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收禮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盧象升 作者:成風成雨不是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出宮城的路上,方正化走的很快,而周建安則打算走慢些,好好看看這紫禁城的美景。
要知道就這地方後世進來都得要門票才行。
而且後世看到的大多都是一些重建了不知道多少次的東西,哪有現在眼前的正宗一些、
可周建安走的太慢,方正化等了好幾次最後實在是有些忍不住了。
“哎喲,我的周大爺啊,你就走快些吧,你倒是不急,咱家這可是有緊急公務啊。”
方正化嘴裏的緊急公務,說的便是手中的三份聖旨,其中顏繼祖那一份倒是不急,因為李邦華壓根就沒斬顏繼祖。
而第三份是給代王朱傳?的,這也不急,畢竟朱傳?也跑不了。
唯一著急的就是第二份,關於調盧象升去湖廣的聖旨崇禎可是提醒過方正化,十萬火急,盧象升收到以後更是必須立刻馬不停蹄的趕往湖廣。
所以方正化這才有些焦急。
“唉老方,你著急你就走快些,出了京城,你去找袁州平,讓他調派一個騎兵百戶所護送你就行。”
周建安淡定的說道,眼神還在到處看著,方正化看著他的樣子簡直無語到了極致。
別人進宮都是躬著身子,頭都不敢抬一些,能把皇宮當成大觀園逛的,恐怕也隻有這位大爺了。
方正化歎了口氣,無奈的說道。
“哎,你以為咱家不知道先走啊,咱家是怕先走一步了,你待會恐怕都出不了宮門。”
“啥,有人要害我?”
周建安一聽,立刻嚴肅了起來,可是仔細一想,也不應該啊,這裏可是京城誰那麽大的膽子?
方正化簡直有些無語了,他搖了搖頭。
“哎喲我的周小爺啊,您昨晚可還是跟皇爺待了一整晚的人,咱崇禎一朝,您可是頭一份啊。
而且由於你的關係,那顏繼祖都上了西市口了都被救了下來,你覺著你出了宮門,會不會有人巴結你?
這裏麵的門道啊,你不清楚,咱家可是清楚的很啊。
建安啊,皇爺可是交待了,要咱家看好你,不要被京城那些官員的歪門邪風給帶偏了。”
這樣一說周建安終於明白了,不過他卻覺得方正化有些多管閑事了。
哪些人想巴結自己,不需要給點禮物?
不需要送點銀子?
周建安想到這裏,眼睛開始放起了光來。
“行了老方,你趕緊走吧,我可不急著走,待會要是真的如你所說,外麵那麽多人等我,要是誤了你的事怎麽辦?”
周建安眼睛一轉,立刻說道,方正化一聽,好像也確實是那麽迴事。
“可你....這....”
方正化有些難為的說道,這件事畢竟也是崇禎親口交待的,他可不敢抗旨。
“行了行了,那些建奴韃子都奈何我不得,這些官員我還怕了,你去吧去吧。”
說著周建安揮了揮手,方正化一想也是,這大爺現在正受恩寵,就算有什麽事皇帝也不會怪罪。
反倒是自己這裏這件事,要是傳達晚了,那可是大事。
方正化仔細一想,便點了點頭,叫來一名小宦官。
“建安,這是咱家的幹兒子小喜子,就讓他領你出去吧,你說得對,咱家得趕緊走了。”
說完,方正化交待了小喜子幾句就趕緊朝著宮外而去,而周建安則是走走停停,一路上好些個侍衛朝著他疑惑的看了過來,不過當他們看清之後,紛紛立刻轉開了目光。
這宮中的消息不是什麽秘密,周建安和崇禎的事也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就傳遍了整個宮內,而後更是蔓延至宮外,那些侍衛也不是傻子,誰敢去說周建安。
就這樣,周建安幾乎是逛著逛著就來到了宮門處。
果然,宮門處沒有出方正化所料,那些想要巴結周建安的官員有數十人之多,一見到有人出來,蜂擁一般湧了上去。
這速度比鄧仙芝和黃大個兩人還要快,差點驚出兩人一身的冷汗。
不過當看著這一個個的紛紛送上自己的名帖後,兩人也才放心了一些。
看著一張又一張的名帖,周建安卻是看都不想看一眼。
咋的,我就這麽廉價?
就送些名片就打發了?
周建安推開那些名帖,麵無表情的就朝著外麵走去,誰知道又有人將手中的名帖遞了上來,周建安有些生氣,本想收點禮的,結果全是些廢紙。
於是生氣的打算繼續推開,可眼光一瞥,發現這名帖裏麵似乎夾著什麽東西啊....
於是他趕緊笑著將名帖給接了下來,一邊結還一邊說道。
“行了行了,名帖本官接了,等迴去以後再慢慢細看,放心,一定會看。”
周建安樂嗬嗬的說道,那些人見周建安接了也是笑嗬嗬的,直接行了一禮後什麽話都沒說就直接離開了。
不一會人便散完,黃大個也是一臉憨憨的湊了過來。
“大人,你收這些破紙有啥用啊,拿來擦屁股都嫌它太硬了。”
“你.....懂什麽,走,咱找個地方住一兩天。”
周建安說話的時候,再次看了看名帖裏麵 ,果然他沒有看錯,裏麵確實有他喜歡的東西。
不過這裏可不是細看的地方, 於是幾人找了一處客棧,住進去以後,周建安這才攤開名帖,看了起來。
隨手打開一份,裏麵赫然是一張銀票,準確的來說,是京師中泰運錢莊的存銀本票,這玩意也隻能在京師之中的泰運錢莊兌換銀子。
畢竟在大明朝,幾乎是沒有銀票的, 同時有的那些銀票也幾乎不流通。
而這些送本票的人,周建安也幾乎一個都不認識,上麵除了他們的名字,官職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字。
“刑部侍郎黨崇雅,太仆寺卿葉初春,給事中郭充,吏部主事郭萬象,這些名字壓根聽都沒聽過啊,咦,這一個人,倒是熟悉的很啊。
兵部都給事中,張縉彥!”
周建安拿起一張名帖,看著上麵的名字笑了笑,居然是張縉彥,名義上大明王朝的最後一任兵部尚書。
可以說大明王朝的滅亡跟這貨還是有點關係的,甚至是崇禎的死都跟他脫不了關係。
不過現在的張縉彥還隻是一名小小的都給事中而已,不過昨晚周建安在崇禎那裏好像聽他提起過張縉彥,因為他前些天上了封折子,彈劾他的頂頭上司,大學士,兵部尚書楊嗣昌。
其用語之犀利,分析之精準,讓崇禎印象深刻。
再看了看張縉彥給了一千兩銀子的本票,周建安笑了笑說道。
“看來隻能讓你失望咯.......”
要知道就這地方後世進來都得要門票才行。
而且後世看到的大多都是一些重建了不知道多少次的東西,哪有現在眼前的正宗一些、
可周建安走的太慢,方正化等了好幾次最後實在是有些忍不住了。
“哎喲,我的周大爺啊,你就走快些吧,你倒是不急,咱家這可是有緊急公務啊。”
方正化嘴裏的緊急公務,說的便是手中的三份聖旨,其中顏繼祖那一份倒是不急,因為李邦華壓根就沒斬顏繼祖。
而第三份是給代王朱傳?的,這也不急,畢竟朱傳?也跑不了。
唯一著急的就是第二份,關於調盧象升去湖廣的聖旨崇禎可是提醒過方正化,十萬火急,盧象升收到以後更是必須立刻馬不停蹄的趕往湖廣。
所以方正化這才有些焦急。
“唉老方,你著急你就走快些,出了京城,你去找袁州平,讓他調派一個騎兵百戶所護送你就行。”
周建安淡定的說道,眼神還在到處看著,方正化看著他的樣子簡直無語到了極致。
別人進宮都是躬著身子,頭都不敢抬一些,能把皇宮當成大觀園逛的,恐怕也隻有這位大爺了。
方正化歎了口氣,無奈的說道。
“哎,你以為咱家不知道先走啊,咱家是怕先走一步了,你待會恐怕都出不了宮門。”
“啥,有人要害我?”
周建安一聽,立刻嚴肅了起來,可是仔細一想,也不應該啊,這裏可是京城誰那麽大的膽子?
方正化簡直有些無語了,他搖了搖頭。
“哎喲我的周小爺啊,您昨晚可還是跟皇爺待了一整晚的人,咱崇禎一朝,您可是頭一份啊。
而且由於你的關係,那顏繼祖都上了西市口了都被救了下來,你覺著你出了宮門,會不會有人巴結你?
這裏麵的門道啊,你不清楚,咱家可是清楚的很啊。
建安啊,皇爺可是交待了,要咱家看好你,不要被京城那些官員的歪門邪風給帶偏了。”
這樣一說周建安終於明白了,不過他卻覺得方正化有些多管閑事了。
哪些人想巴結自己,不需要給點禮物?
不需要送點銀子?
周建安想到這裏,眼睛開始放起了光來。
“行了老方,你趕緊走吧,我可不急著走,待會要是真的如你所說,外麵那麽多人等我,要是誤了你的事怎麽辦?”
周建安眼睛一轉,立刻說道,方正化一聽,好像也確實是那麽迴事。
“可你....這....”
方正化有些難為的說道,這件事畢竟也是崇禎親口交待的,他可不敢抗旨。
“行了行了,那些建奴韃子都奈何我不得,這些官員我還怕了,你去吧去吧。”
說著周建安揮了揮手,方正化一想也是,這大爺現在正受恩寵,就算有什麽事皇帝也不會怪罪。
反倒是自己這裏這件事,要是傳達晚了,那可是大事。
方正化仔細一想,便點了點頭,叫來一名小宦官。
“建安,這是咱家的幹兒子小喜子,就讓他領你出去吧,你說得對,咱家得趕緊走了。”
說完,方正化交待了小喜子幾句就趕緊朝著宮外而去,而周建安則是走走停停,一路上好些個侍衛朝著他疑惑的看了過來,不過當他們看清之後,紛紛立刻轉開了目光。
這宮中的消息不是什麽秘密,周建安和崇禎的事也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就傳遍了整個宮內,而後更是蔓延至宮外,那些侍衛也不是傻子,誰敢去說周建安。
就這樣,周建安幾乎是逛著逛著就來到了宮門處。
果然,宮門處沒有出方正化所料,那些想要巴結周建安的官員有數十人之多,一見到有人出來,蜂擁一般湧了上去。
這速度比鄧仙芝和黃大個兩人還要快,差點驚出兩人一身的冷汗。
不過當看著這一個個的紛紛送上自己的名帖後,兩人也才放心了一些。
看著一張又一張的名帖,周建安卻是看都不想看一眼。
咋的,我就這麽廉價?
就送些名片就打發了?
周建安推開那些名帖,麵無表情的就朝著外麵走去,誰知道又有人將手中的名帖遞了上來,周建安有些生氣,本想收點禮的,結果全是些廢紙。
於是生氣的打算繼續推開,可眼光一瞥,發現這名帖裏麵似乎夾著什麽東西啊....
於是他趕緊笑著將名帖給接了下來,一邊結還一邊說道。
“行了行了,名帖本官接了,等迴去以後再慢慢細看,放心,一定會看。”
周建安樂嗬嗬的說道,那些人見周建安接了也是笑嗬嗬的,直接行了一禮後什麽話都沒說就直接離開了。
不一會人便散完,黃大個也是一臉憨憨的湊了過來。
“大人,你收這些破紙有啥用啊,拿來擦屁股都嫌它太硬了。”
“你.....懂什麽,走,咱找個地方住一兩天。”
周建安說話的時候,再次看了看名帖裏麵 ,果然他沒有看錯,裏麵確實有他喜歡的東西。
不過這裏可不是細看的地方, 於是幾人找了一處客棧,住進去以後,周建安這才攤開名帖,看了起來。
隨手打開一份,裏麵赫然是一張銀票,準確的來說,是京師中泰運錢莊的存銀本票,這玩意也隻能在京師之中的泰運錢莊兌換銀子。
畢竟在大明朝,幾乎是沒有銀票的, 同時有的那些銀票也幾乎不流通。
而這些送本票的人,周建安也幾乎一個都不認識,上麵除了他們的名字,官職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字。
“刑部侍郎黨崇雅,太仆寺卿葉初春,給事中郭充,吏部主事郭萬象,這些名字壓根聽都沒聽過啊,咦,這一個人,倒是熟悉的很啊。
兵部都給事中,張縉彥!”
周建安拿起一張名帖,看著上麵的名字笑了笑,居然是張縉彥,名義上大明王朝的最後一任兵部尚書。
可以說大明王朝的滅亡跟這貨還是有點關係的,甚至是崇禎的死都跟他脫不了關係。
不過現在的張縉彥還隻是一名小小的都給事中而已,不過昨晚周建安在崇禎那裏好像聽他提起過張縉彥,因為他前些天上了封折子,彈劾他的頂頭上司,大學士,兵部尚書楊嗣昌。
其用語之犀利,分析之精準,讓崇禎印象深刻。
再看了看張縉彥給了一千兩銀子的本票,周建安笑了笑說道。
“看來隻能讓你失望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