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世態炎涼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盧象升 作者:成風成雨不是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者進房以後,想找個東西給崇禎幾人坐,不過有些尷尬的是,他望了一圈,也沒找到一個能坐的東西。
而此時,那孩童似乎已經非常餓了,哇哇大哭起來,崇禎見狀,立刻說道。
“行了,老人家,你先做飯吧,不管管我們的,我們看看就走。”
說著,四處看了起來,老者點了點頭,一邊安慰著孫子,一邊開始生火做起了飯。
崇禎雖然在四處看著,可眼睛還是一一直看著老者的方向,隻見他拿出一個破爛的陶罐,從裏麵抓了一小把不知道品種的栗米扔了進去,而後就在罐子裏開始撿起石子來。
“老人家,你們兩人,就吃這點?”
崇禎不敢相信的問道,這點糧食,夠吃?
“老爺,不打緊的,不打緊的,這都是給娃娃吃,小的吃些其他的。”
崇禎一聽也就不再說什麽了,他一邊看著,一邊問道。
“老人家,你的兒子戰死,難道朝廷沒有給他發撫恤嗎?
就我所知,凡兵事戰沒者,可領三年全餉,其後皆半餉,難道這些都沒有?”
崇禎說完,那老者茫然的抬頭看了看崇禎,而後歎了口氣。
“老爺說的,小的自然也曉得,前些年戰死的,還有些撫恤,可就這幾年開始,縣太爺說朝廷吃緊,撫恤便先欠著。”
老者苦笑了兩聲,說是欠著,可誰都知道,這餉肯定是發不下來了。
“就一點都沒有發放?”
崇禎陰沉著臉,再次發問道,老者看著崇禎的樣子,心裏還疑惑不已,朝廷沒給老頭我發撫恤,怎麽老爺你感覺比我還急。
老者搖了搖頭。
“唉,發肯定是沒戲了,不然那兒媳也就不會跑了。”
此時,正好陶罐裏的水沸騰了起來,而後老者又從一旁的小麻布袋裏拿出一些連周建安等人都不認識的類似木疙瘩一樣的東西扔了進去,攪拌攪拌後便又走到了一旁。
隻見他熟練的從另一個陶罐裏拿出一攤泥狀的物品,活成了餅狀,而後攤在了一個大爛陶罐裏,這樣子,就像是做餅子一樣的感覺。
崇禎雖然非常的疑惑,不過想了想還是沒有出聲。
他拉了拉周建安的衣服,兩人便走了出去,臨走時,崇禎迴過頭看了看那老者。
“建安,那是何物你可認識?”
“不認識,不過想來應該是吃的,類似觀音土之類的東西吧?”
周建安還真不認識,洋河堡當初很窮,窮的吃不上飯,差點餓死,但是由於地理環境的原因,他們連吃土都沒那個資格。
所以他不認識這東西,也是正常。
不過畢竟是後世來的,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後世的電視劇,電影裏麵,不就是說有觀音土這個玩意嗎!
崇禎一聽,猛的睜大了眼。
“唉,以前在書裏見過,朕以為不過都是虛構的,今日一見,唉,建安,咱們走吧。”
崇禎實在是不忍再看下去了,因為這個時候幾乎到了飯點,整個周圍的人都在做飯,隻是這個做飯的材料,讓崇禎實在是不忍直視。
不過周建安倒覺得無所謂,隻是這味道實在是有些辣眼睛。
一行人左轉右轉,中途還遇到了好幾個兇神惡煞之人,不過當他們看到更加兇神惡煞的黃大個時,瞬間變成了溫順的小綿羊,笑嗬嗬的讓他們先走。
崇禎一開始還沒明白,直到走出這片混亂之時才後知後覺起來。
“這...這還是朕治下的大明嗎?”
崇禎不由的感歎道,要知道這裏還是屬於京畿附近,這裏可從來沒有被李自成這些亂匪禍害過。
可如此,這裏的情況已經這麽遭了,那河南,陝西,湖廣,四川又是什麽樣子?
崇禎不由得想起那些大臣們給自己上的折子來,裏麵所寫的赤地千裏,易子而食,看來都是真的了、
“這一趟,出來的值了。”
“走,建安,咱們去縣衙。”
崇禎說了一聲,而後便打算朝著縣衙而去。
縣衙好找,一般都在城池的最中心,稍微一問,就很容易找到了,不過周建安趕緊一把拉住了崇禎。
“唉唉唉,叔父啊,你去縣衙幹什麽,你可別忘了,你現在是出來微服私訪的,你要是去了,是說自己是當今皇帝,還是說自己是地主老財朱老爺?”
“這....”
被周建安這一問,崇禎也不知道如何作答了。
“叔父,我知道你想去縣衙幹什麽,可咱們現在是什麽身份,貿然前去,說不定還會被那縣令給當做亂民關押起來,算了算了,你知道就行了,等迴朝以後,再處理吧。”
周建安可不想多事,而且崇禎要是在涿州就暴露了,那以後的路還怎麽走?
說著,周建安便拉著崇禎,打算趕迴客棧裏去,好好休息休息,直接趕往保定,看看這一路上百姓們的生活也就是了。
在周建安的計劃裏,這一段路不過是一個鋪墊而已,為進入大同,宣府之前做一個鋪墊。
因為這邊再怎麽悲慘,可比起宣府,比起大同來,都差了太多了。
什麽落草為寇,什麽易子而食,在宣府比比皆是,到時候突然的轉換,給崇禎的心裏肯定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可崇禎顯然不肯就此放棄,因為他知道,此事他沒有遇到還好,遇到了,他崇禎肯定要管。
而且有一點非常的重要,那就是若是等自己迴朝以後再來處理,那時至少也是一兩月以後了。
而那些朝廷官員的辦事能力,他崇禎也是深有體會的,能夠辦下來,至少也需要一兩月的時間,若不能辦下來可能還會拖的更久,最後來一句無關緊要的話。
他們能等,可那老者,還有他那稚嫩的小孫子能等嗎?
同他們一樣,那些將士們的遺孀們能等嗎?
所以崇禎想了想,他心裏已經有了一個主意。
而此時,那孩童似乎已經非常餓了,哇哇大哭起來,崇禎見狀,立刻說道。
“行了,老人家,你先做飯吧,不管管我們的,我們看看就走。”
說著,四處看了起來,老者點了點頭,一邊安慰著孫子,一邊開始生火做起了飯。
崇禎雖然在四處看著,可眼睛還是一一直看著老者的方向,隻見他拿出一個破爛的陶罐,從裏麵抓了一小把不知道品種的栗米扔了進去,而後就在罐子裏開始撿起石子來。
“老人家,你們兩人,就吃這點?”
崇禎不敢相信的問道,這點糧食,夠吃?
“老爺,不打緊的,不打緊的,這都是給娃娃吃,小的吃些其他的。”
崇禎一聽也就不再說什麽了,他一邊看著,一邊問道。
“老人家,你的兒子戰死,難道朝廷沒有給他發撫恤嗎?
就我所知,凡兵事戰沒者,可領三年全餉,其後皆半餉,難道這些都沒有?”
崇禎說完,那老者茫然的抬頭看了看崇禎,而後歎了口氣。
“老爺說的,小的自然也曉得,前些年戰死的,還有些撫恤,可就這幾年開始,縣太爺說朝廷吃緊,撫恤便先欠著。”
老者苦笑了兩聲,說是欠著,可誰都知道,這餉肯定是發不下來了。
“就一點都沒有發放?”
崇禎陰沉著臉,再次發問道,老者看著崇禎的樣子,心裏還疑惑不已,朝廷沒給老頭我發撫恤,怎麽老爺你感覺比我還急。
老者搖了搖頭。
“唉,發肯定是沒戲了,不然那兒媳也就不會跑了。”
此時,正好陶罐裏的水沸騰了起來,而後老者又從一旁的小麻布袋裏拿出一些連周建安等人都不認識的類似木疙瘩一樣的東西扔了進去,攪拌攪拌後便又走到了一旁。
隻見他熟練的從另一個陶罐裏拿出一攤泥狀的物品,活成了餅狀,而後攤在了一個大爛陶罐裏,這樣子,就像是做餅子一樣的感覺。
崇禎雖然非常的疑惑,不過想了想還是沒有出聲。
他拉了拉周建安的衣服,兩人便走了出去,臨走時,崇禎迴過頭看了看那老者。
“建安,那是何物你可認識?”
“不認識,不過想來應該是吃的,類似觀音土之類的東西吧?”
周建安還真不認識,洋河堡當初很窮,窮的吃不上飯,差點餓死,但是由於地理環境的原因,他們連吃土都沒那個資格。
所以他不認識這東西,也是正常。
不過畢竟是後世來的,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後世的電視劇,電影裏麵,不就是說有觀音土這個玩意嗎!
崇禎一聽,猛的睜大了眼。
“唉,以前在書裏見過,朕以為不過都是虛構的,今日一見,唉,建安,咱們走吧。”
崇禎實在是不忍再看下去了,因為這個時候幾乎到了飯點,整個周圍的人都在做飯,隻是這個做飯的材料,讓崇禎實在是不忍直視。
不過周建安倒覺得無所謂,隻是這味道實在是有些辣眼睛。
一行人左轉右轉,中途還遇到了好幾個兇神惡煞之人,不過當他們看到更加兇神惡煞的黃大個時,瞬間變成了溫順的小綿羊,笑嗬嗬的讓他們先走。
崇禎一開始還沒明白,直到走出這片混亂之時才後知後覺起來。
“這...這還是朕治下的大明嗎?”
崇禎不由的感歎道,要知道這裏還是屬於京畿附近,這裏可從來沒有被李自成這些亂匪禍害過。
可如此,這裏的情況已經這麽遭了,那河南,陝西,湖廣,四川又是什麽樣子?
崇禎不由得想起那些大臣們給自己上的折子來,裏麵所寫的赤地千裏,易子而食,看來都是真的了、
“這一趟,出來的值了。”
“走,建安,咱們去縣衙。”
崇禎說了一聲,而後便打算朝著縣衙而去。
縣衙好找,一般都在城池的最中心,稍微一問,就很容易找到了,不過周建安趕緊一把拉住了崇禎。
“唉唉唉,叔父啊,你去縣衙幹什麽,你可別忘了,你現在是出來微服私訪的,你要是去了,是說自己是當今皇帝,還是說自己是地主老財朱老爺?”
“這....”
被周建安這一問,崇禎也不知道如何作答了。
“叔父,我知道你想去縣衙幹什麽,可咱們現在是什麽身份,貿然前去,說不定還會被那縣令給當做亂民關押起來,算了算了,你知道就行了,等迴朝以後,再處理吧。”
周建安可不想多事,而且崇禎要是在涿州就暴露了,那以後的路還怎麽走?
說著,周建安便拉著崇禎,打算趕迴客棧裏去,好好休息休息,直接趕往保定,看看這一路上百姓們的生活也就是了。
在周建安的計劃裏,這一段路不過是一個鋪墊而已,為進入大同,宣府之前做一個鋪墊。
因為這邊再怎麽悲慘,可比起宣府,比起大同來,都差了太多了。
什麽落草為寇,什麽易子而食,在宣府比比皆是,到時候突然的轉換,給崇禎的心裏肯定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可崇禎顯然不肯就此放棄,因為他知道,此事他沒有遇到還好,遇到了,他崇禎肯定要管。
而且有一點非常的重要,那就是若是等自己迴朝以後再來處理,那時至少也是一兩月以後了。
而那些朝廷官員的辦事能力,他崇禎也是深有體會的,能夠辦下來,至少也需要一兩月的時間,若不能辦下來可能還會拖的更久,最後來一句無關緊要的話。
他們能等,可那老者,還有他那稚嫩的小孫子能等嗎?
同他們一樣,那些將士們的遺孀們能等嗎?
所以崇禎想了想,他心裏已經有了一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