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身形一震,整個人愣了住。


    他緩緩轉過身來,吃驚的目光看向半跪在地的周瑜,似乎不敢確信自己適才聽到的話。


    “伯符,我願為你死守虎林,拖住大耳賊!”


    周瑜知道孫策不信,便又加重語氣重複了一遍。


    孫策心頭一凜,終於確認自己耳朵沒聽錯。


    周瑜這是抱著必死決心,要為他死守虎林,不惜身陷在劉備十倍大軍的重圍之中!


    原本孫策正為由誰來守虎林而苦惱。


    周瑜這時候站出來主動請纓,等於是替他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他本應該感到高興,現下心中卻高興不起來,反倒隻有深深困惑。


    “公瑾,你應該知道,我最多隻能留四千兵馬守虎林。”


    “劉備可是有近五萬大軍,十幾倍的兵力優勢。”


    “袁術的大軍不知何時才能南下,這虎林城要守到什麽時候,我也無法保證。”


    “堅守虎林,可以說是九死一生。”


    “你當真願守此城?”


    孫策道出了心中困惑。


    他是不明白,周瑜為何要冒這麽大的險,主動請求擔此重任。


    “若非瑜幾次失算,鄂山我們就不會敗,柴桑就不會失守。”


    “伯符伱就不會被逼到走投無路,被迫向袁術低頭請降的地步。”


    “江東如今的困境,皆是我一手所致。”


    “伯符你雖不殺我,我卻知自己罪無可恕,我也知滿營將士,皆是恨我入骨!”


    周瑜一臉慚愧自責,曆數著自己的罪責。


    爾後深吸一口氣,拱手決然道:


    “若不能為伯符你將功補過,我周瑜還有何麵目苟活於世?”


    “堅守虎林,就是我戴罪立功的唯一機會。”


    “放眼江東諸將,再沒有人比我更適合堅守此城。”


    “伯符,就請你準我所請,給我一個活下去的理由吧!”


    說罷,周瑜一拜到底,額頭重重的叩在了地上。


    孫策終於聽明白了。


    周瑜這是要以死明誌!


    他要賭上性命,為自己死守虎林,拖住劉備大軍,直至袁術援軍南下。


    守住了,便能將功補過,重新贏得他的信任,贏得江東將士們的尊敬。


    守不住,就與虎林共存亡,賠上一條性命。


    “當此生死存亡之際,我唯一能依靠的,還是公瑾你呀。”


    孫策一聲苦澀慨歎,忙是俯身將周瑜扶了起來。


    此刻他的臉上已再無半點怨意,唯有深深的感動。


    這一聲慨歎,也代表著他接受了周瑜的請纓。


    事實上,到了這般地步,也隻有周瑜的將才,方能統帥幾千兵馬,守住這虎林城。


    而以周瑜跟他的交情,對劉備的仇恨,自然也絕不會獻城降劉。


    周瑜,確實是他唯一的選擇。


    孫策這番感慨,也令周瑜心中大為感動,一時竟是哽咽。


    孫策便扶著周瑜坐下,親自給周瑜斟了杯酒,商量起了堅守虎林事宜。


    “公瑾,你也知道,現下我是兵力捉襟見肘,我最多隻能再給你多添五百人馬…”


    “我要三千兵馬足矣!”


    周瑜打斷了孫策的話,眉宇間重新浮現出久違的自信。


    孫策倒吸一口涼氣,驚道:


    “公瑾,到了這般地步,可不是意氣用事之時。”


    “那劉備可是有近五萬大軍,你隻靠三千兵馬,如何守住虎林?”


    周瑜嘴角鉤誌一抹詭色,冷笑道:


    “那劉備不是自詡仁義麽,我就拿捏住他這軟肋,介時我…”


    周瑜不緊不慢,以諷刺的口氣,將自己的守城之策道了出來。


    孫策臉上的吃驚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欣喜若狂,到最後則是放聲大笑起來。


    “好好好,公瑾此計當真是妙極!”


    “那大耳賊不是貪慕所謂仁義虛名麽,公瑾這一計,正是讓他嚐嚐,什麽叫為虛名所困!”


    周瑜笑而不語。


    孫策大笑過後,一拍周瑜肩膀:


    “公瑾,看來你也不是賭命,而是早就胸有成竹。”


    “我早說過,你就是吾之子房,這話現在依舊算數!”


    “你就放心堅守虎林便是,一月之內,我必會同袁術大軍,前來擊破大耳賊!”


    說著,孫策高舉起了酒杯。


    二人便一飲而盡,相視大笑起來。


    此時此刻。


    周瑜恍惚間有種錯覺,仿佛又迴到了當初,為孫策言聽計從,被奉為謀主的美好時光。


    …


    壽春。


    張昭恭敬的立於殿前,巴巴的望著皇座之上,那位大腹便便的“天子”。


    此刻,袁術正眯著眼睛,翻看著孫策親筆所寫的請降書信。


    書信中是言辭懇切,各種懊悔自責,懇請袁術能寬宏大度,原諒他的“年少無知”,準他以江東三郡歸降。


    袁術眯成一道線的眼中,是掩飾不住的暗自竊喜,若非是強行壓製,恐怕早已欣喜若狂的大笑起來。


    但他卻沒笑出來,反倒將書信往案幾上一拍,臉色跟著一板。


    “孫策這忘恩負義的臭小子,朕把他當親兒子對待,他竟然吃裏扒外,關鍵時刻背叛於朕,實為可恨!”


    “現下他被那大耳賊逼得走投無路,才想起來認錯,想要歸降於朕,求朕發兵救他?”


    “張子布,你告訴朕,朕憑什麽寬恕他?”


    袁術是滿腹怨氣,衝著張昭質問道。


    張昭幹咳幾聲,當即口若懸河聲情並茂,將孫策的悔恨與自責一一道來。


    至於當初為何背叛袁術,自然是要推在年少輕狂,為曹操所誘騙,為身邊宵小所蠱惑上。


    “伯符將軍他時常說,他一直也將陛下視為父親。”


    “陛下既是視伯符將軍為親子,眼看自家孩子犯了錯,如今已翻然悔悟,身為慈父豈有不寬恕之理?”


    “伯符將軍說了,若是陛下肯原諒他,他定當親手斬下劉備首級,為先太子報仇雪恨,以報答陛下的寬恕之恩。”


    張昭一通“老子兒子”論後,不動聲色的提及了袁耀之死。


    所謂先太子,便是袁術稱帝後,對自己兒子袁耀的追封。


    張昭最後一句話,等於是在袁術傷口上撒了把鹽,霎時間勾起了他的喪子之痛。


    “大耳賊~~”


    袁術牙關陡然間咬緊,滿是橫肉的臉上,扭曲出了深深恨意。


    殿前眾臣,明顯從袁術的神情變化中,看出了袁術有意出兵的跡象。


    “溫侯!”


    陳宮向呂布,暗使了一個眼色。


    呂布眼珠轉了幾轉,驀然間會意陳宮眼神含義


    “父皇!”


    會意的呂布一躍而上,憤然一拱手:


    “兒願提兵南下,解江東之圍,並為父皇斬下劉備首級,以告慰先太子在天之靈!”


    此時的呂布,已認袁術為義父,自然能尊稱一聲父皇。


    呂布這麽一請戰,其餘紀靈等眾將,立時反應過了來。


    於是眾將紛紛起身,轟然請戰,皆是叫囂著要為袁耀報仇雪恨。


    看著這群情激憤的形勢,張昭暗鬆一口氣,嘴角微微上揚。


    袁術的複仇怒火,也在這一刻被點爆。


    “砰!”


    他拍案而起,當即就要納了孫策請降,宣布揮師南下。


    “陛下!”


    一位謀臣卻搶先一步起身,攔住了袁術。


    那起身之人,正是袁術心腹謀臣楊弘。


    “當年劉備殺害先太子,此等大仇,陛下自然是要報的。”


    “但孫策請降這件事,臣以為陛下還當慎重才是。”


    “當年陛下待孫策如子,他尚且敢背叛陛下,倘若此番陛下幫他擊破劉備,解了江東之危,誰敢保證他不會食言而肥呢?”


    楊弘眼神別有深意的提醒道。


    袁術驀的冷靜了下來,到嘴邊的話硬生生咽了迴去。


    楊弘的提醒令他警醒起來,畢竟孫策是有前科在身,既然能背叛自己第一次,為什麽就不會背叛自己第二次呢?


    眼見袁術猶豫起來,張昭頓時又緊張不已,忙又為孫策大表了一番忠心。


    “夠了,你不必再說了。”


    袁術卻打斷了張昭,冷冷道:


    “隻要孫策肯做三件事,朕就再信他一次,恕他前罪,納他歸降。”


    張昭大喜,忙問袁術是哪兩件事。


    “第一件事,朕知他無子,就讓他送他一個兄弟前來做質子。”


    “第二件事,朕要他親自來見朕,拜朕為義父!”


    “第三件事,朕知他寡母吳氏素來賢良淑德,朕有意納之為妃,你讓他速速將吳氏送來壽春!”


    聽得這第一件事,張昭勉強還能鎮定。


    聽到第二件事時,張昭眉頭已是皺起。


    當聽到袁術的第三件事之時,張昭則是駭然變色,霎時間驚到目瞪口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堂燕歸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堂燕歸來並收藏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