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嶽川連頭都沒有抬,問道:
“什麽事?”
“有人在打壓楊氏集團的股價。”
“按照正常預案來就是了。”
上市公司遇到打壓股價,實在是太正常了,沒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
“公司用來維持股價的資金用完了,需要動用備用金,需要您的簽字……”
楊嶽川猛地抬頭:
“4000萬都用完了?”
“用完了……”
“這麽長時間,為什麽不早點匯報!”
楊嶽川認為,花光4000萬需要一定的時間,
董秘完全有時間向他匯報情況。
“對方發動進攻2分鍾,4000萬就花光了,我就來找您了……”
“什麽?”
楊嶽川不淡定了。
兩分鍾花光4000,這也太恐怖了。
“對方突然大量拋售集團的股票,而且是超低價,我們必須迴購,否則市場就會亂了,而且對方在拋售的同時,還在吸籌,我們必須行動,所以現在需要備用金……”
楊嶽川終於注意到董秘說的對方兩個字:
“你說的對方是誰?”
“我們暫時不知道,但是應該不是莊家或者投資機構,因為他們似乎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純粹的砸盤,而且他們的資金量非常龐大……”
莊家和投資公司想要在股票市場賺錢,
一般是暗中吸籌,並且借用手中的籌碼打壓股價,想要獲得更多廉價籌碼,。
但是現在對方根本就是瘋子一樣,不惜代價的打擊股價,
這明顯不正常。
“那現在集團股價是多少了?”
“我過來的時候,是8塊3毛1,不過已經過去了好幾分鍾,價格肯定在8塊以下,甚至有可能7塊……”
董秘很想說,如果你不浪費時間裝筆,現在也不至於。
楊嶽川臉色紅一陣白一陣的。
他聽出來董秘的意思了。
“我馬上給財務打電話,準許你使用備用金,務必把價格拉上來。”
“拉不迴來……”
董秘搖搖頭:
“備用金隻有5000萬,如果在8塊以上,還有可能挽迴,現在隻能穩定股價,這還要看對方的資金量,如果對方資金充足,我們支持不了太長時間!”
“有什麽其它辦法沒有?”
楊嶽川很想罵人,但是他忍住了。
“如果集團有充足資金,可以迴購集團股票,等待集團股價漲迴來,我們還能賺一筆……”
“那我們現在就不管股價,讓它跌,等他漲不行吧?”
“集團如果迴購,最起碼有些人會持觀望態度,如果任由它跌下去,集團的股票會成為廢紙!”
董秘對楊嶽川和董事會那些完全不懂經營的大老粗實在是無語了。
“需要多少資金?”
“最少一億五千萬……”
楊嶽川搖了搖頭:“即便是我從分公司調集資金,也不夠……”
魔都的超級賣場占用了不少資金,公司的流動資金並不多。
“不好了,不好了……”
楊嶽林的秘書衝了進來。
楊嶽林張嘴就要罵,不過想到剛才,因為耽誤時間,集團受到的損失,他生生的忍住了。
他的秘書已經拿起遙控器,打開了辦公室裏的電視。
“……據本台報道,楊氏集團在內地市場動作頻繁,大量資金的投入,導致楊氏集團的資金鏈斷裂,同時受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香島地產、臨售業低迷,楊氏集團連續多年利潤下降,據權威爆料,今年第二季度楊氏集團將出現虧損……”
電視裏說的什麽話,楊嶽川都沒有聽見,
他呆呆的看著電視左上方實時顯示的楊氏集團的股價,
6塊9毛7,
董秘來之前,股價還有8塊多,
可是現在竟然連7塊都不到了,而且價格還在下跌。
“……楊氏集團股價在短短十分鍾時間下跌百分之25以上,這到底是人為,還是集團確實已經窮途末路,我們將跟蹤報道……”
“……本台最新消息,楊氏集團的新項目因為資金不足,無法付工人工資,在工會人員的帶領下,兩百多人在楊氏集團總部所在的九龍大廈討要薪水,讓我們來看看現場的畫麵……”
電視畫麵裏,密密麻麻一群人堵大廈門口,
拉著橫幅,要求楊氏集團把拖欠的工錢補上。
“不好了,不好了……”
辦公室又衝進來一個人,神色慌張。
不過那個人看了一眼電視,又默默的出去了。
他不需要說什麽了。
楊嶽林沒功夫搭理那個闖進來的人是誰,他現在考慮的是,怎麽解決麻煩。
“車秘書,你去電視台和工會問一問,是誰在背後搗鬼……”
楊嶽林可以肯定一點,這是一次有預謀、有組織的針對楊氏集團的行動。
當務之急是要把背後的人給找出來。
“董秘,集團備用金你先用,我會再調集一部分資金,你的任務隻有一個,穩住股價,直到我調查清楚背後的主謀……”
“董事長,我不敢保證能穩住,我隻能說,盡最大努力保證集團股價不會跌的太狠……”
楊嶽川張嘴就準備罵,但是話到嘴邊,又咽了迴去。
他不懂金融,現在集團能用的人隻有麵前的董秘,
因為剛才的事,他能察覺董秘的態度出現了變化。
如果他在罵人,董秘消極怠工,損失的還是集團,
“你盡力就好,麻煩你了……”
不管楊嶽林心裏有什麽想法,都必須等楊氏集團的危機解除。
兩個人領著命令出去了。
楊嶽川跟財務打了電話,然後聯係分公司調集資金。
做完能做的一切,楊嶽川走到窗邊。
大廈樓下黑壓壓的一片,都是來討債的人。
還有一些媒體在現場直播。
打壓股價、媒體曝光、組織討債,
財力和人脈,缺一不可。
他想不到,楊氏集團什麽時候的罪過這麽有能量的人。
楊氏集團是他父親一手打拚出來,
那是時候,為了生存,得罪過不少人,
但是他們一直都秉承一個原則:不得罪比他們厲害的人,
說白了,就是欺軟怕硬。
做法不太好看,但是很實用。
楊氏集團成立這麽多年,沒有遇到什麽大麻煩。
但是這一次,來勢洶洶。
他實在是想不到,誰在搞楊家。
不過很快,答案就揭曉了……
……
n
“什麽事?”
“有人在打壓楊氏集團的股價。”
“按照正常預案來就是了。”
上市公司遇到打壓股價,實在是太正常了,沒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
“公司用來維持股價的資金用完了,需要動用備用金,需要您的簽字……”
楊嶽川猛地抬頭:
“4000萬都用完了?”
“用完了……”
“這麽長時間,為什麽不早點匯報!”
楊嶽川認為,花光4000萬需要一定的時間,
董秘完全有時間向他匯報情況。
“對方發動進攻2分鍾,4000萬就花光了,我就來找您了……”
“什麽?”
楊嶽川不淡定了。
兩分鍾花光4000,這也太恐怖了。
“對方突然大量拋售集團的股票,而且是超低價,我們必須迴購,否則市場就會亂了,而且對方在拋售的同時,還在吸籌,我們必須行動,所以現在需要備用金……”
楊嶽川終於注意到董秘說的對方兩個字:
“你說的對方是誰?”
“我們暫時不知道,但是應該不是莊家或者投資機構,因為他們似乎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純粹的砸盤,而且他們的資金量非常龐大……”
莊家和投資公司想要在股票市場賺錢,
一般是暗中吸籌,並且借用手中的籌碼打壓股價,想要獲得更多廉價籌碼,。
但是現在對方根本就是瘋子一樣,不惜代價的打擊股價,
這明顯不正常。
“那現在集團股價是多少了?”
“我過來的時候,是8塊3毛1,不過已經過去了好幾分鍾,價格肯定在8塊以下,甚至有可能7塊……”
董秘很想說,如果你不浪費時間裝筆,現在也不至於。
楊嶽川臉色紅一陣白一陣的。
他聽出來董秘的意思了。
“我馬上給財務打電話,準許你使用備用金,務必把價格拉上來。”
“拉不迴來……”
董秘搖搖頭:
“備用金隻有5000萬,如果在8塊以上,還有可能挽迴,現在隻能穩定股價,這還要看對方的資金量,如果對方資金充足,我們支持不了太長時間!”
“有什麽其它辦法沒有?”
楊嶽川很想罵人,但是他忍住了。
“如果集團有充足資金,可以迴購集團股票,等待集團股價漲迴來,我們還能賺一筆……”
“那我們現在就不管股價,讓它跌,等他漲不行吧?”
“集團如果迴購,最起碼有些人會持觀望態度,如果任由它跌下去,集團的股票會成為廢紙!”
董秘對楊嶽川和董事會那些完全不懂經營的大老粗實在是無語了。
“需要多少資金?”
“最少一億五千萬……”
楊嶽川搖了搖頭:“即便是我從分公司調集資金,也不夠……”
魔都的超級賣場占用了不少資金,公司的流動資金並不多。
“不好了,不好了……”
楊嶽林的秘書衝了進來。
楊嶽林張嘴就要罵,不過想到剛才,因為耽誤時間,集團受到的損失,他生生的忍住了。
他的秘書已經拿起遙控器,打開了辦公室裏的電視。
“……據本台報道,楊氏集團在內地市場動作頻繁,大量資金的投入,導致楊氏集團的資金鏈斷裂,同時受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香島地產、臨售業低迷,楊氏集團連續多年利潤下降,據權威爆料,今年第二季度楊氏集團將出現虧損……”
電視裏說的什麽話,楊嶽川都沒有聽見,
他呆呆的看著電視左上方實時顯示的楊氏集團的股價,
6塊9毛7,
董秘來之前,股價還有8塊多,
可是現在竟然連7塊都不到了,而且價格還在下跌。
“……楊氏集團股價在短短十分鍾時間下跌百分之25以上,這到底是人為,還是集團確實已經窮途末路,我們將跟蹤報道……”
“……本台最新消息,楊氏集團的新項目因為資金不足,無法付工人工資,在工會人員的帶領下,兩百多人在楊氏集團總部所在的九龍大廈討要薪水,讓我們來看看現場的畫麵……”
電視畫麵裏,密密麻麻一群人堵大廈門口,
拉著橫幅,要求楊氏集團把拖欠的工錢補上。
“不好了,不好了……”
辦公室又衝進來一個人,神色慌張。
不過那個人看了一眼電視,又默默的出去了。
他不需要說什麽了。
楊嶽林沒功夫搭理那個闖進來的人是誰,他現在考慮的是,怎麽解決麻煩。
“車秘書,你去電視台和工會問一問,是誰在背後搗鬼……”
楊嶽林可以肯定一點,這是一次有預謀、有組織的針對楊氏集團的行動。
當務之急是要把背後的人給找出來。
“董秘,集團備用金你先用,我會再調集一部分資金,你的任務隻有一個,穩住股價,直到我調查清楚背後的主謀……”
“董事長,我不敢保證能穩住,我隻能說,盡最大努力保證集團股價不會跌的太狠……”
楊嶽川張嘴就準備罵,但是話到嘴邊,又咽了迴去。
他不懂金融,現在集團能用的人隻有麵前的董秘,
因為剛才的事,他能察覺董秘的態度出現了變化。
如果他在罵人,董秘消極怠工,損失的還是集團,
“你盡力就好,麻煩你了……”
不管楊嶽林心裏有什麽想法,都必須等楊氏集團的危機解除。
兩個人領著命令出去了。
楊嶽川跟財務打了電話,然後聯係分公司調集資金。
做完能做的一切,楊嶽川走到窗邊。
大廈樓下黑壓壓的一片,都是來討債的人。
還有一些媒體在現場直播。
打壓股價、媒體曝光、組織討債,
財力和人脈,缺一不可。
他想不到,楊氏集團什麽時候的罪過這麽有能量的人。
楊氏集團是他父親一手打拚出來,
那是時候,為了生存,得罪過不少人,
但是他們一直都秉承一個原則:不得罪比他們厲害的人,
說白了,就是欺軟怕硬。
做法不太好看,但是很實用。
楊氏集團成立這麽多年,沒有遇到什麽大麻煩。
但是這一次,來勢洶洶。
他實在是想不到,誰在搞楊家。
不過很快,答案就揭曉了……
……
n