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沒腦子的人才好控製!歃血為盟,鮮卑秦國聯合!
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 作者:堂燕歸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居延東北百裏。
一支三萬人左右的騎兵,正浩浩蕩蕩在草原上行進。
當先那鮮卑人,身著金甲,頭插鳥羽,身後侍衛高舉著一麵狼旗。
那人,正是鮮卑單於軻比能。
“梁道,那個曹彰,是個怎樣的人物?”
軻比能行進間,目光餘瞟了一眼身旁那位漢人妝束的謀士。
那謀士名為賈逵,原為秦國所屬並州人氏。
當年劉備平河北,奪並州之時,不少袁氏舊部,以及秦國舊吏,皆是逃往塞北,投奔了鮮卑人。
賈逵少孤家貧,出身寒微,原本不過是個郡中小吏。
袁熙降秦之後,賈逵作為並州官吏,跟著一並降了曹秦。
賈逵在一次進京麵聖,匯報軍情之時,得到了曹操的賞識,短時間內便被提拔重用,一度坐上了雁門太守的高位。
並州一役曹仁隕落,賈逵被隔絕了逃亡秦國之路,卻感念曹操的知遇之恩,不願降漢,便率部北上草原,投靠了軻比能。
軻比能亦有雄才大略,對賈逵的智計大為欣賞,引為了其謀主。
於是在賈逵的策劃下,軻比能在統一鮮卑的戰爭中,更加是順風順水。
軻比能對賈逵,自然是倍加信任,達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此番郭奕出使鮮卑,軻比能本來是在猶豫,要不要接納曹彰來降。
正是賈逵力主與秦國結盟,軻比能才下定決心,親率三萬鐵騎往居延來迎接曹彰入草原。
“任城王此人武藝絕倫,其悍勇可與當年的河北雙雄相提並論。”
“不過此人勇猛有餘,智謀卻略顯不足,非是雄主之姿。”
賈逵並未因是秦國舊臣,就對曹彰極力褒讚,評價相對客觀。
軻比能微微點頭,冷笑道:
“沒腦子最好,沒腦子的人才好掌控,才好為本單於所用。”
賈逵沉默不語。
軻比能目光轉向了他,別有意味問道:
“梁道,本單於知你乃秦國舊臣,曹操對你又有知遇之恩,不然你早已降了漢國。”
“那曹彰乃曹操之子,現下他即將來我草原,本單於想知道,你還會心向本單於嗎?”
賈逵心頭一震。
軻比能這是對他起了猜疑,怕他暗中投靠了曹彰,做出吃裏扒外之事。
賈逵當即深吸一口氣,正色道:
“秦國天子確實對臣有知遇之恩,但臣在歸路斷絕之下,並未降漢,已是報了其對臣的知遇。”
“而大單於卻收留了臣,給了臣一條活路,對臣還百倍信任,言聽計從,視為肱股心腹。”
“大單於以國士待臣,臣自當以國士報之!”
“莫說是曹彰來此,就算是那秦國天子親臨,臣對大單於的忠心,依舊不會有半分更改。”
軻比能目光如刃,靜靜的注視著賈逵。
從賈逵的眼神中,他沒有看到半分心虛。
這讓他確信,這位心腹謀主,所說每一個字,都是發自於肺腑,並沒有欺騙自己。
“好好好,梁道啊,有你這句話就夠了!”
軻比能滿意的點點頭,哈哈笑道:
“本單於能得你賈梁道這等王佐之士,何愁將來不能牧馬南下,取漢國而代之,開創我大鮮卑王朝!”
“哈哈哈——”
草原之上,響起了軻比能豪烈自負的大笑聲。
就在他大笑之時,前方地平線下,一麵麵東倒西歪的旗幟升起,一名名垂頭喪氣的士卒身影,漸漸映入眼簾。
“看樣子,應該是秦軍旗號,莫非是那任城王到了?”
賈逵眼眸一聚,指著前方說道。
軻比能精神一振,當即便令大軍停止前進,就地列陣等候,同時派郭奕帶著一隊人馬前去打探。
前方裏許之地。
一身黯然的曹彰,正帶著他不足四千殘兵,頂著草原的風沙默默前方。
“前方有大隊騎兵!”
不知是誰眼尖,突然叫了這麽一嗓子。
四千垂頭喪氣的秦卒,立時一片恐慌,皆是以為漢軍追到。
曹彰亦如驚弓之鳥,一時間方寸大亂。
“殿下莫慌,漢軍要追也是從身後追來,怎麽可能出現在前方,我料必是鮮卑軍團。”
郭嘉卻保持著冷靜,指著前方道。
曹彰定了定神,細細遠望,果然看那密密麻麻的鐵騎軍團,似乎與漢軍大為不同。
正猜測不安時,前方數騎人馬飛馳而近。
“是奕兒,是我家奕兒!”
郭嘉認出了自己兒子的聲音,激動的大叫道。
果然。
片刻後,一位年輕文士馳近,滾鞍下馬。
“臣拜見殿下,見過父親。”
果然是郭奕。
曹彰大喜,一躍下馬將郭奕扶起,詢問是怎麽迴事。
郭奕便稱是軻比能親自率軍前來接應。
聽得前方攔路的是鮮卑人,四周秦軍士卒,無不是長鬆一口氣。
曹彰也輕吐一口氣,眉宇間的眼神卻反倒複雜起來。
鮮卑軍團來接應,意味著他已成功脫離險境,終於是轉危為安,再不用擔心漢軍追兵。
畢竟前方有三萬鮮卑鐵騎,漢軍就算是追上來,也是前來送死。
苦澀的則是,自己如喪家之犬而來,很快就要屈辱的向那軻比能卑躬屈膝,體會寄人籬下的不堪。
“殿下放心,軻比能有雄主氣量,定然會對殿下以禮相待,絕不會讓殿下受委屈。”
郭奕看出了曹彰擔心,便是及時寬慰道。
郭嘉也微微點頭,安慰道:
“軻比能既能親自率軍來迎,可見其對殿下的重視,必如奕兒所說,會對殿下以禮相待。”
“殿下不必太過焦慮,我們速速去會一會這鮮卑大單於吧。”
曹彰臉色這才好轉許多,當下便率四千殘兵上前,與鮮卑軍團會合。
一刻鍾後,秦國的任城王,便與草原上的霸主會合。
如郭奕所說,軻比能果然對曹彰極為客氣,對曹操也是極盡的讚逸仰慕之詞。
軻比能還當場許諾,拔一萬兵馬歸曹彰全權統領,糧草一應軍資,曹彰要多少給多少。
軻比能的態度,令曹彰如釋重負,暗鬆了一口氣。
“早聞大單於雄才大略,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若大單於願意,本王願與大單於在此歃血為盟,我秦國與鮮卑就此結為盟友,共抗偽漢!”
曹彰趁熱打鐵,提出結盟之請。
軻比能哈哈大笑,欣然點頭,當場便在這草原之上,殺牛宰羊,舉行歃血為盟儀式。
三萬鮮卑軍團,以及四千秦兵,皆是圍成一團,觀起了儀式。
他們卻渾然沒有覺察,就在東南方向,一支騎兵軍團,已悄然升起在了地平線。
一支三萬人左右的騎兵,正浩浩蕩蕩在草原上行進。
當先那鮮卑人,身著金甲,頭插鳥羽,身後侍衛高舉著一麵狼旗。
那人,正是鮮卑單於軻比能。
“梁道,那個曹彰,是個怎樣的人物?”
軻比能行進間,目光餘瞟了一眼身旁那位漢人妝束的謀士。
那謀士名為賈逵,原為秦國所屬並州人氏。
當年劉備平河北,奪並州之時,不少袁氏舊部,以及秦國舊吏,皆是逃往塞北,投奔了鮮卑人。
賈逵少孤家貧,出身寒微,原本不過是個郡中小吏。
袁熙降秦之後,賈逵作為並州官吏,跟著一並降了曹秦。
賈逵在一次進京麵聖,匯報軍情之時,得到了曹操的賞識,短時間內便被提拔重用,一度坐上了雁門太守的高位。
並州一役曹仁隕落,賈逵被隔絕了逃亡秦國之路,卻感念曹操的知遇之恩,不願降漢,便率部北上草原,投靠了軻比能。
軻比能亦有雄才大略,對賈逵的智計大為欣賞,引為了其謀主。
於是在賈逵的策劃下,軻比能在統一鮮卑的戰爭中,更加是順風順水。
軻比能對賈逵,自然是倍加信任,達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此番郭奕出使鮮卑,軻比能本來是在猶豫,要不要接納曹彰來降。
正是賈逵力主與秦國結盟,軻比能才下定決心,親率三萬鐵騎往居延來迎接曹彰入草原。
“任城王此人武藝絕倫,其悍勇可與當年的河北雙雄相提並論。”
“不過此人勇猛有餘,智謀卻略顯不足,非是雄主之姿。”
賈逵並未因是秦國舊臣,就對曹彰極力褒讚,評價相對客觀。
軻比能微微點頭,冷笑道:
“沒腦子最好,沒腦子的人才好掌控,才好為本單於所用。”
賈逵沉默不語。
軻比能目光轉向了他,別有意味問道:
“梁道,本單於知你乃秦國舊臣,曹操對你又有知遇之恩,不然你早已降了漢國。”
“那曹彰乃曹操之子,現下他即將來我草原,本單於想知道,你還會心向本單於嗎?”
賈逵心頭一震。
軻比能這是對他起了猜疑,怕他暗中投靠了曹彰,做出吃裏扒外之事。
賈逵當即深吸一口氣,正色道:
“秦國天子確實對臣有知遇之恩,但臣在歸路斷絕之下,並未降漢,已是報了其對臣的知遇。”
“而大單於卻收留了臣,給了臣一條活路,對臣還百倍信任,言聽計從,視為肱股心腹。”
“大單於以國士待臣,臣自當以國士報之!”
“莫說是曹彰來此,就算是那秦國天子親臨,臣對大單於的忠心,依舊不會有半分更改。”
軻比能目光如刃,靜靜的注視著賈逵。
從賈逵的眼神中,他沒有看到半分心虛。
這讓他確信,這位心腹謀主,所說每一個字,都是發自於肺腑,並沒有欺騙自己。
“好好好,梁道啊,有你這句話就夠了!”
軻比能滿意的點點頭,哈哈笑道:
“本單於能得你賈梁道這等王佐之士,何愁將來不能牧馬南下,取漢國而代之,開創我大鮮卑王朝!”
“哈哈哈——”
草原之上,響起了軻比能豪烈自負的大笑聲。
就在他大笑之時,前方地平線下,一麵麵東倒西歪的旗幟升起,一名名垂頭喪氣的士卒身影,漸漸映入眼簾。
“看樣子,應該是秦軍旗號,莫非是那任城王到了?”
賈逵眼眸一聚,指著前方說道。
軻比能精神一振,當即便令大軍停止前進,就地列陣等候,同時派郭奕帶著一隊人馬前去打探。
前方裏許之地。
一身黯然的曹彰,正帶著他不足四千殘兵,頂著草原的風沙默默前方。
“前方有大隊騎兵!”
不知是誰眼尖,突然叫了這麽一嗓子。
四千垂頭喪氣的秦卒,立時一片恐慌,皆是以為漢軍追到。
曹彰亦如驚弓之鳥,一時間方寸大亂。
“殿下莫慌,漢軍要追也是從身後追來,怎麽可能出現在前方,我料必是鮮卑軍團。”
郭嘉卻保持著冷靜,指著前方道。
曹彰定了定神,細細遠望,果然看那密密麻麻的鐵騎軍團,似乎與漢軍大為不同。
正猜測不安時,前方數騎人馬飛馳而近。
“是奕兒,是我家奕兒!”
郭嘉認出了自己兒子的聲音,激動的大叫道。
果然。
片刻後,一位年輕文士馳近,滾鞍下馬。
“臣拜見殿下,見過父親。”
果然是郭奕。
曹彰大喜,一躍下馬將郭奕扶起,詢問是怎麽迴事。
郭奕便稱是軻比能親自率軍前來接應。
聽得前方攔路的是鮮卑人,四周秦軍士卒,無不是長鬆一口氣。
曹彰也輕吐一口氣,眉宇間的眼神卻反倒複雜起來。
鮮卑軍團來接應,意味著他已成功脫離險境,終於是轉危為安,再不用擔心漢軍追兵。
畢竟前方有三萬鮮卑鐵騎,漢軍就算是追上來,也是前來送死。
苦澀的則是,自己如喪家之犬而來,很快就要屈辱的向那軻比能卑躬屈膝,體會寄人籬下的不堪。
“殿下放心,軻比能有雄主氣量,定然會對殿下以禮相待,絕不會讓殿下受委屈。”
郭奕看出了曹彰擔心,便是及時寬慰道。
郭嘉也微微點頭,安慰道:
“軻比能既能親自率軍來迎,可見其對殿下的重視,必如奕兒所說,會對殿下以禮相待。”
“殿下不必太過焦慮,我們速速去會一會這鮮卑大單於吧。”
曹彰臉色這才好轉許多,當下便率四千殘兵上前,與鮮卑軍團會合。
一刻鍾後,秦國的任城王,便與草原上的霸主會合。
如郭奕所說,軻比能果然對曹彰極為客氣,對曹操也是極盡的讚逸仰慕之詞。
軻比能還當場許諾,拔一萬兵馬歸曹彰全權統領,糧草一應軍資,曹彰要多少給多少。
軻比能的態度,令曹彰如釋重負,暗鬆了一口氣。
“早聞大單於雄才大略,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若大單於願意,本王願與大單於在此歃血為盟,我秦國與鮮卑就此結為盟友,共抗偽漢!”
曹彰趁熱打鐵,提出結盟之請。
軻比能哈哈大笑,欣然點頭,當場便在這草原之上,殺牛宰羊,舉行歃血為盟儀式。
三萬鮮卑軍團,以及四千秦兵,皆是圍成一團,觀起了儀式。
他們卻渾然沒有覺察,就在東南方向,一支騎兵軍團,已悄然升起在了地平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