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懷瑾撐著額角,一雙桃花眼肆意地在她臉上流連,同時惡趣味地想,若真納她為妾,似乎也不錯?
女人在他看來,首先是為傳承香火,延續血脈,其次是用來消遣的,多一位與少一位妾室,與他而言,並無什麽分別。
如果巽方和她真就是普通師兄妹,那他也許真的會信守承諾,在目的達到後會放了她,但若是……
唇角的弧度一點點放大,想象著她花容失色,鎮定全無的樣子,蕭懷瑾忽然有種報複的快感。
畢竟,奪人所好是他最喜歡做的事了。
萬府最近人人都像霜打的茄子,府邸上空仿佛籠罩著一層陰霾。
少了小師妹的院落總覺得清冷了許多。
庚明嘴上不說,心裏其實一直在反省那日自己的過失,無數次地懊悔那天沒有陪商慈一起去醫館。
師父說這事隻有巽方能解決,不再過問,加之近日裏腰痛頻發,他越發把「人老了就是不中用了」掛在嘴邊,透著幾許無可奈何。
巽方從王府談判迴來後,從未再跟他們說起小師妹的事,也未說王爺跟他提了什麽條件,每日按時上朝,按時歸家,好似已將這事置之腦後,但是從他這幾天大減的食欲來看,師兄其實比他們都要著急得多。
三人在桌前吃著飯,空氣都是凝固的,安靜得落針可聞。
這時忽然有人敲響了院門,巽方放下飯碗,上前開門,正是肅親王妃派來傳口信的下人。
巽方怔怔地聽完,猛地抓住那小廝的手臂:「你再說一遍是誰讓你來傳口信的?」
小廝笑迴:「小的是肅親王妃派來傳話的,我家主子說她是替在端王府上坐客的一位姑娘,來向她師兄求助的。」
巽方大喜,師妹竟托人傳來了口信!
巽方低著頭,認真揣度著小廝捎來的那句口信,儼然是取自洪範五行水法吉兇歌訣,原句是「長生之水名貪狼,此水朝入甚吉祥」,但師妹叫人帶來的口信裏多了方止二字,整個句子的含義也就不一樣了。
師父敲著碗喊他過來,他都未聽見,連小廝什麽時候告辭了都不知道,倚在門框邊隻顧著思索。
難道師妹想告訴她,她現在身處的方位是王府的貪狼方向?不,那樣的話,涵蓋的範圍太大了,多出來的方、止二字也無法解釋,況且,師妹困在王府,肯定被限製了人身自由,恐怕她現在都不知道自己身處在王府的東南西北哪個方向……
難道,隻是純粹的字麵意思?
方、止……
巽方暗念了幾遍,陡然靈光一閃,他之前為蕭懷瑾尋龍脈選陰宅,來過王府幾次,由於職業病,他每到別人的府邸裏,就會習慣性地觀察門戶朝向院落布局,而且他記憶力非常好,近乎過目不忘,他隱約記得經過王府後花園時,掃見過一個陰蔽的院落,上麵的匾額寫得就是「芳芷園」三字。
蕭懷瑾看到巽方帶著順天府的官兵,衝到自家王府裏時,臉色黑如鍋底。
巽方一點反應時間都沒有留給他,直接領著一隊官兵直奔芳芷園,蕭懷瑾跟身邊的下人打了眼色,下人即刻追了過去,蕭懷瑾對著麵前鞠躬哈腰的府尹,嗬斥道:「你長了幾顆狗膽,敢帶兵來搜王府?」
順天府尹腦袋上掛著豆大的汗粒,硬著頭皮解釋道:「巽監正說其妹被軟禁在王府,言之鑿鑿,連被困在哪處院落都說得上來,下官想王爺每日政事繁多,想必是沒管好手下人,下官這才帶人來探查,若是找到,皆大歡喜,王爺您交出幾個手下人,這事就算了解了,若沒找到……巽監正說他擔下所有罪責。」
蕭懷瑾聽到那句「連被困在哪處院落都說得上來」,臉色更加陰沉得要滴出水來,冷眼看著官兵繞過迴廊向後花園走去,雙唇抿成一條冰冷的直線。
巽方大步流星,絲毫沒有耽擱地奔走在最前麵,跟隨其後的官兵氣喘籲籲,隻能勉強跟上他的步伐。
推開芳芷園的院門,隻見商慈正坐在院子的廊架的陰影下乘涼,晃著腳丫子,磕著瓜子花生,旁邊站著個高壯的丫鬟似在盯梢,商慈在她的凍死人的目光下,一點沒不自在,吃得悠然自得。
瞧見來人,商慈眼睛漸漸睜大,迸出喜悅激動的亮光,把滿兜的果殼往桌麵上一灑,直接衝著那身影便撲了上去:「師兄!你終於來了!!!」
巽方被她撲了個猝不及防,但仍是穩穩地接住了,感受著懷中人的分量,展露出了這幾日來久違的笑顏:「怎麽沉了許多?」
商慈臉紅了紅,這幾天除了吃就是睡,能不胖嘛,然而左右不過胖個幾兩肉,他怎麽會感覺得出來?
「哪有胖許多!」商慈垂著頭不滿地嘀咕,這時候瞥見到他身後跑來了許多陌生的官兵,這才有些不好意思地鬆開摟著師兄脖子的手。
王府的下人自然沒來得及阻止這情景的發生,這也是巽方為什麽得知商慈被軟禁在王府,卻不敢貿然帶兵來搜的緣故,他們像沒頭蒼蠅一間間屋子搜人的時候,商慈早就被不知不覺地轉移了,隻有確定了她的藏身之處,殺他一個措手不及,才能成功救出商慈。
沒過多久,蕭懷瑾看見巽方牽著商慈並肩走來,商慈唿吸到了久違的新鮮空氣,連走路都連蹦帶跳,恨不得轉幾個圈才好。
蕭懷瑾的眼神更涼了,巽方連一個招唿都沒打,隻送了他一個「明天朝堂上見」的冷漠眼神,商慈更是沒注意到他,二人攜手,徑直踏出了王府大門。
留下了可憐兮兮的順天府尹同滿肚子火氣的蕭懷瑾打著交道。
第二日上朝之時,沉寂了幾日的巽方上疏奏章,先是參了蕭懷瑾一本,蓋了他一個「光天化日強搶民女」的罪狀,其次,他反對北伐,倒沒有再提天象異動,而是道出了一個不久之後西南方將大旱的預言。
巽方領著商慈從王府裏出來,當時多少順天府的官兵都看到了,蕭懷瑾想賴也賴不掉,隻能盡力洗白說是手下人幹的,自己並不知曉。
皇帝又不是傻子,心知肚明,於是削減了他半年的俸祿。
其實這處罰不痛不癢,王爺又不靠俸祿吃飯,重點是表明了皇上的態度,王爺犯法與庶民同罪。這事實在算不得什麽大事,一來商慈毫發未損,還長胖了幾兩肉,二來,蕭懷瑾到底是王爺,關乎著皇族的臉麵,皇上怎麽會因為一位民女的安危去真的重罰皇親呢。
再說北伐一事,皇上心裏是讚同北伐的,澇災過去已有段時日,農耕水利正在複蘇,天下形式一片大好,再加上他剛招到一位精通奇門遁甲的國師,若讓他帶兵上戰場,豈不將那群北疆韃子殺得屁滾尿流,天時地利人和,不在此時一展宏圖,更待何時?
這幾日,巽方忽然消停了,不再提星象之事,原本北伐的阻力也隻有欽天監,在質疑這「天時」一項,一幹翰林文人和國舅沈家都是站在欽天監身後,一旦欽天監閉嘴了,他們也就沒有了阻擋北伐的借口。
皇帝以為異象消失,心中還在偷著樂,誰知來了個更狠的,兩年之內,天下必會大旱!
身為皇帝,獨攬大權,什麽都可以不聽從,唯獨兩樣不得不從,一是民意,而是天意。皇帝實在忌憚巽方的大旱之說,若是貿然出兵北伐,糧草的供應便讓國庫空虛了一大半,若是再爆發大旱,內憂外患,那簡直是滅國之災啊,於是,不得不取消了北伐的計劃。
女人在他看來,首先是為傳承香火,延續血脈,其次是用來消遣的,多一位與少一位妾室,與他而言,並無什麽分別。
如果巽方和她真就是普通師兄妹,那他也許真的會信守承諾,在目的達到後會放了她,但若是……
唇角的弧度一點點放大,想象著她花容失色,鎮定全無的樣子,蕭懷瑾忽然有種報複的快感。
畢竟,奪人所好是他最喜歡做的事了。
萬府最近人人都像霜打的茄子,府邸上空仿佛籠罩著一層陰霾。
少了小師妹的院落總覺得清冷了許多。
庚明嘴上不說,心裏其實一直在反省那日自己的過失,無數次地懊悔那天沒有陪商慈一起去醫館。
師父說這事隻有巽方能解決,不再過問,加之近日裏腰痛頻發,他越發把「人老了就是不中用了」掛在嘴邊,透著幾許無可奈何。
巽方從王府談判迴來後,從未再跟他們說起小師妹的事,也未說王爺跟他提了什麽條件,每日按時上朝,按時歸家,好似已將這事置之腦後,但是從他這幾天大減的食欲來看,師兄其實比他們都要著急得多。
三人在桌前吃著飯,空氣都是凝固的,安靜得落針可聞。
這時忽然有人敲響了院門,巽方放下飯碗,上前開門,正是肅親王妃派來傳口信的下人。
巽方怔怔地聽完,猛地抓住那小廝的手臂:「你再說一遍是誰讓你來傳口信的?」
小廝笑迴:「小的是肅親王妃派來傳話的,我家主子說她是替在端王府上坐客的一位姑娘,來向她師兄求助的。」
巽方大喜,師妹竟托人傳來了口信!
巽方低著頭,認真揣度著小廝捎來的那句口信,儼然是取自洪範五行水法吉兇歌訣,原句是「長生之水名貪狼,此水朝入甚吉祥」,但師妹叫人帶來的口信裏多了方止二字,整個句子的含義也就不一樣了。
師父敲著碗喊他過來,他都未聽見,連小廝什麽時候告辭了都不知道,倚在門框邊隻顧著思索。
難道師妹想告訴她,她現在身處的方位是王府的貪狼方向?不,那樣的話,涵蓋的範圍太大了,多出來的方、止二字也無法解釋,況且,師妹困在王府,肯定被限製了人身自由,恐怕她現在都不知道自己身處在王府的東南西北哪個方向……
難道,隻是純粹的字麵意思?
方、止……
巽方暗念了幾遍,陡然靈光一閃,他之前為蕭懷瑾尋龍脈選陰宅,來過王府幾次,由於職業病,他每到別人的府邸裏,就會習慣性地觀察門戶朝向院落布局,而且他記憶力非常好,近乎過目不忘,他隱約記得經過王府後花園時,掃見過一個陰蔽的院落,上麵的匾額寫得就是「芳芷園」三字。
蕭懷瑾看到巽方帶著順天府的官兵,衝到自家王府裏時,臉色黑如鍋底。
巽方一點反應時間都沒有留給他,直接領著一隊官兵直奔芳芷園,蕭懷瑾跟身邊的下人打了眼色,下人即刻追了過去,蕭懷瑾對著麵前鞠躬哈腰的府尹,嗬斥道:「你長了幾顆狗膽,敢帶兵來搜王府?」
順天府尹腦袋上掛著豆大的汗粒,硬著頭皮解釋道:「巽監正說其妹被軟禁在王府,言之鑿鑿,連被困在哪處院落都說得上來,下官想王爺每日政事繁多,想必是沒管好手下人,下官這才帶人來探查,若是找到,皆大歡喜,王爺您交出幾個手下人,這事就算了解了,若沒找到……巽監正說他擔下所有罪責。」
蕭懷瑾聽到那句「連被困在哪處院落都說得上來」,臉色更加陰沉得要滴出水來,冷眼看著官兵繞過迴廊向後花園走去,雙唇抿成一條冰冷的直線。
巽方大步流星,絲毫沒有耽擱地奔走在最前麵,跟隨其後的官兵氣喘籲籲,隻能勉強跟上他的步伐。
推開芳芷園的院門,隻見商慈正坐在院子的廊架的陰影下乘涼,晃著腳丫子,磕著瓜子花生,旁邊站著個高壯的丫鬟似在盯梢,商慈在她的凍死人的目光下,一點沒不自在,吃得悠然自得。
瞧見來人,商慈眼睛漸漸睜大,迸出喜悅激動的亮光,把滿兜的果殼往桌麵上一灑,直接衝著那身影便撲了上去:「師兄!你終於來了!!!」
巽方被她撲了個猝不及防,但仍是穩穩地接住了,感受著懷中人的分量,展露出了這幾日來久違的笑顏:「怎麽沉了許多?」
商慈臉紅了紅,這幾天除了吃就是睡,能不胖嘛,然而左右不過胖個幾兩肉,他怎麽會感覺得出來?
「哪有胖許多!」商慈垂著頭不滿地嘀咕,這時候瞥見到他身後跑來了許多陌生的官兵,這才有些不好意思地鬆開摟著師兄脖子的手。
王府的下人自然沒來得及阻止這情景的發生,這也是巽方為什麽得知商慈被軟禁在王府,卻不敢貿然帶兵來搜的緣故,他們像沒頭蒼蠅一間間屋子搜人的時候,商慈早就被不知不覺地轉移了,隻有確定了她的藏身之處,殺他一個措手不及,才能成功救出商慈。
沒過多久,蕭懷瑾看見巽方牽著商慈並肩走來,商慈唿吸到了久違的新鮮空氣,連走路都連蹦帶跳,恨不得轉幾個圈才好。
蕭懷瑾的眼神更涼了,巽方連一個招唿都沒打,隻送了他一個「明天朝堂上見」的冷漠眼神,商慈更是沒注意到他,二人攜手,徑直踏出了王府大門。
留下了可憐兮兮的順天府尹同滿肚子火氣的蕭懷瑾打著交道。
第二日上朝之時,沉寂了幾日的巽方上疏奏章,先是參了蕭懷瑾一本,蓋了他一個「光天化日強搶民女」的罪狀,其次,他反對北伐,倒沒有再提天象異動,而是道出了一個不久之後西南方將大旱的預言。
巽方領著商慈從王府裏出來,當時多少順天府的官兵都看到了,蕭懷瑾想賴也賴不掉,隻能盡力洗白說是手下人幹的,自己並不知曉。
皇帝又不是傻子,心知肚明,於是削減了他半年的俸祿。
其實這處罰不痛不癢,王爺又不靠俸祿吃飯,重點是表明了皇上的態度,王爺犯法與庶民同罪。這事實在算不得什麽大事,一來商慈毫發未損,還長胖了幾兩肉,二來,蕭懷瑾到底是王爺,關乎著皇族的臉麵,皇上怎麽會因為一位民女的安危去真的重罰皇親呢。
再說北伐一事,皇上心裏是讚同北伐的,澇災過去已有段時日,農耕水利正在複蘇,天下形式一片大好,再加上他剛招到一位精通奇門遁甲的國師,若讓他帶兵上戰場,豈不將那群北疆韃子殺得屁滾尿流,天時地利人和,不在此時一展宏圖,更待何時?
這幾日,巽方忽然消停了,不再提星象之事,原本北伐的阻力也隻有欽天監,在質疑這「天時」一項,一幹翰林文人和國舅沈家都是站在欽天監身後,一旦欽天監閉嘴了,他們也就沒有了阻擋北伐的借口。
皇帝以為異象消失,心中還在偷著樂,誰知來了個更狠的,兩年之內,天下必會大旱!
身為皇帝,獨攬大權,什麽都可以不聽從,唯獨兩樣不得不從,一是民意,而是天意。皇帝實在忌憚巽方的大旱之說,若是貿然出兵北伐,糧草的供應便讓國庫空虛了一大半,若是再爆發大旱,內憂外患,那簡直是滅國之災啊,於是,不得不取消了北伐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