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8

    讓你大開眼界的幽默十八法

    滑稽比喻幽默法

    比喻要有可比性,這是修辭的規律。可是,把本體與喻體之間沒有一致的地方直接扯在一起,這是產生幽默感的規律。除了用不相稱的分類和排列引起怪異感以外,還可以用不倫不類的比喻來造成滑稽的效果。

    清朝的《新刊笑林廣記》中有一個關於學台的故事:

    秀才的家丁把娃娃撒尿,良久不撒,於是嚇他說:

    “學台(考官)來了。”

    娃娃立即撒尿,秀才問其原因,家丁迴答說:

    “我見你們秀才,聽學台下馬,嚇得屁滾尿流,才想出這個主意。”

    把撒尿和秀才考試相比已經荒唐,小孩一聽學台之名立即撒尿,則更是荒唐之至。

    漢語有一種特殊的修辭方法,就是歇後語。歇後語本來屬於比喻的暗喻之列,但是它有一個特點,那是本體與喻體之間是不倫不類的,因而大都十分滑稽,如形容人做事有條不紊或唱曲子有水平,從容不迫,口語叫做有板有眼。這是一個帶著褒義的詞語,可是有一個歇後語是:光屁股坐板凳——有板,有眼。這與做事或唱戲有水平不但風馬牛不相及,而且在聯想意味的雅俗上也不能相容的典型。

    絕大多數歇後語都以本體與喻體之間的無類比喻為特點。

    因而文學家茅盾認為歇後語是一種“文字遊戲”。歇後語不是一種正經的修辭方法,而是一種戲謔性的修辭方法,由於它往往遠及無類,而強加比喻,常常奇趣橫生。如:

    (形容人做了不必要的無用功)脫了褲子放屁——多此—舉。

    (形容人說話不實)閻王出了告示——鬼話連篇。

    (說人的水平不怎麽樣)床底下放風箏——不高而不妙。

    (說人意圖不善)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多數歇後語以荒誕、滑稽取勝。但是也有一些滑稽意味並不太濃的要細心鑒別,否則可能產生不雅的效果。不僅不雅的歇後語要鑒別,而且任何一種不倫不類的比喻都要留心使用。

    比喻的巧妙運用能使我們能更好地理解幽默。

    震撼世界的相對論,是科學發展史上劃時代的裏程碑。創立相對論的愛因斯坦晚年時,一群青年學生請他解釋什麽是相對論,他生動而幽默地打了一個比方:

    “當你和一個美麗的姑娘坐上兩小時,你會感到好像坐了一分鍾;但要是在熾熱的火爐邊,哪怕隻坐上一分鍾,你卻感到好像是坐了兩小時。這就是相對論。”

    荒謬話語幽默法

    這種幽默的生命,不但在於人物在一點上著迷,而且在於不管怎樣走向極端,著迷點不但不會消失,反而會增強。並不是一切真癡真呆都能構成幽默,也不是一切真癡真呆的幽默有同樣的水平。要使真癡真呆顯出奇趣,起碼得設法使其傻言蠢行,導致顯而易見的荒謬。荒謬有結果自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導致荒謬的過程,要讓讀者看到荒謬的前因和後果之間的邏輯關係是如何被一步又一步,一個環節又一個環節歪曲的。

    要找到一個荒謬的前提已經很難,難就難在它雖然是荒謬的,但是對故事中的人物來講卻是很真誠的。如果他不能真誠地信守虛假的前提,就不是真癡真呆了。

    清朝程世爵編的《笑林廣記》中有一個《瞎子吃魚》的故事:

    說是一群瞎子搭夥吃魚,魚少人多,隻好用大鍋熬湯。魚都蹦到鍋外麵去了,瞎子也不知道。他們都沒吃過魚,不知魚的滋味;大家圍在鍋前,喝著清水湯,齊聲稱讚:

    “好鮮湯!好鮮湯!”

    魚在地下蹦到一個瞎子的腳上,這個瞎子才大叫起來:“魚不在鍋裏!”眾瞎子感歎起來:“阿彌陀佛,虧得魚在鍋外,若是真在鍋裏,我們都要鮮死了。”

    明明是清水湯,沒有魚,瞎子卻在稱讚“好鮮湯”,這是這個故事荒謬的前提。這自然是一種誇張的幻覺,但作者也不能完全胡吹,也得有點根據,於是把吃魚的人設計成瞎子,讓他看不見,又特別說明他們從未吃過魚。如果沒有這兩點,這個前提就不能成立了。前提不能成立,以上故事的邏輯基礎就垮了。

    這個基礎的真正荒謬之處是一種錯覺,是一種主觀的著迷,而並不是自我欺騙,因為這是真誠的。正因為這樣,它著迷得很有趣。但是光有這麽一點著迷,效果還是有限的,還不夠勁兒,還得讓效果放大一下,讓瞎子的邏輯荒謬更強烈一些才成,於是便有下麵的高潮:原來不知無魚,覺得鮮,還情有可原,現在明明知道沒有魚,鮮的錯覺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引出了沒有被“鮮死”的慶幸。

    這類幽默的生命,不但在於人物在一點上著迷,而且在於不管怎樣走向極端,著迷點不但不會消失,反而會增強。一點著迷和導致極端,是構成這類幽默的兩個關鍵。

    在古代好幾本笑話書中都有劉伶嗜酒的故事:

    其友(或妻)答應讓他醉個夠,乃以缸蒸酒,酒成推其於缸中,蓋之。

    過了3天,聽不見缸中動靜,以為劉伶這下滿足了。打開缸一看,劉伶醉醺醺地坐在酒糟上,半天才把頭抬起來說:“你說要讓我醉個夠,卻讓我坐在這裏閑著幹什麽?”

    嗜酒是一種著迷,這並不幽默,幽默產生於迷至極端乃生幻覺。明明浸入酒缸3天把酒喝完了,還覺得沒有喝。在通常情況下人皆可能著迷,但條件稍有變化人們就自己明白了,也就是悟了,但於幽默之道則不然。

    一點著迷屬於真癡真呆之法,其中效果最強烈者,原因是迷而不悟,即使迷到極點仍然不改其迷。

    荒謬的誇張總能引起人們發笑,因為荒謬誇張本身包含了不協調,從而產生強烈的幽默效果。

    一個法國人、一個英國人和一個美國人在一起吹噓他們本國的火車是如何如何地快。

    法國人說:“在我們國家,火車快極了,路旁的電線杆看起來就像花園中的柵欄一樣。”

    英國人忙接上說:“我們國家的火車真是太快了!得往車輪上不斷潑水,不然的話,車輪就會變得白熱化,甚至熔化。”

    “那又有什麽了不起!”美國人不以為然地說,“有一次,我做國內旅行,我女兒到車站送我。我剛坐好,車就開動了,我連忙把身子探出窗口吻我的女兒,卻不料吻著了離我女兒6英裏遠的一個滿臉黑乎乎的農村老太婆。”

    吹牛的笑話有很多,你平時既可收集,也可以創作。有空你也不妨試著吹吹牛,反正吹牛不上稅,也不會有其他麻煩。美國有個吹牛者俱樂部,專以荒謬誇張地吹牛為樂,可見這種幽默技巧之實用。

    偷梁換柱幽默法

    偷梁換柱就是把概念的內涵作大幅度的轉移、轉換,使預期失落,產生意外;偷換得越是隱蔽,概念的內涵差距越大,幽默的效果越強烈。幽默是一種情感思維方法,它與人們通常的理性思維方法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對相同之處,人們不用細心鑽研,就可以自發地掌握;而對於不同之處,許多幽默感很強的人雖然已經掌握,但不知其所以然,而幽默感不強的人則往往以通常的思維方法去代替幽默的思維方法,其結果自然是幽默感的消失。幽默的思維和通常的理性思維至少有兩個方麵是不同的:第一,在概念的使用和構成上;第二,在推理的方法上。這裏主要講概念在幽默中的特殊表現。

    通常,人們進行理性思維的時候,有一個基本的要求,那就是概念的含義要穩定,雙方討論的必然是同一迴事,或者自己講的、寫的同一個概念前提要一致。如果不一致,就成了聾子的對話——各人說各人的。如果在自己的演說或文章中,同一概念的含義變過來變過去,那就是語無倫次。

    看起來,這很不可思議,但這恰恰是很容易發生的。因為同一個概念常常並不是隻有一種含義,尤其是那些基本的常用概念往往有許多種含義。如果說話、寫文章的人不講究,常常會導致概念的轉移,雖然在字麵上這個概念並沒有發生變化。在科學研究、政治生活或商業活動中,概念的含義在上下文中發生這樣的變化是非常可怕的。因而古希臘的亞裏士多德在他的邏輯學中就規定了一條,思考問題時概念要統一,他把它叫做“同一律”。違反了這條規律,就叫做“偷換概念”,也就是說,字麵上你沒有變,可是你把它所包含的意思偷偷地換掉了,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可是幽默的思維並不屬於這種類型,它並不完全是實用型的、理智型的,它主要是情感型的。而情感與理性是天生的一對矛盾,對於普通思維是破壞性的東西,對於幽默感則可能是建設性的成分。

    有這樣一段對話:

    老師:“今天我們來教減法。比如說,如果你哥哥有5個蘋果,你從他那兒拿走3個,結果怎樣?”孩子:“結果嘛,結果他肯定會揍我一頓。”

    對於數學來說這完全是愚蠢的,因為偷換了概念。老師講的“結果怎樣”的含義很明顯是指還剩下多少的意思,屬於數量關係的範疇,可是孩子卻把它轉移到未經哥哥允許拿走了他的蘋果的人事關係上去。

    然而對於幽默感的形成來說,好就好在對這樣的概念默默地轉移或偷換。仔細分析一下就可發現這段對話的設計者的匠心。他本可以讓教師問還剩餘多少,然而“剩餘”的概念在這樣的上下文中很難轉移,於是他改用了含義彈性比較大的“結果”。這就便於孩子把減去的結果偷偷轉化為拿蘋果的結果。可以說,這一類幽默感的構成,其功力就在於偷偷地無聲無息地把概念的內涵作大幅度的轉移。有一條規律:偷換得越是隱蔽,概念的內涵差距越大,幽默的效果越是強烈。

    機械模仿幽默法

    機械模仿術就是在瞬息萬變的生活中,不管情境如何變化,把運用於某一事物的東西生搬硬套在另一事物上,隻是機械地模仿,使其笨拙可笑。

    柏格森在他的《論笑》一書中指出,滑稽是“鑲嵌在活東西上的機械的東西”。在瞬息萬變的生活中,突然插進一個機械死板的表現當然好笑。在卓別林表演的喜劇中,利用人物的機械僵化表現出的笑話,俯拾即是。有一個電影表現在高度機械化、自動化的流水線上,一個工人的全部動作都被扳螺絲釘的動作同化了,以至於他看到女人衣服上的紐扣也要當螺絲釘去扳一下,結果笑話百出。

    有一個學生,這天先生教給他三個字“你、我、他”,並用它們造句。“你,你是我的學生;我,我是你的先生;他,他是你的同學。”學生迴家後高興地把這些告訴了父親,指著父親說:“你,你是我的學生;我,我是你的先生。”他又指了指他的母親,“她,她是你的同學。”

    父親聽了很氣憤:“我怎麽是你的學生呢?我,我是你的父親;你,你是我的兒子;她,她是你的媽媽。”受了委屈的學生,來到學校,責怪先生:“先生,您教錯了,應該是這樣的:你,你是我的兒子;我,我是你的父親;她,她是你的媽媽。”

    這位學生與他的父親都是傻到家了,不懂得情境的變化會導致語言表達的變化,機械刻板,乖傻可笑。

    這種因乖傻而產生的幽默故事在我國民間笑話中也有許多實例。

    有一個小夥子不善於說話。一天,鄰居家生了個兒子,大家都去祝賀,他也去了。父親特地叮囑他,千萬不要在席間說出不吉利的話,他高興地答應了。

    席間,他一言不發,隻管喝酒吃肉。直到吃完了,有人問他為何不說話,他說:“你們見了吧,我今天可什麽也沒說,這個孩子要是死了,那可不關我什麽事!”

    小夥子雖然席上什麽也沒說,可結尾處的假設還是沒有顧及到“此時不該說的話”,叫人哭笑不得。

    湯姆:“我看這位新來的數學教師不怎麽樣。”

    比爾:“為什麽?”

    湯姆:“昨天他對我們說5+1=6。”

    比爾:“錯在哪兒呀?”

    湯姆:“可他今天又說4+2=6。”

    不懂得變通,隻知一味機械記憶,也產生了一種愚蠢可笑的幽默效果。

    威利的兒子到姑姑房間裏玩,迴到爸爸身邊時拿著一小袋糖,說是姑姑給的。

    爸爸問:“你說了‘謝謝’沒有?”

    “啊,忘了。”兒子馬上又跑到姑姑房裏去道謝,迴來以後對爸爸說:“其實我不用去謝姑姑。”

    “為什麽呢?”爸爸問。

    “姑姑說,‘好孩子,不用謝’。”

    孩子們的思維一般是簡單的直線型,表現出一貫性,也常常因此而鬧出笑話來。

    強詞奪理幽默法

    強詞奪理幽默術是指在各種交往中,因為種種原因而明顯不合理的一方,總要想方設法找出理由,證明自己是合理的,因為這理由本身的不合理性,幽默就在這中間產生。

    一般說來,陷入困境中的人們都急於想掙脫出來,這當然需要技巧。你完全可以從你授人以柄的話語出發,機智巧辯,強詞奪理,硬要把無理說成有理,把錯說成對,用以自我保護。而在不利的環境中,越是帶著自我保護色彩,越能輕易地從中脫身,幽默的成分自然也就越多。這種情形在日常交往中更容易表現出來,因為日常交往一般是輕鬆、和諧的,如果你偶有失策,陷於被動,完全可以強詞奪理,以充分的幽默感來加以掩飾。

    一名電腦推銷商正在費盡口舌企圖說服一個男人購買他的電腦:“我賣的這款電腦是目前最先進的,能迴答你提出的任何問題。”

    “那好。”那個男人不耐煩地說,“問它知不知道我的父親在哪?”推銷商將問題輸入電腦,數秒鍾後電腦顯示如下信息:“他目前正在蘇格蘭釣魚。”

    “搞錯了吧,”那個男人說,“我父親早在3年前就去世了!”

    推銷商聳聳肩:“沒錯,你母親的丈夫是在3年前去世的,但是你的親生父親此刻確實正在蘇格蘭釣魚。”

    推銷商為售出電腦,難免誇大其辭,對電腦的性能吹噓一通。麵對顧客的詰難,推銷商想隨意敷衍了事,不料卻落入顧客的質問中,顯得十分狼狽。他沒有驚慌失措,而是巧妙地利用“母親的丈夫”和“親生父親”兩者間的不完全同一性,強詞奪理,為顧客生造出一個“父親”,產生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當然,這種強詞奪理未免有些過火,他自己雖能巧妙脫困,卻也可能得罪顧客,不免要功虧一簣。

    推銷商的強詞奪理雖然運用得稍嫌失當,可他的確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擺脫困境,製造幽默的思路:運用一些不成其為理由的理由,在適當的環境中就可以脫困、幽默兩者兼得。

    當你一不小心掉入語言的陷阱而十分狼狽時,你可能無計可施,弄得臉紅脖子粗;可能憤怒或沮喪;可能手足無措。但是這一切都於事無補,你還得另想辦法。這時,客觀情境的嚴酷十分需要你調動思維的潛力,作出超常的發揮。因為你的精神處於一種十分亢奮、活躍的狀態,說出的話往往機智而又幽默,讓人在笑聲忘記你曾有過的狼狽。

    強詞奪理通常是你精神亢奮狀態過程中極易閃現的念頭。俗話說:“從哪兒跌倒,就從哪兒爬起來。”你在“理”上陷於被動,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把“理”奪迴來,不管是“強詞”也好,還是“巧詞”也好,隻要能通過調侃自己或調侃他人而擺脫困境就行了。

    強詞奪理其實就是“無理而妙”。明明是無理的東西,你偏偏要把它說成有理,這自然有悖於生活常識,也不符合邏輯的推理。但是,有時候離生活的真實越遠,反而還越具有幽默性。越和現實相協調,幽默卻越不可能存在。幽默也就這麽迴事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冠李戴幽默法

    對方明明說的是甲事物,我偏偏當他是說乙事物;對方明明是這種意思,我卻故意誤認為另一種意思,這就是張冠李戴。

    生活中,我們常常免不了與別人發生一些小衝突。這些衝突,有時是對方故意挑釁,找岔子;有時是雙方無意間撞到一起,產生了小摩擦;有時是自己不小心觸犯了別人,人家不肯罷休……總之,不是什麽大是大非的矛盾,基本上都是雞毛蒜皮的小疙瘩。如果大動幹戈,如臨大敵似的去對付,未免太小題大做,徒然浪費自己的時間、精力。但是,如果置之不理,卻也痛癢相伴,坐臥不寧。這時候,張冠李戴幽默術就可以大顯身手。它故意將對方的意思轉移到別的事物或人身上,使其產生明顯的不和諧,讓笑聲將衝突消解於無形。

    張冠李戴幽默術的運用大致有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對方有意挑釁,試圖讓你感到難堪。這種情況下,最有效的辦法是把“冠”直接給他“戴”迴去,讓他“自吞苦果”。由於預期與現實的差異性和戲劇性,幽默也隨之而生。

    一天德國大詩人歌德在公園裏散步,在一條狹窄的小路上遇到一位反對他的批評家,這位傲慢的批評家說:“你知道嗎?我這個人從來不給傻瓜讓路。”歌德卻說:“而我恰恰相反。”說完閃身讓批評家過去了。這種對抗式的幽默耐人尋味。

    這裏,批評家以“傻瓜”暗指蕭伯納,蕭伯納卻故作不知,巧妙地借同一主題迴避了一句話——“給傻瓜讓路”,將“傻瓜”的“桂冠”又原封不動地奉還給批評家,令他哭笑不得。我們在佩服蕭伯納的機智之餘,肯定會報以會心的微笑。

    第二種情況,雙方無意間發生衝突,或自己不小心觸犯別人而遭到責怪。這時候進行的迴擊不能像第一種情況下那樣鋒芒畢露,咄咄逼人,而要盡量地縮小影響,轉移矛盾。使用張冠李戴時也盡量避免直接“戴”迴對方,而是“戴”到一個與雙方都沒有關係的第三者身上。因為“戴”得巧妙,幽默的意味也就自然流露出來。

    公共汽車突然刹了一下車,車上的乘客全都身子猛地一晃。一個青年腳下不穩,直撞到一個姑娘身上。姑娘橫眉立目:“德性?”

    青年忙道:“不,是慣性。”

    姑娘說“德性”,是責怪青年行為不妥,有缺德之嫌。青年卻巧妙地借一個“性”,故意理解為物理上物質的某種屬性,再加以否定,代以“慣性”這一物理專業名詞,既避免了與姑娘的爭執,又委婉地解釋了這一意外的原因,說明責任並不在自己身上,從而緩解了姑娘的怒氣,消弭了一場可能發生的衝突,並且讓笑聲在車廂內蕩漾。

    總而言之,張冠李戴幽默術在引人發笑的同時,既可以有效地駁迴惡意的攻擊,也可以緩和因誤解而產生的嫌隙,至於怎樣恰當地利用它的這種雙刃的作用,使用者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婉言曲說幽默法

    有這樣一個故事:

    王麻子是個極愛占小便宜的人,常常在別人家白吃白喝,吃完了上頓等下頓,住了兩天住三天。一次,他在一個朋友家裏吃了三天後,問主人道:“今天弄什麽好吃的呀?”

    主人想了想,說:“今天我們弄麻雀肉吃吧!”

    “哪兒弄那麽多麻雀肉呢?”

    主人說:“先撒些稻穀在曬場上,趁麻雀來吃時,就用牛拉上石磨一碾,不就得了嗎?”

    這個愛占便宜的人連連搖手說:“這個辦法不行,還不等石磨過來,麻雀早就飛跑了。”

    主人一語雙關地說:“麻雀是占慣了便宜的,隻要有了好吃的,怎麽碾(攆)也碾(攆)不走。”

    幽默作為語言藝術,與修辭手段密切相連,這個話題所要談論的婉言曲說就是其中的一例,它與修辭格中的委婉修辭方法相似,但“委婉”修辭方式不能帶給人幽默。

    比如說,資料室要下班了,一個讀者還依依不舍,不願離去,管理員走過來,和藹地說:“下班了,你要看的書夾個條子,明天還留給你先看。”

    這裏管理員采用了婉曲的修辭方式,語言溫和而含蓄,但絲毫沒有幽默感。現在我們談論的“婉言曲說”的幽默法,可以說是“婉曲”的變格,它是說話人故意把所要表達的本意繞個圈子曲折地說出來,利用婉言來獲得幽默效果。

    克諾先生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進了旅館,他想在那兒過夜。

    “一個單間帶供應早餐要多少錢?”他問旅館老板。

    “多種不同房間有多種不同的價格,二樓房間15馬克一天,三樓房間12馬克一天,四樓10馬克,五樓隻要7馬克。”

    克諾先生考慮了幾分鍾,然後提起箱子就走。

    “您覺得價格太高了嗎?”老板問。

    “不,”克諾迴答,“是您的房子還不夠高。”

    一般說來,幽默應避免敵意和衝突,否則,幽默就會被減弱或者消亡。從這個意義上講,婉言曲說最適合構成幽默。

    在此例中,如果克諾直言道:“你的房價太高,我不住了。”那麽,幽默即刻消亡,這則故事本身也失去了存在價值。克諾話語裏的幽默感,來源於鈍化語言的攻擊鋒芒。他沒有把自己對房價的不滿意直接宣泄出來,因此,並沒有把他和老板的關係弄僵。他遊刃有餘地用比直言更為有效的方法表述了自己的意向,避免了人際關係的對抗與僵化,極其幽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婉言曲說的幽默之法,還可理解為拐彎抹角、曲折暗示地說,從而達到表述隱衷的目的。在通常情況下,幽默與直截了當地表述隱衷無緣,直抒胸臆是抒情的效果,而不是幽默的效果。

    一般來說,幽默都以間接暗示,誘使對方頓悟為上,如有隱衷,拐彎道出比一吐無餘聰明。

    在社交場合中有許多衝突,由於某些利害關係,對你的朋友的批評,以暗示為上,最好是以荒誕不經的方式啟示他頓悟。

    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蘇州獅子林,見那假山似通似斷,像迷魂陣一般,玩得開心。遊罷假山,當地官員請他題字,他一時得意忘形,寫了“真有趣”三字。

    恰好旁邊站著接駕的狀元黃熙,他覺得這三字意太俗,有失皇上大雅,但又不好直說,隻得巧妙婉詞,奏曰:“臣見聖上禦筆,筆筆鐵麵銀鉤,字字龍飛鳳舞,其中這個‘有’字更是百媚千姿。臣冒昧該死,望乞聖上將這個‘有’字賜予小臣。”

    此言一出,乾隆皇帝複閱此三字,方知話中有話,頓悟個中之理,於是順水推舟,改為“真趣”(即真趣亭上乾隆之親筆題匾),但又不好意思,故在旁附一行小字“禦賜黃熙有”。

    乾隆皇帝題字不當,為臣的自然不便直說,所以,黃熙以曲說隱衷之法,曲折暗示皇上,致使乾隆改動了題匾,留下了千古佳話。

    當你覺得對什麽不可改變的事情不滿意,從而感到困窘,如果你直接把它表達出來,這並不能顯示你有什麽過人之處。如果你能用曲折暗示的方法,說明你對困窘似乎取無所謂的態度,那你就是一個有幽默感的人。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心直口快,直來直去,批評別人火藥味很濃,既得罪了人,又達不到目的。其實,人人都有自尊心,隻要運用得法,含蓄隱晦的表達也可激起對方心底的良知。這種曲意諷喻的方式是我國傳統的幽默技巧。

    顛倒錯位幽默法

    “邏輯”有悖於常規,於是產生出歪理,幽默的素材便在“歪理”中滋長出來。有一個相聲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甲乙兩人相逢,一見如故,握手言歡,問寒問暖。待兩人很是親熱了一番之後,突然發現對方竟是陌生人,於是兩人異口同聲地問道:“請問尊姓大名?”

    作為相聲裏的材料,這個故事是富有幽默感的。那麽它的幽默感是怎樣造成的呢?它顯然是將事物正常的握手順序易了位,違反了常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是先互相認識再彼此親熱的,而故事中的甲和乙都還沒弄清對方的尊姓大名就忙於問安、言歡,這就是顛倒了人們相識的一般規律,與人們的正常邏輯不協調,於是幽默感便應運而生。

    夢是不能續作的,但在幽默中卻可以:

    有個人做了個夢,夢見朋友請他去喝酒看戲。大家剛入席,酒也斟滿了,菜也端上來了,戲也開場了,可是他卻被老婆驚醒了。於是,他把老婆好一頓臭罵。

    老婆說:“別罵了,你還是趕早快睡吧!可能現在戲才演到一半哩!”

    這個人可能是個饞鬼,舍不得夢中的一桌酒席。可是好夢未圓,就被老婆打破了,他怎能不惱?這人也夠癡的,夢境豈能當真?即使夢接著做下去,他欣賞的也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品嚐的也不過是不能充饑的畫餅。但故事發展到此還沒有多少幽默味,隻是一般的譏刺癡人。他老婆的答話,為這則故事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她以夢為真,讓丈夫接著做夢,到夢中去找迴剛才失去的快樂,顯得十分荒誕,幽默感來了。

    位移真義幽默法

    人們總希望自己能言善辯,能夠妙語連珠、幽默詼諧地和周圍的同事、朋友們交談。或許,位移真義法這種幽默技巧能為你的交談增色。

    位移真義法就是思想傾向的偏離,把心理重點移到另一主題上,而不是原來的主題上。人們常用這樣的詞詢問,如:怎麽、怎麽樣、什麽樣,等等,對於這類問題的迴答,位移真義法往往會有意料不到的幽默和機智效果。

    人們說的話,往往字麵意義與說話人想表達的意義並不完全一致,我們暫且稱它們為表義和真義。將說話人的真意棄之不顧,而取其表義,是位移真義法的根本技巧。

    有個姑娘到雜誌社編輯部對總編說:“我有個笑話要投稿,請你們在雜誌上發表。”

    總編看過稿子後,說:“小姐,可這笑話有些冷。”

    “沒關係的,你們就在夏天發表它吧。”

    在這裏,總編輯說的表意是笑話有點冷,而真義卻是這笑話不適於發表,盡管姑娘對真義已很清楚,但她故意置之不顧,拾起話的表意,很機智地幽默了一番,這便是采用了位移真義法的幽默技巧。

    每個人說話,都有一定的前提,並且這些前提往往是大家都承認了的,被心照不宣地省略掉了的。位移這些前提,需要敏銳的頭腦和很強的邏輯推理能力。但以位移真義法位移前提而成的幽默往往會引得人讚不絕口。

    房客對房東說:“我沒法再忍受下去了,這屋頂一刻不停地往我房間裏漏水。”

    房東反駁說:“您還想怎麽樣?就您那一點點房錢,難道還想漏香檳不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的確是個很精湛的幽默,房客的真義是“不論漏的什麽都有礙於他”。但是老練的房東卻故作懵懂不知,將它位移為“漏香檳比漏水要好,漏水次之”。

    如果能辨明真義與表義,平時說話的時候,就可以應用這種位移真義法製造出很多幽默來。如果有人用很具體的事實抱怨你,比如你請客,朋友戲謔說你的酒是摻了水,你不妨試著用此法幽默一番。

    笑聲會使人心情開朗,容光煥發,而幽默則會給你帶來笑聲、歡顏。生活中處處都有幽默,隻要擁有幽默的心,你就能抓住它。

    借助外力幽默法

    英國詩人喬治·莫瑞是一位木匠的兒子,他很受當時英國上層社會的尊重。他從不隱諱自己的出身,這在當時英國社會是極為少見的。

    一天,一個紈絝子弟與他在一處沙龍相遇,嫉妒異常,欲中傷詩人,便高聲問道:“對不起,請問閣下的父親是不是一位木匠?”

    詩人迴答:“是的。”

    紈絝子弟又說:“那你父親為什麽沒有把你培養成木匠?”

    詩人微笑著迴答:“對不起,閣下的父親想必是紳士?”

    紈絝子弟傲氣十足地迴答:“是的!”

    詩人又說:“那你父親怎麽沒把你培養成一位紳士呢?”

    麵對紈絝子弟的惡意提問,詩人沒有正麵迴答,而是就坡騎驢,根據對方的方式進行反問,使紈絝子弟丟臉獻醜,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運用借助外力法需要論辯者巧妙導引,靈活轉接,抓住契機,後發製人。很多口才大師常用此法在一些大型場合反擊敵手,捍衛尊嚴。

    設置懸念幽默法

    設置懸念法是幽默的一個重要的技巧,相聲演員管它叫“設包袱”。即以熱切的語調、真實的細節和充滿戲劇性的情節引出你的幽默力量,在關鍵的那句話說出之前,埋下伏筆,預作暗示,讓聽眾“著了你的道”。然後,用關鍵的話一語點破,或叫解開“扣子”,抖開“包袱”,讓聽者有出乎意料的感覺,於是,幽默的效果就發揮出來了。

    公園的椅子上坐著一位老婦人,一個小孩走過來。

    “婆婆,您的牙還行嗎?”

    “已經不行了,都掉了。”

    於是孩子拿出一包胡桃,說:“請您替我拿一拿,我去打球。”

    這則幽默中的懸念被頑皮的孩子設置得甚是巧妙,令人捧腹。

    運用設置懸念法時,有兩個問題需要注意:一是不要故弄玄虛,讓人不著邊際;二是設置懸念要巧妙,順理成章,從而達到幽默的效果。否則,“斧鑿”的痕跡太重了,給人以故弄玄虛之感,不僅不顯得幽默,反而使人反感。設置的懸念要緊扣主題,精心設計,恰到好處。

    不要急於求成。如果你迫不及待要把妙語趣事說出來,太急於要引起聽眾發笑,太早地讓人知道有趣的“謎底”,就會顯得操之過急,太早泄露“天機”泄露了驚奇,由於鋪墊不夠,火候不成熟,結果也就失去了幽默感。

    所以,設置懸念應娓娓而談,不疾不躁,使聽眾對結果有錯誤的預期,有一個緩衝思考的時間,然後再一語道破。但是也不能太慢,慢到使聽眾忘了他所期待和預期的是什麽了。再看以下這則幽默,就是以不同方式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的。

    郵遞員送來一份電報,小芬芬用筷子夾著,小心地走進屋裏,說:“爸爸,你的電報。”爸爸見了,奇怪地問:“你為什麽用筷子夾著?”

    小芬芬說:“我怕觸電啊!”

    在這則幽默裏,小芬芬用筷子夾電報就是埋下伏筆,設置懸念,最後小芬芬說:“我怕觸電。”就是一語解開了“扣子”。

    設歧引疑幽默法

    從前有個人請客,酒席間有一客人,剛一舉杯就放聲大哭。主人忙問:“老兄為何臨飲而哭?”客人迴答說: “我於生愛的是酒,如今酒已死了,為何不悲不哭?”主人笑道:“老兄差矣,酒怎麽會死呢?”客人故作沉痛的樣子說:“既然沒死,為啥沒有一點酒氣?”滿座嘩然。

    客人發現主人不用好酒待客,不直說,而以故意放聲大哭誘發主人的疑問:為何臨飲而哭?客人還是不直答,而是風趣地說:酒已死了。這又引出第二句:酒怎麽會死呢?這時客人才解答疑句:說酒死是因為它沒酒氣。這樣設歧引疑,旁敲側擊,真可謂迷離藏趣,令人會心而笑。

    有兩則同樣幽默的故事:

    一個窮人,應邀到朋友家做客,可是這位朋友的招待實在太差勁了,僅僅給他喝了幾滴米酒。臨走時,他懇求主人在他的左右兩邊腮幫子各打一個耳光:“為的是讓我老婆看見我兩腮通紅,以為我吃飽喝足了。”

    還有一位吝嗇鬼,更是小氣得出奇。他在大杯子裏僅僅倒上一丁點兒酒,剛好蓋過杯底,一位客人向他要一把鋸子。

    “你要鋸子做什麽用?”

    “為了把杯子的無用部分全部鋸掉。”

    這兩個富有諷刺意味的幽默,用的正是“設歧引疑”的暗示之法。

    含沙射影幽默法

    羅西尼是十九世紀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有一次,一個作曲家帶了份七拚八湊的樂曲手稿去向他請教。演奏過程中,羅西尼不住地脫帽。作曲家問:“是不是屋裏太熱了?”羅西尼迴答說:“不,我有見到熟人脫帽的習慣,在閣下的曲子裏,我碰到那麽多熟人,不得不連連脫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對於這位求教的作曲家七拚八湊的樂曲手稿,羅西尼顯然非常不滿,但他沒有點破對方“抄襲”“拚湊”,而是用富於幽默的“不住地脫帽”的動作和“碰到那麽多熟人”的解釋,委婉含蓄地暗示了自己尖銳的批評意見,這種批評雖不如直說那般鮮明尖銳,但它不僅生動形象,而且幽默、含蓄,更富於諷刺意味而耐人尋味。

    有一位青年愛抄襲別人的作品,一天他來到某雜誌社問自己所投的一首詩能否發表,編輯問他:“年輕人,這首詩是你自己寫的嗎?”

    青年答道:“是的,當然是我自己寫的。”

    編輯很有禮貌地站起來,向他伸出手來,

    “那麽,莎士比亞先生,見到您我很高興,我以為您早已不在人世了呢?”

    在這裏,編輯含蓄地暗示了對對方抄襲莎士比亞的詩句的嚴厲批評,但他大智若愚,表現得那麽禮貌、熱情、信以為真,這就擴大了幽默效果。

    巧借話題幽默法

    一天,阿凡提去朋友家做客。那位朋友是個愛好音樂的人,他拿出了各種樂器,一件一件地演奏給阿凡提欣賞。中午過了,阿凡提早就餓得難受,那位朋友還在沒完沒了地撥弄樂器,並問道:“阿凡提,世界上什麽聲音最好聽?是獨塔爾還是熱瓦甫呢?”阿凡提迴答說:“朋友,這會兒,世界上什麽聲音都比不上飯勺刮著鍋的聲音好聽呀!”

    如果阿凡提說:“我肚子都快餓扁了,你還沒完沒了地擺弄樂器幹什麽?”雖然直接,卻顯得不得體,所以他及時接過話題,臨時用“飯勺刮鍋的聲音”與音樂家的樂曲聲作對比,其實是以此暗示對方該是進午餐之時了。由於轉折自然,表達得含蓄而幽默,在不損害對方自尊心的前提下令對方愉快地得到了暗示。

    諱言婉語幽默法

    人們在日常說話中,由於某些原因需要避諱,於是出現了諱言婉語。從某種角度看,諱言婉語實際上是種巧妙的暗示,有時會有幽默的效果。

    一個泥瓦匠,因為他在喝得酩酊大醉時,說了一句“沙皇陛下在我的屁股底下”,被告到法院。

    法院經過認真審理,確認他有罪。記者們要報道此事時,又不能重複那句侮辱皇上的話,真是費盡了心思。後來一個聰明的記者寫的消息被各報采用。那位記者是這樣寫的:“泥瓦匠安德烈被法庭判處有期徒刑3年,因為他泄漏了一些有關沙皇住處的令人不安的消息。”

    經過記者的一番處理,實言與諱言之間形成了誇張性的距離,令人忍俊不禁。

    80多歲的施姆娶了一個年輕的太太。奇怪的是:她生了個孩子!他沉思著去找好朋友,問道:“拉比,這可能嗎?”拉比答道:“我給您講個故事:從前在非洲,有個人撐著一把陽傘,在沙漠中行走著。突然,一隻獅子朝他走來了,他迅速地把傘收起來,把傘當作槍向獅子瞄準,然後隻聽得‘唿’的一聲——再一看:獅子躺在血泊中,死了。”“這不可能!”

    “這是真的!要知道,他身後還站著一位拿槍的獵手,他開槍了!”

    巧妙的諱言婉語,幽默的暗示效果!

    類比幽默法

    類比幽默法是指把兩種或兩種以上互不相幹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彼此之間沒有曆史的或約定俗成的聯係的事物放在一起對照比較,顯得不倫不類,以揭示其差異之處,即不諧調因素。

    在類比幽默法中,對比雙方的差異越明顯,對比的時機和媒介選擇越恰當,所造成的不協調程度就越強烈,對方對類比雙方差異性的領會就越深刻,所造成的幽默意境也就越耐人尋味。

    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一樣,分類都是約定俗成,得用同一標準,否則,必然造成概念的混亂,導致思維無法深入進行。人們從小就被訓練掌握這種最起碼的思維技巧。如:豬、牛、羊、桃就不能並列在一起,人們會把桃刪去,這是科學道理,但並不幽默。

    在類比分類時要產生幽默的趣味恰恰要破壞這種科學的邏輯規律,對事物加以不倫不類的並列。

    類比幽默法自古就是我國民眾常用的基本幽默手法,它能使人在會心的微笑或難堪的情況中開啟心智,受到教育。

    請看古人的類比幽默。

    甘羅的爺爺是秦朝的宰相。有一天,甘羅看見爺爺在後花園走來走去,不停地唉聲歎氣。

    “爺爺,您碰到什麽難事了?”甘羅問。

    “唉,孩子呀,大王不知聽了誰的挑唆,硬要找個母雞打鳴,命令滿朝文武想法去找,要是3天內的找不到,大家都得受罰。”

    “秦王太不講理了。”甘羅氣唿唿地說。他眼睛一眨,想了個主意,說:“不過,爺爺您別急,我有辦法,明天我替你上朝好了。”

    第二天早上,甘羅真的替爺爺上朝了。他不慌不忙地走進宮殿,向秦王施禮。

    秦王很不高興,說:“小娃娃到這裏搗什麽亂!你爺爺呢?”

    甘羅說:“大王,我爺爺今天來不了啦。他正在家生孩子呢,托我替他上朝來了。”

    秦王聽了哈哈大笑:“你這孩子,怎麽胡言亂語!男人家哪能生孩子?”

    甘羅說:“既然大王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母雞怎麽能打鳴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來秦王的母雞打鳴已夠荒謬,就當時來講,從理性上說服秦王是很難的,因此甘羅就以謬對謬,將兩個同樣荒謬的事並列一起,揭示了秦王要求的不可行性,顯出極不協調感,這樣幽默之趣油然而生。

    這是古人類比幽默中的精品。

    由於類比幽默的方法簡便,在現代人們的社交活動中,可以廣泛地用作自我調侃和朋友之間的戲謔。

    類比幽默雖說簡單,但也需要智慧和超脫精神,否則是很難發揮出來的。

    一個吝嗇的老板叫仆人去買酒,卻沒有給他錢,仆人問:“先生,沒有錢怎麽買酒?”

    老板說:“用錢去買酒,這是誰都能辦到的,如果不花錢買酒,那才是有能耐的人。”

    一會兒,仆人提著空瓶迴來了。老板十分惱火,責罵道:“你讓我喝什麽?”

    仆人不慌不忙地迴答:“從有酒的瓶裏喝到酒,這是誰都能辦到的,如果能從空瓶裏喝到酒,那才是真正有能耐的人。”

    花錢買酒與空瓶裏喝酒一類比,其內在就出現了針鋒相對的矛盾,諧趣頓生。老板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同時也表現出了仆人的智慧。

    這裏不但表現出類比幽默手法,同時有返還幽默形式在內,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可見,幽默的表現形式往往不是單一使用的,而是幾種幽默形式的交叉使用。

    類比幽默的方法很簡便,在社交活動中,被廣泛運用。例如:

    星期六,一個小夥子進城賣雞蛋,他問城裏常打交道的蛋販子:“今天雞蛋你們給多少錢一個?”

    蛋販子迴答:“兩毛。”

    “一個才兩毛!這價真是太低了!”

    “是啊!我們蛋販子昨天開了個會,決定一個雞蛋的價格不能高於兩毛。”

    小夥子很難過地搖搖頭,但隻好賣掉,走了。

    過幾天,小夥子又進城來了,還是上周這個蛋販子,他看看雞蛋,說:“這雞蛋太小了。”

    “是啊。”小夥子說,“我們的母雞昨天開了個會,它們作出決定,因為兩毛錢實在太少,所以不能使勁下蛋了!”

    一個是“人會”,一個是“雞會”,並列一比,絕妙橫生。

    類比幽默的幽默感是“比”出來的,其情趣也是“比”出來的。這樣就有利於對方心理接受。我們看下麵一例:

    有一位中學生,成績很好,幾乎每次考試都是全班前兩名。有次考到第五,她媽生氣地說:“去年我為你感到驕傲,這次你怎麽了,你曾經是班上考得最好的呀!”

    女兒微笑著說:“每個同學的媽媽都想為自己的孩子考第一而驕傲。如果我老是第一,他們的媽媽可怎麽辦呀?”

    得第一的媽媽的心情和成績差的媽媽的心情並列相比,兩種心情完全相反,其趣就生於此。

    一語雙關幽默法

    論辯中,運用語言文字上的同音或同義關係,使字詞或句式同時涉及兩件事,表麵上說此實際上說彼,這是使用頻率很高的雙關法。雙關能使表達生動活潑,委婉含蓄,耐人咀嚼,迴味無窮。

    西莫多·馮卡門是現代著名的航空大師,在他八旬高齡時,美國政府授予他美國第一枚“國家科學勳章”。

    當授勳儀式結束後馮卡門走下台階時,他因患嚴重的關節炎,顯得步履艱難,美國總統急忙上去攙扶他。馮卡門在向他示意感激之後,輕輕地推開總統的手,說:“總統先生,下坡而行者,無須攙扶,唯獨舉足攀登者,方求一臂之力。”

    馮卡門在這裏借用語境,巧設雙關,表麵上是說下坡、上坡之事,實則暗指希望總統平時多多關注在困難的條件下向科學高峰辛勤攀登的科研工作者,含意深刻,表達得體。巧用雙關語,從而使事物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代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位縣官,帶著隨員騎馬到王莊處理公務,走到岔路口,不知該選哪條路,於是,便大聲地問一個過路的老人:“喂,老頭,到王莊怎麽走?”那農夫不睬不理,隻是趕路。縣官大聲要他停下。農夫說:“我沒時間,我要去劉莊看一件古怪的事。”縣官問:“什麽古怪的事?”農夫一板一眼地說:“劉莊有匹馬下了一頭牛。” “真的?馬怎麽會下牛呢?應該下馬才對啊!”縣官感到莫名其妙,農夫煞有介事地迴答:“世上的怪事多著哩,我怎麽知道那畜生為何不下馬呢?”

    麵對無禮的縣官,農夫機智地運用語義雙關指著“畜生”去斥責縣官,其罵法實在高明。

    雙關是一種絕妙的論辯武器,運用時要堅持文明表達,以理服人的原則,使格調高尚文雅,內容純淨正派,要以德勝人、以理服人,切忌粗俗低級,更不能像潑婦罵街。

    正反對比幽默法

    俗話說:不比不知道。對比能使我們在平凡中發現特異,在正常中發現荒誕。對比還形成了差異,造就了矛盾,如果把人生比作舞台,對比使我們看到了不同人對自己角色的演繹,看到了同一個人在不同場景中的表演,我們在觀看演出時,常會發出會心的微笑。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一次應邀到廣播電台發表重要演講。途中車出故障,他從路邊招來一部計程車:對司機說:

    “載我去bbc廣播電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抱歉,我不能去,我正要趕迴家聽收音機,聽丘吉爾的演講呢!”司機說。

    丘吉爾非常高興,馬上掏出一張英鎊給司機。

    司機一見有那麽多的錢,也很高興,他叫道:

    “上車吧!去他媽的丘吉爾。”

    這兩幕場景的對比或許會使丘吉爾尷尬,但我們卻覺得非常幽默。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在未成名時衣著寒磣。一次,有一個熟人在紐約街頭見到他,便問:

    “你怎麽穿得這樣破舊?”

    愛因斯坦迴答說:“這裏反正也沒有人認識我。”

    過了幾年,當愛因斯坦一舉成名以後,那個熟人在紐約街上碰到他,驚異地問:

    “你怎麽還穿得這樣破舊?”

    愛因斯坦笑著迴答:“反正這裏的人都已認識我了。”

    在這裏,對同一個問題,兩個相反的迴答構成了對比。在對比中,我們充分感受到了愛因斯坦的瀟灑風度與幽默感。

    有一天,八仙之一鐵拐李從一座小橋上走過,這座橋是用兩根木頭拚成的,一根高一根低。鐵拐李走過,正好湊合他那一長一短的瘸腿,比走在平地上更平穩。於是,他滿口稱讚:“天下的橋,就算這座橋修得最好了!”

    幾天以後,鐵拐李往迴走。這一次走的方向恰好和上一次調轉過來,所以橋上那一高一低的木頭就不湊合他的腿了。長腿走在高木頭上,短腿走到低木頭上,比平常瘸得更加厲害了。他發火了,連聲罵道:“天下的橋,就算這座修得最壞了!”

    對比總是在人們的心理中造成一種落差,而我們往往會在這種落差中感受到幽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口才三絕:會讚美 會幽默 會拒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盛安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盛安之並收藏口才三絕:會讚美 會幽默 會拒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