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後,長安城。


    二十萬大軍,陸陸續續進抵長安城東。


    此時,曹操已利用九萬兵馬,以長安為中心,構建了一道防線。


    其中六萬兵馬駐紮於長安城內,以阻擋漢軍對他這座秦國帝都的進攻。


    另外三萬兵馬則駐軍於長安城北,渭水南岸。


    這三萬軍團,一方麵是為與長安城形成犄角之勢,另一方麵則是為了守住渭水渡頭,確保長安水運糧道不斷。


    劉備進抵長安後,便針鋒相對,從渭水向南連營七裏,對長安及城北犄角大營,形成了威逼之勢。


    春末之際,兩軍於長安一線,形成了對峙之勢。


    漢營,皇帳內。


    一座長安沙盤已築好於大帳之內。


    劉備負手而立,聽取著法正對長安城防的講解,與眾臣商討著攻破長安之策。


    “看曹操這架式,應該是舍不得放棄長安,要賭上全軍死守不退。”


    “可惜,長安城地處平原,四麵無險可守,以他區區九萬兵馬,又豈是守得住的?”


    “臣以為,我們當利用我兵多優勢,分兵掃蕩渭水兩岸諸城,將長安變成一座孤立無援的孤城。”


    “同時我們還要分出騎兵,劫襲秦軍渭水糧道,以斷絕曹操來自於隴西及益州的糧草補給。”


    “偽秦兵少而我軍兵多,曹操縱然知曉我軍意圖,在這關中平原之上,定然也不敢,也無力分兵抵擋。”


    “以此戰略,不出三月,長安必破!”


    法正以竹棍指著沙盤,將自己破長安的方略,詳詳細細的道了出來。


    劉備微微點頭,眾臣也皆是表示讚同。


    畢竟長安已不同於潼關蒲阪關。


    潼關有山險,蒲阪關有黃河之險,秦軍隻要占據這兩地,就能將你大軍堵在東邊無計可施。


    哪怕你有百萬大軍,你也施展不開,無用武之地。


    長安不就同了。


    這是一座位於關中大平原上的城池,四周無險可守,一馬平川。


    漢軍完全可以主力在長安與秦軍主力對峙,卻分出數路精銳步騎,掃蕩長安南北諸城,肆意劫襲你渭水糧道。


    你曹操根本無力可擋。


    你分重兵去救,留守長安城的兵就得減少,長安就有可能守不住。


    若分兵少,非但救不了,還等於去送人頭。


    失去了地利的優勢後,秦國在國力上的差距,在此已是盡顯無疑。


    “孝直的方略朕以為可行!”


    劉備點頭首肯,目光轉向蕭方:


    “丞相,孝直的這道方略,你以為如何?”


    蕭方微微一笑,點頭道:


    “臣也以為,孝直的方略可行,陛下可即刻下旨實施。”


    “不過…”


    話鋒一轉,蕭方羽扇卻又一指長安城:


    “我們也可以雙管齊下,或許用不著耗上三五個月,長安城就能不攻自破。”


    不攻自破!


    這四個字聽的劉備精神為之一振,立時從蕭方的話中,聽出了某種深意。


    蕭方定然另有奇策。


    “怎麽個不攻自破,還請丞相明言?”


    劉備滿眼期許,迫不及待的問道。


    眾臣好奇的目光,亦是齊聚向了蕭方。


    “陛下不要忘了,我們兵臨長安城下,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勝利,更是政治上的勝利。”


    “此刻長安城必已是人心震恐,對偽秦,對曹操喪失信心,想要另謀出路者,當不計其數。”


    “倘若陛下能對這個人示恩籠絡,便能在長安城內,凝聚起一股相當可觀的反秦力量。”


    “這一股力量若是運用得當,未必不能裏應外合,助我們提前拿下長安!”


    蕭方羽扇一指長安沙盤,不緊不慢的將這一道計策道出。


    帳中一片沸騰,眾人神情驚喜,仿佛醍醐灌頂一般。


    “丞相此計,乃是一道攻心之計!”


    “自古用計,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丞相計策遠勝臣的方略啊!”


    法正向著蕭方一揖,是由衷的佩服。


    劉備哈哈一笑,大讚道:


    “好好好,朕就知道,景略你必定有奇策。”


    “那朕就雙管齊下,用孝直之計削長安之外,用丞相之計謀長安之內!”


    破長安的大計就此定下,接下來之事,就是選定可以籠絡招撫的人選。


    蕭方便將事先擬定好的名單拿了出來。


    這份名單上的人,多為關東人氏,有的是在曹操退往關中之時,就已在關中任職,也有的是不少當年追隨曹操退往關中的曹家舊部。


    這些人當中,除了荀氏這種大半族人皆追隨曹操西退關中之外,大部分隻是個人身在秦國,而家族則留在了大漢境內。


    他們的族人之中,不乏在大漢為官,甚至居於高位者也不在少數。


    且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並非曹操在東郡起家時的元從之臣,多數都是在曹操擴張的途中,半道加入了曹營。


    家族身在大漢,又非曹操死忠元功之臣,現下又麵臨著秦國勢危,傾覆在即這種大廈將傾的局麵。


    如此形勢之下,這類人自然是最容易被招撫,選擇棄曹投漢。


    這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劉曄。


    除了家族在關東,半道投奔曹操之外,此人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劉氏後裔。


    這樣一個身份,若處於秦強漢弱的大勢下,倒也不影響他在秦國的地位。


    不僅不影響,反而這個身份是加分項,能得到曹家更多的重用。


    一位漢室宗親,劉氏後裔,都願意為我曹家效忠,為我們盡心竭力出謀劃策,這不更顯示出我曹氏代劉的正統性嗎?


    事實上,原本曆史中的劉曄,在曹魏確實也是混的風聲水起,深得曹操父子的重用。


    但現在形勢不一樣了。


    漢強秦弱!


    這種形勢下,劉曄漢室宗親的身份就有些尷尬了,勢必會引起曹操的警惕防範,不可能再如曆史上那般信任。


    情報也證明,曹操自劉備稱帝之後,對劉曄的態度漸漸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表麵上依舊封以高官,實則軍國大事皆不令其參與,等於是將其逐出了秦國的決策層。


    劉曄這個在官渡一役中,為曹操進獻霹靂車,立下功勞的謀臣,對此能不心懷怨言嗎?


    劉曄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曹操的猜疑防範下為官,能不如芒在背嗎?


    這樣的人,當老劉這個同姓皇帝,招撫籠絡的親筆書信一到,能不為之心動嗎?


    劉備對蕭方獻上的這個名單,自然是盡皆認同,並在蕭方的建議下,親自修書一封,招撫劉曄這位同宗。


    至於名單上其他人,也盡皆派人潛入長安,予以招撫籠絡。


    “陛下,臣以為,還有一個至關重要之人,我們必須要將其招撫過來才是!”


    一直不作聲的馬謖,忽然間大聲進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堂燕歸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堂燕歸來並收藏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