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句話,卻把陳登和張飛給問住了。


    我們為啥斷定是秦軍入寇?


    那不是霍峻的軍報上寫的清清楚楚,說是秦軍入寇弘農,燒殺搶掠的嗎?


    二人彼此對視,眼神茫然。


    諸葛亮和龐統二人,卻是眼神一動,似乎在蕭方的提醒下,猛然警醒。


    “我再問你們,倘若換成你們是曹賊,得知我們有伐魏的跡象後,是會暗鬆一口氣,慶幸大王沒有討伐他偽秦呢,還是為了點蠅頭小利,入寇我邊郡挑釁我大楚,以引起大王的盛怒呢?”


    張飛啞然,撓著後腦殼臉色依舊茫然,還未能轉過彎來。


    陳登卻已從蕭方的話中,聽出了整件事的漏洞所在,也聽出了蕭方的言外暗示。


    “國相的意思,莫非入寇的秦軍,並非是秦軍,而是從河東郡渡河南下的魏軍偽裝?”


    陳登順著蕭方的引導有了如此猜測。


    不等蕭方表態,龐統便眼前豁然開朗,冷笑道:


    “不光那些入寇的秦軍乃是魏軍偽裝,我國中那些曹操與袁尚結盟,意欲襲我南陽洛陽的流言,定然也是魏國故意釋放。”


    “統大鬥猜測,國相是否是推測,袁尚這是害怕我大軍討伐,便使出這等卑劣手段,想要激起我們的憤怒,引導我國中輿論,改以轉伐偽秦?”


    諸葛亮微微點頭,跟著說道:


    “一旦我軍改變戰略,西伐偽秦,勢必會受阻於潼關之下,與偽秦僵持不下,打成了一出持久戰。”


    “那麽袁尚就有足夠時間,來穩定人心,坐穩他的王位。”


    “他還能利用河北,尤其是冀州的人口優勢,不出半年就能招募編練出七八萬新軍,彌補在河南一役十萬兵力的損失。”


    “那時我們伐秦不利,迴過頭來再想伐魏之時,偽魏已恢複元氣,有足夠的兵力來拒守黃河!”


    臥龍與鳳雛二人,將蕭方的言外深意點明。


    眾人這才恍悟。


    “原來是袁尚黃口小兒使的陰招,他娘的,這小子當真是夠陰險,俺險些就給他糊弄過去!”


    “國相啊,還得是你心如明鏡,看穿了那小子的鬼把戲,要不然咱們豈非被他牽著鼻子走?”


    省悟過來的張飛,又是大罵袁尚,又是向蕭方豎起了拇指。


    陳登亦是省悟,麵露幾分慚愧,自嘲道:


    “國相目光如炬,思慮周全,登愧不及也。”


    “未想魏國之中,竟有人能為袁尚獻上這等詭計,也不知是誰的手筆。”


    “這計策之詭詐陰毒,應該不象是沮授田豐的作派。”


    “至於審配,此人雖為袁尚第一寵臣,卻專而無謀,更不可能想出這條計策。”


    “莫非偽魏國中,另有厲害人物?”


    陳登曆數著魏國有名有姓的謀士,一時間卻想不出何人還有這個能耐。


    蕭方原本沒有往這方麵細想,經得陳登一提醒,卻忽然警覺起來。


    思緒飛轉,腦海中驀的閃過一個熟悉的名字。


    “難不成,是那個家夥耐不住寂寞,終於要跳出來攪風攪雨了嗎…”


    蕭方喃喃自語。


    恍然省悟的劉備,亦被勾起了好奇心,便問道:


    “景略,莫非你猜出了是何人為袁尚獻此陰詭之計?”


    蕭方旋即收起思緒,不以為然一笑。


    “臣也隻是猜測而已,現下還沒有確鑿情報,也不好妄做定論。”


    “不過無論是誰給袁尚獻計,哪怕他是孫武複生,也改變不了袁魏覆沒的大勢!”


    “而且,此人的獻計,說不定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反過來加速了偽魏覆沒!”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神色一震,驚奇的目光齊聚蕭方。


    前幾句話大家夥都明白,但蕭方最後這一句,卻令所有人都糊塗了。


    什麽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加速偽魏覆滅?


    莫說劉備,諸葛亮龐統等也是一頭霧水。


    “景略,你此言何意?”


    劉備當即催問,困惑的眼神中又摻雜著深深期許。


    蕭方閑庭信步,再次站在了沙盤前,羽扇輕輕一指:


    “大王要伐滅偽魏,用兵方向自然是渡河北上,大軍直指鄴城!”


    “鄴城攻破,則偽魏必人心瓦解,全麵崩潰。”


    “冀州也好,幽州也罷,河北四州不過是摧枯拉朽。”


    “所以滅魏的關鍵,就在於攻破鄴城。”


    “而欲攻破鄴城,就首先要突破黃河防線!”


    蕭方的羽扇,從鄴城移至了黃河所在。


    “從許昌北上,黃河南岸大抵有三處渡頭可渡,從西向東乃延津,白馬,以及濮陽。”


    “其中由白馬渡河,北上鄴城,距離最短,自然是我們渡河首選。”


    “而白馬正對的北岸,則為偽魏重鎮黎陽。”


    “此城,不光乃偽魏黃河防線的核心,更是河北門戶,鄴城屏障。”


    “那麽如何攻取黎陽,就成了踢開河北大門,攻取鄴城的關鍵所在!”


    劉備與眾臣微微點頭,目光皆是聚集在了那座黃河北岸重鎮上。


    “我們知道黎陽的重要性,袁尚自然也知道黎陽的重要性,必會在此屯集重兵。”


    “而根據現有情報,其兄袁譚也的確率近三萬餘精兵,駐紮於黎陽城。”


    “我軍若渡河進攻黎陽,袁譚必會向袁尚求救,袁尚為了大局,多半會暫時放下與袁譚的芥蒂,率主力由鄴城南下與袁譚會師,共阻我軍渡河。”


    “我軍雖有兵力優勢,但未必就能輕易殺過黃河,速破黎陽。”


    “若不能速破黎陽,這場滅魏之戰,便有可能打成一場持久戰,熬兵於黎陽城下。”


    “我們選擇先伐偽魏,就是不願熬兵於潼關之下,與曹賊打成僵持不下,給了袁尚恢複元氣的機會。”


    “現下若是鏖兵黎陽,那與鏖兵潼關,又有何分別?”


    聽得蕭方這番剖析,劉備連連點頭,深以為然。


    “我軍若與偽魏於黎陽僵持不下,便給了曹操趁機漁利的機會。”


    “按照我們事先的分析,曹操極有可能會趁我伐魏,揮師南下討滅劉璋,收取蜀中。”


    “曹操趁機全據益州,這也在我們能接受的範圍之內,怕就怕曹操已全據益州時,我們還未能滅魏。”


    “如此一來,就給了曹操迴師關中,插手河北之戰的機會。”


    “一旦如此,我們就有可能麵臨兩線開戰的局麵,伐魏戰略便有可能半途而廢!”


    “所以速破黎陽,打開通往鄴城的門戶,確實是至關重要。”


    諸葛亮亦是來到沙盤前,指著黎陽所在附合道。


    “景略和孔明言之有理,如何速破黎陽,確實是關乎伐魏能否功成……”


    劉備重重點頭,卻忽然想起什麽,猛的看向蕭方:


    “景略你適才說,可叫袁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莫非與速破黎陽有關?”


    諸葛亮也好,龐統也罷,皆是被提醒,目光再次聚向蕭方。


    蕭方眼中透出一絲詭色,一笑道:


    “欲速破黎陽,唯一的機會,就是打袁譚一個措手不及,令他來不及向袁尚求援!”


    “袁尚大軍來不及南下,我十幾萬大軍便能從容渡河,單憑袁譚三萬餘兵馬,又焉能守得住黎陽?”


    打袁譚個措手不及?


    讓袁尚來不及南下救黎陽?


    劉備與眾臣對視,眼神皆是驚奇。


    你要伐魏就要起傾國之兵,十幾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向黃河,袁譚就算是瞎子,光靠耳朵也能聽到河對岸千軍萬馬雲集的動靜。


    介時,袁譚覺察到他們要大舉來攻,怎麽可能不去向袁尚求救?


    眾人都糊塗了。


    “這就要說迴來袁尚這一道計策了。”


    “他大費周章,不就是想誘使我們伐秦嗎,那我們就將計就計,假意西進伐秦,才好堂而皇之集結兵馬。”


    “待到我大軍集結之後,我們就突然……”


    鋪墊完畢,蕭方也不再拐彎抹角,遂將自己的計策,不緊不慢的盡數攤開。


    劉備與眾人臉上的狐疑,漸漸變成了恍悟,再由恍惚,變成了驚喜。


    “刷!”


    劉備陡然間一躍而起,幾步衝到沙盤前,目光上下掃視,臉色越來越興奮。


    “砰!”


    拳頭狠狠一擊地圖,劉備大笑道:


    “妙計,景略此計,當真是天馬行空,絕妙之極!”


    “古往今來,也隻有你蕭景略,方能想出如此鬼謀奇策!”


    大殿之內,一片沸騰。


    “原來如此,原來這就是國相所說,讓袁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此計當真是鬼神難測的絕妙之計啊!”


    龐統嘖嘖慨歎,口中是讚不絕口,眼神滿是折服。


    陳登亦是恍然大悟,向著蕭方一揖:


    “景略國相用兵之奇,乃登生平所未見,無愧於謀聖之名也!”


    “國相此計一出,偽魏焉能不滅!”


    麵對眾人的折服讚歎,蕭方隻付之一笑,目光轉向了劉備。


    此時的劉備,臉上的顧慮與忌憚,已是煙銷雲散,唯餘絕對的自信。


    猛然迴身,劉備幾步迴往王座,轉身掃向眾臣,豪然笑道:


    “國相的將計就計之策,你們皆已知曉,不用孤再重複了吧。”


    “傳孤之命,一月之內,盡起我大楚傾國之兵,用景略之計,北伐滅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堂燕歸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堂燕歸來並收藏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