”
他三兩口把早餐吃完,起身穿衣服。
霍金斯問道:“你要去哪?”
道爾說:“艦隊街!我要去一趟《鏡報》報館!”
……
艦隊街。
一堆人在《鏡報》報館前紮堆,
“加大更新量!”
“不看到《哈利·波特》第三部,誓不罷休!”
“加更!加更!加更!加更!”
……
聚集的有孩子,也有成年人,
他們已經在門口堵了一個多小時了。
《曼徹斯特衛報》的主編查爾斯·普雷斯維奇·斯科特在陸時的辦公室內,從窗戶看著外麵的情形,滿臉的幸災樂禍。
他忍著笑道:“親愛的陸,你這次玩火玩大了哦~”
陸時一陣無語,
自己屬實沒想到,僅僅在訪談版裏透露了一下第三部的存在,便引來這麽多讀者堵大門。
他們的口號還非常離譜:
“lu,你要對我負責!”
按他們的高標準、嚴要求,凡是更新少的網文作家,都是渣男。
斯科特說道:“陸,你這次可有點兒冒傻氣了。”
陸時懶得搭理他,隻是“嗯”了一聲。
斯科特笑,
“看來,說你冒傻氣你還不服。你應該知道,像《哈利·波特》這種連載性質的暢銷書,你絕對不能告訴讀者已經做好下一本的大綱了。這是最基本的原則。”
他歎了口氣,
“但事已至此,說這些也沒用了。你怎麽想的?”
陸時直接一個擺爛,
“當然是裝不知道咯~加更是不可能加更的,這輩子不可能加更的。”
斯科特指指外麵,
“都這樣了,還不加更啊?之前的《小王子》你不就加更了嗎?當時,《鏡報》一天兩發,還破了日銷量記錄來著。”
陸時說:“那能一樣?《小王子》篇幅才多長啊?”
以《哈利·波特》的體量,如果真的加更,陸時鐵定能把打字機敲得冒煙,
就這還不一定能滿足得了讀者們的胃口。
斯科特說道:“可是,報館門口一直被人這麽堵著,也不是個事啊。要不是《鏡報》的銷量沒受影響,我都要懷疑外麵那幫人是巴克爾那混球派來的了。”
喬治·厄爾·巴克爾,《泰晤士報》的主編。
陸時說:“按計劃,我準備在《密室》完結一個月後再開始第三部《阿茲卡班的囚徒》的連載。”
斯科特擺擺手,
“一個月?你還是別想了。老老實實悶頭寫吧,別想著放假什麽的了。”
這老哥的語氣,比最黑心的資本家還要黑。
陸時吐槽:“老兄,我才是《鏡報》的老板啊喂!”
“啊這……”
斯科特微微尷尬,
“同為新聞從業者,我實在見不得這麽好的提升銷量的機會流失。”
他陷入沉思,
“不加更也不是不行。你可以搞一個大新聞,分散一下讀者們的注意力。不然,哪天你真被人綁進小黑屋寫書,我一點兒也不會驚訝。”
陸時說:“別總想著搞大新聞,咱們……”
話音未落,
咚咚咚——
敲門聲響起,
隨後便是辦事人員的聲音:“主編,道爾醫生想要見你。說是……說是……”
陸時過去開門,
“說什麽?”
辦事人員壓低聲音,說:“他要求你對他負責。”
陸時:???
“我對他負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