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
秦尚遠心裏像是忽然泄了一口氣。
芙羅拉和秦羅煙麵麵相覷。
夏虎萌臉上也露出不解的表情。
許久,楊玉環才緩緩說道。
“如今天下大亂,所有人都在傳,說玉奴是紅顏禍水、禍國殃民,害得皇帝不理朝政,縱情聲色……”
“前日路過禁軍,也隱約聽到了軍中有許多軍士,都對玉奴不滿。”
“然而危急存亡,如今陛下出逃竟也要帶著玉奴,禁軍這份胸中積壓太久的怨憎,想必總有爆發的一日。”
“小滿哥哥,玉奴擔心……”
楊玉環抬起動人的雙眼,欲止又言。
“玉奴擔心半道之上,禁軍或許會嘩變,借機弑君。”
“借機弑君?”芙羅拉幾乎是脫口而出。
夏虎萌和秦羅煙也怔住了。
大家都沒預想,玉奴竟然想到了這一層!
隻有秦尚遠的神情複雜又震撼。
玉奴……竟然真的猜到了軍隊嘩變這件事。
“李隆基縱然是皇帝,君王之威早就在安祿山叛軍南下的時候,被盡數煞去。”
玉奴沉下目光,踱起步子,緩緩分析道。
“現在的他,也不過是個無法左右任何事的老人。”
“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此刻雖然掌握禁軍,有能力左右李隆基……但他無法左右憤怒的禁軍。”
她看向秦尚遠,眼中含淚。
“小滿哥哥,現在軍中傳言遍布,禁軍們的憤怒都對準了玉奴,其次便是棄長安而逃的皇帝,嘩變隻是遲早的事。”
“玉奴聽說,李隆基讓人分發了內府的金銀給這些禁軍安撫他們,可玉奴又能給他們什麽呢?”
楊玉環細細揣度著。
“所以若是真的嘩變,恐怕隻有玉奴一死,他們才會甘心。”
“才會保留一絲體麵,不會真的揮刀砍向皇帝。”
“李隆基?那種皇帝活了太久,放他去死就是了!”秦尚遠低吼。
“不。”
楊玉環眉頭緊鎖,搖搖頭。
“玉奴擔心的,不是李隆基被殺。”
“玉奴擔心的,是大唐皇帝被殺。”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安靜了。
心裏的憤怒,好像被理智衝淡了。
“如今雖然天下大亂,但大唐皇帝在,大唐的根基就還在。”
楊玉環接著道。
“隻要大唐的根基還在,這場戰爭,就僅僅隻是一場平叛的戰爭。”
“隻要是一場平叛的戰爭,那麽大唐的民眾,就能萬眾一心;大唐的軍士,就還有在戰爭中拚殺的理由。”
“可如果玉奴逃走,陳玄禮被禁軍裹挾,無處泄憤隻能弑君,那大唐的根基就沒有了。”
“大唐開了弑君的口子,節度使們又手握重兵,恐怕……又是一場王朝覆滅、四方割據的災難。”
“這樣的風險,玉奴不敢冒。”
“聽說洛陽那邊的百姓,已有人易子相食。玉奴雖然一介女流,麵對國事身微言輕……”
楊玉環抬頭。
笑容慘淡。
“可也不忍心看到,九州大地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
“……”
秦尚遠眼角抽搐了幾下。
胸中的難過像忽然是潮水那樣翻湧。
他愣愣地看著玉奴憔悴臉上強擠出來的笑容,無聲地流下淚來。
這是怎樣的胸懷……
才會讓她一個女人,如此坦蕩地去赴死?
他改變不了貴妃被殺的曆史。
因為楊玉環的死,是她自己決定的。
曆史的注定,就在這樣一環扣一環的“巧合”之中,渾然天成。
“玉奴這頂貴妃的帽子,戴了十多年。”
“他們都說,楊玉環是大唐盛世最頂上的那顆明珠。”
楊玉環低聲笑了笑。
“可隻有玉奴知道,玉奴其實不是什麽貴妃。”
“不管是楊貴妃,還是楊玉奴,這二十七年,也都不過是一株身不由己的浮萍罷了。”
“小滿哥哥。”
她很認真地盯著秦尚遠的眼睛。
伸手輕輕為他拭去淚水。
“若真是聽憑私心來選,就算一千次、一萬次,我也都會選那個在浣花溪邊,和小滿哥哥放紙鳶的玉奴。”
“玉奴愛的從不是壽王,也從不是皇帝……玉奴這一生愛的,就隻有小滿哥哥一人啊。”
“此情此意,天地為鑒,萬世不移。”
這個女人含淚的目光越過眼前的意中人。
看向殿外被燈火映亮的夜空。
她仍記得,十七年前的上元節,長安的夜空也是這樣被照亮的。
隻不過那時是萬國來朝,徹夜歡慶的燈火。
而今夜,聽聞皇帝即將出逃。
整座城的百姓通宵拾掇著家資,做好背井離鄉的準備。
楊玉環收迴目光,微笑著看向秦尚遠。
“可若告訴玉奴,隻要犧牲玉奴一人,就能夠讓黎民百姓在亂世中走向更好的結局……”
“那玉奴,會選擇成為恩寵勝國的楊貴妃。”
秦尚遠心裏像是忽然泄了一口氣。
芙羅拉和秦羅煙麵麵相覷。
夏虎萌臉上也露出不解的表情。
許久,楊玉環才緩緩說道。
“如今天下大亂,所有人都在傳,說玉奴是紅顏禍水、禍國殃民,害得皇帝不理朝政,縱情聲色……”
“前日路過禁軍,也隱約聽到了軍中有許多軍士,都對玉奴不滿。”
“然而危急存亡,如今陛下出逃竟也要帶著玉奴,禁軍這份胸中積壓太久的怨憎,想必總有爆發的一日。”
“小滿哥哥,玉奴擔心……”
楊玉環抬起動人的雙眼,欲止又言。
“玉奴擔心半道之上,禁軍或許會嘩變,借機弑君。”
“借機弑君?”芙羅拉幾乎是脫口而出。
夏虎萌和秦羅煙也怔住了。
大家都沒預想,玉奴竟然想到了這一層!
隻有秦尚遠的神情複雜又震撼。
玉奴……竟然真的猜到了軍隊嘩變這件事。
“李隆基縱然是皇帝,君王之威早就在安祿山叛軍南下的時候,被盡數煞去。”
玉奴沉下目光,踱起步子,緩緩分析道。
“現在的他,也不過是個無法左右任何事的老人。”
“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此刻雖然掌握禁軍,有能力左右李隆基……但他無法左右憤怒的禁軍。”
她看向秦尚遠,眼中含淚。
“小滿哥哥,現在軍中傳言遍布,禁軍們的憤怒都對準了玉奴,其次便是棄長安而逃的皇帝,嘩變隻是遲早的事。”
“玉奴聽說,李隆基讓人分發了內府的金銀給這些禁軍安撫他們,可玉奴又能給他們什麽呢?”
楊玉環細細揣度著。
“所以若是真的嘩變,恐怕隻有玉奴一死,他們才會甘心。”
“才會保留一絲體麵,不會真的揮刀砍向皇帝。”
“李隆基?那種皇帝活了太久,放他去死就是了!”秦尚遠低吼。
“不。”
楊玉環眉頭緊鎖,搖搖頭。
“玉奴擔心的,不是李隆基被殺。”
“玉奴擔心的,是大唐皇帝被殺。”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安靜了。
心裏的憤怒,好像被理智衝淡了。
“如今雖然天下大亂,但大唐皇帝在,大唐的根基就還在。”
楊玉環接著道。
“隻要大唐的根基還在,這場戰爭,就僅僅隻是一場平叛的戰爭。”
“隻要是一場平叛的戰爭,那麽大唐的民眾,就能萬眾一心;大唐的軍士,就還有在戰爭中拚殺的理由。”
“可如果玉奴逃走,陳玄禮被禁軍裹挾,無處泄憤隻能弑君,那大唐的根基就沒有了。”
“大唐開了弑君的口子,節度使們又手握重兵,恐怕……又是一場王朝覆滅、四方割據的災難。”
“這樣的風險,玉奴不敢冒。”
“聽說洛陽那邊的百姓,已有人易子相食。玉奴雖然一介女流,麵對國事身微言輕……”
楊玉環抬頭。
笑容慘淡。
“可也不忍心看到,九州大地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
“……”
秦尚遠眼角抽搐了幾下。
胸中的難過像忽然是潮水那樣翻湧。
他愣愣地看著玉奴憔悴臉上強擠出來的笑容,無聲地流下淚來。
這是怎樣的胸懷……
才會讓她一個女人,如此坦蕩地去赴死?
他改變不了貴妃被殺的曆史。
因為楊玉環的死,是她自己決定的。
曆史的注定,就在這樣一環扣一環的“巧合”之中,渾然天成。
“玉奴這頂貴妃的帽子,戴了十多年。”
“他們都說,楊玉環是大唐盛世最頂上的那顆明珠。”
楊玉環低聲笑了笑。
“可隻有玉奴知道,玉奴其實不是什麽貴妃。”
“不管是楊貴妃,還是楊玉奴,這二十七年,也都不過是一株身不由己的浮萍罷了。”
“小滿哥哥。”
她很認真地盯著秦尚遠的眼睛。
伸手輕輕為他拭去淚水。
“若真是聽憑私心來選,就算一千次、一萬次,我也都會選那個在浣花溪邊,和小滿哥哥放紙鳶的玉奴。”
“玉奴愛的從不是壽王,也從不是皇帝……玉奴這一生愛的,就隻有小滿哥哥一人啊。”
“此情此意,天地為鑒,萬世不移。”
這個女人含淚的目光越過眼前的意中人。
看向殿外被燈火映亮的夜空。
她仍記得,十七年前的上元節,長安的夜空也是這樣被照亮的。
隻不過那時是萬國來朝,徹夜歡慶的燈火。
而今夜,聽聞皇帝即將出逃。
整座城的百姓通宵拾掇著家資,做好背井離鄉的準備。
楊玉環收迴目光,微笑著看向秦尚遠。
“可若告訴玉奴,隻要犧牲玉奴一人,就能夠讓黎民百姓在亂世中走向更好的結局……”
“那玉奴,會選擇成為恩寵勝國的楊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