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官渡勝負已分!三足鼎立之勢初現!咱得抓緊時間搶地盤啊!
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 作者:堂燕歸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七萬劉軍步騎,先後追至了下相。
鑒於下相城乃北上下邳必經之地,袁軍既未棄城北逃,劉備遂下令大軍停止追擊,就地圍城。
半日之內,七萬大軍便四麵下寨,將下相城圍成了水泄不通。
黃昏時分,中軍帳內。
劉備召集了眾人,正準備商議破城之計。
陳到匆匆入帳,將一道剛剛從官渡發迴的急報,送至了劉備手中。
“曹操敗了!”
劉備展開帛書隻看一眼,便臉色微變,脫口而出。
眾人神色一震,目光齊刷刷望向了那道帛書。
“官渡之戰,終於是分出勝負了,叔至,念給大家聽吧。”
劉備一聲慨歎後,又將那帛書情報還給了陳到。
陳到忙是展開,大聲宣讀了出來。
八日前,曹操偷襲烏巢失利,損兵折將,敗退而歸。
次日,袁紹盡起大軍,猛攻官渡壁壘。
三日前,曹操在糧草耗盡,軍心將亂的情況下,被迫連夜放棄官渡壁壘,退往許昌。
袁紹十五萬大軍,順利突破官渡,通往許昌之路已是一馬平川!
官渡之戰,以袁紹完勝而落下帷幕。
大帳之內,安靜了片刻後,轉眼便是一片議論。
“景略,如你所料,曹操果然偷襲烏巢,想要破釜沉舟一戰!”
“可惜啊,他終究還是功虧一簣,沒能扭轉大局!”
劉備唏噓感慨,歎服的目光看向了蕭方。
眾人這才想起,當初壽春之時,蕭方曾經預測過,曹操走投無路之下,必會鋌而走險,偷襲烏巢袁軍糧營。
事實證明,蕭方確實是料事如神,曹操果然是按著蕭方的預估出牌。
眾人是一片歎服。
蕭方卻隻淡淡一笑,對於這個結果,似乎毫不意外。
許攸還在下邳城,曹操不敗才怪。
烏巢乃糧營重地,遠在官渡七十裏外,中間有多少哨卡布防,你曹操除非開了圖,不然憑什麽瞞過袁軍重重哨戒,摸到人家身後七十裏去燒糧?
曆史上,你曹老板也是靠著許攸這個帶路黨,獲取了袁軍布防機密,才能順利摸到烏巢。
現下官渡戰場走向沒變,但徐州形勢卻與曆史軌跡已截然不同,許攸被袁紹調至了下邳輔佐袁譚。
沒有許攸,伱曹操不敗才怪。
“官渡失陷,許昌已無險可守,曹操是岌岌可危,覆沒隻在旦昔呀。”
“主公,看來我們得做好獨自對抗袁紹的準備才是。”
龐統捋著短髯,眉頭漸皺,語氣凝重起來。
大帳中的氣氛,立時緊張起來。
“主公要一統天下,袁紹也要一統天下,對抗自然是勢所難免。”
“不過,士元說我們要獨自對抗袁紹,那倒未必。”
蕭方輕搖羽扇,神情卻淡然如常。
龐統一怔,抬頭望向了蕭方。
劉備也麵露奇色,忙問道:“景略,此話怎講?”
蕭方便叫許褚,將中原地圖拿來,鋪展在了帳中。
“曹操雖失了官渡,但主要是因為糧盡而退兵,其主力並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
“東線的曹仁軍團,提前也放棄徐州,基本完好無損的收縮至了汝潁一線。”
“這就意味著,曹操主力尚存,依舊有一戰之力。”
蕭方羽扇指著地圖,不緊不慢的分析道。
劉備若有所思,微微點頭道:
“曹操的主力,確實並未受重創,那依景略的意思是,曹操打算集結主力,繼續死守許都?”
蕭方卻搖了搖頭,羽扇向許昌以西一指:
“官渡失陷,兗豫各州必人心瓦解,各郡定會望風向袁紹獻表歸降,曹操在河南地的統治已是分崩離析。”
“而許昌又無險可守,曹操若死守許昌,最終的結果隻會是全軍覆沒,落得個身死名滅。”
“所以方以為,曹操會以部分兵馬堅守許昌,拖住袁紹,卻率主力挾持天子,北向洛陽,進而遷都長安!”
眾人神色一震,目光隨著蕭方羽扇一指,落在了地圖上“長安”二字上。
劉備的格局瞬間被打開,點頭道:
“難怪曹操提前就派鍾繇入關,經略關中,如今看來是為了中原失守後,退守關中做後備。”
“嗯,景略說的沒錯,曹操多半不會死守許都,定然會挾持天子遷往長安,以關中為基與袁紹再戰!”
眾將也認出了蕭方判斷,紛紛點頭稱是。
這時,張遼卻道:
“據遼所知,曹操雖派鍾繇經略關中,但其真正控製之地,也就是長安所在的京兆郡,以及馮翊郡部分。”
“其餘大部分皆是被西涼諸侯實質控製,如西涼諸將中最大的一支馬騰,便實際掌控著扶風郡。”
“再往西的北地,天水,安定等隴西涼州諸郡,或為馬騰等關中諸將遙控,或為其他小股西涼武將占據。”
“就憑這樣一個局麵,曹操想憑借關隴繼續與袁紹對抗,隻怕不易呀。”
當年張遼好歹跟著呂布也是混過關中,對關隴的形勢也算深知,當即道出了曹操麵臨的困境。
張遼一介武將,能有這樣的格局判斷,令蕭方不禁微微點頭,麵露幾分讚許。
“文遠所言不錯,曹操並未實質性掌控關隴,這確實是他的困境。”
“不過文遠不要忘了,袁紹與西涼人有滅族之仇,其對西涼人也向來深惡痛絕,這一點西涼諸將自然清楚。”
“這也是為何馬騰等西涼諸侯,在麵對曹操和袁紹同時的籠絡時,選擇了倒向曹操。”
“哪怕隻是明麵上的倒向曹操,這也表明了西涼人的態度,說明他們對袁紹的畏懼。”
聽到這裏,張遼若有所悟。
劉備則已聽明白了蕭方深意,遂點頭道:
“軍師的意思是,現下袁紹打贏了曹操,下一步極有可能揮師西進,奪取關中。”
“如此一來,西涼人就無法再置身事外,將直麵袁家的兵鋒。”
“以曹操的權謀,必會利用西涼人對袁紹的畏懼,進一步整合關隴各方勢力,為其所用,來繼續對抗袁紹。”
蕭方一笑,默認了老劉所說。
龐統也微微點頭,上前指著地圖道:
“曹操整合了關隴勢力,雖然實力仍弱,但關中卻有潼關黃河之險。”
“隻要曹操利用好這些天險,據守不戰,就有了自保的可能。”
“如此一來,這天下形勢,便將進入主公與曹操及袁紹,三足鼎立之局麵!”
三足鼎立。
這四個字,頭一次響起在老劉和眾將耳邊。
蕭方卻對這四個字,無比的熟悉,耳朵都要聽出了繭子。
當年有魏蜀吳,今日有劉曹袁,皆為三足鼎立,這劇情他熟啊。
不過當年的三足鼎立,與今日的三足鼎立,卻已有天壤之別。
當年曹魏一家獨大,占據著包括雍涼關隴在內的整個北方,擁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而蜀漢則隻獨據益州一隅,東吳占據半個荊州和半個揚州,加起來的實力都不及曹魏一家。
說是三足鼎力,其實是曹魏一足獨大,另外那兩足都是瘸腿。
現下的三足鼎力卻不同了。
曹操全師退往關中,若能整合了關中涼州為其所用,實力不容小視。
老劉則全據荊揚二州,現下戰線又推進至了徐州豫州一線,實力同樣雄厚。
袁紹雖紙麵實力最強,卻也沒有達到當年曹魏獨霸北方,無可撼動的地步。
這樣一個新三足鼎立的局麵下,天下鹿死誰手,還尚未可知!
“士元言之有理,這天下確實有三足鼎立之勢!”
劉備微微點頭,也認同了龐統所說,轉而望向蕭方:
“景略,那依你之見,現下曹操官渡已敗,我們該如何應對這新的局麵?”
眾人的目光,再次齊聚向了蕭方。
“三個字,搶地盤!”
蕭方豎起了三根手指,羽扇不緊不慢往地圖上再一指。
“曹操挾天子西遷關中,其在中原統治便將土崩瓦解,尤其是豫兗二州,將短暫的成為無主之地。”
“主公當領翼德將軍和陸伯言,迅速由壽春北進,奪取汝南,陳國等豫州南部諸郡。”
“南陽方麵,主公當令魏文長和徐元直統兵北上,奪取魯陽,昆陽等潁川南部諸城。”
“袁紹在聞知袁譚兵敗後,極有可能抽調部分兵力,向東擊我側翼,聲援袁譚。”
“這一路兵馬,多半會沿睢水順流東進,直撲下相,順道攻掠途經梁國,沛國等兗南諸郡。”
“方以為,主公當令黃漢升和士元分兵一萬,沿睢水西進收取沛國諸城,尤其是要搶先一步占據其治所相城!”
“奪取了此城,我們就能將袁紹的援軍,阻擋於徐州以西,令其無法威脅我側翼。”
“而主公當繼續率主力,先取下相,再破下邳,搶在袁紹攻占許都,大軍能全師東調之時,將徐州收複!”
蕭方心中仿佛早有謀略,為劉備獻上數道應對方略。
“看來軍師是深謀遠慮,早就胸有成算了。”
“好,就依軍師的方略行事!”
劉備點頭大讚,遂欣然采納了蕭方的獻計,傳下了號令。
接下來,就是如何速取下相,兵臨下邳了。
“這個袁譚,明顯是將陳宮和郝萌當作棄子,犧牲他們來據守下相,好拖住我們。”
“不過這陳宮智謀不弱,郝萌也是呂布麾下健將,城中尚有三千兵馬可用。”
“倘若他們決心死守,隻怕我們還得花些功夫方能破城。”
“景略,你以為呢?”
劉備的視線,重新迴到了眼前的下相城上。
蕭方卻一笑,眼神玩味道:
“主公,以方之見,這下相城,或許能不攻自破呢。”
不攻自破?
劉備一怔,未能領悟蕭方言下之意。
正待再問時,親衛入帳,稟道:
“啟稟主公,有人越城而來,自稱是郝萌心腹,想要求見主公!”
鑒於下相城乃北上下邳必經之地,袁軍既未棄城北逃,劉備遂下令大軍停止追擊,就地圍城。
半日之內,七萬大軍便四麵下寨,將下相城圍成了水泄不通。
黃昏時分,中軍帳內。
劉備召集了眾人,正準備商議破城之計。
陳到匆匆入帳,將一道剛剛從官渡發迴的急報,送至了劉備手中。
“曹操敗了!”
劉備展開帛書隻看一眼,便臉色微變,脫口而出。
眾人神色一震,目光齊刷刷望向了那道帛書。
“官渡之戰,終於是分出勝負了,叔至,念給大家聽吧。”
劉備一聲慨歎後,又將那帛書情報還給了陳到。
陳到忙是展開,大聲宣讀了出來。
八日前,曹操偷襲烏巢失利,損兵折將,敗退而歸。
次日,袁紹盡起大軍,猛攻官渡壁壘。
三日前,曹操在糧草耗盡,軍心將亂的情況下,被迫連夜放棄官渡壁壘,退往許昌。
袁紹十五萬大軍,順利突破官渡,通往許昌之路已是一馬平川!
官渡之戰,以袁紹完勝而落下帷幕。
大帳之內,安靜了片刻後,轉眼便是一片議論。
“景略,如你所料,曹操果然偷襲烏巢,想要破釜沉舟一戰!”
“可惜啊,他終究還是功虧一簣,沒能扭轉大局!”
劉備唏噓感慨,歎服的目光看向了蕭方。
眾人這才想起,當初壽春之時,蕭方曾經預測過,曹操走投無路之下,必會鋌而走險,偷襲烏巢袁軍糧營。
事實證明,蕭方確實是料事如神,曹操果然是按著蕭方的預估出牌。
眾人是一片歎服。
蕭方卻隻淡淡一笑,對於這個結果,似乎毫不意外。
許攸還在下邳城,曹操不敗才怪。
烏巢乃糧營重地,遠在官渡七十裏外,中間有多少哨卡布防,你曹操除非開了圖,不然憑什麽瞞過袁軍重重哨戒,摸到人家身後七十裏去燒糧?
曆史上,你曹老板也是靠著許攸這個帶路黨,獲取了袁軍布防機密,才能順利摸到烏巢。
現下官渡戰場走向沒變,但徐州形勢卻與曆史軌跡已截然不同,許攸被袁紹調至了下邳輔佐袁譚。
沒有許攸,伱曹操不敗才怪。
“官渡失陷,許昌已無險可守,曹操是岌岌可危,覆沒隻在旦昔呀。”
“主公,看來我們得做好獨自對抗袁紹的準備才是。”
龐統捋著短髯,眉頭漸皺,語氣凝重起來。
大帳中的氣氛,立時緊張起來。
“主公要一統天下,袁紹也要一統天下,對抗自然是勢所難免。”
“不過,士元說我們要獨自對抗袁紹,那倒未必。”
蕭方輕搖羽扇,神情卻淡然如常。
龐統一怔,抬頭望向了蕭方。
劉備也麵露奇色,忙問道:“景略,此話怎講?”
蕭方便叫許褚,將中原地圖拿來,鋪展在了帳中。
“曹操雖失了官渡,但主要是因為糧盡而退兵,其主力並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
“東線的曹仁軍團,提前也放棄徐州,基本完好無損的收縮至了汝潁一線。”
“這就意味著,曹操主力尚存,依舊有一戰之力。”
蕭方羽扇指著地圖,不緊不慢的分析道。
劉備若有所思,微微點頭道:
“曹操的主力,確實並未受重創,那依景略的意思是,曹操打算集結主力,繼續死守許都?”
蕭方卻搖了搖頭,羽扇向許昌以西一指:
“官渡失陷,兗豫各州必人心瓦解,各郡定會望風向袁紹獻表歸降,曹操在河南地的統治已是分崩離析。”
“而許昌又無險可守,曹操若死守許昌,最終的結果隻會是全軍覆沒,落得個身死名滅。”
“所以方以為,曹操會以部分兵馬堅守許昌,拖住袁紹,卻率主力挾持天子,北向洛陽,進而遷都長安!”
眾人神色一震,目光隨著蕭方羽扇一指,落在了地圖上“長安”二字上。
劉備的格局瞬間被打開,點頭道:
“難怪曹操提前就派鍾繇入關,經略關中,如今看來是為了中原失守後,退守關中做後備。”
“嗯,景略說的沒錯,曹操多半不會死守許都,定然會挾持天子遷往長安,以關中為基與袁紹再戰!”
眾將也認出了蕭方判斷,紛紛點頭稱是。
這時,張遼卻道:
“據遼所知,曹操雖派鍾繇經略關中,但其真正控製之地,也就是長安所在的京兆郡,以及馮翊郡部分。”
“其餘大部分皆是被西涼諸侯實質控製,如西涼諸將中最大的一支馬騰,便實際掌控著扶風郡。”
“再往西的北地,天水,安定等隴西涼州諸郡,或為馬騰等關中諸將遙控,或為其他小股西涼武將占據。”
“就憑這樣一個局麵,曹操想憑借關隴繼續與袁紹對抗,隻怕不易呀。”
當年張遼好歹跟著呂布也是混過關中,對關隴的形勢也算深知,當即道出了曹操麵臨的困境。
張遼一介武將,能有這樣的格局判斷,令蕭方不禁微微點頭,麵露幾分讚許。
“文遠所言不錯,曹操並未實質性掌控關隴,這確實是他的困境。”
“不過文遠不要忘了,袁紹與西涼人有滅族之仇,其對西涼人也向來深惡痛絕,這一點西涼諸將自然清楚。”
“這也是為何馬騰等西涼諸侯,在麵對曹操和袁紹同時的籠絡時,選擇了倒向曹操。”
“哪怕隻是明麵上的倒向曹操,這也表明了西涼人的態度,說明他們對袁紹的畏懼。”
聽到這裏,張遼若有所悟。
劉備則已聽明白了蕭方深意,遂點頭道:
“軍師的意思是,現下袁紹打贏了曹操,下一步極有可能揮師西進,奪取關中。”
“如此一來,西涼人就無法再置身事外,將直麵袁家的兵鋒。”
“以曹操的權謀,必會利用西涼人對袁紹的畏懼,進一步整合關隴各方勢力,為其所用,來繼續對抗袁紹。”
蕭方一笑,默認了老劉所說。
龐統也微微點頭,上前指著地圖道:
“曹操整合了關隴勢力,雖然實力仍弱,但關中卻有潼關黃河之險。”
“隻要曹操利用好這些天險,據守不戰,就有了自保的可能。”
“如此一來,這天下形勢,便將進入主公與曹操及袁紹,三足鼎立之局麵!”
三足鼎立。
這四個字,頭一次響起在老劉和眾將耳邊。
蕭方卻對這四個字,無比的熟悉,耳朵都要聽出了繭子。
當年有魏蜀吳,今日有劉曹袁,皆為三足鼎立,這劇情他熟啊。
不過當年的三足鼎立,與今日的三足鼎立,卻已有天壤之別。
當年曹魏一家獨大,占據著包括雍涼關隴在內的整個北方,擁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而蜀漢則隻獨據益州一隅,東吳占據半個荊州和半個揚州,加起來的實力都不及曹魏一家。
說是三足鼎力,其實是曹魏一足獨大,另外那兩足都是瘸腿。
現下的三足鼎力卻不同了。
曹操全師退往關中,若能整合了關中涼州為其所用,實力不容小視。
老劉則全據荊揚二州,現下戰線又推進至了徐州豫州一線,實力同樣雄厚。
袁紹雖紙麵實力最強,卻也沒有達到當年曹魏獨霸北方,無可撼動的地步。
這樣一個新三足鼎立的局麵下,天下鹿死誰手,還尚未可知!
“士元言之有理,這天下確實有三足鼎立之勢!”
劉備微微點頭,也認同了龐統所說,轉而望向蕭方:
“景略,那依你之見,現下曹操官渡已敗,我們該如何應對這新的局麵?”
眾人的目光,再次齊聚向了蕭方。
“三個字,搶地盤!”
蕭方豎起了三根手指,羽扇不緊不慢往地圖上再一指。
“曹操挾天子西遷關中,其在中原統治便將土崩瓦解,尤其是豫兗二州,將短暫的成為無主之地。”
“主公當領翼德將軍和陸伯言,迅速由壽春北進,奪取汝南,陳國等豫州南部諸郡。”
“南陽方麵,主公當令魏文長和徐元直統兵北上,奪取魯陽,昆陽等潁川南部諸城。”
“袁紹在聞知袁譚兵敗後,極有可能抽調部分兵力,向東擊我側翼,聲援袁譚。”
“這一路兵馬,多半會沿睢水順流東進,直撲下相,順道攻掠途經梁國,沛國等兗南諸郡。”
“方以為,主公當令黃漢升和士元分兵一萬,沿睢水西進收取沛國諸城,尤其是要搶先一步占據其治所相城!”
“奪取了此城,我們就能將袁紹的援軍,阻擋於徐州以西,令其無法威脅我側翼。”
“而主公當繼續率主力,先取下相,再破下邳,搶在袁紹攻占許都,大軍能全師東調之時,將徐州收複!”
蕭方心中仿佛早有謀略,為劉備獻上數道應對方略。
“看來軍師是深謀遠慮,早就胸有成算了。”
“好,就依軍師的方略行事!”
劉備點頭大讚,遂欣然采納了蕭方的獻計,傳下了號令。
接下來,就是如何速取下相,兵臨下邳了。
“這個袁譚,明顯是將陳宮和郝萌當作棄子,犧牲他們來據守下相,好拖住我們。”
“不過這陳宮智謀不弱,郝萌也是呂布麾下健將,城中尚有三千兵馬可用。”
“倘若他們決心死守,隻怕我們還得花些功夫方能破城。”
“景略,你以為呢?”
劉備的視線,重新迴到了眼前的下相城上。
蕭方卻一笑,眼神玩味道:
“主公,以方之見,這下相城,或許能不攻自破呢。”
不攻自破?
劉備一怔,未能領悟蕭方言下之意。
正待再問時,親衛入帳,稟道:
“啟稟主公,有人越城而來,自稱是郝萌心腹,想要求見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