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殿試,崇禎的題目很簡單,隻有四個字。


    報仇雪恥!


    雖然最近兩年由於威武軍的崛起明軍也取得了一些大勝,可是相比較之下,明軍這些年受到的憋屈還有很多,在崇禎心裏,他一直覺得不把建奴滅掉那幾不叫真正的報仇雪恥。


    出此題也是想看一看這一批的進士之中到底有沒有可造之材。


    殿試不需要太久的時間,下午的時候便已經收了卷子,所有的貢士們也都出宮返迴,交由閱卷之後,按照慣例,他們會從中選出十份上好的文章然後在崇禎麵前進行講讀,而後崇禎按照個人的感覺選定狀元,榜眼,探花的人選。


    而有些時候崇禎還會讓一些貢士們直接當殿進行答對,隻是這一次他並沒有選擇這樣做。


    由於這一次由於參加殿試的貢士們實在是太多,所以相應的也就選出了更多的好文章,達到了三十篇之多。


    而崇禎也將周建安拉到了一起,一起來聽一聽這些好文章。


    關於報仇雪恥,很多人都有各自的見解,不過大多數都大同小異,無外乎就是一些強己,弱他的話來。


    其中還有很多提到了高築牆、廣積糧的方針,這與洪武皇帝的九字真言也就差一個人緩稱王了。


    雖然寫文章他不懂, 可聽總聽的明白吧,所以周建安也聽的津津有味,隻是由於也是糊了名,所以周建安也不知道到底哪一篇文章是魏藻德的。


    但是也這難不倒作為主考的周建安,他早就讓人在魏藻德的卷子上做好了記號,念完之後,沒等崇禎說話,他便下去在一眾人詫異的目光之中翻看了起來。


    就連崇禎也很是疑惑。


    “建安,你這是作甚?”


    “陛下稍等,待會臣在跟你說。”


    周建安剛說完,便發現了魏藻德的文章,而後他便問道崇禎。


    “陛下可已經選出前三來。”


    “當然。”


    而後崇禎便先後說起了三篇文章,其中最後一篇便是當選為本屆金科狀元的文章。


    周建安看了看手中魏藻德的試卷,不由得一句國粹直接出口。


    居然還真是魏藻德。


    看來這曆史沒那麽好改變啊。


    崇禎也不知道周建安在幹什麽,不過他立刻走上台去,在崇禎耳旁耳語了幾句之後,崇禎沒有任何遲疑的點了點頭,當即將狀元換了一個人。


    等所有人走後,周建安這才將魏藻德這個人給說了出來。


    當然了他可不會說這魏藻德在曆史上怎麽怎麽樣,畢竟現在都還沒到那個時候呢。


    自己豈不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所以他隻是說這魏藻德為人怎麽怎麽低劣,而崇禎聽後當即打算直接革除其功名,周建安也趕緊阻止。


    這就讓崇禎有些不解了,不過當他聽完周建安的安排之後,也很是無奈的笑了笑。


    “你小子鬼主意簡直是真多,你就真的覺得這魏藻德能夠按照你的安排做事啊。”


    周建安肯定的點了點頭,對於那些正人君子們,自己這些伎倆或許不怎麽管用, 可要是拿來對付魏藻德這種人,簡直是太合適了。


    崇禎見他這麽肯定,無奈也隻能答應了下來。


    殿試之後還有很多流程,最後一步便是傳臚,這個過程也沒那麽簡單,傳臚完畢,將黃榜張貼在長安左門外,以示天下,“順天府官用傘蓋儀從,送狀元歸第”。


    而當選金科狀元的便是原本曆史上的榜眼葛世振,榜眼則是姚宗衡,而探花居然讓周建安眼睛一喜,赫然是揚州會館四君子之一的李敬忠。


    事後崇禎也專門點評了李敬忠的那一篇文章,他從明之根本來講述了如何報仇雪恨,在他看來,大明想要報仇雪恨,便必須先要重民事,複農產。


    民勝,便國力勝,國力勝,萬事皆勝!


    崇禎對此非常認同,而李敬忠沒能當選狀元的最重要原因還是相比較之下他寫的還是比較保守,給崇禎一種畏手畏腳的感覺,所以崇禎便將其放在了探花的位置上。


    至於他為什麽畏手畏腳,崇禎不太明白,周建安的倒是清楚的很,說白了還是他對自己出身的擔心,他家境不好,普通農戶之家,麵對其他世家大族家的人的時候他總感覺有一些自卑。


    不過這玩意對周建安來說也很好轉變。


    金榜一出,李敬忠懵了, 而其他幾人則是沸騰了,他們嚷嚷著必須讓李敬忠好好的請他們吃上一頓,不醉不歸。


    同樣懵了的還有葛世振,他是真的沒想到自己居然能夠當上狀元。


    不過這些跟周建安都沒多大的關係了,庚辰科結束之後,他便準備打算立刻動身南下,而這一次南下,他不僅僅要完成為威武軍征兵之事,還要在南方進行布局。


    這件事周建安想了很久了。


    以前因為自身的實力和根本無暇顧及的原因,所以對於南邊一直沒有任何的動作。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周建安雖然照樣很忙,但是威武軍已經有了大量的財富,再征兵之後,兵力也很充足,而周建安的目標是中興大明,那麽作為大明經濟命脈的南邊自然而然的不能放過。


    南邊,無論是糧食還是貿易都非常的繁榮,作為後世之人的周建安更是明白大航海時代對外貿易的重要性,搞那玩意一年掙的銀子甚至比大明十年的稅收還要多,如此暴利的東西他又怎麽可能錯過。


    而寧雲誌便是周建安打算在南邊動手的排頭兵,周建安對他期望很高,將他安插在揚州這個繁華之所也是有周建安的深意。


    南邊門閥林立,比起北邊來可更是根深蒂固,絕對不是那麽好處理的。


    一切,都得徐徐圖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盧象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成風成雨不是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成風成雨不是你並收藏大明,我的老丈人是盧象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