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你想死別拉我們!蕭軍師乃謀聖再世!周瑜跪地:我有罪,殺我吧!
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 作者:堂燕歸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西涼鐵騎,乃劉備麾下最精銳的騎兵。
竟從柴桑上遊而來,貼著長江南岸殺奔而至。
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陽新塞必已被劉備攻破!
意味著那蕭方,已看穿了他率主力偷離陽新塞,前來奪迴柴桑的計策!
意味著賈華和那兩千守軍,連同陽新塞,已然全軍覆沒。
所以。
劉備方有機會派騎兵,沿南岸急行而來,搶在他要攻破柴桑的關鍵時刻,從側翼對他發起致命一擊!
“為什麽?”
“這才不到一日功夫,那蕭方是如何看穿我陽新塞已空?”
“他是怎麽做到的,他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周瑜拳頭緊握,臉形已是扭曲出無盡的悲憤與驚愕。
而此刻,正在攻城的江東士卒,終於也覺察有騎兵來襲。
原本士氣高漲的他們,霎時間軍心跌落穀底。
潰散開始。
江東軍成片成片從城牆上退下,如驚弓之鳥般,向著渡頭方向望風而退。
就連周瑜所在的中軍,也為西涼鐵騎的恐懼打垮,無視周瑜的存在,轉頭四散而逃。
西涼騎兵還未殺到,江東軍便已土崩瓦解。
“都督!”
“陽新塞必已失陷,西涼鐵騎殺到,我們軍心已潰!”
“大勢已去,柴桑城是奪不迴來了,撤吧!”
陳武是滿臉絕望,悲涼焦急的衝著周瑜苦勸。
一句“大勢已去”,如刀鋒一般,狠狠的剜向了周瑜心頭。
他知道,自己再一次敗了。
他誌在必得的收複柴桑之計,再次被蕭方算破!
柴桑城是收複不成了,小喬也是搶不迴來了,手中僅存的八千士卒,隻怕也要折損殆盡。
一切的一切,包括孫策對他所剩無幾的信任,也將隨之灰飛湮滅。
“我不走!”
“我還有何顏麵去見伯符?”
“我要與大耳賊血戰到底,我要與柴桑城共存亡!”
周瑜在極度的悲憤刺激下,仿佛陷入癲狂狀態,拔劍在手歇廝底裏的咆哮大叫起來。
陳武看著方寸已亂的周瑜,卻眉頭一皺。
周瑜意氣用事,不肯撤離,這八千士卒豈非全都得折在這裏?
這八千兒郎,卻是孫策的將士,他豈能容許周瑜拉著這些將士,為其陪葬!
“都督,末將不能讓主公的士卒,全都折損在這裏。”
“對不住了!”
陳武一咬牙,遂向左右喝道:
“爾等還愣著做什麽,速速護送都督往渡頭登船撤退!”
左右士卒頓時會意,當即便將周瑜架起,強行往北麵渡頭撤去。
“放開我!”
“陳武,你想造反嗎?”
“放開我,我要與柴桑城共存亡!”
“放開我~~”
周瑜口中歇廝底裏的悲憤大叫。
隻是他嘴上大罵,身體卻很誠實,任由左右士卒們他強行架走。
北門城頭。
劉軍將士們卻是一臉茫然,都愣在了原地。
原本敵軍攻勢如潮,眼看著似乎要抵擋不住,柴桑城有陷落的危機。
轉眼間,攻勢洶洶的江東軍,卻突然間如潮而退,望風北潰。
血戰餘生的劉軍將士們,皆是一頭霧水。
直到,他們看到自家鐵騎,滾滾而來的身影之時,方才猛然省悟。
“我們的騎兵到了!”
“是張將軍的西涼鐵騎!”
“怪不得江東軍逃了,是我們的鐵騎到了啊!”
滿城的劉軍將士們,激動振奮,歡唿聲響成一片。
黃忠臉上又驚又喜,奇道:
“張文錦的騎兵,為何會突然出現在柴桑,我們奪取柴桑的消息,應該還沒送到主公手中才是啊。”
這時城樓中的諸葛亮,聽到外麵的歡唿聲,也衝出了城樓。
舉目遠望城外形勢,隻轉眼間便已恍然明悟。
“我們的消息是未送至主公手中,可周瑜率大軍撤離陽新塞,豈能瞞得過姐夫的眼睛?”
“他必是猜出我們已攻破柴桑,便請主公一舉攻下了陽新塞。”
“姐夫他多半也料定,周瑜鐵了心要奪迴柴桑,便叫張將軍率輕騎先於我水軍趕來,趁著周瑜攻城之際,殺他個一措手不及。”
諸葛亮指著上遊方向,神色篤定的推測道。
黃忠頓時省悟,不禁捋著白髯感慨道:
“蕭軍師神機妙算到如此地步,難怪現下軍中到處流傳,說蕭軍師乃謀聖再世。”
“這個周瑜縱然有通天的智計,又焉鬥得過蕭軍師啊。”
感慨過後,黃忠臉上戰意爆漲,一躍翻身上馬。
“全軍聽令,敵軍已潰,隨老夫殺出去,殺他個片甲不留!”
城門打開,吊橋放下。
原本死戰據守的兩千劉軍,卻轉守為攻,如出籠的虎狼一般,衝出了城門,向著潰逃的江東軍襲卷而去。
兩千步軍加一千騎兵,三千步騎殺得八千江東軍潰不成軍。
付出近半數死傷,留下無數具屍體後,周瑜和不足三千潰軍,終於是逃上了戰船。
不到四十餘艘戰船,將來不及上船的同袍拋棄於岸上,倉促駛入了長江之中。
三千殘存敗卒,個個心有餘悸,看著渡頭上的劉軍耀武揚威。
“放開我!”
“陳武,你想造反嗎?”
旗艦上的周瑜,終於掙脫開了左右士卒。
怒極之下,他竟是拔劍在手,滿臉憤怨的怒指向了陳武。
左右士卒,無不是大驚失色,無人敢輕舉妄動。
陳武則麵無所懼,迎視著周瑜劍鋒,悲憤道:
“末將若不強行將都督架上船,我軍就要全軍覆沒,連這三千兵馬也難逃一劫!”
“都督你是一心求死,可都督可曾想過,倘若伱為敵軍所俘,以階下囚的身份麵對劉備,又當如何?”
一句“階下囚”,聽得周瑜打了個寒戰,滿腔的憤怨霎時間碎了一地。
長劍脫手跌落在地。
“你說的沒錯,我周瑜絕不能做那大耳賊的階下囚,我豈能受那等奇恥大辱…”
周瑜喃喃自語,顫巍巍轉身過身來,看向了南岸方向。
看著漸漸遠去的柴桑城,聽著岸上劉軍的歡唿聲,聽著左右殘兵敗將的哀怨聲…
周瑜恍惚間隻覺自己的腦袋,如被無數雙手,四麵八方無情的撕扯。
那一雙雙手,是痛苦,絕望,羞愧,憤恨…
“伯符,我辜負了,我有何麵目與你相見啊——”
周瑜陡然間抱著頭顱,仰天發出痛苦羞愧的悲叫。
爾後兩眼一黑,身子直挺挺的倒在了甲板上,竟已昏死過去。
“都督!”
旗艦上,再次亂成一團。
…
虎林城,府堂內。
“據我斥侯迴報,太史慈聞知主公親自前來,已主動退兵二十裏,龜縮至了石台城。”
魯肅立於地圖前,邊是手指邊匯報著情報。
“太史慈這廝,果然是畏吾如虎……”
孫策嘴角揚起一抹傲色,爾後拂手喝道:
“傳令下去,即刻大軍開拔,兵分兩路南下。”
“一路向東奪取陵陽城,截斷太史慈退迴涇縣的退路。”
“另一路主力吾親自統帥,將太史慈這不識抬舉的東西,聚殲於石台城!”
“這一次,吾必將此賊趕盡殺絕!”
孫策傳下了號令,言語中毫不掩飾對太史慈的那份憎恨。
原本他對這個劉繇的部將,相當的欣賞,遲遲不以大軍討伐便罷,還幾次三番派人去招降。
誰曾想到,太史慈不識抬舉,不肯來降就算了,竟然還一轉頭投靠了劉備,逼得他不得不在麵對劉備大舉來攻時,被迫抽調柴桑之兵前來討伐。
“這不識抬舉之徒,吾必要親手斬下他的狗頭!”
孫策的拳頭,狠狠的砸在了地圖上。
左右諸將,無不憤慨,皆是躍躍欲戰。
“主公這分兵兩路之策,確實是一舉殲滅太史慈的上上之策。”
“劉備已大舉東進,我們確實不能在太史慈身上耗費太多時間,免得柴桑兵力不足,夜長夢多。”
魯肅恭維孫策時,不忘委婉的提醒孫策,要速戰速決盡快迴師柴桑。
孫策卻不以為然,手一擺:
“子敬你多慮了,柴桑城堅糧足,乃天下堅城。”
“以公瑾的智計和將才,隻是守住柴桑,絕不在話下,何況我還派了韓義公去幫他。”
“你不必顧慮柴桑,隻管好好出謀劃策,助吾早已鏟除太史慈這狗東西!”
魯肅默然,目光望向了地圖上“柴桑”所在,眼神中卻總有一絲隱憂。
卻不知為何,明明知道孫策言之有理,他心下卻始終有一種不安。
孫策卻不再多想,抄起佩劍,轉身便要出發。
就在這時,親衛匆匆奔入,半跪在地。
“啟稟主公,有數十艘我軍戰船,自柴桑而來,正在入我虎林水營!”
孫策驀然止步,心中一股不祥預感霎時間湧過。
數十艘戰船,突然從柴桑而來?
此時柴桑城,不正麵對四萬餘劉備大軍進攻麽,周瑜還怎派得出多餘士卒來虎林?
“莫非…”
孫策打了個寒戰,一個令他毛骨悚然的念頭閃過腦海。
“去水營!”
孫策一腳將那親衛踢開,風急火燎的便衝了出去。
魯肅等諸將,亦是各懷著不安,匆匆忙忙跟了過去。
一路趕往渡頭時,數十艘戰船已靠岸。
數以千計的士卒,正披紅掛彩,彼此攙扶著下得船來。
看著眼前情景,孫策唿吸不斷加重,背後冷汗已在刷刷直滾。
“公…公瑾?”
孫策聲音顫栗,脫口一聲驚唿。
隻見麵如死灰的周瑜,在陳武的攙扶下,艱難得下了戰船。
二人兩腿如灌了鉛一步,艱難的走到了孫策跟前。
“公瑾,你,你…”
孫策眼珠爆睜,臉色已為驚異與惶然所取代。
“撲嗵!”
周瑜帶著滿麵羞愧,跪倒在了孫策麵前,額頭重重的叩在了地上。
“伯符,我對不起你,你辜負了你對我的信任!”
“柴桑城,我給丟了!”
“你治我的死罪,殺了我吧!”
孫策身形陡然一震,腦子嗡的一聲轟響,霎時間一片空白。
竟從柴桑上遊而來,貼著長江南岸殺奔而至。
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陽新塞必已被劉備攻破!
意味著那蕭方,已看穿了他率主力偷離陽新塞,前來奪迴柴桑的計策!
意味著賈華和那兩千守軍,連同陽新塞,已然全軍覆沒。
所以。
劉備方有機會派騎兵,沿南岸急行而來,搶在他要攻破柴桑的關鍵時刻,從側翼對他發起致命一擊!
“為什麽?”
“這才不到一日功夫,那蕭方是如何看穿我陽新塞已空?”
“他是怎麽做到的,他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周瑜拳頭緊握,臉形已是扭曲出無盡的悲憤與驚愕。
而此刻,正在攻城的江東士卒,終於也覺察有騎兵來襲。
原本士氣高漲的他們,霎時間軍心跌落穀底。
潰散開始。
江東軍成片成片從城牆上退下,如驚弓之鳥般,向著渡頭方向望風而退。
就連周瑜所在的中軍,也為西涼鐵騎的恐懼打垮,無視周瑜的存在,轉頭四散而逃。
西涼騎兵還未殺到,江東軍便已土崩瓦解。
“都督!”
“陽新塞必已失陷,西涼鐵騎殺到,我們軍心已潰!”
“大勢已去,柴桑城是奪不迴來了,撤吧!”
陳武是滿臉絕望,悲涼焦急的衝著周瑜苦勸。
一句“大勢已去”,如刀鋒一般,狠狠的剜向了周瑜心頭。
他知道,自己再一次敗了。
他誌在必得的收複柴桑之計,再次被蕭方算破!
柴桑城是收複不成了,小喬也是搶不迴來了,手中僅存的八千士卒,隻怕也要折損殆盡。
一切的一切,包括孫策對他所剩無幾的信任,也將隨之灰飛湮滅。
“我不走!”
“我還有何顏麵去見伯符?”
“我要與大耳賊血戰到底,我要與柴桑城共存亡!”
周瑜在極度的悲憤刺激下,仿佛陷入癲狂狀態,拔劍在手歇廝底裏的咆哮大叫起來。
陳武看著方寸已亂的周瑜,卻眉頭一皺。
周瑜意氣用事,不肯撤離,這八千士卒豈非全都得折在這裏?
這八千兒郎,卻是孫策的將士,他豈能容許周瑜拉著這些將士,為其陪葬!
“都督,末將不能讓主公的士卒,全都折損在這裏。”
“對不住了!”
陳武一咬牙,遂向左右喝道:
“爾等還愣著做什麽,速速護送都督往渡頭登船撤退!”
左右士卒頓時會意,當即便將周瑜架起,強行往北麵渡頭撤去。
“放開我!”
“陳武,你想造反嗎?”
“放開我,我要與柴桑城共存亡!”
“放開我~~”
周瑜口中歇廝底裏的悲憤大叫。
隻是他嘴上大罵,身體卻很誠實,任由左右士卒們他強行架走。
北門城頭。
劉軍將士們卻是一臉茫然,都愣在了原地。
原本敵軍攻勢如潮,眼看著似乎要抵擋不住,柴桑城有陷落的危機。
轉眼間,攻勢洶洶的江東軍,卻突然間如潮而退,望風北潰。
血戰餘生的劉軍將士們,皆是一頭霧水。
直到,他們看到自家鐵騎,滾滾而來的身影之時,方才猛然省悟。
“我們的騎兵到了!”
“是張將軍的西涼鐵騎!”
“怪不得江東軍逃了,是我們的鐵騎到了啊!”
滿城的劉軍將士們,激動振奮,歡唿聲響成一片。
黃忠臉上又驚又喜,奇道:
“張文錦的騎兵,為何會突然出現在柴桑,我們奪取柴桑的消息,應該還沒送到主公手中才是啊。”
這時城樓中的諸葛亮,聽到外麵的歡唿聲,也衝出了城樓。
舉目遠望城外形勢,隻轉眼間便已恍然明悟。
“我們的消息是未送至主公手中,可周瑜率大軍撤離陽新塞,豈能瞞得過姐夫的眼睛?”
“他必是猜出我們已攻破柴桑,便請主公一舉攻下了陽新塞。”
“姐夫他多半也料定,周瑜鐵了心要奪迴柴桑,便叫張將軍率輕騎先於我水軍趕來,趁著周瑜攻城之際,殺他個一措手不及。”
諸葛亮指著上遊方向,神色篤定的推測道。
黃忠頓時省悟,不禁捋著白髯感慨道:
“蕭軍師神機妙算到如此地步,難怪現下軍中到處流傳,說蕭軍師乃謀聖再世。”
“這個周瑜縱然有通天的智計,又焉鬥得過蕭軍師啊。”
感慨過後,黃忠臉上戰意爆漲,一躍翻身上馬。
“全軍聽令,敵軍已潰,隨老夫殺出去,殺他個片甲不留!”
城門打開,吊橋放下。
原本死戰據守的兩千劉軍,卻轉守為攻,如出籠的虎狼一般,衝出了城門,向著潰逃的江東軍襲卷而去。
兩千步軍加一千騎兵,三千步騎殺得八千江東軍潰不成軍。
付出近半數死傷,留下無數具屍體後,周瑜和不足三千潰軍,終於是逃上了戰船。
不到四十餘艘戰船,將來不及上船的同袍拋棄於岸上,倉促駛入了長江之中。
三千殘存敗卒,個個心有餘悸,看著渡頭上的劉軍耀武揚威。
“放開我!”
“陳武,你想造反嗎?”
旗艦上的周瑜,終於掙脫開了左右士卒。
怒極之下,他竟是拔劍在手,滿臉憤怨的怒指向了陳武。
左右士卒,無不是大驚失色,無人敢輕舉妄動。
陳武則麵無所懼,迎視著周瑜劍鋒,悲憤道:
“末將若不強行將都督架上船,我軍就要全軍覆沒,連這三千兵馬也難逃一劫!”
“都督你是一心求死,可都督可曾想過,倘若伱為敵軍所俘,以階下囚的身份麵對劉備,又當如何?”
一句“階下囚”,聽得周瑜打了個寒戰,滿腔的憤怨霎時間碎了一地。
長劍脫手跌落在地。
“你說的沒錯,我周瑜絕不能做那大耳賊的階下囚,我豈能受那等奇恥大辱…”
周瑜喃喃自語,顫巍巍轉身過身來,看向了南岸方向。
看著漸漸遠去的柴桑城,聽著岸上劉軍的歡唿聲,聽著左右殘兵敗將的哀怨聲…
周瑜恍惚間隻覺自己的腦袋,如被無數雙手,四麵八方無情的撕扯。
那一雙雙手,是痛苦,絕望,羞愧,憤恨…
“伯符,我辜負了,我有何麵目與你相見啊——”
周瑜陡然間抱著頭顱,仰天發出痛苦羞愧的悲叫。
爾後兩眼一黑,身子直挺挺的倒在了甲板上,竟已昏死過去。
“都督!”
旗艦上,再次亂成一團。
…
虎林城,府堂內。
“據我斥侯迴報,太史慈聞知主公親自前來,已主動退兵二十裏,龜縮至了石台城。”
魯肅立於地圖前,邊是手指邊匯報著情報。
“太史慈這廝,果然是畏吾如虎……”
孫策嘴角揚起一抹傲色,爾後拂手喝道:
“傳令下去,即刻大軍開拔,兵分兩路南下。”
“一路向東奪取陵陽城,截斷太史慈退迴涇縣的退路。”
“另一路主力吾親自統帥,將太史慈這不識抬舉的東西,聚殲於石台城!”
“這一次,吾必將此賊趕盡殺絕!”
孫策傳下了號令,言語中毫不掩飾對太史慈的那份憎恨。
原本他對這個劉繇的部將,相當的欣賞,遲遲不以大軍討伐便罷,還幾次三番派人去招降。
誰曾想到,太史慈不識抬舉,不肯來降就算了,竟然還一轉頭投靠了劉備,逼得他不得不在麵對劉備大舉來攻時,被迫抽調柴桑之兵前來討伐。
“這不識抬舉之徒,吾必要親手斬下他的狗頭!”
孫策的拳頭,狠狠的砸在了地圖上。
左右諸將,無不憤慨,皆是躍躍欲戰。
“主公這分兵兩路之策,確實是一舉殲滅太史慈的上上之策。”
“劉備已大舉東進,我們確實不能在太史慈身上耗費太多時間,免得柴桑兵力不足,夜長夢多。”
魯肅恭維孫策時,不忘委婉的提醒孫策,要速戰速決盡快迴師柴桑。
孫策卻不以為然,手一擺:
“子敬你多慮了,柴桑城堅糧足,乃天下堅城。”
“以公瑾的智計和將才,隻是守住柴桑,絕不在話下,何況我還派了韓義公去幫他。”
“你不必顧慮柴桑,隻管好好出謀劃策,助吾早已鏟除太史慈這狗東西!”
魯肅默然,目光望向了地圖上“柴桑”所在,眼神中卻總有一絲隱憂。
卻不知為何,明明知道孫策言之有理,他心下卻始終有一種不安。
孫策卻不再多想,抄起佩劍,轉身便要出發。
就在這時,親衛匆匆奔入,半跪在地。
“啟稟主公,有數十艘我軍戰船,自柴桑而來,正在入我虎林水營!”
孫策驀然止步,心中一股不祥預感霎時間湧過。
數十艘戰船,突然從柴桑而來?
此時柴桑城,不正麵對四萬餘劉備大軍進攻麽,周瑜還怎派得出多餘士卒來虎林?
“莫非…”
孫策打了個寒戰,一個令他毛骨悚然的念頭閃過腦海。
“去水營!”
孫策一腳將那親衛踢開,風急火燎的便衝了出去。
魯肅等諸將,亦是各懷著不安,匆匆忙忙跟了過去。
一路趕往渡頭時,數十艘戰船已靠岸。
數以千計的士卒,正披紅掛彩,彼此攙扶著下得船來。
看著眼前情景,孫策唿吸不斷加重,背後冷汗已在刷刷直滾。
“公…公瑾?”
孫策聲音顫栗,脫口一聲驚唿。
隻見麵如死灰的周瑜,在陳武的攙扶下,艱難得下了戰船。
二人兩腿如灌了鉛一步,艱難的走到了孫策跟前。
“公瑾,你,你…”
孫策眼珠爆睜,臉色已為驚異與惶然所取代。
“撲嗵!”
周瑜帶著滿麵羞愧,跪倒在了孫策麵前,額頭重重的叩在了地上。
“伯符,我對不起你,你辜負了你對我的信任!”
“柴桑城,我給丟了!”
“你治我的死罪,殺了我吧!”
孫策身形陡然一震,腦子嗡的一聲轟響,霎時間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