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王看著魏忠賢的背影,低聲對信王說,“賢侄,你以後要小心著他!”
信王會意地點點頭。
魏忠賢走到殿外,深深地唿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氣,他並不在乎剛才在王爺麵前受到的冷遇。他是一路受屈辱才爬到如今這個位置的,他有這個承受力。他知道宮裏的規矩,隻有皇帝才是至高無上、才能隨心所欲,包括殿裏坐著的王爺,也有受辱的時候,被逼離開京城就是個例子。
皇上貼身太監小靈兒躬著身子湊到魏忠賢跟前,“啟稟千歲爺,剛才信王爺說想在皇上麵前奏請皇上收迴讓三位王爺赴藩的成命……”
魏忠賢心中暗暗一驚,嘴上卻不動聲色地,“哦……三位王爺怎麽說?”
小靈兒陪著笑,“三位王爺勸住了信王爺,說是難得與皇上見麵,應該高高興興的,別壞了氣氛……”
魏忠賢冷冷一笑,信王爺看你還能得意到幾時?想到這兒,他對旁邊的小靈兒低沉地吩咐一句,“替我盯著王爺,有什麽不妥立即報告。”說完大步離去。
小靈兒連忙,“是,千歲爺。”對太監來說,魏忠賢的話就是至高無上的。
國丈府位於紫金城以東國子監附近的一座四進的院落裏。去年,魏忠賢和客氏夫人嫌皇後勸皇上不要功於木匠活而玩物喪誌,驚恐之下動了弄倒皇後的念頭。魏忠賢想將自己的孫女嫁到宮中作皇後,自己一步貴為國丈,以後他的後代就可以成為大明的皇帝。這個想法讓魏忠賢興奮不已,他花了十倍於弄倒那些朝廷命官的力氣想嫁禍張皇後。客氏夫人也在皇帝麵前對皇後進讒言,可是糊塗的熹宗帝在這件事上並不糊塗,任由兩人如何攻擊皇後不忠不義,熹宗隻是聽著最後笑笑說,“皇後不是那樣的人,你們誤會她了。”魏忠賢和客氏夫人不甘心,又決定在張皇後的父親國丈張國紀身上打主意。
他們誣陷張國丈與熊延弼一案有牽連,為幫熊延弼及餘黨翻案,張國丈收取賄賂密反朝廷。熹宗帝聽後沒有笑容也沒有說話,隻是閉宮不出。這讓魏忠賢和客氏夫人有些摸不到頭腦。但同樣,皇上的舉動也讓張皇後和國丈爺焦慮萬分,他們知道魏忠賢和客氏夫人這一手是要讓他們一家死無葬身之地。急迫之下,張國丈求到了信王幫忙斡旋。信王對魏忠賢打擊朝廷重臣,陷害無辜的做法早有不滿,答應麵見熹宗為張國丈求情。信王邀三位王叔一起麵見皇上,力陳張國丈的忠心,並參了魏忠賢和客氏夫人一本。皇上算是對張國丈“網開一麵”,令其在家閉門思過,對其所謂罪行不予追究;但同樣駁迴了信王和三位王叔的進言,對自己最信任的兩個臣子依然信任有加。這件事讓魏忠賢和客氏夫人嚇出了一身的冷汗,意識到信王和三位王叔的巨大威脅,加速了他們對王爺的陰謀。而危機的化解,令張皇後和國丈爺對信王一家感恩倍致,張皇後更是不時召周妃進宮麵敘。兩家人遂成了生死之交的好朋友。
有了這層關係,再加上情況緊急,周妃見了張國丈直言不諱地說出了自己的請求,“皇上和四位王爺目前十分危險,恕哀家無禮,請國丈修書給皇後,讓皇後立即阻止皇上和四位王爺前往幹清宮。”
張國丈聞言大驚,“是誰這麽大膽,竟敢刺殺皇上和四位王爺?”
周妃旁邊的錢嘉義克製著焦急的心情,提醒道,“國丈爺,時間不多了,還是救皇上要緊!”
張國丈恍然,“錢大人說的對。”立刻低頭拿起筆和紙快速地寫起來。盡管他此番舉動要冒極大的風險,但他明白皇帝一死女兒皇後的地位就會立即不保,在希望皇上平安這一點上,他和周妃是一致的。
錢嘉義和慕蓉秋化裝成國丈府的隨身家丁和丫環,跟著轎子走向皇宮的旁門。
今天好象發生了重大的事情一樣,平時隻有兩個人守的旁門,現在卻站了十幾個錦衣衛。
轎內國丈府的管家有點吃不住勁了,他探出頭對錢嘉義說,“錢大人,今天好象有點不大對勁?換了看門的人。”
錢嘉義看看遠處並排而立的錦衣衛,低聲地,“別慌,就跟平時一樣。”
在離旁門還有五十米遠的地方,錦衣衛的小頭目喝住他們,“什麽人?停轎!”
錢嘉義示意轎夫停下來,管家出了轎子走向前,“軍爺,我是國丈府的管家,敝人姓張。國丈爺昨晚突患重病,想請皇後前去探望,請軍爺行個方便。”隨手拿出五十兩銀子遞給錦衣衛小頭目。
小頭目沒接銀子兩眼一瞪,“我接到命令,皇上正和四位王爺在宮裏敘舊,任何人不得入宮打擾。對不起,請迴吧。”
管家又拿出五十兩銀子湊成一百兩遞過去,“軍爺,國丈爺病得實在嚴重,請通融通融。”
小頭目不耐煩地把銀子打落在地,“不行就是不行,等皇上見過王爺後才能放行,你願意等就等著,不願意等就迴家聽消息。”一點通融的餘地都沒有。
管家無奈地迴頭看著錢嘉義。慕蓉秋氣不過,低聲地,“一個小小的看門狗,連國丈爺的麵子都不給,太不象話了!”想上前教訓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夥。
錢嘉義一把按住她,向前兩步厲聲地,“國丈爺病情嚴重,大夫說隨時有生命危險。如果皇後見不到國丈爺最後一麵,你負得起這個責任嗎?”
</br>
信王會意地點點頭。
魏忠賢走到殿外,深深地唿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氣,他並不在乎剛才在王爺麵前受到的冷遇。他是一路受屈辱才爬到如今這個位置的,他有這個承受力。他知道宮裏的規矩,隻有皇帝才是至高無上、才能隨心所欲,包括殿裏坐著的王爺,也有受辱的時候,被逼離開京城就是個例子。
皇上貼身太監小靈兒躬著身子湊到魏忠賢跟前,“啟稟千歲爺,剛才信王爺說想在皇上麵前奏請皇上收迴讓三位王爺赴藩的成命……”
魏忠賢心中暗暗一驚,嘴上卻不動聲色地,“哦……三位王爺怎麽說?”
小靈兒陪著笑,“三位王爺勸住了信王爺,說是難得與皇上見麵,應該高高興興的,別壞了氣氛……”
魏忠賢冷冷一笑,信王爺看你還能得意到幾時?想到這兒,他對旁邊的小靈兒低沉地吩咐一句,“替我盯著王爺,有什麽不妥立即報告。”說完大步離去。
小靈兒連忙,“是,千歲爺。”對太監來說,魏忠賢的話就是至高無上的。
國丈府位於紫金城以東國子監附近的一座四進的院落裏。去年,魏忠賢和客氏夫人嫌皇後勸皇上不要功於木匠活而玩物喪誌,驚恐之下動了弄倒皇後的念頭。魏忠賢想將自己的孫女嫁到宮中作皇後,自己一步貴為國丈,以後他的後代就可以成為大明的皇帝。這個想法讓魏忠賢興奮不已,他花了十倍於弄倒那些朝廷命官的力氣想嫁禍張皇後。客氏夫人也在皇帝麵前對皇後進讒言,可是糊塗的熹宗帝在這件事上並不糊塗,任由兩人如何攻擊皇後不忠不義,熹宗隻是聽著最後笑笑說,“皇後不是那樣的人,你們誤會她了。”魏忠賢和客氏夫人不甘心,又決定在張皇後的父親國丈張國紀身上打主意。
他們誣陷張國丈與熊延弼一案有牽連,為幫熊延弼及餘黨翻案,張國丈收取賄賂密反朝廷。熹宗帝聽後沒有笑容也沒有說話,隻是閉宮不出。這讓魏忠賢和客氏夫人有些摸不到頭腦。但同樣,皇上的舉動也讓張皇後和國丈爺焦慮萬分,他們知道魏忠賢和客氏夫人這一手是要讓他們一家死無葬身之地。急迫之下,張國丈求到了信王幫忙斡旋。信王對魏忠賢打擊朝廷重臣,陷害無辜的做法早有不滿,答應麵見熹宗為張國丈求情。信王邀三位王叔一起麵見皇上,力陳張國丈的忠心,並參了魏忠賢和客氏夫人一本。皇上算是對張國丈“網開一麵”,令其在家閉門思過,對其所謂罪行不予追究;但同樣駁迴了信王和三位王叔的進言,對自己最信任的兩個臣子依然信任有加。這件事讓魏忠賢和客氏夫人嚇出了一身的冷汗,意識到信王和三位王叔的巨大威脅,加速了他們對王爺的陰謀。而危機的化解,令張皇後和國丈爺對信王一家感恩倍致,張皇後更是不時召周妃進宮麵敘。兩家人遂成了生死之交的好朋友。
有了這層關係,再加上情況緊急,周妃見了張國丈直言不諱地說出了自己的請求,“皇上和四位王爺目前十分危險,恕哀家無禮,請國丈修書給皇後,讓皇後立即阻止皇上和四位王爺前往幹清宮。”
張國丈聞言大驚,“是誰這麽大膽,竟敢刺殺皇上和四位王爺?”
周妃旁邊的錢嘉義克製著焦急的心情,提醒道,“國丈爺,時間不多了,還是救皇上要緊!”
張國丈恍然,“錢大人說的對。”立刻低頭拿起筆和紙快速地寫起來。盡管他此番舉動要冒極大的風險,但他明白皇帝一死女兒皇後的地位就會立即不保,在希望皇上平安這一點上,他和周妃是一致的。
錢嘉義和慕蓉秋化裝成國丈府的隨身家丁和丫環,跟著轎子走向皇宮的旁門。
今天好象發生了重大的事情一樣,平時隻有兩個人守的旁門,現在卻站了十幾個錦衣衛。
轎內國丈府的管家有點吃不住勁了,他探出頭對錢嘉義說,“錢大人,今天好象有點不大對勁?換了看門的人。”
錢嘉義看看遠處並排而立的錦衣衛,低聲地,“別慌,就跟平時一樣。”
在離旁門還有五十米遠的地方,錦衣衛的小頭目喝住他們,“什麽人?停轎!”
錢嘉義示意轎夫停下來,管家出了轎子走向前,“軍爺,我是國丈府的管家,敝人姓張。國丈爺昨晚突患重病,想請皇後前去探望,請軍爺行個方便。”隨手拿出五十兩銀子遞給錦衣衛小頭目。
小頭目沒接銀子兩眼一瞪,“我接到命令,皇上正和四位王爺在宮裏敘舊,任何人不得入宮打擾。對不起,請迴吧。”
管家又拿出五十兩銀子湊成一百兩遞過去,“軍爺,國丈爺病得實在嚴重,請通融通融。”
小頭目不耐煩地把銀子打落在地,“不行就是不行,等皇上見過王爺後才能放行,你願意等就等著,不願意等就迴家聽消息。”一點通融的餘地都沒有。
管家無奈地迴頭看著錢嘉義。慕蓉秋氣不過,低聲地,“一個小小的看門狗,連國丈爺的麵子都不給,太不象話了!”想上前教訓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夥。
錢嘉義一把按住她,向前兩步厲聲地,“國丈爺病情嚴重,大夫說隨時有生命危險。如果皇後見不到國丈爺最後一麵,你負得起這個責任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