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組的題,都是大量信息,在大屏幕將題目展示出來之前,蘇耿再次強調一下做題要求。
“第二題會有三分鍾的時間給大家看題目內容,時間結束之後,最終的問題會放出來,因此,大家一定要盡可能地記住題目內容。”
“規矩照舊,最先答對的一組獲勝,這一輪是我們南老師和周老師,以及子寧跟雲清兩組之間的pk,請大家一定要記住了,如果確定自己的答案沒問題,要盡快答題,然後按下完成答題的按鈴。”
林嘉站在答題台上,而她對麵站著的是周璽戰隊的一個選手,是個戴眼鏡的男生,看林嘉的時候還靦腆地笑了笑,林嘉也朝對方露出一個友善的笑容。
林嘉和對手旁邊站著的,自然是韓子寧和上官雲清記憶組的選手,也正好是一男一女。
現在四十八個選手裏邊,男生居多,女生相對比較少,林嘉跟這些女選手基本上都認識了,隻不過不如跟夏天和韓清影這樣關係親近,不過平時遇到,大家都會打個招唿。
比賽還沒開始,準備期間,林嘉朝另外一個女生笑著點了點頭,算是打招唿,對方也朝林嘉用口型說道,“加油。”
“好,請四位選手做好準備,我們的比賽正式開始。”
蘇耿話音剛落,大屏幕也立馬亮起來,整個屏幕都是字,確切的說,是一篇偏向統計的大作文,洋洋灑灑估摸著上千個字,大概內容寫的是主人公家裏有個農莊,種了非常多的水果和蔬菜,每到豐收的時候,全家老小收獲,然後將收獲賣出去。
一家人通過自己的勞動,創造更好的生活。
而文中涉及幾十種水果和蔬菜,而不同的品類收獲的數量不同,有些品類還有不同的品種,在不同季節的時候收獲不同,單價也不一樣,然後賣出去總量也不同,總的來說數據非常多。
內容是有了,可問題會問什麽,大家並不知道,不過,選手們也是經曆各種比賽的,早就有了一些經驗,心底開始琢磨這道題可能考的方向。
每個人答題桌上,還放了草稿紙和筆,看到這個,大家也覺得應該也跟計算有關係。
有計算內容,林嘉倒是不擔心,反正計算於她算是擅長的,平時做數學題可沒少做,而且她對數字也特別敏感,但其他組的選手就不一定了,比如韓子寧組的選手,都有些不安地開始搓手了。
嘉賓那邊,也已經在議論這道題到底怎麽考。
“這麽多數據,不會讓大家最後算一共賣了多少錢吧。”
最先發話的是韓子寧,不過她剛說完,上官雲清就立馬搖頭道,“不會這麽簡單。”
單價乘以賣出去的數量,就是單個品種的銷售額,然後所有的加起來,結果就出來了,雖然大家看的時候覺得數量比較大,但對於《腦力大考驗》的選手而言,處理這樣的數據,跟小學生做一百以內的加減法一樣,沒什麽太大難度。
上官雲清剛說完,韓子寧就一臉震驚,道,“這個還簡單啊。”
那麽多的水果,蔬菜,要記住每一種的價格,然後還有每一種收獲的數量,要記住這麽多的東西,真的不簡單了,而且明明考的是偏向記憶的,結果還是跟計算有關,等於計算和記憶都得很優秀才行。
周璽聞言,笑著道,“韓老師肯定數學不好,所以覺得難,咱們節目的選手們可都不是一般人,我也覺得節目組不會出這麽簡單的題。”
在一旁沒有說話的南霽風也跟著點了點頭,然後目光一直落在林嘉身上,眼底蠻是期待,希望林嘉能夠答中這一題,因為這道題說起來算是林嘉的長項了,她不僅計算好,記憶力也強,放到這一組,絕對是幾個人中的強者了。
林嘉大概也猜著節目組要算銷售,至於是總銷售,還是部分種類的銷售,林嘉不太確定,不過,她先把每一種水果和蔬菜的價格,產量都先記下尤其是有幾種並沒有全部賣掉,隻賣了部分的品種信息。
三分鍾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倒計時也很快變成了0:0,而大屏幕上的題目內容也瞬間消失,變成了一個背景圖案。
“好,接下來請看大屏幕上的問題。”
蘇耿剛說完,大屏幕的畫麵立馬換成了問題。
“請問下麵四個選項,哪個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
問題下麵列了abcd四個選項,而每個選項,跟大家的猜測方向差不多,就是算不同品種的銷售額,前半句是說主人公農莊有出產其中幾樣農產品,然後這幾樣在哪個月份一共產生的總銷售額也列出來了,讓選手分辨是否正確。
不過呢,選項裏裏邊有陷阱,因為有選項裏涉及到的水果或者是蔬菜,並不在主人公的農莊範疇內,但選手們能不能分辨出來,就看剛才有沒有記住問題內容。
有些選手一上來就開始算選項中的銷售額對不對,結果算的時候就發現有一個品種,自己竟然完全不記得單價和產量到底是多少,頓時就慌了。
根本就沒有想到不是他們沒有記住,而是確實不存在這個東西,是特意給他們設置的陷阱。
當然了,這樣的陷阱並不是每個都有,隻不過要是沒記住,可能就沒辦法區分。
畢竟abcd四個選項,每一個選項涉及到的品種最多隻有其中兩個選項有重複同一樣,更重要的是,有些蔬菜水果可能跨季節,價格也不同。
因此,選手看到選項的時候,首先要確定有沒有不是農莊的產品也混進來了,如果是,那可以直接排除掉選項。
其次是具體的月份是什麽季節的,然後這個季節的產品價格是怎樣的,再算出選項中的品種銷售總額,然後看選項中的結果是否正確。
三分鍾要記住近千字裏邊的關鍵信息,這個確實不容易,不過,這並不能難倒林嘉,林嘉是飛快地在計算,然後很快就提交了答案,然後按下了旁邊的按鈴。
“第二題會有三分鍾的時間給大家看題目內容,時間結束之後,最終的問題會放出來,因此,大家一定要盡可能地記住題目內容。”
“規矩照舊,最先答對的一組獲勝,這一輪是我們南老師和周老師,以及子寧跟雲清兩組之間的pk,請大家一定要記住了,如果確定自己的答案沒問題,要盡快答題,然後按下完成答題的按鈴。”
林嘉站在答題台上,而她對麵站著的是周璽戰隊的一個選手,是個戴眼鏡的男生,看林嘉的時候還靦腆地笑了笑,林嘉也朝對方露出一個友善的笑容。
林嘉和對手旁邊站著的,自然是韓子寧和上官雲清記憶組的選手,也正好是一男一女。
現在四十八個選手裏邊,男生居多,女生相對比較少,林嘉跟這些女選手基本上都認識了,隻不過不如跟夏天和韓清影這樣關係親近,不過平時遇到,大家都會打個招唿。
比賽還沒開始,準備期間,林嘉朝另外一個女生笑著點了點頭,算是打招唿,對方也朝林嘉用口型說道,“加油。”
“好,請四位選手做好準備,我們的比賽正式開始。”
蘇耿話音剛落,大屏幕也立馬亮起來,整個屏幕都是字,確切的說,是一篇偏向統計的大作文,洋洋灑灑估摸著上千個字,大概內容寫的是主人公家裏有個農莊,種了非常多的水果和蔬菜,每到豐收的時候,全家老小收獲,然後將收獲賣出去。
一家人通過自己的勞動,創造更好的生活。
而文中涉及幾十種水果和蔬菜,而不同的品類收獲的數量不同,有些品類還有不同的品種,在不同季節的時候收獲不同,單價也不一樣,然後賣出去總量也不同,總的來說數據非常多。
內容是有了,可問題會問什麽,大家並不知道,不過,選手們也是經曆各種比賽的,早就有了一些經驗,心底開始琢磨這道題可能考的方向。
每個人答題桌上,還放了草稿紙和筆,看到這個,大家也覺得應該也跟計算有關係。
有計算內容,林嘉倒是不擔心,反正計算於她算是擅長的,平時做數學題可沒少做,而且她對數字也特別敏感,但其他組的選手就不一定了,比如韓子寧組的選手,都有些不安地開始搓手了。
嘉賓那邊,也已經在議論這道題到底怎麽考。
“這麽多數據,不會讓大家最後算一共賣了多少錢吧。”
最先發話的是韓子寧,不過她剛說完,上官雲清就立馬搖頭道,“不會這麽簡單。”
單價乘以賣出去的數量,就是單個品種的銷售額,然後所有的加起來,結果就出來了,雖然大家看的時候覺得數量比較大,但對於《腦力大考驗》的選手而言,處理這樣的數據,跟小學生做一百以內的加減法一樣,沒什麽太大難度。
上官雲清剛說完,韓子寧就一臉震驚,道,“這個還簡單啊。”
那麽多的水果,蔬菜,要記住每一種的價格,然後還有每一種收獲的數量,要記住這麽多的東西,真的不簡單了,而且明明考的是偏向記憶的,結果還是跟計算有關,等於計算和記憶都得很優秀才行。
周璽聞言,笑著道,“韓老師肯定數學不好,所以覺得難,咱們節目的選手們可都不是一般人,我也覺得節目組不會出這麽簡單的題。”
在一旁沒有說話的南霽風也跟著點了點頭,然後目光一直落在林嘉身上,眼底蠻是期待,希望林嘉能夠答中這一題,因為這道題說起來算是林嘉的長項了,她不僅計算好,記憶力也強,放到這一組,絕對是幾個人中的強者了。
林嘉大概也猜著節目組要算銷售,至於是總銷售,還是部分種類的銷售,林嘉不太確定,不過,她先把每一種水果和蔬菜的價格,產量都先記下尤其是有幾種並沒有全部賣掉,隻賣了部分的品種信息。
三分鍾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倒計時也很快變成了0:0,而大屏幕上的題目內容也瞬間消失,變成了一個背景圖案。
“好,接下來請看大屏幕上的問題。”
蘇耿剛說完,大屏幕的畫麵立馬換成了問題。
“請問下麵四個選項,哪個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
問題下麵列了abcd四個選項,而每個選項,跟大家的猜測方向差不多,就是算不同品種的銷售額,前半句是說主人公農莊有出產其中幾樣農產品,然後這幾樣在哪個月份一共產生的總銷售額也列出來了,讓選手分辨是否正確。
不過呢,選項裏裏邊有陷阱,因為有選項裏涉及到的水果或者是蔬菜,並不在主人公的農莊範疇內,但選手們能不能分辨出來,就看剛才有沒有記住問題內容。
有些選手一上來就開始算選項中的銷售額對不對,結果算的時候就發現有一個品種,自己竟然完全不記得單價和產量到底是多少,頓時就慌了。
根本就沒有想到不是他們沒有記住,而是確實不存在這個東西,是特意給他們設置的陷阱。
當然了,這樣的陷阱並不是每個都有,隻不過要是沒記住,可能就沒辦法區分。
畢竟abcd四個選項,每一個選項涉及到的品種最多隻有其中兩個選項有重複同一樣,更重要的是,有些蔬菜水果可能跨季節,價格也不同。
因此,選手看到選項的時候,首先要確定有沒有不是農莊的產品也混進來了,如果是,那可以直接排除掉選項。
其次是具體的月份是什麽季節的,然後這個季節的產品價格是怎樣的,再算出選項中的品種銷售總額,然後看選項中的結果是否正確。
三分鍾要記住近千字裏邊的關鍵信息,這個確實不容易,不過,這並不能難倒林嘉,林嘉是飛快地在計算,然後很快就提交了答案,然後按下了旁邊的按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