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眾多大唐百姓,皆是蜂擁前來購買大唐旬報,當他們聽到消息之後,皆是滿麵震驚之意。


    想不到之前大唐已經覆滅了高句麗,竟然還有人敢惹上門來,實在是太不把大唐放在眼裏了。


    而他們身為大唐的一份子,與大唐利益息息相關,如果是大唐受到損害,他們當然也會受到影響,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所以眾人聚集於此,他們臉上寫滿了憤怒之色,他們不隻是要為大唐發聲,更要為自己發聲,他們是大唐的百姓,是大唐的一份子。


    那些看過大唐旬報的讀書人,便是將消息傳播出去,陸陸續續哪怕是尋常路人,他們也得知的此事,很多人議論紛紛。


    他們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之色,有人驚訝的說道:


    “這吐蕃實在是太過放肆了,完全沒把我大唐放在眼裏,他們這是自取滅亡。


    真以為我大唐不敢攻打他們嗎,若是我大唐此番放任不理,日後又會被其他人欺上門來,這是絕對不可容忍的事情。


    我等必須讓陛下知道我等決心,否則的話,豈不是讓世人恥笑。”


    很快又有人開口附和:


    “沒錯,我等一定要表明態度,陛下為我的兢兢業業,否則如今大唐豈有現在這般強盛,而大唐實力?不懼任何強敵。


    既然有外族膽敢欺上門來,便要讓他們知道厲害,彰顯我大唐之威。”


    眾人皆是無比的亢奮,他們想要表明自己的態度,因為在他們覺得這吐蕃太過肆無忌憚了。


    連大唐都沒有出兵進攻吐蕃,他們反倒自己找上門來,就像之前的高句麗一般,既然高句麗已經覆滅,那麽吐蕃也要承受應有的代價。


    當然了,在人群之中,總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隻是他們不敢表達的太明顯。


    隻能自顧自的嘀咕。


    顯然,這些人並不願意大唐變得更好,如今的大唐雖然蒸蒸日上,但那隻是對普通百姓有好處,對於他們這些權貴並不是什麽好事。


    隨著世家覆滅,根本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和李世民對抗,而他們也隻能忍氣吞聲,無論李世民做什麽樣的事情,都隻能憋著。


    否則的話,恐怕他們的家族也要覆滅。


    現在他們根本無路可走,除非他們舍棄現在的一切的話,去往其他地方,可是那樣的結果,誰又能夠承受?


    他們當然希望大唐能夠遭受重創,甚至李世民直接隕落,到時候他們才有機會。


    但是這種事情,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如今的大唐蒸蒸日上,發展的很好。


    日後的大唐,還會更加強盛,而他們隻是一群跳梁小醜罷了。


    無論他們期待什麽,都不會發生,而他們最終的結果,也會成為曆史的塵埃。


    因為日後的大唐肯定會越走越遠,現在隻是一個開始,那吐蕃實力強悍,難道就能真正擊敗大唐精銳嗎?


    要知道,大唐精銳的戰鬥力,已經超出所有人的想象,恐怕還有很多人根本沒有意識到,如今的大唐精銳究竟強盛到何等程度?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任何花裏胡哨的操作都是笑話,根本無濟於事。


    此刻在街道上,眾人依舊議論紛紛,他們顯得很是激動。


    不過此刻也能夠看出來,他們對於李世民的支持,如今的大唐確實達到了上下齊心,齊力斷金的效果。


    如果沒有大唐百姓的鼎力支持,李世民想要做什麽事情,都沒有那麽簡單。


    因為他的政令實施下去,將會遭受阻礙,到時候效果恐怕會適得其反。


    但現在,所有人都支持李世民的選擇,起碼那些跳梁小醜,他們根本不敢出來作怪,否則的話,他們會死的很慘。


    當李世民決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所有人都全力支持,那這件事情無疑會很快達成。


    當初楊廣想要興建運河,這其實是一件好事,因為修建運河之後,對於南北交通都有著極大的提升。


    但可惜的是,楊廣根本沒有把百姓放在眼裏,他隻是將百姓當做工具,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


    隻要百姓能夠幫他做事,其他的根本不值一提,他也根本不在意百姓的生死,所以才會落得國破家亡的結果。


    李世民吸取了楊廣的教訓,自然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他深知百姓的重要性,如果沒有百姓的支持自己,哪怕坐在皇位之上,大唐能夠勉強維持安定,日後也必定會生出禍亂。


    可是現在已經不一樣了,因為李世民實打實的功績,並且讓大唐做出了改變,如今大唐百姓皆是受益,所以百姓對於李世民很支持。


    無論李世民作出什麽樣的抉擇,他們都義無反顧的支持,因為他們相信李世民是大唐的聖君,日後必定帶領大唐走得更遠,走向巔峰。


    這是大唐的榮幸,也是所有人的榮幸,他們都能夠享受到大唐繁榮昌盛帶來的好處。


    有些東西,雖然此刻說不清楚,但是眾人內心卻有無比堅定的信念,他們身在大唐之中,當然要做好相應的事情。


    有些人聚在府邸之中,他們小心翼翼的商量著,有人開口說道:


    “李世民實在是太過狂妄了,他以為之前覆滅了高句麗,現在連吐蕃也不放在眼裏,雖然吐蕃國力不強,但是他們的戰鬥力非同小可。


    如果李世民膽敢小覷他們,直接出動大軍進攻的話,肯定會敗得無比淒慘,到時候就是我們的機會了。


    隻要抓住這個機會,李世民絕不可能像現在這般放肆。”


    有人點了點頭說道:


    “沒錯,吐蕃和高句麗並不一樣,雖然此前楊廣進攻高句麗損兵折將,百萬大軍也無功而返,但是如今的高句麗早就衰落了,所以才給了李世民可乘之機。


    若非如此,李世民想要覆滅高句麗談何容易,現在吐蕃正是最強盛的時候,而李世民依舊癡心妄想,想出兵攻打吐蕃,他是自取滅亡。”


    眾人說著,臉上洋溢出笑容,他們覺得自己所說的很有道理。


    不過這些東西,他們當然不敢在外麵說,因為他們如果敢這樣做的話,到時候肯定會遭到群眾的口誅筆伐。


    對他們而言,這隻是口嗨而已。


    如果他們真的敢做什麽,那結果不用質疑,李世民絕對不會放過他們的。


    這些人他們單獨的勢力,遠不如之前的世家,所以李世民才會讓他們存在,否則的話趁著覆滅世家的時機,直接將他們也一網打盡。


    如果他們聽話的話,那自然沒有任何問題,可如果他們依舊兩麵三刀,肆意妄為,那就別怪李世民不留情麵了。


    對於這些人,並不是李世民沒有辦法處理,而是他現在並不想大動幹戈。


    因為相對而言,這些勢力雖然單獨實力不如世家,但是他們分得太散了,如果真要將他們全部拿下,恐怕波及到更多的地方。


    並且在李世民覆滅世家的時候,他們表現的也還算老實配合,這才讓李世民網開一麵。


    而現在,他們想要趁著吐蕃犯境的時候搞些事情,到時候,結果可就沒有那麽簡單了。


    ……


    當消息傳入皇宮之中。


    李世民的心情無疑是極好的。


    因為他知道,自己想要坐穩這個位置,就需要獲得百姓的支持。


    而如今,他已經獲得了極高的威望,百姓那是唯他是從,這無疑是一件好事。


    這意味著,無論以後李世民要做什麽事情,都不會有太大的阻礙,並且整個大唐都會以極高的效率付諸實施。


    這對於整個大唐未來的建設,那是有很大的好處的,因為他知道,日後在秦懷玉的幫助下,大唐肯定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到時會出現很多新東西,或許一般人難以接受,但是隻要自己的威望足夠高,這些都不是問題,到時候,天下百姓都將隨著大唐的變化,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想到這一幕,李世民莫名有些期待。


    這真是美好的場景,他身為大唐君王,要做的事情很多,但他卻樂在其中。


    雖然有時候也會疲憊,但更多的時候,他並不是沉淪於權力之中,而是感受到那份建設大唐,改變世界的快樂。


    不過以後的事情,誰也說不準,對於李世民而言,他並不著急,他相信未來大唐肯定會發展的更好,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這根本不需要任何懷疑,沒有任何人能夠阻礙大唐前進的腳步,如果有人敢這樣做,那李世民會不留情麵的將之徹底摧毀。


    如今他手中掌握的力量,根本不是常人能夠想象的,原本大唐軍隊戰鬥力就是非同小可,而如今全新的裝備,戰鬥力是更上一層樓。


    這樣強大的大唐精銳,注定隻會讓敵人絕望,到時候所有想和大唐為敵的存在,都將因此付出代價。


    李世民心中所想,倒不是要將整個世界都囊括在大唐疆域,因為那個目標太大,也太過遙遠了,如此之大的疆域,他甚至不知該如何掌控。


    但是,李世民如今的目標,就是讓整個大唐強盛起來,無論日後他要怎麽做,都能有足夠的實力來應對,無論是應對外敵,或者他想要向外開闊,都能有條不紊,也毫無畏懼。


    這正是他現在想要做到的事情。


    雖然這個過程也沒有那麽容易,但現在已經能夠看見希望,因為整個大唐現在就發展的很快,這是所有人都能夠感覺到的事情。


    哪怕是尋常百姓,他們也能清晰感知,現在大唐和之前確實不一樣了,沒有人會因為沒吃的忍饑受餓,吃飽穿暖將不再是問題。


    想到這裏,李世民直接令人將孔穎達找了過來,這意味著孔穎達進行的宣傳效果很好,如今整個大唐百姓,都對李世民進攻吐蕃,表達了積極的態度。


    他們希望李世民能夠給吐蕃一個教訓,讓他們知道,如今大唐的強悍不是誰都能夠招惹的,並且也要告訴外族一個信號,那就是如今的大唐絕不可欺。


    任何人想要欺壓到大唐頭上,都要付出應有的代價,這一點毋庸置疑。


    過不多時,孔穎達便是趕了過來,此刻他略顯疲憊,可以看出,因為李世民想要宣揚吐蕃犯境的消息,他也是忙碌了很久。


    看著孔穎達,李世民鄭重其事的說道:


    “衝遠啊,今日之事真是辛苦你了,如今整個長安城都在議論此事,看來我大唐的子民,也是知道國仇家恨的。


    既然這吐蕃膽敢冒犯我大唐,那就要承擔應有的代價,這無疑是一件好事,然後我大唐便能齊心協力應對外敵,無論誰來侵擾我大唐,都不會熟視無睹。”


    孔穎達聽的此言,畢恭畢敬的拱手道:


    “啟稟陛下,此事並不是微臣的功勞,而是陛下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深得民心,讓百姓發自內心的認可大唐。


    所以他們才會無比支持陛下的安排。


    哪怕征戰吐蕃會勞民傷財,他們依舊在所不惜,當然了,臣相信以大唐如今的國力,這點損失算不了什麽,日後我大唐一定能夠大獲全勝,將吐蕃擊敗,到時候必定是舉國歡慶。”


    百姓支持李世民,他們想要的是什麽?


    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獲得最終的勝利,若是李世民大大旗鼓的進攻突破,反倒大敗而歸,無疑是會讓人失望。


    這也是李世民不願意看見的。


    而他之所以會想要將吐蕃拿下,便是如今大唐有著足夠的實力,若非如此,他也不會這樣想,因為這件事情一旦沒有做好,造成的損失那將難以估量。


    他要派出的,是大唐最精銳的部隊,養成這支部隊,便是需要耗費巨大的代價。


    所以說如果真的出了什麽問題,不但是尋常百姓無法接受,便是李世民也完全無法接受,對於整個大唐而言,也會帶來非同小可的影響。


    但這都建立在另一個前提上,也就是大唐戰敗而歸,然而這是不可能的。


    如今的吐蕃,實力再怎麽強大也是有限的,他們的武器裝備完全不能和大唐比,大唐精銳自身的戰鬥力已經非同小可了,加上裝備配合,能夠碾壓任何敵人,這是李世民底氣的來源。


    所以李世民看著孔穎達,淡淡點頭說道:


    “衝遠所言極是,朕自然不會辜負天下百姓期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開局係統讓我搶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仗劍淩滄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仗劍淩滄北並收藏大唐:開局係統讓我搶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