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喬治三世幾天前約見的喬治·馬戛爾尼伯爵和弗朗西斯·鄧達斯來到了白金漢宮,在休息室等待國王的召見,他們知道這次應該是要奉命前往荷屬開普殖民地,替英國奪取這個開普殖民地海運貿易節點、讓英國掌控前往東方印度等地的貿易。


    這是因為英國處於工業革命時期,這使得他的生產力大幅提升,急需開拓海外龐大的市場來傾銷商品。


    很快喬治三世讓他們二人進去,馬戛爾尼伯爵和弗朗西斯·鄧達斯恭敬的站在一邊,等待不遠處的首相與國王陛下的談話結束。


    喬治三世看到了他們,內心裏考慮一下之後,說道:“皮特,你覺得把這件事交給鄧達斯怎麽樣?”


    小威廉·皮特看了看弗朗西斯·鄧達斯,他倒是不錯的人選,各方麵資質履曆當殖民地總督也足夠了。如果荷蘭人拚死不願意放棄開普殖民地,那麽短時間內英國也未必能占領全部開普殖民地,這時候他這樣的軍事人物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可以與荷蘭人打一場持久的拉鋸戰。根據自己幕僚團的推測,英國與荷蘭爭奪開普殖民地的戰爭不會超過四個月,這個時間內最終的勝利者一定是英國,因為不管是荷蘭本土和各地殖民地,還是阿根廷法國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支援它。


    小威廉·皮特不明白喬治三世的意思是隻是讓弗朗西斯·鄧達斯奪取開普殖民地,還是讓他擔任新總督,再次謹慎的詢問國王的意思,說道:“陛下是想讓鄧達斯奪取開普殖民地嗎?”


    “不全是,我準備讓他與伯爵一起前往。”


    小威廉·皮特也明白了喬治三世的意思,還是以馬戛爾尼伯爵為首,說道:“這有可能影響到伯爵到東方出使的時間。”


    喬治三世指著地圖說道:“不用擔心,這裏所屬的地理位置對我們太重要了,他以這裏為主,出使東方為輔。”


    喬治三世說完,微笑著對有些距離的馬戛爾尼伯爵和弗朗西斯·鄧達斯招手說道:“先生們,過來吧。”


    二人走了過來,恭敬的向喬治三世行禮……“先生們,請幫助英國奪取開普殖民地”


    “如果順利,我準備任命你馬戛爾尼為開普殖民地總督,鄧達斯,你為副總督。”喬治三世指著南非說道。


    喬治·馬戛爾尼伯爵和弗朗西斯·鄧達斯二人眼裏有著喜悅,他們向喬治三世微微躬身,接受了這個命令。


    隨後馬戛爾尼伯爵說道:“陛下,需要我做到何種地步。”


    喬治三世聽完,收攏笑容,嚴肅的說道:“不惜一切代價的奪取開普,我隻要結果。如果南非失利,那麽這樣的法國也是英國所不允許的,英國也隻能聯合其他國家向荷蘭和法國宣戰了。”


    一旁的首相小威廉·皮特也鄭重的點了點頭……


    馬戛爾尼伯爵知道了國王和議會的態度,那麽他也知道自己該怎麽做了。


    他在來到這裏之前,已經聽說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發生的事,連西班牙都失去了秘魯總督區,葡萄牙更是失去了富饒的巴西,他推斷法蘭西在海外的快速擴張已經影響到了英國的殖民政策和發展方向,國王和議會不得不做出應對。


    那麽接下來不管是因為法國大革命還是歐洲君主國家普遍性的“均衡政策”都會將法蘭西列入頭號防備的國家。自路易十四時代以來,法蘭西國內的矛盾被查理一世轉變成了法蘭西對外擴張的欲望,可以說法蘭西君主的的權力已經落入這個富有野心的查理一世手裏。再看看他擴張的領土,比利時明麵上是獨立國家,實則是法蘭西人的比利時王國,再有荷蘭聯省共和國被滅,菲茨羅伊-波旁王族入主荷蘭,同時也將因為英荷戰爭失利走向沒落的荷蘭扶立了起來。


    最重要的是查理一世一直對法國大革命的忽視有兩點原因;首先借此來遏製住歐洲君主製國家對他向法蘭西以外的歐洲擴張的事實掩飾,也是作為君主平衡紐斯特裏亞軍事集團對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和壓製,也讓其他歐洲國家對法國宣戰的態度模糊化。其次借法國大革命來實行法國上下的改革和舊勢力的部分清除,重新使法國煥發出新機。


    這些手段加起來,就足夠證明查理一世對法蘭西的軍事控製的有多麽的徹底,即使巴黎的革命團體控製巴黎,仍然無法撼動他。


    或者說查理一世也成為了法國大革命的一部分,隻是與巴黎的那些人的路線不同。


    但君主們的耐心是有限,他們的政治能力並不會太差,時間一長也會有所察覺,這個時候隻要有國家站出來號召諸國反法,相信很快反法同盟就會組建起來,英國絕對會率先加入到其中去,借此來消弱法蘭西本土和海外的勢力。


    這次馬戛爾尼伯爵自認為任務不會太難,隻要查理一世還不想迴到法國,那麽他就不可能就南非的開普殖民地與英國開戰的,是必須讓出來的。當然怎麽讓,還有看英國對這裏決心而定,顯然英國是必須奪得這裏,不惜一切代價……


    ……


    “先生,你擔任過印度的馬德拉斯總督,菲茨羅伊公司或者查理會對印度感興趣嗎?”


    馬戛爾尼伯爵說道:“陛下,查理一世不會對這裏感興趣,菲茨羅伊公司在這裏的一切事物已經交給菲茨羅伊-英格蘭公司管理,並且這家公司每年都要向英國交稅,與此比起來,他們不願意付出更多的管理成本。”


    “但是距離印度最近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是有著軍隊的龐大殖民公司不是嗎?”


    馬戛爾尼伯爵馬上躬身,沉穩的迴答道:“陛下,查理一世是不可能喜歡印度這塊殖民地的,這裏也不會變成法國的的殖民地”


    “先生,繼續……”


    馬戛爾尼伯爵繼續說道:“以查理一世為首的法蘭西殖民集團有很大的特點,法國人非常喜歡將殖民地控製在自己的手裏,各個方麵都要親自過問,比如路易安那。這使得這些殖民地偏向法蘭西的海外省,而不是單純的殖民地。這樣就能理解法國殖民地需要大量移民法國人的原因,而不需要任何土著和奴隸,而查理一世之前,移民的法國人是比較少的。”


    喬治三世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這個特點非常明顯。”


    “這種模式下,查理一世是不可能費力不討好的殖民人口較多的印度的,容易讓他的帝國遭到反噬。查理一世曾對他的首相福斯特說過:


    印度送給他,他都不要。


    可見查理一世非常不喜歡印度,至於是什麽原因至今不知。


    關於陛下提到的荷屬東印度公司,這些年來,大島的土地各處反抗不斷,光是平定各地反抗的土著勢力的花銷就提高了殖民的成本。重要的是荷蘭人經營這裏一百九十年,經過查理一世的入主荷蘭,荷蘭本土的經濟轉好,荷屬東印度公司已經開始好轉,這種情況下,英國與荷蘭競爭,短時間內殖民,對英國並不友好,並且產生的成本和利益鏈難以為續。


    也正因為如此,除了考慮我們英國之外,荷蘭東印度公司很難向外殖民,他們的各方麵條件不允許他們這樣做,後勤持續時間會比較差,印度離這裏達到了三千公裏,鞭長莫及,這也是查理一世必須考慮的成本。”


    喬治三世非常理解查理一世這種陸權君主對土地法蘭西化,人口全是法蘭西人的執念,喬治三世本人也執著於將殖民地英格蘭化,人口全是英國人的傾向。


    其實更準確的來說,歐洲的殖民地帝國都是這樣的模式殖民,隻是方向和輕重不同。


    重要的是英國出現了美利堅合眾國這個特別的存在,打擊到了喬治三世,但又何嚐不是給歐洲的殖民帝國們提醒,殖民地多了未必是好事。


    可是現在的英國工業太需要印度和其它殖民地了,喬治三世隻要知道查理一世對這裏不感興趣就好,因為他的對手可不是土著,而是全法蘭西的君主,這讓他和英國必須打起精神來。


    本來1763年後,英國都已經確定海上霸權,誰知道沒過幾年法國又活蹦亂跳的站了出來,英國持續了幾百年都沒有打死法國,英國人太知道把法蘭西這頭雄師逼到絕境也是要付出慘痛的代價的……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叔阿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叔阿琛並收藏崛起之我的阿根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