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又是崔朗的急報
大唐:開局係統讓我搶婚 作者:仗劍淩滄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如此之多的財物,李世民眼睛都直了。
他是頭一迴覺得弄錢容易。
雖說他執掌大唐,但大唐現在本身也在發展階段,根本拿不出多少錢。
偏偏眼下的情況,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而且這還不是結束呢!
此刻捐款的,隻是一些客人而已,當此間之事傳出去,自然還有人找上門來,一方麵是為了給李世民示好,另一方麵也是為了碑上留名。
總重,此事在意的可不少呢!
在逍遙軒內,捐款人和捐款數量皆登記在冊,來往眾多賓客吃飽喝足之後,陸陸續續離去,消息也是迅速擴散開來。
哪怕拍賣結束之後,整個逍遙軒的依舊人滿為患,外麵還擠著不少人,大家都是來看熱鬧的,畢竟此間如此盛況也是實屬罕見。
何曾見過這麽多人,在此捐贈財物,加起來起碼數十萬貫了。
至於秦懷玉,自然也是捐了錢的。
便是代表了整個秦家。
現在的秦家莊並不缺錢,這麽多產業,每年賺的錢不計其數。
如今遇上這等災禍,捐一些出來也沒什麽。
而且這個計劃,本來就是秦懷玉提出來的,若是他不以身作則,豈不是讓李世民覺得他過於虛偽。
並且這財富自由之後,秦懷玉已經不在乎這些身外之物了。
所以秦懷玉也捐了十萬貫,隻是現在並未登記在冊,但等到銘刻石碑之上,當然是少不了的。
當逍遙軒的消息迅速擴散出去,各家之人聽說之後,也是猛的反應過來。
他們不敢耽擱,馬上跑來逍遙軒,看到如此之多人捐贈後,他們自然也是參與其中,不管怎麽說,這是給麵子。
同時也是給自己機會,若是錯過了,那下次可就不再有了。
……
如此之事,並不局限於一個長安城。
而是各地之人皆有所聞,知曉此事之後,也是自發的捐錢捐物。
其中就包括了清河崔氏。
崔朗在長安城知曉此事後,也是沒有耽擱時間,立馬寫了一封書信,派人給家中送去。
雖然他不能進入逍遙軒,卻不影響他覺得此事非同小可。
此刻崔家之中。
崔家家主正在書房中。
先前知道長安城發生的事後,他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派人給李世民送去密信,表達了清河崔氏的投靠之意。
雖然有些事情尚未發生,情況似乎也沒有惡劣到那種程度,但是崔家家主已經明顯感覺到了事情不簡單。
若是耽擱了時機,日後結果如何那就難說了,崔家能夠傳承這麽多年,靠的自然就是小心謹慎。
若是真與其他各家想要反抗朝廷,那等最終的結局,可能是無法接受的。
在崔家家主看來。
犧牲一部分利益來換取家族的延續和傳承,遠遠比到時候麵對的絕境,整個家族分崩離析,甚至徹底毀於一旦,來的好得多。
雖然和李世民,崔家家主並沒有太多的接觸,但是自李世民登基以來的所作所為,已經充分表現了這位大唐皇帝的能力以及心性。
現在長安城的種種舉動,看著與李世民並沒有直接關係。
但是仔細想想,這一切都能串聯到一起,這也是崔家家主如此謹慎的原因,自從向李世民表態之後,現在崔家家主已經安心多了。
此刻李世民沒有拿捏崔家,那自然是因為還沒到動手的時候,如今李世民必定已經著手,想要整頓其他世家。
總之對於崔家家主而言,反正就是死道友不死貧道,如果其他各家如此不開眼,到時候吃虧的是他們,和自己的卻沒有什麽關係。
反正作為崔家家主,他需要考慮的,隻是整個崔家的利益。
其他世家則是次要的。
如果與其他世家聯合,會損害到崔家的利益,那這聯合又有什麽意思呢?
先前各家知道長安之事後,也是做出了反應,想要與崔家一起通過種種方式向朝廷施壓,來保證自身的特權。
對於這種事情崔家家主有明確表態反對,也沒有輕易答應,而是虛與委蛇。
其實在這種情況下,他巴不得這些世家能夠跳得歡快。
因為他們跳得越歡快,就表明崔家越突出,而崔家作出的選擇,也將獲得更好的迴報。
便在這時,有人腳步匆忙的跑了進來,崔家家主抬起頭,看著來人,皺起眉頭說道:
“發生什麽事了,為何這般著急?”
來人對著崔家家主行禮,說道:
“啟稟家主,剛才崔朗公子派人送迴一份急報。”
聽著此言,崔家家主頓時來了精神,他站起身來揮了揮手,來人馬上將急報交到崔家家主手中。
雖然之前崔朗在長安城的所作所為,讓崔家家族有些惱火。
但後麵他已經吩咐過了,讓崔朗注意長城發生的事情,若是再敢胡作非為,到時候可就沒有這麽簡單了。
是以如今崔朗在長城,是老實本分多了。
既然崔朗又派人送來急報,說明肯定是長安城又是出什麽事了,這可不能怠慢。
打開麵前的急報,崔家家主仔細看了一番,頓時麵露詫異之色,神色都有些怪異。
這還真是他沒有想到過的方式。
長安城中竟然搞什麽慈善拍賣會,那逍遙軒果真和李世民息息相關,否則怎麽可能以朝廷的名義做這種事。
還召集眾人募捐財物,隻是看著尋常,實際上卻沒有那麽簡單。
崔家家主目光變得淩厲,因為清河郡在河北,可是距離長安城頗為遙遠,可是這洪災之事,距離崔家反而近了許多。
如果現在朝廷主張捐贈救助災區,那如今崔家距離山東、河南等地,要比長安城近得多,是不是可以做些什麽呢?
想到這裏,崔家家主頓時麵露喜色,心中也有了決定。
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既是給朝廷表態的機會,同時也能獲得一定民心。
當然了,以現在的情況,崔家家主想的,自然不是收獲人心以對抗朝廷。
而是想著借這個機會,去宣揚朝廷之名,再多多少少帶上一點崔家,到時候百姓感恩戴德,崔家的處境自然有利些。
他是頭一迴覺得弄錢容易。
雖說他執掌大唐,但大唐現在本身也在發展階段,根本拿不出多少錢。
偏偏眼下的情況,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而且這還不是結束呢!
此刻捐款的,隻是一些客人而已,當此間之事傳出去,自然還有人找上門來,一方麵是為了給李世民示好,另一方麵也是為了碑上留名。
總重,此事在意的可不少呢!
在逍遙軒內,捐款人和捐款數量皆登記在冊,來往眾多賓客吃飽喝足之後,陸陸續續離去,消息也是迅速擴散開來。
哪怕拍賣結束之後,整個逍遙軒的依舊人滿為患,外麵還擠著不少人,大家都是來看熱鬧的,畢竟此間如此盛況也是實屬罕見。
何曾見過這麽多人,在此捐贈財物,加起來起碼數十萬貫了。
至於秦懷玉,自然也是捐了錢的。
便是代表了整個秦家。
現在的秦家莊並不缺錢,這麽多產業,每年賺的錢不計其數。
如今遇上這等災禍,捐一些出來也沒什麽。
而且這個計劃,本來就是秦懷玉提出來的,若是他不以身作則,豈不是讓李世民覺得他過於虛偽。
並且這財富自由之後,秦懷玉已經不在乎這些身外之物了。
所以秦懷玉也捐了十萬貫,隻是現在並未登記在冊,但等到銘刻石碑之上,當然是少不了的。
當逍遙軒的消息迅速擴散出去,各家之人聽說之後,也是猛的反應過來。
他們不敢耽擱,馬上跑來逍遙軒,看到如此之多人捐贈後,他們自然也是參與其中,不管怎麽說,這是給麵子。
同時也是給自己機會,若是錯過了,那下次可就不再有了。
……
如此之事,並不局限於一個長安城。
而是各地之人皆有所聞,知曉此事之後,也是自發的捐錢捐物。
其中就包括了清河崔氏。
崔朗在長安城知曉此事後,也是沒有耽擱時間,立馬寫了一封書信,派人給家中送去。
雖然他不能進入逍遙軒,卻不影響他覺得此事非同小可。
此刻崔家之中。
崔家家主正在書房中。
先前知道長安城發生的事後,他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派人給李世民送去密信,表達了清河崔氏的投靠之意。
雖然有些事情尚未發生,情況似乎也沒有惡劣到那種程度,但是崔家家主已經明顯感覺到了事情不簡單。
若是耽擱了時機,日後結果如何那就難說了,崔家能夠傳承這麽多年,靠的自然就是小心謹慎。
若是真與其他各家想要反抗朝廷,那等最終的結局,可能是無法接受的。
在崔家家主看來。
犧牲一部分利益來換取家族的延續和傳承,遠遠比到時候麵對的絕境,整個家族分崩離析,甚至徹底毀於一旦,來的好得多。
雖然和李世民,崔家家主並沒有太多的接觸,但是自李世民登基以來的所作所為,已經充分表現了這位大唐皇帝的能力以及心性。
現在長安城的種種舉動,看著與李世民並沒有直接關係。
但是仔細想想,這一切都能串聯到一起,這也是崔家家主如此謹慎的原因,自從向李世民表態之後,現在崔家家主已經安心多了。
此刻李世民沒有拿捏崔家,那自然是因為還沒到動手的時候,如今李世民必定已經著手,想要整頓其他世家。
總之對於崔家家主而言,反正就是死道友不死貧道,如果其他各家如此不開眼,到時候吃虧的是他們,和自己的卻沒有什麽關係。
反正作為崔家家主,他需要考慮的,隻是整個崔家的利益。
其他世家則是次要的。
如果與其他世家聯合,會損害到崔家的利益,那這聯合又有什麽意思呢?
先前各家知道長安之事後,也是做出了反應,想要與崔家一起通過種種方式向朝廷施壓,來保證自身的特權。
對於這種事情崔家家主有明確表態反對,也沒有輕易答應,而是虛與委蛇。
其實在這種情況下,他巴不得這些世家能夠跳得歡快。
因為他們跳得越歡快,就表明崔家越突出,而崔家作出的選擇,也將獲得更好的迴報。
便在這時,有人腳步匆忙的跑了進來,崔家家主抬起頭,看著來人,皺起眉頭說道:
“發生什麽事了,為何這般著急?”
來人對著崔家家主行禮,說道:
“啟稟家主,剛才崔朗公子派人送迴一份急報。”
聽著此言,崔家家主頓時來了精神,他站起身來揮了揮手,來人馬上將急報交到崔家家主手中。
雖然之前崔朗在長安城的所作所為,讓崔家家族有些惱火。
但後麵他已經吩咐過了,讓崔朗注意長城發生的事情,若是再敢胡作非為,到時候可就沒有這麽簡單了。
是以如今崔朗在長城,是老實本分多了。
既然崔朗又派人送來急報,說明肯定是長安城又是出什麽事了,這可不能怠慢。
打開麵前的急報,崔家家主仔細看了一番,頓時麵露詫異之色,神色都有些怪異。
這還真是他沒有想到過的方式。
長安城中竟然搞什麽慈善拍賣會,那逍遙軒果真和李世民息息相關,否則怎麽可能以朝廷的名義做這種事。
還召集眾人募捐財物,隻是看著尋常,實際上卻沒有那麽簡單。
崔家家主目光變得淩厲,因為清河郡在河北,可是距離長安城頗為遙遠,可是這洪災之事,距離崔家反而近了許多。
如果現在朝廷主張捐贈救助災區,那如今崔家距離山東、河南等地,要比長安城近得多,是不是可以做些什麽呢?
想到這裏,崔家家主頓時麵露喜色,心中也有了決定。
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既是給朝廷表態的機會,同時也能獲得一定民心。
當然了,以現在的情況,崔家家主想的,自然不是收獲人心以對抗朝廷。
而是想著借這個機會,去宣揚朝廷之名,再多多少少帶上一點崔家,到時候百姓感恩戴德,崔家的處境自然有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