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從死亡邊緣走過的人,才能明白生命的可貴。隻有差點迷失自我的人,才會知道……隻要能做迴自己,那便是天地間最大的幸運。
如果一個人失去了自我,那天地雖大,於他又有何用?
佛曰:天上地下,惟我獨尊。
沒有了這個“我”,也就沒有了天,沒有了地。
仿佛有一道電光在風魂的腦海中閃過。
如果沒有“我”,就沒有對整個天地的認知,那從另一方麵來說,我所知道的天地,豈非全是出自我的本心?我就是這天,我就是這地……我就是這道!
一個蒼老而平和的聲音在他的記憶深處響了起來。
“幽冥之中,生乎空洞;空洞之中,生乎太無;虛無之裏,寂寞無表;無天無地,無陰無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若言有,不見其形;若言無,萬物從之以生。”
這是他當年離開大荒境時,木公對他所說的話。
當時風魂以為,那是木公勸他不要因為木公的離去而悲傷。
現在他知道自己錯了。
木公隻是在告訴他……什麽才是“道”!
真正的道!
天參玄玄,地參混黃,人參道德!
其實這天地間本沒有“道”,而數千年來人們所修的道德,根本就是身外道。天道玄玄,真正的天道,看似存在,其實根本就不存在。
若言有,不見其形;若言無,萬物從之以生。
他閉上眼睛,無思無想,無情無欲,隻將所有的記憶和念頭盡皆化作一個“我”字。
再連這個“我”,也慢慢地沉寂下去。
幽冥之中,生乎空洞;空洞之中,生乎太無;虛無之裏,寂寞無表;無天無地,無陰無陽……
風魂並不知道,在這些天裏,他其實一直是在往南走。
此時,他所在的位置乃是臨海。
當然,現在的他,對這並不關心,或者說,他對任何事都已不再關心。
他已陷入空寂虛無的境界裏。
也不知過了多久,有道疾風從他的頭頂刮過,風中有人放出聲音:“停下!”
空氣間生出漣漪,一頂轎子從漣漪中飛出。抬轎的是四個魁梧的壯漢,臉龐與皮膚盡是青筋。轎中走出一個人來,乃是一個老者。
老者足不點塵地飄到風魂身邊,訝異地看著他。
此時,風魂的整個身體都像是由青氣凝聚而成,虛虛實實,時隱時現。
有幾個人跟著轎子從空氣間飛出,其中一個女子朝老者恭敬地問道:“孟公為何停在這裏?”
孟公道:“此子有些古怪。”
那女子愕了一愕,看向地上滿身是泥的青年,忽地怒道:“是他!”
孟公道:“你認得他?”
那女子恨恨道:“就是他,逼我用劍割下自己的一隻耳朵。”
這個女子,便是曾與鬼迷宗阿智華王、胎藏境安忍、五台山鈷印大師一同圍攻風魂,最後卻被迫割下一耳的無量仙子曼荼羅。
“原來他就是那位木公傳人,”孟公負手道,“難怪、難怪。”
曼荼羅並不知道孟公在“難怪”什麽,隻是想著自己終於得到了報那斷耳之仇的機會,憤恨之下,抽出無量劍一劍便刺向風魂。
孟公也不阻止,隻是目光中露出淡淡嘲弄。
曼荼羅一劍刺在風魂身上,卻沒有刺出半點血來。她怔了一怔,又用劍連砍,然而風魂雖仍躺在那裏,她的劍卻像是劈在空氣中一般,唯一的成果,就是在風魂的身上挑起一縷縷青氣。
孟公緩緩道:“他已將自身與天地之氣融成一體,正是大道將成未成之時,以你的本事,就算再劈一萬劍也殺不死他。”
曼荼羅咬牙切齒地道:“難道就隻能放過他?”
孟公道:“那倒不是,所謂將成未成,說到底仍是未成,想要趁這個時候殺他,卻也簡單得很。”
孟公從袖中取出一柄銀刀,喝聲“定”。銀刀脫手而出,釘在風魂心口,風魂立時現出實體,不再像剛才那般青氣纏身,時隱時現。
“他的三魂七魄已被我用鎖魂刀釘住,”孟公淡淡道,“你要殺他,那便殺吧。”
曼荼羅大喜,也不再用刺,而是想一劍斬下風魂的頭顱。
就在這時,天空中卻傳來一聲清雅的聲音:“此人殺不得。”
一個女子從空中飄下,她頭插玉簪,上身是一件石榴紅窄袖對襟襦衣,腰下是繡有花鳥的綾羅百褶裙。她飄到曼荼羅麵前,也不見她做了什麽,便自有一道光華阻住曼荼羅的無量劍。
曼荼羅認出這個女子,不敢得罪她,忙收起無量劍,帶著身後幾人朝她拜禮。孟公雖然助曼荼羅鎖住風魂的三魂七魄,但風魂是生也好,是死也好,他卻顯然不是太放在心上,隻是掃了一眼從空中飄下的那個女子,道:“原來趙蕪女也請了你。”
那女子笑道:“這些日子,我本就在幫她。”
孟公皺眉:“你我七族各自成事,她若是真有本事打開魔風界,我等自然該奉她那一族為首,若是她沒有那本事,便是因此滅族,我等也隻能看著。你怎可壞了規矩,前去助她?”
“無妨,”那女子道,“這規矩她曉得,我亦曉得。我所助她的,不過是些小事罷了。畢竟她若真的能夠成功,對你我亦有好處。”
孟公沉吟片刻,略一點頭。
曼荼羅插口道:“請問昭儀,為何這人殺不得?”
“並非殺不得,隻是不該由你們來殺,”那女子道,“你們本就是因他而成事,若是再由你們來殺他,天命反噬,你們所做的事,亦將無疾而終。他現在魂魄已經受製,你何不先將他帶迴去,交由你家公主來處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曼荼羅聽她說得如此嚴重,不禁生出一陣冷汗,想到自己若真的為報斷耳之仇誤了公主大事,以公主的殘忍手段,自己的下場隻怕比衛承莊還要悲涼,於是趕緊讓人背上風魂,準備將他帶到公主那去。
孟公卻皺了皺眉,道:“此子大道將成,若要殺他,最好趁早,若是一不小心使得猛虎出柙,到那時,隻怕爾等後悔莫及。”
聽他這麽一說,曼荼羅不禁又有些遲疑,隻是想了一想,終究覺得還是把這人交給公主處置要更穩妥一些。她朝孟、袁二人拜道:“時間不早了,還請孟公和袁昭儀繼續上路,公主殿下已在南海等候二位。”
見曼荼羅沒有將自己的警告聽進去,孟公也就不再多話,隻是點了點頭,正要進入轎中,目光卻突然一冷,看向遠處的一塊巨石。
曼荼羅見孟公神情有異,連忙帶人飛過去查看,卻什麽也沒有發現,隻好又飛了迴來,一臉疑惑。
袁昭儀微笑道:“不用找了,剛才有人躲在那裏偷聽我們談話,現在已經逃了。”
曼荼羅臉色一變,道:“有孟公和袁昭儀在此,那人仍然能夠潛到一旁偷聽,究竟是什麽人,竟有這等本事?”
“那人的本事倒並不如何出奇,”孟公麵無表情地道,“但她逃走時,卻是化作一道黃光消失不見,連我也看不出她的去向,若我所料無誤,她應該是持有玉虛宮的中央戊己杏黃旗。”
袁昭儀道:“剛才躲在那裏偷聽的人,應當是紫虛元君魏存華魏夫人的女弟子黃靈微。她有杏黃旗護身,要想抓住她並非易事,我們還是先離開這裏再說。”
幾人不再多話,一同躍入虛無,刹那間消失不見。
等他們去得遠了,又有一道黃光閃過,一個扛著大旗的小丫頭跳了出來,擦了擦額上冷汗,喃喃道:“好險,好險!”
如果一個人失去了自我,那天地雖大,於他又有何用?
佛曰:天上地下,惟我獨尊。
沒有了這個“我”,也就沒有了天,沒有了地。
仿佛有一道電光在風魂的腦海中閃過。
如果沒有“我”,就沒有對整個天地的認知,那從另一方麵來說,我所知道的天地,豈非全是出自我的本心?我就是這天,我就是這地……我就是這道!
一個蒼老而平和的聲音在他的記憶深處響了起來。
“幽冥之中,生乎空洞;空洞之中,生乎太無;虛無之裏,寂寞無表;無天無地,無陰無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若言有,不見其形;若言無,萬物從之以生。”
這是他當年離開大荒境時,木公對他所說的話。
當時風魂以為,那是木公勸他不要因為木公的離去而悲傷。
現在他知道自己錯了。
木公隻是在告訴他……什麽才是“道”!
真正的道!
天參玄玄,地參混黃,人參道德!
其實這天地間本沒有“道”,而數千年來人們所修的道德,根本就是身外道。天道玄玄,真正的天道,看似存在,其實根本就不存在。
若言有,不見其形;若言無,萬物從之以生。
他閉上眼睛,無思無想,無情無欲,隻將所有的記憶和念頭盡皆化作一個“我”字。
再連這個“我”,也慢慢地沉寂下去。
幽冥之中,生乎空洞;空洞之中,生乎太無;虛無之裏,寂寞無表;無天無地,無陰無陽……
風魂並不知道,在這些天裏,他其實一直是在往南走。
此時,他所在的位置乃是臨海。
當然,現在的他,對這並不關心,或者說,他對任何事都已不再關心。
他已陷入空寂虛無的境界裏。
也不知過了多久,有道疾風從他的頭頂刮過,風中有人放出聲音:“停下!”
空氣間生出漣漪,一頂轎子從漣漪中飛出。抬轎的是四個魁梧的壯漢,臉龐與皮膚盡是青筋。轎中走出一個人來,乃是一個老者。
老者足不點塵地飄到風魂身邊,訝異地看著他。
此時,風魂的整個身體都像是由青氣凝聚而成,虛虛實實,時隱時現。
有幾個人跟著轎子從空氣間飛出,其中一個女子朝老者恭敬地問道:“孟公為何停在這裏?”
孟公道:“此子有些古怪。”
那女子愕了一愕,看向地上滿身是泥的青年,忽地怒道:“是他!”
孟公道:“你認得他?”
那女子恨恨道:“就是他,逼我用劍割下自己的一隻耳朵。”
這個女子,便是曾與鬼迷宗阿智華王、胎藏境安忍、五台山鈷印大師一同圍攻風魂,最後卻被迫割下一耳的無量仙子曼荼羅。
“原來他就是那位木公傳人,”孟公負手道,“難怪、難怪。”
曼荼羅並不知道孟公在“難怪”什麽,隻是想著自己終於得到了報那斷耳之仇的機會,憤恨之下,抽出無量劍一劍便刺向風魂。
孟公也不阻止,隻是目光中露出淡淡嘲弄。
曼荼羅一劍刺在風魂身上,卻沒有刺出半點血來。她怔了一怔,又用劍連砍,然而風魂雖仍躺在那裏,她的劍卻像是劈在空氣中一般,唯一的成果,就是在風魂的身上挑起一縷縷青氣。
孟公緩緩道:“他已將自身與天地之氣融成一體,正是大道將成未成之時,以你的本事,就算再劈一萬劍也殺不死他。”
曼荼羅咬牙切齒地道:“難道就隻能放過他?”
孟公道:“那倒不是,所謂將成未成,說到底仍是未成,想要趁這個時候殺他,卻也簡單得很。”
孟公從袖中取出一柄銀刀,喝聲“定”。銀刀脫手而出,釘在風魂心口,風魂立時現出實體,不再像剛才那般青氣纏身,時隱時現。
“他的三魂七魄已被我用鎖魂刀釘住,”孟公淡淡道,“你要殺他,那便殺吧。”
曼荼羅大喜,也不再用刺,而是想一劍斬下風魂的頭顱。
就在這時,天空中卻傳來一聲清雅的聲音:“此人殺不得。”
一個女子從空中飄下,她頭插玉簪,上身是一件石榴紅窄袖對襟襦衣,腰下是繡有花鳥的綾羅百褶裙。她飄到曼荼羅麵前,也不見她做了什麽,便自有一道光華阻住曼荼羅的無量劍。
曼荼羅認出這個女子,不敢得罪她,忙收起無量劍,帶著身後幾人朝她拜禮。孟公雖然助曼荼羅鎖住風魂的三魂七魄,但風魂是生也好,是死也好,他卻顯然不是太放在心上,隻是掃了一眼從空中飄下的那個女子,道:“原來趙蕪女也請了你。”
那女子笑道:“這些日子,我本就在幫她。”
孟公皺眉:“你我七族各自成事,她若是真有本事打開魔風界,我等自然該奉她那一族為首,若是她沒有那本事,便是因此滅族,我等也隻能看著。你怎可壞了規矩,前去助她?”
“無妨,”那女子道,“這規矩她曉得,我亦曉得。我所助她的,不過是些小事罷了。畢竟她若真的能夠成功,對你我亦有好處。”
孟公沉吟片刻,略一點頭。
曼荼羅插口道:“請問昭儀,為何這人殺不得?”
“並非殺不得,隻是不該由你們來殺,”那女子道,“你們本就是因他而成事,若是再由你們來殺他,天命反噬,你們所做的事,亦將無疾而終。他現在魂魄已經受製,你何不先將他帶迴去,交由你家公主來處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曼荼羅聽她說得如此嚴重,不禁生出一陣冷汗,想到自己若真的為報斷耳之仇誤了公主大事,以公主的殘忍手段,自己的下場隻怕比衛承莊還要悲涼,於是趕緊讓人背上風魂,準備將他帶到公主那去。
孟公卻皺了皺眉,道:“此子大道將成,若要殺他,最好趁早,若是一不小心使得猛虎出柙,到那時,隻怕爾等後悔莫及。”
聽他這麽一說,曼荼羅不禁又有些遲疑,隻是想了一想,終究覺得還是把這人交給公主處置要更穩妥一些。她朝孟、袁二人拜道:“時間不早了,還請孟公和袁昭儀繼續上路,公主殿下已在南海等候二位。”
見曼荼羅沒有將自己的警告聽進去,孟公也就不再多話,隻是點了點頭,正要進入轎中,目光卻突然一冷,看向遠處的一塊巨石。
曼荼羅見孟公神情有異,連忙帶人飛過去查看,卻什麽也沒有發現,隻好又飛了迴來,一臉疑惑。
袁昭儀微笑道:“不用找了,剛才有人躲在那裏偷聽我們談話,現在已經逃了。”
曼荼羅臉色一變,道:“有孟公和袁昭儀在此,那人仍然能夠潛到一旁偷聽,究竟是什麽人,竟有這等本事?”
“那人的本事倒並不如何出奇,”孟公麵無表情地道,“但她逃走時,卻是化作一道黃光消失不見,連我也看不出她的去向,若我所料無誤,她應該是持有玉虛宮的中央戊己杏黃旗。”
袁昭儀道:“剛才躲在那裏偷聽的人,應當是紫虛元君魏存華魏夫人的女弟子黃靈微。她有杏黃旗護身,要想抓住她並非易事,我們還是先離開這裏再說。”
幾人不再多話,一同躍入虛無,刹那間消失不見。
等他們去得遠了,又有一道黃光閃過,一個扛著大旗的小丫頭跳了出來,擦了擦額上冷汗,喃喃道:“好險,好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