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召迴馬周
大唐:開局係統讓我搶婚 作者:仗劍淩滄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秦家莊,李世民已經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
對於李世民而言,沒有什麽事情比大唐強盛更加重要。
所以,此刻李世民心中非常激動,他甚至也顧不上留在秦家莊,便是告辭而去。
這蒸汽機和火車,亦是不必急於一時,畢竟來日方長,他現在也還年輕,以後還有很長的時間,完全足以做好這些事。
若是在往常,李世民未必會如此自信,但現在卻不一樣了。
因為秦懷玉就是一名神醫。
有秦懷玉相助,哪怕李世民日後出了一些問題,也能被秦懷玉治愈,到時候就算不能長命百歲,他也有數十年時間,這點根本不必擔心。
在迴去的路上,長孫無忌看著李世民,有些遲疑的問道:
“陛下如今打算怎麽辦?”
聽著此言,李世民也是看了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二人一眼,隨即說道:
“今日秦懷玉所為之事,讓朕大開眼界,有了這火車之後,我大唐運輸南北,交通將行雲流水再無阻塞,這對我大唐而言無疑是一件好事。
隻要能夠將這件事情做成,日後大唐必定無比興盛,這樣的事情,你們覺得鎮有理由拒絕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朕一定會將這件事情做好,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朕也在所不惜了。”
既然李世民這樣說,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二人都能感受到李世民的決心。
身為大唐皇帝的李世民,既然他已經做下決定,這件事情就不會發生任何改變,隻要李世民的想法不變,一切都將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
同時,和李世民說的一樣,這火車確實給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二人莫大的震驚。
他們親眼目睹這一場景之後,心中也是驚駭萬分,如此神器,如今出現在大唐,如果這樣的機會不把握住,日後錯過了又將如何?
對於長孫無忌以及房玄齡二人來說,他們當然不是懷疑李世民的決心,也不是覺得這件事情就不好。
可問題是他們身為大唐的重臣,他們此刻擔心的是,如果李世民當真不惜一切代價要去做這件事,那最後需要付出的東西,是否太過難了。
哪怕以大唐如今的國力,想要一口氣將這件事情做好,恐怕也沒有那麽容易。
到時候,大唐的國力也將不堪重負,其實在此之前,大唐的財政收入也隻是勉強維持而已。
如果不是因為秦懷玉出現,讓李世民又多了不少賺錢的辦法,如今大唐也在為錢發愁。
可是就算現在大唐比以前更加有錢,想要將眾多鐵軌鋪設出去,也將是一個難題,這鐵軌鋪設不僅僅是成本,還要人力物力種種互相加持。
甚至於,這鐵軌的鋪設沒有看上去那麽簡單,必定還有眾多的限製以及要求,隻是現在李世民並不著急動手,所以也沒有詢問秦懷玉。
但這都是遲早的事情,隻要李世民有這個決心,他們就要麵對這個問題,這是不可改變的。
看到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二人的反應,李世民很快明白了他們心中想法,隻見李世民神色平靜,淡定自若的說道:
“你們不必擔心,朕心中自有打算,這件事情雖然很重要,但是朕不會拿整個大唐來做一場豪賭。
不過朕已經下定決心,自會竭盡全力想辦法,將這件事情實施下去。
因為隻有將這件事情做成功了,我大唐才有未來,否則就算我大唐能夠維持原樣,難道你們就甘心嗎?
朕反正是不甘心的,好不容易才看到大唐強盛的道路,未來如此廣闊,何必拘泥於現在。”
長孫無忌以及房玄齡恍然大悟,他們知道李世民是一個聰明人,如果李世民不是一個聰明人,又如何能夠帶領他們走到現在。
當初大唐起於微末,橫掃眾多勢力,甚至從太子李建成手下搶走皇位。
並且勵精圖治這些年,才有現在的大唐。
如今的大唐已經很強盛了,但是這依舊還不夠。未來的大唐,必定更加強大,這是毋庸置疑的,而這件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這並不是李世民一個人就能做到的事。
長孫無忌馬上拱手說道:
“陛下英明神武,乃大唐之幸也,這火車雖然如今隻是驚鴻一瞥,但效果已經顯露出來。
如果在我大唐的關鍵之地鋪設軌道,到時候無論是運輸糧草還是其他種種,都不需要漕運以及其他東西,必定能夠減輕百姓壓力。
甚至讓我大唐發展的更加迅速,到時候我大唐必將萬世昌盛。”
房玄齡表達了相同的意思。
對於火車這件事,他們沒有任何異議,他們都希望李世民能夠做下去。
隻是他們同樣希望李世民考慮清楚,不要真的頭鐵,什麽都不管不顧就要鋪設鐵軌,到時候如果支出太大,大唐都將入不敷出。
那其他的種種又將如何?
很快君臣便是確定了共同的想法,他們知道,大唐的未來很廣闊,他們要走的路還有很遠,而現在也不必急於一時。
他們可以穩健的向前,他們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到時候才能看見完美的大唐。
未來的事情,李世民現在也說不準。
但他很清楚的知道,不管未來如何,他現在都不能掉以輕心,如今的大唐或許看著很強大,但是誰也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麽。
或許強盛至此的大唐也將毀於一旦,就像是此前的楊廣一樣,若是他不做好防備,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那現在,李世民就需要抓緊時間了。
他已經看到了機會,隻要把握住這個機會,一切都會朝著他們想象的方向發展。
之前讓馬周前往揚州造船,此刻李世民便是派人前往揚州,將馬周找迴來。
這件事情應當有個結果了。
畢竟過去這麽久時間,以馬周的效率,怎麽說應該有一些進展了。
如果什麽效果都沒有取得,那李世民就不得不考慮一下,讓馬周先迴來,再派其他人去做。
現在李世民很看重這件事。
他當然不會因為某個人而改變想法,這關係到整個大唐的發展,此事至關重要,絕對不能懈怠。
若是這件事情出了什麽問題,李世民必定後悔莫及,他不願意大唐的發展受到限製,如今隻是剛開始而已。
大唐還要走很遠的道路,若是此刻就輕言放棄,那未免是太可笑了,李世民這樣的君王,他的心中從來沒有放棄二字。
無論身處何等絕境,他都會奮起一搏,而現在,其實大唐發展已經很強盛了,已經走上了正確的道路,他隻是想讓大唐更好。
之前秦懷玉給李世民世界地圖的時候,已經把李世民震驚了一波。
他完全沒想到,這個世界竟然如此廣闊,已經超過了李世民的想象。
在李世民的印象中,這世界似乎隻有大唐周邊的那一塊地方,可是現在秦懷玉告訴他,這個世界其實是一個球。
除了大唐所在的北半球,還有南半球,在大唐的西邊便存在著強大的敵人。
那是不可忽視的存在,如果大唐想要向外擴張,那就必須與之觸碰。
而這件事情絕不可掉以輕心,否則真出了什麽問題,那就後悔莫及了,現在的李世民也很是小心謹慎,但是他也不是優柔寡斷的人。
他相信秦懷玉的判斷,也願意相信秦懷玉的所作所為。
畢竟大唐能有現在這麽強盛,也和秦懷玉息息相關。
若不是秦懷玉鼎力相助,李世民也沒有把握能夠將高句麗輕易覆滅,以及將世家一網打盡,這些都是難題。
可是現在,李世民卻輕而易舉的將之解決了,恐怕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當初所有人都憂心忡忡,他們不願意李世民出兵,因為他們覺得高句麗實力強悍,沒有那麽容易對付。
若是貿然出兵,恐怕大唐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到時候如果損兵折將,就得不償失了。
可惜的是,李世民想法很堅決。
他沒有任何猶豫,他知道這個時候他必須要出兵,這不隻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整個大唐的尊嚴。
若是自己此刻優柔寡斷,瞻前顧後,那到時候損失的,將是整個大唐的威望。
到時候,其他國家會怎麽想,他們會覺得大唐好欺負,更會出兵侵擾大唐邊境。
唯有這樣一鼓作氣出兵,將高句麗覆滅,讓其他人知道大唐的恐怖之處,到時候,他們才會戰戰兢兢,畏懼不已。
他們不敢再侵犯大唐。
如此一來,才有利於整個大唐。
不過這些事情,也不是李世民現在需要考慮的,他會盡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凡事不能操之過急,哪怕已經確定了目標,他也需要循序漸進。
若是太過冒失的話,誰也不知道最後會發生了什麽,反正在秦懷玉的描述下,李世民已經能夠幻想到日後大唐的一部分場景。
首先便是那火車,能夠走遍大唐的每一個角落,到時候他也可以乘坐火車前往大唐邊境,甚至某些更偏僻的地方。
到時候,整個大唐將會連成一塊,統治也會更加的牢固。
想到這裏,李世民心中期待極了。
他真想要看一看,那般的大唐是何等盛況。
可惜這件事情也沒有那麽簡單,因為還需要他的努力才能實現。
這雖然隻是幻想,但未必沒有成真的一天,隻是到底有多久,就值得令人期待了。
……
和李世民預料的一樣,當他派出使者,前往揚州將馬周找迴來的時候,如今馬周確實已經成功製造了一批寶船。
因為圖紙上麵內容很詳細,該有的數據全都有,隻需要照貓畫虎即可。
這個時候馬周他不敢懈怠,他知道李世民是一個什麽樣的君王,既然李世民有此安排,必定有自己的想法。
而他身為臣子,最重要的就是將這件事情做好,完成自己份內的事情,剩下的就不需要他來管了。
乃至於,馬周也相信李世民,做此事並非無的放矢,既然他選擇這樣做,那肯定有他要這樣做的原因。
若是李世民是一個昏君,或者殘暴之君,此刻馬周未必會按照他的想法來辦事。
然而,現在馬周能夠感受到,如今的大唐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雖然有些變化在明麵上看不出來,可是他卻能感受到,整個大唐的精氣神已經完全不一樣了,這些源自於大唐的百姓,大唐的子民。
他們心中想法已經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如今他們視李世民如神明,雖然這並不是李世民的想法,但是這意味著,李世民因為他的舉措,給自己獲得了巨大的威望。
以李世民現在的威望,哪怕世家還存在,他們想要造反也是癡心妄想。
他們肯定會敗的無比淒慘,哪怕李世民沒有及時反應過來,到時候再出兵,一樣能夠將之鎮壓。
這些世家之人,他們會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以前的事情不必多提,因為世家已經覆滅。
他們已經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當初做出的事情,現在後悔莫及也無濟於事,世家承擔了相應的結果。
哪怕是崔家他們選擇了李世民,可李世民也不可能對他們熟視無睹,因為他們的存在,確實對李世民的威望和權勢造成的影響。
李世民並不是為了單純的權力,而是為了整個大唐的安穩,有這些世家的存在,大唐就難以穩定,誰也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麽事情。
在得到李世民的召見之後,馬周沒有耽擱時間,便是踏上了歸途。
他一路趕往長城,他甚至已經知道了李世民此刻在想什麽。
肯定是因為寶船的事情。
或許李世民已經準備進行下一步了,這也讓馬周有些期待,接下來陛下到底要怎麽做大唐又會走向什麽樣的道路?
著實是一件令人好奇的事情。
不過對於馬周而言,他此刻無比的相信李世民。
或許隻有李世民,才能讓大唐一步一步走向巔峰,這件事情沒有那麽容易,但他們也不會就此放棄,唯有所有人齊心協力,更進一步。
對於李世民而言,沒有什麽事情比大唐強盛更加重要。
所以,此刻李世民心中非常激動,他甚至也顧不上留在秦家莊,便是告辭而去。
這蒸汽機和火車,亦是不必急於一時,畢竟來日方長,他現在也還年輕,以後還有很長的時間,完全足以做好這些事。
若是在往常,李世民未必會如此自信,但現在卻不一樣了。
因為秦懷玉就是一名神醫。
有秦懷玉相助,哪怕李世民日後出了一些問題,也能被秦懷玉治愈,到時候就算不能長命百歲,他也有數十年時間,這點根本不必擔心。
在迴去的路上,長孫無忌看著李世民,有些遲疑的問道:
“陛下如今打算怎麽辦?”
聽著此言,李世民也是看了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二人一眼,隨即說道:
“今日秦懷玉所為之事,讓朕大開眼界,有了這火車之後,我大唐運輸南北,交通將行雲流水再無阻塞,這對我大唐而言無疑是一件好事。
隻要能夠將這件事情做成,日後大唐必定無比興盛,這樣的事情,你們覺得鎮有理由拒絕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朕一定會將這件事情做好,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朕也在所不惜了。”
既然李世民這樣說,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二人都能感受到李世民的決心。
身為大唐皇帝的李世民,既然他已經做下決定,這件事情就不會發生任何改變,隻要李世民的想法不變,一切都將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
同時,和李世民說的一樣,這火車確實給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二人莫大的震驚。
他們親眼目睹這一場景之後,心中也是驚駭萬分,如此神器,如今出現在大唐,如果這樣的機會不把握住,日後錯過了又將如何?
對於長孫無忌以及房玄齡二人來說,他們當然不是懷疑李世民的決心,也不是覺得這件事情就不好。
可問題是他們身為大唐的重臣,他們此刻擔心的是,如果李世民當真不惜一切代價要去做這件事,那最後需要付出的東西,是否太過難了。
哪怕以大唐如今的國力,想要一口氣將這件事情做好,恐怕也沒有那麽容易。
到時候,大唐的國力也將不堪重負,其實在此之前,大唐的財政收入也隻是勉強維持而已。
如果不是因為秦懷玉出現,讓李世民又多了不少賺錢的辦法,如今大唐也在為錢發愁。
可是就算現在大唐比以前更加有錢,想要將眾多鐵軌鋪設出去,也將是一個難題,這鐵軌鋪設不僅僅是成本,還要人力物力種種互相加持。
甚至於,這鐵軌的鋪設沒有看上去那麽簡單,必定還有眾多的限製以及要求,隻是現在李世民並不著急動手,所以也沒有詢問秦懷玉。
但這都是遲早的事情,隻要李世民有這個決心,他們就要麵對這個問題,這是不可改變的。
看到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二人的反應,李世民很快明白了他們心中想法,隻見李世民神色平靜,淡定自若的說道:
“你們不必擔心,朕心中自有打算,這件事情雖然很重要,但是朕不會拿整個大唐來做一場豪賭。
不過朕已經下定決心,自會竭盡全力想辦法,將這件事情實施下去。
因為隻有將這件事情做成功了,我大唐才有未來,否則就算我大唐能夠維持原樣,難道你們就甘心嗎?
朕反正是不甘心的,好不容易才看到大唐強盛的道路,未來如此廣闊,何必拘泥於現在。”
長孫無忌以及房玄齡恍然大悟,他們知道李世民是一個聰明人,如果李世民不是一個聰明人,又如何能夠帶領他們走到現在。
當初大唐起於微末,橫掃眾多勢力,甚至從太子李建成手下搶走皇位。
並且勵精圖治這些年,才有現在的大唐。
如今的大唐已經很強盛了,但是這依舊還不夠。未來的大唐,必定更加強大,這是毋庸置疑的,而這件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這並不是李世民一個人就能做到的事。
長孫無忌馬上拱手說道:
“陛下英明神武,乃大唐之幸也,這火車雖然如今隻是驚鴻一瞥,但效果已經顯露出來。
如果在我大唐的關鍵之地鋪設軌道,到時候無論是運輸糧草還是其他種種,都不需要漕運以及其他東西,必定能夠減輕百姓壓力。
甚至讓我大唐發展的更加迅速,到時候我大唐必將萬世昌盛。”
房玄齡表達了相同的意思。
對於火車這件事,他們沒有任何異議,他們都希望李世民能夠做下去。
隻是他們同樣希望李世民考慮清楚,不要真的頭鐵,什麽都不管不顧就要鋪設鐵軌,到時候如果支出太大,大唐都將入不敷出。
那其他的種種又將如何?
很快君臣便是確定了共同的想法,他們知道,大唐的未來很廣闊,他們要走的路還有很遠,而現在也不必急於一時。
他們可以穩健的向前,他們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到時候才能看見完美的大唐。
未來的事情,李世民現在也說不準。
但他很清楚的知道,不管未來如何,他現在都不能掉以輕心,如今的大唐或許看著很強大,但是誰也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麽。
或許強盛至此的大唐也將毀於一旦,就像是此前的楊廣一樣,若是他不做好防備,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那現在,李世民就需要抓緊時間了。
他已經看到了機會,隻要把握住這個機會,一切都會朝著他們想象的方向發展。
之前讓馬周前往揚州造船,此刻李世民便是派人前往揚州,將馬周找迴來。
這件事情應當有個結果了。
畢竟過去這麽久時間,以馬周的效率,怎麽說應該有一些進展了。
如果什麽效果都沒有取得,那李世民就不得不考慮一下,讓馬周先迴來,再派其他人去做。
現在李世民很看重這件事。
他當然不會因為某個人而改變想法,這關係到整個大唐的發展,此事至關重要,絕對不能懈怠。
若是這件事情出了什麽問題,李世民必定後悔莫及,他不願意大唐的發展受到限製,如今隻是剛開始而已。
大唐還要走很遠的道路,若是此刻就輕言放棄,那未免是太可笑了,李世民這樣的君王,他的心中從來沒有放棄二字。
無論身處何等絕境,他都會奮起一搏,而現在,其實大唐發展已經很強盛了,已經走上了正確的道路,他隻是想讓大唐更好。
之前秦懷玉給李世民世界地圖的時候,已經把李世民震驚了一波。
他完全沒想到,這個世界竟然如此廣闊,已經超過了李世民的想象。
在李世民的印象中,這世界似乎隻有大唐周邊的那一塊地方,可是現在秦懷玉告訴他,這個世界其實是一個球。
除了大唐所在的北半球,還有南半球,在大唐的西邊便存在著強大的敵人。
那是不可忽視的存在,如果大唐想要向外擴張,那就必須與之觸碰。
而這件事情絕不可掉以輕心,否則真出了什麽問題,那就後悔莫及了,現在的李世民也很是小心謹慎,但是他也不是優柔寡斷的人。
他相信秦懷玉的判斷,也願意相信秦懷玉的所作所為。
畢竟大唐能有現在這麽強盛,也和秦懷玉息息相關。
若不是秦懷玉鼎力相助,李世民也沒有把握能夠將高句麗輕易覆滅,以及將世家一網打盡,這些都是難題。
可是現在,李世民卻輕而易舉的將之解決了,恐怕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當初所有人都憂心忡忡,他們不願意李世民出兵,因為他們覺得高句麗實力強悍,沒有那麽容易對付。
若是貿然出兵,恐怕大唐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到時候如果損兵折將,就得不償失了。
可惜的是,李世民想法很堅決。
他沒有任何猶豫,他知道這個時候他必須要出兵,這不隻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整個大唐的尊嚴。
若是自己此刻優柔寡斷,瞻前顧後,那到時候損失的,將是整個大唐的威望。
到時候,其他國家會怎麽想,他們會覺得大唐好欺負,更會出兵侵擾大唐邊境。
唯有這樣一鼓作氣出兵,將高句麗覆滅,讓其他人知道大唐的恐怖之處,到時候,他們才會戰戰兢兢,畏懼不已。
他們不敢再侵犯大唐。
如此一來,才有利於整個大唐。
不過這些事情,也不是李世民現在需要考慮的,他會盡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凡事不能操之過急,哪怕已經確定了目標,他也需要循序漸進。
若是太過冒失的話,誰也不知道最後會發生了什麽,反正在秦懷玉的描述下,李世民已經能夠幻想到日後大唐的一部分場景。
首先便是那火車,能夠走遍大唐的每一個角落,到時候他也可以乘坐火車前往大唐邊境,甚至某些更偏僻的地方。
到時候,整個大唐將會連成一塊,統治也會更加的牢固。
想到這裏,李世民心中期待極了。
他真想要看一看,那般的大唐是何等盛況。
可惜這件事情也沒有那麽簡單,因為還需要他的努力才能實現。
這雖然隻是幻想,但未必沒有成真的一天,隻是到底有多久,就值得令人期待了。
……
和李世民預料的一樣,當他派出使者,前往揚州將馬周找迴來的時候,如今馬周確實已經成功製造了一批寶船。
因為圖紙上麵內容很詳細,該有的數據全都有,隻需要照貓畫虎即可。
這個時候馬周他不敢懈怠,他知道李世民是一個什麽樣的君王,既然李世民有此安排,必定有自己的想法。
而他身為臣子,最重要的就是將這件事情做好,完成自己份內的事情,剩下的就不需要他來管了。
乃至於,馬周也相信李世民,做此事並非無的放矢,既然他選擇這樣做,那肯定有他要這樣做的原因。
若是李世民是一個昏君,或者殘暴之君,此刻馬周未必會按照他的想法來辦事。
然而,現在馬周能夠感受到,如今的大唐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雖然有些變化在明麵上看不出來,可是他卻能感受到,整個大唐的精氣神已經完全不一樣了,這些源自於大唐的百姓,大唐的子民。
他們心中想法已經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如今他們視李世民如神明,雖然這並不是李世民的想法,但是這意味著,李世民因為他的舉措,給自己獲得了巨大的威望。
以李世民現在的威望,哪怕世家還存在,他們想要造反也是癡心妄想。
他們肯定會敗的無比淒慘,哪怕李世民沒有及時反應過來,到時候再出兵,一樣能夠將之鎮壓。
這些世家之人,他們會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以前的事情不必多提,因為世家已經覆滅。
他們已經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當初做出的事情,現在後悔莫及也無濟於事,世家承擔了相應的結果。
哪怕是崔家他們選擇了李世民,可李世民也不可能對他們熟視無睹,因為他們的存在,確實對李世民的威望和權勢造成的影響。
李世民並不是為了單純的權力,而是為了整個大唐的安穩,有這些世家的存在,大唐就難以穩定,誰也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麽事情。
在得到李世民的召見之後,馬周沒有耽擱時間,便是踏上了歸途。
他一路趕往長城,他甚至已經知道了李世民此刻在想什麽。
肯定是因為寶船的事情。
或許李世民已經準備進行下一步了,這也讓馬周有些期待,接下來陛下到底要怎麽做大唐又會走向什麽樣的道路?
著實是一件令人好奇的事情。
不過對於馬周而言,他此刻無比的相信李世民。
或許隻有李世民,才能讓大唐一步一步走向巔峰,這件事情沒有那麽容易,但他們也不會就此放棄,唯有所有人齊心協力,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