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真的養了一隻三花貓,


    他給貓取名叫“吾輩”。


    陸時聽得虎軀一震,想到《我是貓》的日文名就是《吾輩は貓である》,


    沒想到夏目漱石忽然想創作以貓為第一人稱視角的小說,起因竟然是陸時和歐文討論體驗派的表演方法,


    小說能和表演產生聯係,


    嗯,非常合理。


    養吾輩後,夏目漱石當起了“偷窺狂”,


    他每天拿著本子跟在吾輩後麵,記錄吾輩的生活習性,


    二十頁很快就記滿了。


    但是,當他提筆寫書的時候,卻總是感覺不對勁,半天憋出五個字兒,然後又一筆劃掉。


    就這樣,


    記錄、創作、劃掉,


    記錄、創作、劃掉,


    記錄、創作、劃掉,


    反反複複。


    時間一天一天過,終於熬到了《是!首相》開演的日子。


    ……


    12月16日,


    禮拜日。


    距離聖誕節越來越近,大街小巷逐漸沉浸在節日的歡快中,就連整日籠罩倫敦的霧霾好像都被衝淡了不少。


    陸時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催促:“夏目,該走了。”


    話音剛落,就聽另一邊傳來尖叫:


    “嗷嗚嗚嗚嗚嗚——”


    陸時猛地衝過去,


    “吾輩?!”


    “不是吾輩,是我。”


    隻見夏目漱石坐在一個小四腿凳上,


    在他麵前,是一個紅色的臉盆,吾輩在旁邊小心翼翼地盯著臉盆中的水,時不時“喵嗚~”一聲。


    陸時一陣無語,


    “大哥,跟你說多少遍了,別給貓洗澡。”


    這是在實踐中得到的血淋淋的教訓。


    陸時在穿越前有過伺候貓的經驗,知道給貓洗澡有多麽困難,


    那感覺,簡直就像是強x一個200斤的胖子,折騰三、五個小時都不一定能成事。


    陸時招手,


    “來。吾輩,來。”


    “喵~”


    吾輩蹬著夏目漱石的臉跳進陸時懷裏。


    夏目漱石的臉上留下了兩道痕跡。


    他抹掉水跡,奇怪道:“我這幾天一直在記錄吾輩的習性,它明明是喜歡水的。”


    陸時愕然,


    “有嗎?”


    夏目漱石大點其頭,


    “有。你沒注意到嗎?吾輩會用爪子去撥動水杯或者水盆裏的水,像是玩耍。”


    陸時仔細迴憶,發現對方說的好像確有其事。


    不得不承認,夏目漱石能寫出《我是貓》,一定是經過了充分的觀察的,因為裏麵關於貓的動作的描寫活靈活現,讓讀者很有畫麵感,仿佛吾輩就在眼前。


    陸時說:“或許,晃動的水對吾輩來說非常有趣。”


    夏目漱石歎氣,


    “那它為什麽不喜歡洗澡?唉……簡直就是未解之謎嘛~”


    陸時擺擺手,


    “你還是別想這些了,咱們先出門。”


    他把吾輩放下,


    小家夥在他腳邊轉了一圈,隨後靈活地鑽到了床下。


    陸時和夏目漱石出門,坐上馬車。


    陸時說:“其實,吾輩已經非常聰明了。一般的貓能把屎尿蹭到腳上,甚至背上,那個小家夥卻十分幹淨,還知道自己找便盆。”


    夏目漱石卻說:“我想給它洗澡,不是它不幹淨。”


    陸時有點兒懵,


    “那是為什麽啊?”


    夏目漱石不好意思地一笑,


    “我就是想看看吾輩洗澡時的樣子嘛~記錄下來,將來說不定有用。我甚至想過一個場景,吾輩貪嘴,舔了主人家的酒碟子,然後掉進水缸裏什麽的。”


    艸!


    《我是貓》裏的吾輩不就是這麽沒的嗎?


    上一秒,苦沙彌、迷亭、東風、獨仙等人還在聊著寒月的婚事、聊著關於女人的話題;


    下一秒,貓咪就溺死在了水缸裏。


    非常像網文的爛尾。


    不過,《我是貓》原本完結得很倉促,有一個說法是因為夏目漱石在連載期間受到了攻訐。


    滕代素人在《貓文士氣炎錄》中批評夏目漱石:


    要麽對世界文學不夠了解,不知道百年之前已經有《公貓摩爾之人生觀》這樣的作品,《公貓摩爾之人生觀》用的就是貓的第一人稱視角;


    要麽就是無比傲慢,明知前人有類似作品,卻不在自己的小說裏提上一筆。


    明麵上,這是文學批評,


    實則是抄襲指控。


    文人相輕,


    古今中外皆然。


    (日本炎上的傳統果然很早。)


    但如果《我是貓》能在英國成書,大概不會有那種醃臢事,書中的吾輩也不會在水缸裏溺死,善莫大焉。


    陸時沉吟道:“夏目,你為什麽想要以貓為主角?”


    夏目漱石糾正道:“嗯……不能算是主角,而是以貓為第一人稱。至於原因,首先,那天我聽了你和歐文爵士相談,受到了啟發,感覺代入感這個東西不隻是人,用在動物身上或許也十分有趣。”


    陸時說:“那其次呢?”


    夏目漱石繼續:


    “其次,陸,你可曾聽過俳諧?”


    陸時不由得哈哈大笑道:“夏目啊,你不會覺得俳諧是你們日本的吧?”


    夏目漱石微微尷尬,


    俳諧詩,又稱俳體詩、諧趣詩、詼諧詩等,是內容以詼諧幽默、或諷刺嘲謔為主的詩歌。


    這類詩歌體裁遍及詩詞、曲、民歌,風格上通俗易懂,曉暢明白,約分為幽默詼諧詩、打油詩以及部分雜體詩。


    當然,俳諧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


    夏目漱石深入地研究過漢學,自稱漢學家,自然知道這一事實,


    他坦誠道:“我知道,俳諧在周朝就已經出現了。隻不過,陸,在你們清朝,俳諧不是不受待見嗎?”


    老爺們確實不待見俳諧,


    但民間不一樣。


    可是,封建時代,任何官方不待見的東西,往往都會自然而然地走向式微,


    而日本作為俳諧的繼承者,反而成了“正統。”


    陸時歎口氣,


    “罷了。我隻是想說,我還是知道俳諧的。”


    夏目漱石繼續道:“之前我讀了很多英文著作,後來又因為你,我接觸了蕭先生的戲劇,以及你的《是!首相》,感覺可以將俳諧文學和歐洲的諷刺文學結合起來。”


    陸時了然,


    “如果是這樣選擇,最後的成文一定兼具風趣幽默和辛辣諷刺兩個特點。這麽看來,選擇以貓為第一人稱視角確實是明智的選擇。”


    盡管穿越前的陸時很了解《我是貓》,但對夏目漱石在創作時的種種思量卻不可能知道,


    如今倒是一清二楚了,


    也算一樁美談。


    夏目漱石說:“隻是沒想到吾輩那麽難搞,都不願意洗澡的。”


    話題竟然又繞了迴去。


    陸時無語,


    “咱就是說,有沒有別的辦法?聽你剛才的口氣,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是薛定……額……還以為你是虐貓狂人呢~”


    正說著,外麵傳來馬車夫的敲門聲:


    咚咚——


    陸時掀開車窗簾,


    “怎麽了?”


    馬車夫為難道:“兩位先生,實在不好意思,前麵怕是走不動了。”


    他指指幹道的方向。


    隻見蘭心大戲院的門口擠成了一坨,滿是攢動的人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英倫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員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員在並收藏英倫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